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餐饮在餐饮界一直被视为最难做的一块,但是她就把一个大众品牌演绎了现代的传奇。在北京她的餐饮连锁集团成为了本地餐饮的一座航标。
她就是大鸭梨的掌门人孙秀萍。
纵观大鸭梨十几年来的发展,红火的餐桌景象、巨大的规模效应、强劲的发展走势。孙秀萍正引领大众餐饮的一个崭新时代。
多年来,大鸭梨的规模在扩大,菜品、环境都在更新,但是企业“平民化消费、精细化菜品”的市场定位始终没变,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之间,大鸭梨牢牢抓住了自己的终端消费市场。
在“大鸭梨”之前,孙秀萍有过8年的国企酒店任职经历,也有过一段成功的自主创业历程,丰富的实战经验让她在面对新的投资领域时独具慧眼:在孙秀萍看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京城餐饮市场虽不乏大众消费定位的餐企,但在出品和服务质量上普遍存在着不足之处,大众餐饮市场发展的不充分,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1997年,承载着孙秀萍“物超所值”的崭新理念,首屈一指家大鸭梨烤鸭家常菜餐厅诞生了,并且一火就是十几年。
在外界眼中孙秀萍已是个传奇式的女强人,但她本人却并不这么认为:“我没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和智慧,相信只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能行。
如今,大鸭梨旗下45家分店基本辐射了整个北京城,庞大的规模、直营的模式,无疑对企业的管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2002年开始,大鸭梨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包括养殖基地、物流配送中心、中央厨房、人才配送中心在内的完善的现代化运营体系。
当最家常的味道遭遇现代理念的管理时,神奇的“化学反应”让人不得不信服于孙秀萍的商业天赋:“现代化、集约化、集团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像大鸭梨这样以质优价廉取胜的大众消费餐企,也是其降低成本,回馈消费者的途径。”
随着餐饮业尤其是大众消费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升级,孙秀萍又开始新的经营尝试,洋妞时尚火锅、高丽宫韩式烧烤、梨花粥馆、梨花快捷酒店,一个个风格各异的子品牌的问世,标志着孙秀萍和她的大鸭梨正迈进一个多品牌经营的时代。
凭借着物超所值的概念,走平民化的消费路线。孙秀萍在餐饮界获取了她自己的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7000种赚钱生意 ]
心 看 点
1. 疫情期间,大鸭梨为何坚持全部门店逆行营业?
2. 经历过非典后,这家企业在经营上有了什么变化?
3. 相比非典时期,大鸭梨在这次的“战疫”上有什么进步?
上周,武汉解封了!终于云开月明。
在漫长的76天“长夜”里,无数餐饮人在默默坚守。
距离武汉1170公里的北京,一家有着23年历史的老牌餐企大鸭梨,在疫情期间坚持70家直营店全部营业。
“最惨的时候,一天只有2个客人”,但其总裁郭琦仍咬牙挺着,“除非政府叫停,不然我定坚持开业!”
在新餐饮洞察的专访中,郭琦向记者道出这场从1月21日就开始的“战疫”内情。
一、月流水损失一亿仍要坚持开店
“1月20日,我就感觉到不对劲了。当天,店内用餐顾客出现急剧下滑,街上也有了一些戴口罩的行人。”
经历过非典的郭琦对这场危机十分敏感,他回忆疫情带来的冲击,“春节是我们的旺季,我们原本希望通过这一个月奠定全年的收入基础。但1月20—23日这3天时间,年夜饭退订95%以上,超过20000单。”
时间仿佛被按下暂停键,整个行业瞬息间进入冰封期。
“大鸭梨70家直营店,4500余名员工需要养活,春节前的大量资金备货,还有高昂的房租需要缴纳。经营现金流的突然断链,这是对企业生死存亡的考验!”郭琦说。
他向小新算了一笔账:往年春节是我们的营业高峰,但因为疫情基本腰斩。到现在,月平均流水损失1亿左右。
最惨的时候,一天只有2个客人,开店肯定亏本。但郭琦依然要坚持开店,“除非政府叫停,不然我定坚持开业!”。对此,他给了2个理由。
1 做百姓厨房,要一直在顾客身边
做百姓身边的美食厨房,这是大鸭梨的品牌定位,也决定了大鸭梨基本是开在顾客身边的社区店。人均80元-100元,客群集中40岁左右,以家庭聚餐为主、轻商务为辅,门店均为面积2000-3000平的街边大店。
< class="pgc-img">>低调传统,这是大鸭梨给大家的一贯印象。而在这次疫情里,大鸭梨依然选择默默坚守。
“疫情来的突然,顾客朋友们都选择了放弃年夜饭团聚,但是家里没有准备食材;因为疫情没有回家,选择留在北京奋斗的北漂们,他们春节期间需要吃饭。在疫情面前,当看到同行业纷纷选择关门歇业,我想到的不是经营,而是这么多人春节怎么吃饭的问题。”
2 危机时刻,是好团队打胜仗的时刻
“任何事情都像硬币有两面,疫情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企业的凝聚力和文化都有大幅提升。”在大鸭梨干了21年的郭琦,说话耿直感性,“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是好团队打胜仗的时刻。招之能来,来之能战!”
< class="pgc-img">>他说,在大鸭梨内部,像他一样干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兵有很多很多。所以,在对内的一封信里,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大鸭梨从1997年4月26日到今天,走过23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一群人,从青春走到中年,从中年走到了满头白发,这种血浓于水的力量,让我们战胜了太多的困难与挑战。2003年我们从非典疫情的硝烟中胜利走过来,2020年我们一定会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役中取得全面胜利,到那时我们再相聚!
二、1月21日,大鸭梨的“战疫”就已打响
“疫情爆发以来,一开始真的很惶恐紧张,这么大的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企业怎么活下来?尤其武汉封城后更意识到这很严重。”郭琦坦言自己的心境变化,“但作为领导人,信心很重要。一两天时间就必须调整好。转变为积极应对心态,思考活下去的问题。”
1 第一时间开启三级防护体系
1月21日,大鸭梨就开启最高级别的3级防护体系。
a.对内:只保留30%的员工。保证门店的正常经营,让其他员工能返乡的尽量返乡,疏散人群。
b.对外:加快物资的采购。对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做了比较充分的储备。
< class="pgc-img">>c.建立整体的防护体系。对于如何做到员工的自我防护等都做了详细的制度,包括要求员工保持两点一线的行动路线(从宿舍或家到门店),路上如何监督,到门店的规定动作等细节。
“到现在为止,我最自豪的是员工零感染、客户零感染。这跟我们的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密不可分的。重视了,危险离我们很远,不重视,危险就在身边!”郭琦总结道。
2 内控:暂时“减员”,减少损耗
“令我感动的是,我们绝大部分员工都写了请愿书,都不要工资。但我还是拒绝了,企业就算砸锅卖铁、贷款还是要保证员工的收入。”郭琦说,员工有这种主动为企业分担的勇气,企业也要有不让员工承担压力的责任,要积极解决问题。
< class="pgc-img">>为了把费用减下来,大鸭梨目前只保留30%的员工维持门店运营。另外对员工工资做了特别安排,在岗员工100%工资发放,放假员工发最低保障工资的70%。
除了暂时减员外,大鸭梨想办法解决过年期间的3000万囤货。“因为我们是社区餐饮嘛,就临时建了便民菜站,便宜卖货。既满足顾客需求,也有效减少积货压力,能少亏点是点儿!”
3 加注小份菜,开启外卖战略投入
在堂食基本停滞状态下,大鸭梨快速开启转战线上外卖。但“坚持不打烊、不涨价的原则”。
在外卖上,大鸭梨做了两大调整。
a.增加小份菜
郭琦透露,小份菜之前就有,但比较少。在疫情期间,大鸭梨以一人食的场景需求为核心,精简优化了正餐菜品,增加了十多道小份菜。
目前,大鸭梨在美团外卖TOP15菜品中,小份菜菜品占比40%,其中小份家常菜更是热销菜品。
< class="pgc-img">>b.增加资源倾斜
原先,外卖对于大鸭梨来说只是聊胜于无的项目,但疫情爆发后,外卖成支柱,占到总收入近8成。于是,郭琦在外卖上增加了人员和资金支持。加大人才在这块的支持,积极参加美团的各类活动,加大曝光。
北京今年的雨雪天气多,大鸭梨便针对天气状况做了不少相应的减配活动,并针对特殊时期消费人群变化三次调整满减、减配活动,从小额满减到大额满减,每次活动都能吸引到不少流量。
< class="pgc-img">>另外,大鸭梨的每单外卖还赠送水果或饮品,要求对顾客不满意的餐品及时进行更换。
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大鸭梨的外卖成绩也有明显反馈。美团外卖数据显示,1月27日到2月23日,大鸭梨单门店日单量提升55%,外卖交易额跃居华北正餐品类第一。在最艰难的2月,大鸭梨的外卖交易额达到了1500余万元。
三、能否开店,还得看这三点
4月春暖花开,关于“坚持开店与否”的讨论仍在进行。“开店等于找死,不开店就是等死”的观点仍有不少人持有。
能否坚持营业,郭琦认为除了看政府管控政策外,还得从自身多方考量。
1 看成本管控能力
堂食断流后,成本压力剧增。除了房租、人力成本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食材成本的大幅上升。“近期,食材成本大概涨了30%。”
现金流能否支撑住,这是一个前提。仅针对食材涨价的问题,大鸭梨内部就已经展开食材精简、集约采购、优选供应商等措施来缓解成本压力。
“2、3月的营收扣除掉成本后,我们大概亏损4千万左右。但4月随着疫情控制好转,我们计划把亏损控制在2千万以内。”
2 看品牌打造需求
“首先得看你的品牌需求。我们属于社区餐饮,有必要营造‘我们一直在的品牌形象’。”郭琦说,品牌的影响力代表生命力。疫情期间,别人没开,我们开,这就有利于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 class="pgc-img">>同时,大鸭梨也积极通过公益活动打造负责任的健康品牌形象。
除了向社区防疫人员、医护人员捐了100多万外,他还提到即将在5月12日推出的“向白衣天使致敬活动”:请参加抗疫的医生全年免费吃烤鸭,赠送终身打折卡。“我们没有太多资金支持了,只能拿出我们特色产品来支持。”
3 看门店防控能力
非典后,大鸭梨就建立了严格的食品采购制度,索票验购制度,要求每个加工生产环节都有制度和严格执行,严格验收、加工、出品,保证每一个食品原材料能够清晰溯源。
为这件事情,大鸭梨专门成立了厨政质检、运营品控部门,归总部直管。两个交叉检查前厅、后厨的安全卫生。“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发生过食安事故。”
同时,他表示,“非典虽然没有这次新冠疫情严重,但因为之前我们没有经历过这么大规模的疫情,所以非典时期的紧张慌乱程度比现在更强。经历过非典,我们在防护应对措施上更有力了。”
郭琦提到对比非典时期,大鸭梨的一个显著进步点就是,“非典时期,我们那时还有暂时关闭的门店,但现在,我们70家门店全部都一直开着。”这背后是强有力的疫情安全防控能力体现。
结语:
或许是有过非典一线的“战疫”经历,这个餐饮老兵多次在采访里提到“不要怕,大不了重来!”
带着他特有的乐观豪爽,在采访最后又送了一碗“鸡汤”:坚持下去,最黑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黎明就在眼前了,坚持住!
餐饮学院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
解决疫情后用工难的问题,点击【了解更多】限时免费学
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575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头条
“有节过节 无节造节”,电商整出“双十一”,餐饮界玩儿出“517”,互联网时代,网民怕的就是一片死寂,爱看的就是折腾联欢,绝不怕事儿大、绝不会手软。
内参君从大众点评网打探到,截止至5月17日24时,“吃货节”3天(5月15日—5月17日)累计成交额超过4.5亿元,全国共有超过1200万吃货、上万家知名餐饮商户参与狂欢,O2O消费新狂潮就这样诞生了。
“购物节”加上“吃货节”,让网民全年都能在“互联网联欢会”中占便宜,什么是“互联网+”?这就是当下最适宜的实践。下面,内参君将带领你看一看、想一想,看一个我们熟知的品牌在吃货节中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完美连接,想想“吃货节”到底有啥意义、未来O2O有啥趋势。
一、大鸭梨的517成绩单:吃货节期间,通过大众点评平台完成的交易额,是非活动期间的3倍多!
大鸭梨,京城知名平价餐饮品牌,1997年4月26日“生”于北京,拥有数十家门店,2014年因推出“阳光厨房”(就是顾客随便参观)名噪一时。
在吃货前的5月8日-10日,顾客通过大众点评平台在大鸭梨完成的交易金额是30万元;而在吃货节三天,这一数字飙升至100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可都是真金白银,不得不说,大众点评的吃货节让大鸭梨实实在在提高了顾客量,赚到了钱。成绩单一出,大众点评这样的O2O平台对线下商户的价值体现得直接明了。
二、517时想玩儿得更好更有效?日常要与大众点评深度联姻
仅靠活动期间上线促销手段就能火爆?怎么做才能让收效最大化?北京大鸭梨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琦总结此次运营经验时表示,一靠市场活动,依据活动规则有节奏地推出优惠活动,二靠平日与大众点评的深度合作,调动大众点评提供的全部手段,提升活动效果,增强用户黏性。
“吃货节”期间,用户可通过大众点评享受到更加优惠的大鸭梨代金券,100元代金券用户花85元即可到手,首单还能再享15元优惠,100元代金券顾客最后只花70元就搞定。
大众点评网可谓“下血本”,这些折扣,商家不用付钱,都是大众点评网替商家买单。商家可以运用大众点评网提供的所有手段推广品牌,闪惠、预约、排号、外卖等功能在吃货节期间全不耽误使用。
郭琦认为,“对于大众点评的每次活动,大鸭梨之所以积极参与,是因为在一个团队或者活动中,积极参与的人收获往往更多。消费者在用餐的时候,会形成习惯性认知,在这些活动中反复亮相可以提升用户对品牌的感觉,增加客人信任度。”
三、“后517时代”赶紧借势延伸,只做“一锤子买卖”就是傻蛋
“517吃货节”结束,商家就立马收手结束活动?NO,互联网时代,谁还做“一锤子买卖”,谁就是傻蛋。商家们必须懂得借力打力,趁着吃货节余温,延续折扣活动。
“此次活动期间,大鸭梨客流增大的多而快,但更考验我们的是,要思考如何通过吃货节把客户引进门,你得让用户黏在你身上。”郭琦既是这样讲,也在这样做。
吃货节过后的一个月内,大鸭梨将持续推出优惠活动:消费100元返38元,买一盒粽子送1.5斤鱼头泡饼。星期一,本应为相对的消费“淡日”,大鸭梨朝阳路店在吃货节后的首个中午却出现就餐排队现象。后吃货节时代,成为商家提升用户黏性的又一机会窗口。
四、“吃货节”到底啥意义?它比“双十一”深刻,过两年你就懂了
对于用户,吃货节可能是占完便宜就走的日子,对于商户、餐饮业、互联网业可远不止于此。如果不理解,请思考下你现在对“双十一”是怎么看的,你就能懂一半,第一年“双十一”活动的意义,也是后几年才被发现。它现已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场景之一,“517吃货节”也一样。对互联网思维运用的推动、对“互联网+”(特别是互联网+传统餐饮业)的促进,它比“双十一”或许来得更深刻。
郭琦认为,“吃货节对餐饮行业有很积极的意义,取得的效果超出预期,这体现了互联网平台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未来肯定会像‘双十一’一样越来越好。”
五、未来O2O啥趋势?为“互联网+”带来增量,倒逼行业革命
在O2O发展史上,“吃货节”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让互联网和餐饮业共同看到了网民的消费潜力、互联网价值、餐饮业海量市场、“互联网+”无限的想象和拓展空间。“互联网+”可以被视为“互联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量最具价值,O2O就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间的桥梁和纽带,谁看明白和玩儿透O2O,谁就能掌握未来时代的经济话语权。
对于餐饮O2O的推广和实践,郭琦认为,“餐饮业毕竟是传统消费行业,一旦尝试要做O2O,推广和互动手段就要多。它的核心还是在线下,线上做得越积极越精彩,线下却不好,反差会非常大。餐饮企业没有练好内功的时候不要做这个,否则会反受内伤。”
O2O这个词,你可能觉得有点说“烂了”,但对其应用和开发,以及它可能引发的改变,还只是冰山一角。以团购这个简单但普遍的营销手段为例,未来的两到三年,很可能发生改变并带出行业变量。
郭琦预测:“餐饮行业团购,3年内会走下坡路,未来很可能消失。两三年后,六折七折的优惠价格不会被认为是企业在让利,消费者会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消费习惯正在被养成。
电影票团购就是这样,现在很少有人还会全价去看电影了吧?”“代替团购的不是降价,是餐饮企业主动地降低盈利点,这就是为何沃尔玛和宜家不做团购,却在全球大行其道,因为它们的利润薄。长期的优惠打折不会给餐饮品牌带来更多的价值,市场迫使商家必须降低盈利点,保持在合理的生存点位,那时餐饮业将面临新的行业变化。”
作者:温馨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编辑:内参小馨君
Chelcea
屋企汤馆市场部经理
-------------------------------------------------
每天感谢一位读者,内参君因您傲娇!
加内参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国餐友汇交流群;
回复 目录看往期精彩内参;
寻求 报道与合作 加内参小秘书微信neicanm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