食主义商机
不仅素食餐馆,连与之相关的食材也火了。记者观察到,素肉正越来越火,民生银行与广发银行都与某素食食材企业签约,向其提供了大额的授信。
文 | 本刊记者 岳彩周
“吃荤让人暴躁,吃素让人沉静。我原来刚吃素,感觉很困难,但吃素就像长跑,过了那个劲就行了。”中国佛教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张英江对记者表示。
中国的素食餐馆也正经历一个长跑。现在素食餐馆正在全球各地大量涌现,在中国也蓄势待发。“我们正在筹划做1000家居士素食餐馆。模式就是找居士连锁加盟,而我们自己做源头。”张英江对记者描绘了其素食产业的未来蓝图,现在的问题是人们的观念还未改变,所以素食餐馆仍是小众,盈利也很困难,另一方面食材也较少,价格较贵。
素食主义来了
一说到素食,人们想到的就是宗教人士,但如今素食餐馆正在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在日益注重健康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都出现了众多的素食餐厅。
这些素食餐馆价位并不低,像北京的净心莲人均消费达到了316元。它的又沉又长的菜单制作“十分讲究”,每道素菜的名字都“透着佛情禅意”,餐品“形色味皆能兼顾”。这些餐厅大多不用味精,也不用鸡精,但味道大多不错。
说起环境,素食餐馆也很讲究。北京荷塘月色左家庄店,深藏在小区里,一片竹林之中,佛音缭绕,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
这些素食餐馆都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如上海的枣子树提出了“无烟、无酒、无蛋、无肉,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素食理念。
很多素食餐馆的一大特点是仿荤菜。“似肉非肉,似蛋非蛋,素菜荤名”,虽然这在真正的素食者看来是有点滑稽可笑,但这显然降低了吃素的门槛。
不仅在一线城市,素食餐馆也在中小城市涌现。从去年开始,浙江缑城开起了好几家以蔬果全谷为基调的自助素食馆子。
近年来,更多人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素食者的数量正在增多。根据美国素食者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素食者在2%至8%之间,德国素食者为7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英国素食者的人口比例也高达到7%,荷兰和法国分别是4.4%和0.9%,而意大利某些地区的素食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0%至18%。印度是世界上食素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有40%左右的人口即将近4亿人食素。
同时,我国的素食主义者正明显增加,中国佛教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张英江对《中国连锁》记者表示,中国现在吃素的大约有8000万人,全国的居士2亿人,而中国台湾吃素人口已经突破250万人,超过总人口10%。
和以前不一样,很多普通人喜欢去素食馆的原因是,现已不追求大鱼大肉的味道,追求的是吃得健康。虽然素食也可能并不安全,但在人们固有的思维中,素食比肉食要安全得多。
素食产业链上下游的机会
三大群体是素食消费的主力军,即“三高”人群、白领女性和中老年消费者。
素之缘老板兼总厨陶绍春表示,在昆明吃素食的人群曾经主要是一些有信仰的佛教徒。但这几年,来素之缘吃饭的人绝大多数都和信仰没有关系。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经常光顾素食餐厅的顾客,多是中高端消费群体,所以这提醒经营者在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上,在用餐环境,餐饮产品和服务上要展现其文化内涵和氛围,提高产品附加值。
比如,常吃素食的人,通常心境较平和,有自己坚守的信念,喜好宁静,不愿周围环境嘈杂。所以要尽量给来就餐的顾客提供一方宁静的环境。此外素食餐馆需要研发与普通素食餐馆不一样的菜,走差异化路线。比如现在大多数素食餐馆都有仿荤菜,但其实“仿荤”食材中的添加剂,并不能保证顾客的身体健康,而还原食材本身最真实自然的独特味道,才可能是消费的大趋势。
尽管还有不少障碍,但素食餐饮的商机正在不断凸显,素食餐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营养过剩之时,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也开始回归,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素食餐馆的商业机会正在来临。“2009年,我的素食餐厅开业时,昆明仅有3家素食餐厅。短短几年时间,昆明的素食餐厅已接近30多家。”陶绍春说。
尽管素食概念很火,经营素食餐馆要想盈利并不容易。“作为小众化的时尚,现在的问题是素食餐馆价格很贵,人们常说,吃素比吃鲍鱼还贵,所以只适合偶尔清雅一下。”张英江介绍。
记者也了解到,绝大部分素食餐馆的价格都比正常餐馆的价格贵很多,一份京酱肉丝30元,而素的京酱肉丝要50元。
除了价格较贵,阻碍素食餐馆发展最大的原因是小众化以及食材缺乏。张英江给记者举例,普通做菜放鸡精、味精,而素食餐馆要放蘑菇精,而蘑菇精产量少,肯定要比鸡精贵不少。
“其实,素食与荤食的区别只是使用的食材不同而已,但同样美味,要做出珍味,好的食材必不可少。好食材让我们的舌尖感悟到本源、自然、珍味的境界。现在的素食食材表面很多,但种类却很有限,这也是素食餐馆面临的困境。” 张英江说。
味美公司是是王建忠枣子坊加盟的唯一总部,公司地址山东济南豪鲁大厦。同学小蓉今年做起了生意,听她说是枣子坊加盟,听起来很不错,前段时间抽空去她店里玩了玩。
店面不大,客人却非常多,毫不夸张地说都排了很长的队。店里的主打产品——枣豆糕深受喜爱,现烤现卖,无论什么年龄层的顾客都有啊。小蓉最近要去总部学习,我也跟着一起过去了,公司的名称叫做千味美公司。全国唯一一家加盟总部,在山东省济南市豪鲁大厦。来到这里,看到了很多前来咨询的人,他们都有意愿加盟,来自各个城市。
小蓉说,她本来在家带孩子,全职家庭主妇,但是孩子上了小学,她的时间也渐渐空了出来,所以就想着做个生意。听了熟人的推荐,才决定做枣子坊加盟。经过亲自到总部了解,知道加盟费也不贵。于是,征得了一家人的同意,开始经营起了小店。
千味美公司的枣子坊教学过程很专业,会根据加盟商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基础进行分别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接下来,总部会为您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包括开店选址、店面设计及装修、购置并调试设备、开业推广等一系列程序,总部都会指导和帮助。开店后,持续跟踪店面的经营情况,为加盟者出谋献策,促进加盟者的客源。
现在,我经常会光顾小蓉的枣子坊加盟店,喝点甜品,吃点枣豆糕。我的孩子也很爱吃,这里的枣子坊确实松软可口,适合他们食用。
学校里很多毕业的学生都跟我说,毕业后想自己创业,我有时候会跟他们说起小蓉的枣子坊加盟店,推荐他们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 餐观局,作者|孟一餐
餐饮生意不好做,卖课却成了一门“好生意”?
面向餐饮小白,卖小吃技术;面向焦虑的餐饮人,卖各种帮扶训练营。打出的口号也很诱人,“摆摊一天赚2000元”,“只用这一招,每天营业额1万+”…………失意的小白、困顿的餐饮人听到两眼放光,恨不得立马掏钱买课“重启人生”。
“卖课人”轻轻松松一年营收千万元,“餐饮人的焦虑”变成他人致富的捷径。
另一面,2024年被称为餐饮“最难”的一年。餐饮企业的倒闭率逐年走高,9.9元价格战从咖啡蔓延到火锅等各个餐饮细分品类,餐饮上市公司的财报“跌跌不休”,上半年九毛九净利跌7成,奈雪的茶半年亏超4.2亿元。
餐饮越来越难干,成为不争的事实,餐饮人确实需要寻找出路。卖课方有从事了二十几年餐饮的真专家,教授良心课程;也有相当多的卖课方就是为了“割韭菜”。给餐饮人或潜在餐饮人“卖课”这门生意,也变得“鱼龙混杂”。
餐观局疑惑的是,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餐饮业真能容纳这么多源源不断的创业者吗?“老师们”赚得盆满钵满,可到底有几个小白通过餐饮创业致富了?而我们生意不好的餐饮人,又真的通过花钱上课找到“灵丹妙药”吗?
2024,各路人马“奔赴卖课”
今年,面向餐饮人的课程格外多,频率格外高,讲课方的背景也格外丰富。
首先是资本卖课。
自从前两年消费投资遇冷后,“没啥事做”成了投资者的常态。
而且资本也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赚钱,天图投资,在业界被称为“消费赛道狙击手”,去年赴港上市。其2023年财报显示,天图投资实现亏损8.76亿元,而公司2022年度的净利润为5.33亿元,同比下降264.32%。天图投资解释称,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导致投资组合公允价值下降,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资本卖课成了一种新的方式,把多年来积累的对项目、对投资、对餐饮的真知灼见分享给大众,帮其少走弯路。
比较典型的有,某投资人王某,在抖音上颇负盛名。有数据统计,其橱窗里售价199元的视频课已售出3万份,获利近600万。还有定价9800元的闭门私董会和定价近2000元的老板专属课等。
还有投资了明星餐饮项目的另一投资人王某,近日在线下推出了一个面向餐饮创始人的线下课,两天课程收费19800元。
其次是餐饮商业顾问卖课。
那些拿到结果的、从事餐饮行业二十多年的餐饮商业顾问,今年开线下课的频率肉眼可见得变高了。也就是说,其生意变好了。
比如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助力全时段经营,帮餐饮老板们调整生意。以前可能一年就开几次课,现在可能一个月就能开几次课。
还有专注讲解门店模型的,帮餐饮人进行生意诊断。两天课程收费5千元,有餐饮商业顾问今年已经开了4-5场,每场150人左右。
当然也有一些“自封”的餐饮商业顾问,教一些看似高大上的互联网知识,但不懂餐饮,学员学了以后落不了地。
最后是,一帮专门做抖音账号的人在卖课。
要知道,餐饮行业里有一个闷声发大财的生意——小吃培训。这个生意存在了多年,从以前图文时代持续到现在,有图文课、视频课、线下课等形式,给餐饮小白提供技术培训,是不少餐饮人进入行业的启蒙。
如今,在抖音等短视频的时代下,这个原本传统的生意也被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玩流量玩得特别好的那波人,可能直接就能靠此实现阶层跃迁和财富自由。
这里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己做账号自己卖课,一种是自己做账号帮别人卖课。
第一种,类似抖音千万粉丝的网红博主的模式,自己买小吃配方、研发课程,通过自己的账号卖。
第二种,帮别人卖课。这是一群是没有过餐饮实操的,但会做抖音账号,专门服务小餐饮商贩甚至是地摊摊主,账号是自己的,负责帮餐饮老板拍视频、招生,由餐饮老板自己提供小吃技术和课程,最后招完学员,双方进行分成。
不少餐饮老板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管理能力和做品牌的能力。也不太会做账号,但和别人合作,卖配方,可能比做餐饮生意本身还赚钱。这是双方合作的原因。
卖的不是课,是情绪价值
卖课,到底有多赚钱?
前文我们提到的资本方、专业的餐饮商业顾问,年营收千万元,这些是他们的正常收入,或者只是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作为头部,靠专业吃饭,很正常。
除了这些专业人士,一些新兴的网红博主生意也不错,甚至一个籍籍无名的餐饮老板,收益都非常可观。
我们先来看看某千万粉丝网红博主。有人统计其卖课数据,共5天时间,卖出700多人次,平均每天卖出150人次,课程单价199元,估算下5天的收入就是14万多,这还只是单一平台的卖课数据。
还有普通的单店餐饮老板,7天就招到10多个技术培训的学员,一位学员收取6800元的培训费,两个月签了接近200个学员,简单估算,营收有一两百万,收益远超出预期。
图|抖音截图
还有人卖100元的配方课程,就能卖出6-7万元。如果进阶为连锁店课程,课程单价几千元,卖100份,就是几十万元的收益。
一年只需要花几个月就能赚上百万。于是有人感慨:“卖课可比干餐饮来钱快多了。”
暴利之下,这个行业一定会“鱼龙混杂”。其中,不乏类似快招加盟一样的“割韭菜”行径,相当于“纯骗”。
这种卖课的模式,没有售后,几乎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但对学员来说,存在各种不确定和套路。
套路一,看着很高大上,实际无法落地。
有人去学习时,学得很上头,各种互联网理论高大上,但回到门店经营,无从下手,无法落地。准备去找培训老师咨询时,发现已联系不上,培训机构已跑路。自己亏了几万学费不说,前前后后生意不好,亏损额度可能高达几十万元,最后只能破产退出。
套路二,培训免费,但后续费用高得吓人。
比如通过卖配方、教材各种名目收费,累计也有上万元。更可怕的是,当学员们学完课程准备开店时,发现如果不用培训机构的设备、调料,就做不出相应的口味。但如果从培训机构采购,就要花上高于市场好几倍的价格,成本奇高。进退两难。
套路三,当时的优秀门店、优秀学员,都是托。
有学员花了大几万买培训课程,最后学完发现生意仍没有好转,回过头来才发现,当时培训机构带着看到的各种生意火爆的“样品店”、一年赚几十万上百万元的优秀学员,都是托,为的就是套学员的培训费。
所以,为什么这种这么明显的套路,会有人“前赴后继”往里跳呢?
因为这些培训机构,拿捏了人们想要暴富的心理,以及焦虑的情绪。
培训机构只需要在课程宣传文案上打上“暴富神话”,比如,“一天能坐100桌”、“一招帮你营业额超百万”,就能立马吸引一大批人。
什么热盯什么。从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到手打柠檬茶、冒烤鸭、地摊火锅、地摊牛排,培训机构都能教你开店,一对一速成学艺。
等学员的项目凉了,创业的真金白银投入了,培训机构可能已经换了个马甲,重新换了新的网红项目,进行新一轮的收割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生意好,是培训老师的功劳;生意不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
除了利用暴富心理“割韭菜”,打造人设也非常好用。只要故事足够精彩,给某个特定群体提供了情绪价值,粉丝愿意认可、追随,就会买单。
卖课原来卖的不是课,也不是项目机会,而是情绪价值。看下来,在短视频等的放大作用下,最赚钱的还是饭圈那套逻辑。
很多时候,你以为别人是救世主,但“救世主”可能不想救你,也没有能力救你,他看中的就是你兜里的“三瓜两枣”,不要入戏太深。
救世主只有你自己
最近,千万粉丝的似乎已暂停售卖小吃技术。
其在最近更新的一个短视频里称:“今年开始,我这个小吃技术不卖了。
一是因为小吃技术这个产品,没有复购。二是因为今年餐饮大环境太差了,当头部都开始打价格战,我们普通人创业有赢的可能性吗?很难。如果你买了小吃技术创业失败了,很容易怪我的技术问题。我费力不讨好,所以不卖了。”
餐观局浏览发现,目前其抖音账号的小吃培训课程显示“暂时无法购买”。
当小吃培训这个赛道最大的博主都不洗手不干了,可见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
回到餐饮行业本身,回到创业项目本身,我们要看行业,要去看数据,要看客观分析,而不是由情绪引领我们,“把头埋在花钱上课”逃避现实,寄希望于救世主。
我们先来看看数据,餐饮的倒闭率有多高?上半年,105万餐厅倒闭,数量接近去年倒闭餐厅的总和。
今年价格战多内卷?9.9元的价格战,从咖啡行业兴起,逐步弥漫到新茶饮行业,一众中高端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4元价格带的产品,剑指蜜雪冰城的客群。价格战甚至直接蔓延到了火锅行业,9.9元吃火锅,让人讶异。人均消费金额降了30%。
而且,价格战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最近太二、呷哺呷哺等上市公司又先后降价,“物价回到十年前”等宣传语屡见不鲜。
头部餐企的财报有多难看?去年好不容易扭亏为盈的奈雪,发布财报,上半年亏损超4.2亿元。并且对未来仍然没有信心。
奈雪表示:“集团单店模型优化已基本到位,人力、折旧与摊销等成本短期内调整空间有限,门店收入承压预计将对门店经营利润率造成持续压力。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新开直营门店规模低于往年,且会调整或关闭部分表现不佳之直营门店。”
九毛九发布上半年盈利预警,预计实现净利润不少于0.67亿元,同比下降不超过69.8%。其中,太二酸菜鱼二季度的人均消费为69元,降至2017年人均水平。
因此,看了如上数据,如果你是餐饮小白,你觉得餐饮行业现阶段真的需要那么多供给吗?而且,在当下的餐饮大环境下,当餐饮老兵都束手无策,头部餐饮品牌都压力山大,没干过一天餐饮、没做过一天生意的餐饮小白,为什么相信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只是花钱报了课出来摆摊、开店,就能暴富?
如果你是餐饮老兵,实在生意下滑、无力回天,找了多个资深餐饮人都不看好,是不是可以暂时下牌桌?暂时的放弃,不一定失败,硬抗或病急乱投医可能才会加速灭亡进程。换换心情和心境,再重新寻找合适项目,再出发,或许别有洞天。
如果我们餐饮人确实遇到了问题,但感觉还有救,现有资金还能抗,只是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或许可以去“花钱上课”、开拓思路。
但一定要擦亮眼,找真正拿到过结果、天天跑一线市场、口碑好的真餐饮专家,而且还要结合自己当下的阶段和情况,找到对的“军师”,才有可能真正助力生意增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放在买课这个事情是,也是如此。
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你自己。放弃幻想,保持冷静,少被“虚假繁荣”蒙蔽,也不要做骆驼去逃避,接受现实,直面问题,多去分析优秀餐企成功的过程和原因,再对照细节一点点改正。如果不下牌桌,就要做好长期战和长期主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