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辑:李泽东
据CCTV国际时讯10月6日消息,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石川县政府今天(6日)确认,今年8月石川县津幡町“大瀑布观光流水面”餐厅共导致来自日本18个都府县的共892人食物中毒,其中年龄最小的刚满周岁,最大的已有80多岁。892人中有22人一度入院接受治疗。
石川县政府称,在这家餐厅用于制作食物的泉水中检测出了弯曲杆菌。县政府因此呼吁使用井水和泉水的餐厅加强水质监测管理。“大瀑布观光流水面”餐厅也已宣布将停业。
另据海外网援引日本《北国新闻》此前报道,日本石川县津幡町一家餐厅在8月11日至12日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有93人食物中毒,出现了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石川县中央保健所调查发现,该店制作流水面(日本的一种面类料理)所用的泉水中检测到了弯曲杆菌。而在当地遭遇大雨后,这家餐厅没有进行每年一次的水质检测,就直接开门营业。
此前,日本MBS新闻也报道称,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一家餐厅8月也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在吃完该餐厅的便当后,共有32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其中还有1人死亡。
海外网援引日媒称,由于从多名身体不适的食客体内检出沙门氏菌,因此断定餐厅的便当是导致他们食物中毒的原因。
据新华社,日本《东洋经济周刊》网站日前报道说,严格来说,食物中毒并不是由腐烂食物引起,而是由特定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引起。高温能杀灭细菌,但烹饪时易发生加热不充分的情况,餐饮从业者可能忽略手部卫生,很多情况下用切生肉的菜板和刀接触沙拉、腌菜等直接食用的食物,易导致三类细菌引发疾病:
大肠杆菌。肉类中易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一般都寄居在家禽和家畜的消化道内。烧烤类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之一“O157”就是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能够产生强毒性的维罗毒素。感染“O157”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便血,最严重时会引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导致呼吸能力和血压降低,甚至多个器官衰竭。
弯曲杆菌。鸡肉和猪肉一定要充分加热,主要是为了杀灭弯曲杆菌。这是一类寄居在鸡、猪、牛等动物消化道内的细菌。弯曲杆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伴有38至39摄氏度的高烧,还会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也寄居在动物的消化道中,经常会污染肉类。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会伴有严重腹泻,而且症状不易消退。最初多是恶心呕吐,之后发展成腹痛和腹泻,严重时一天腹泻10多次,而且持续3至4天,甚至1周以上,容易导致脱水。
每日经济新闻
日,日本多地餐厅接连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导致超过120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1人死亡。
据日本《朝日新闻》9月1日报道,日本石川县津幡町“大瀑布观光流水面”8月11日至12日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有93人食物中毒,出现腹泻、发热和腹痛等症状,其中有人住院治疗。
石川县中央保健所于8月17日对该店实施了为期3天的停业处罚,并在该店使用的自来水中检测到了弯曲杆菌。据称,该店停业前,约500名曾在该店就餐的人员报告了症状。
日本的流水面(全日本新闻网视频截图)
另据日本MBS新闻等媒体8月31日报道,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一家餐厅日前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在吃完该餐厅的便当后,共有32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其中还有1人死亡。
日本MBS新闻视频报道截图
8月19日至20日,在这家餐厅吃便当的人中,共有32人出现了肚子疼、腹泻等不适症状。其中,和歌山县一名80多岁的男性在吃完便当2日后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随后入院接受治疗,在8月26日死亡。
日媒称,由于从多名身体不适的食客体内检出沙门氏菌,因此断定餐厅的便当是导致他们食物中毒的原因。目前,和歌山县已要求这家餐厅到9月7日为止停业10日。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海外网
来源: 中国日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个月“冰点期”后如何破冰?哪些品类恢复最快?发展最好?品牌该如何布局发展?
一份疫后日本餐饮复苏启示录,助你理清方向,打赢这场“最终战役”。
总第 3378 期
餐企老板内参 七饭 | 文
受损越重,恢复越快
但营业收入仍不敌疫情前
在梳理日本餐饮复苏情况时,先来看下日本的新冠疫情状况。
日本经历了8波疫情。第7波是2022年7月到10月左右,传染性比传统毒株高,现在正经历第8波,大约11月中旬开始,有相关数据预测,将在今年1月中旬达到高峰。
10月,日本餐饮营业收入首次超过疫情前的水平(2019年同月),增长了5.5%,比2021年同月增长了14.8%,背后重要原因是菜品提价推动客单价的提高。
业态数据上,小酒馆和居酒屋比上年同月增长49.7%,家庭餐厅增长20.3%。快餐增长9.9%,与2019年同月相比增长18.0%,维持强劲势头。
日本的各行业复苏路径,呈现了“逐波回暖” ,同时有 “受损越重,恢复越快”的规律,像受冲击最大的餐饮夜娱场景,恢复幅度和弹性均最为可观,但这并不表明该品类有了更大的市场规模,只是恢复能力较快,与2019年同期比,仍有差距。
外卖恢复程度最高
快餐、早餐恢复较好
日本餐饮的复苏仍有一些更细节的特征,不同品类的恢复速度有较大差异。
- 外卖营收恢复至94.5%,恢复程度最高
据日本外食产业协会统计,2022年9月,日本外食产业的整体营收额恢复至2019年同期94.5%。
9月份正处于第7波疫情期间,感染人数的增多对出行流量也有所影响,进而影响到依赖实地消费场景的家庭餐厅、晚间餐厅与咖啡厅。
在开放初期,国内餐饮业出现了外卖“爆表”的情况,不少外卖员反馈“连续几天都爆单了”,短期内外卖平台的运营仍是餐饮人要抓紧的“救命稻草”。
同样受感染人数高增的影响,快餐的恢复情况最好,是2019年同期的108.9% ,但一定程度依赖实地消费场景的家庭餐厅、晚间餐厅与咖啡厅,同期比分别为80%、83.1%和 57.1% ,夜间的消费场景恢复相对滞后、缓慢。
- 居酒屋的复苏启示:客流量不够,客单价来凑
在客流量锐减的情况下,夜间消费场景是受冲击最大的品类,作为夜场景重要的品类——居酒屋,也同样如此。
为此不少居酒屋从“饮酒场”转化为“美食场”,拓展出美食这一增长曲线,从而提升客单价。据NPD日本的统计,居酒屋“每个菜单的平均单价”在2022年4月增长了 23%。
根据日本外食产业协会数据,居酒屋的客单价在今年3月蔓延防止禁令解除后有明显提升,在5月已达到2019年同期的125%。
- 早餐场景已恢复至疫情前,午餐、晚餐相对滞后
据日本相关餐饮市场信息服务公司数据显示,早餐场景的同比增17%,恢复至19年的102%, 是早中晚各时段中恢复最快,其次是晚餐场景,同比增长11%,恢复到19年同期的90%;最后是午餐,因为上班族出勤情况恢复比较缓慢,需求减少,因此中午时段恢复最慢。
此外,早餐的客单价较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是能够快速恢复的重要原因。
在具体的细分场景中,快餐+咖啡的套餐组合恢复程度最佳,由于选择外出早餐的消费者,多是没有时间或是不会烹饪,饮食习惯又相对固定,因此这种消费习惯恢复最快,很容易回归正轨。
- 酒类、预制菜在疫情加速后,需求仍占据高位
受居家办公和家庭内食场景的推动,主食、海鲜、肉类、蔬菜和奶制品在疫情初期有所上扬,但随着外卖的开放,还有堂食的开放,这类食品的支出有明显回落, 酸奶、奶酪、预制菜和酒类,这类食品在疫情加速后仍然占据需求高位。这也可以成为当下餐饮人选择开发零售品类的一个方向。
聚焦年轻人、离消费者更近……
这些破冰点要抓牢!
有餐饮人预测,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将迎来3到6个月的冰点期。船井咨询总经理郎禄媛也在直播中,结合日本餐饮的复苏情况,总结了一些破冰点。
一是强化顾客自提,成为新的餐饮增长点。在阳性病例激增,外卖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强化外带自提的产品,来提升营业额。
二是聚焦年轻消费群体。无论疫情前后,年轻消费者都决定着餐饮行业的大方向。在放开后,年轻人喜爱的西式快餐、烤肉等品类恢复较快。
同理还有上文提到的早餐场景中快餐+咖啡的组合,消费主体仍然是年轻人。聚焦年轻消费者,仍是获得较快恢复力,破冰的关键。
三是把新店开在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
这一点也与国内社区餐饮的崛起相对应。此外,开放后内参君走访了几个商场,在商场密度大增的当下,不少离消费者较远的商场异常冷清,不少社区型的商场已经有不错的人流,家庭型客群仍是主流。
四是每个企业都要重新评估现金流和优化品牌盈亏的平衡点。
当下,三个月起步的冰点期才是餐饮人真正黎明前的黑暗,还需坚持与理性对待,对自身的盈利能力、投资周期和现金流做好评估,以迎接接下来的餐饮反弹期。
回望中国的大环境,高盛集团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5%上调至5.2%,其研究部门认为,消费板块有望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摩根士丹利同样上调了对中国2023年经济的展望,该公司预测,中国经济活动2023年将增长5.4%,其中大部分将在下半年实现,届时经济将全面复苏。
从日本餐饮复苏状况和相关数据来看,在经历三个月左右的冰点期后,餐饮会迎来强劲反弹,逐步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并在下半年有所增长。餐饮人仍需耐心运营,做好年度规划,以迎接上半年的反弹期,以及下半年的增长期。
部分资料来源:日经中文网、船井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