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看全文
● 综合最推荐:广州酒家麻辣嫩牛自热火锅,品质高,味道好,极具性价比;
● 美味推荐:杨国福麻辣牛腩麻辣烫,汤底鲜美,配菜丰富;
● 辣度最高:大虎老火锅自热牛肉火锅。
最近全国疫情反复,好多宝子们都在留言给町芒君诉苦,不是被隔离,就是要居家,少了火锅、撸串的快乐,整个人都好像蔫了一大截。
这时候,町芒君就要不禁感叹,各种自热火锅、烧烤、麻辣烫简直就是拯救居家吃货们的zui伟大发明!既能调节黑暗料理的寡淡,又能解解嘴馋,堪称当下提高居家生活质量的囤货首选。
话不多说,今天就先给大伙来一波『2022自热火锅囤货指南』,参与评测的选手有:
将20款产品的肉含量/配菜丰富度/好吃度/添加剂/热量/钠含量/餐具配备等7个维度进行横向对比评测,最终得到的综合排名如下↓
根据综合得分来看,20款自热火锅的表现实在一般,最高分的广州酒家都未能突破良好界限,具体哪些维度拉了胯,继续往下看。
别的不说,町芒君的选品肯定不会让肉食星人失望,本次评测的20款自热火锅也全都是荤素结合款,先来看看谁家肉给的多?
广州酒家和大虎老火锅直接甩开其它一众选手,分别占据第一、第二赛道。
冠军选手广州酒家采用了牛肉+小酥肉的组合,足足有120g,在一众小火锅里一骑绝尘,放图你们感受下这极具冲击力的大肉块!
紧随其后的大虎老火锅也不甘示弱,整整两包纯牛肉块一共100g,爱吃肉的宝子千万别错过这两款,嗨火锅的同时吃肉吃到爽,想想都是大喊nice的程度。
盘完含肉量,配菜也不能忘,町芒君给每一款小火锅的配菜种类都扒了个遍。
无论是配菜还是肉,小龙坎都是倒数,这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其它大部分品牌都是以土豆、竹笋、莲藕、海带、木耳、宽粉为基础,连续吃了20款后,不管是巴蜀懒人配的鹌鹑蛋,还是德庄配的素毛肚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配菜上让人比较有记忆点的还有开小灶,由于是鸳鸯锅,所以配菜的数量十分傲人,足足有12种。
不仅有鸭血和乌鸡卷的肉味组合拳,还有鲜嫩蛋饺和各种爽滑菌菇,俩字总结:丰富!但不幸的是,肉多菜多也很难拯救“不好吃”的现实。
一款值得下单的小火锅,不仅要肉多、配菜丰富,还要好吃。
根据町芒评测小组成员的实吃打分来看,杨国福属于独一档,其次自嗨锅和巴蜀懒人也很值得推荐。
杨国福得高分的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真的很像店里现做的。没有香精老料味,牛油香味醇厚,原切的大块牛腩肉也很der,关键还配了份玉米面,堪称99%还原!
自嗨锅依旧发挥稳定,牛腩肉粒特别软嫩入味,有种现煮老式麻辣烫的赶脚,香辣味十足,不油腻。
巴蜀懒人整体牛油味儿很足,咸香麻辣俱全,重口味儿的宝子肯定爱。
每次评测必品阁家的东西,町芒君总是很忐忑,其实它家的产品大多品质都非常不错,但无奈总是不太符合国人口味。
比如这款韩式部队锅,看起来寡淡吃起来更寡淡,白瞎了这么丰富的配菜们...
还有开小灶,你家这鸳鸯锅属实造次了,牛油锅没有牛油味,入嘴只有厚重的油腻感,菌菇鸡汤倒是很鲜美,可以直接抱着喝,所以这边的建议是菌菇锅直接单飞~
嗨完20款自热小火锅后,町芒君用斯科维尔指数给各品牌的辣度做了个总结,这里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啥是“斯科维尔”?
< class="pgc-img">>经过实际的舌尖体验,20款自热火锅的辣度排行如下:
如果你是重口味,吃东西无辣不欢,建议入以下几款:
如果你口味清淡,辣味接受度低,则建议入以下几款:
对于自热火锅这个品类来说,添加剂比较多的现象也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
因为各种不同的菜包、肉包、调料包,越是种类多,涉及的添加剂也就越多,这也是20款自热火锅整体得分都不算高的主要原因。
光是本次评测的这20款就有将近一半的品牌,限量添加剂数量高达数10种。
如果你特别注重饮食健康但偶尔又很想吃个小火锅解解馋,那町芒君还是推荐以下几个添加剂相对较少的品牌。
所以说,自热火锅这玩意,跟“健康”二字是完全搭不上关系的,因为不仅添加剂贼“丰富”,热量、钠含量也高到离谱。
一个正常体重的成年人,慢跑10公里大约能消耗600大卡,对比以下20个品牌自热火锅的热量,几乎每个品牌都达到了“1份≈慢跑10公里”的程度。
再换算到广州酒家和巴蜀懒人每份一千大卡的热量上,需要慢跑多少公里呢?
答案是:约17公里。
而且好吃的秘诀总是逃不了高盐、高热量,巴蜀懒人不仅热量高,含盐量也是不遑多让。
17g的食盐到底有多少?看下图:
所以,一定不要把它当作正餐外的加餐,也别学某锅到处存在的广告场景:加班间隙来一份,会胖会肿的!!!
本次参与评测的20款自热火锅都配了不同的餐具,其中13个品牌只配了一次性筷子。
开小灶则是单独配了一双筷子和一只勺子。
< class="pgc-img">>对比下来,町芒君更推荐以下这些配备独立餐具包的品牌,不仅有筷子,还有勺子和纸巾,体验感更佳。
其中最值得表扬的当属广州酒家,不仅有餐具,还专门配了质量贼好的垃圾袋,方便垃圾回收,品质这块直接拉满。
< class="pgc-img">>悄悄说一句,广州酒家这款自热火锅是与德庄联名,味道杠杠滴!底料也是源自德庄,却吊打德庄自己出的老重庆麻辣自煮火锅
。
< class="pgc-img">>框框当当20款自热火锅买下来,还真不算便宜,最后根据价格和排名来看,性价比这块还是最推荐广州酒家。
王者的品质,钻石的味道,价格不贵还排名第一,就这性价比,町芒君先冲为敬!
Ps,最后再说一句,很多品牌出新速度很快,这次我们评测的大多都是知名品牌的新口味,想了解其他经典口味的也可以点击下方查看我们往年的评测哦↓
町芒评测 | 家里弹尽粮绝,自热火锅帮你横扫饥饿
好啦,自热火锅的评测就到这啦,在不能出门的这段日子里,可能你急切地想和朋友们约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欢声笑语,但是现在,还是听町芒君的,先来几盒自热小火锅解解肚子里的馋虫吧~
#唠会儿嗑#
你宅家必囤的速食还有啥?
快来评论区分享
<>需倒入冷水稍等片刻,就可享用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方便火锅无疑是今年以来的速食新宠。不过近日,一则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吃“方便火锅”触发火警的消息引起热议,其背后的安全性问题由此浮出水面。
绿松鼠了解到,方便火锅市场目前已有数百个品牌涌入,既有小龙坎、大龙燚、海底捞、德庄等传统火锅品牌,也有新希望美好、筷时尚等火锅上下游企业,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休闲食品品牌也开始进驻。而驱使资本疯狂涌入的主要原因是方便火锅接近100%的高额利润。
但在目前,方便火锅还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较低的准入门槛造成同一品牌的食材、底料、蘸料往往来自不同生产商,代工现象普遍,致使产品质量难以掌控。随着地方标准的陆续出台,业内认为方便火锅市场将日趋规范,未来可能有过半品牌退出市场。
事故多 加热包操作不当可引发爆炸
据外媒报道,11 月16 日,在美国罗德岛的一所学校里,中国留学生在宿舍吃“方便火锅”触发火警,引发全校师生紧急疏散,原因是在“方便火锅”附近检测到一氧化碳含量极高而触发了报警系统,所幸没有引起学生身体不适。
中国留学生吃方便火锅出发火警外媒报道截图
事实上,早在今年3 月就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其购买的方便火锅在加热过程中导致家里1 厘米厚的玻璃桌被炸碎,差点砸到自己的脚。
网友爆料吃自热火锅炸坏桌面
绿松鼠在电商平台搜索看到,目前在售的多数方便火锅品牌都会在销售页面及外包装上提示安全食用注意事项,如“在发热包破损情况下禁止使用”、“不要将蒸煮中的火锅放在玻璃桌面上”、“禁止儿童单独食用”等提示语。
提示安全食用注意事项
为验证方便火锅的安全性,11月23 日,宁波市镇海消防大队还对方便火锅的发热包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发热包加水后仅过了数秒温度就攀升至75.8℃,同时在开阔通风室内场地检测到其周围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20.8mg/m3,与24mg/m3的标准上限十分接近。而将发热包放入矿泉水瓶等密闭容器内,可以观察到矿泉水瓶迅速膨胀,同时底部被高温高压灼穿并喷出高压蒸汽。
镇海消防大队消防人员指出,方便火锅底部加热包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和生石灰等,加入冷水后升温可达150℃以上,蒸汽温度可达200℃。方便火锅盖子上的透气孔如果堵塞,容易造成小型爆炸,甚至烫伤人。
行业热 数百家企业抢市场
安全事故频发背后,是方便火锅行业的爆发式生长。
2016 年下半年,方便火锅热在微商渠道初现端倪,自今年3 月春季糖酒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据绿松鼠不完全统计,目前淘宝平台上的方便火锅品牌超过100 个。绿松鼠以商家身份从代工企业四川味魔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胡经理处了解到,目前整个行业已有500 多家品牌。
电商平台上,自热小火锅品牌多达数百家
“确实进入了行业爆发期。”位列淘宝销量前三的方便火锅品牌小龙坎公关负责人何林薏对绿松鼠表示,小龙坎自2016 年底开始测试产品,2017 年1 月上市,随着懒人经济发展迅猛,公司又围绕火锅推出了衍生产品。
另据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陈朝晖透露,近年来便利自热食物市场规模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按照企业来源和品牌性质,进入市场的既有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燚等传统火锅品牌,也有新希望美好、筷时尚、剑蜀等火锅上下游企业,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休闲食品品牌也开始涉足。
其中,传统火锅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据大龙燚董事兼副总裁雷星介绍,自今年10 月起,其方便火锅平均月销售额均超过1000 万元。而海底捞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也于今年7 月11 日发布公告,将与新派上海成立合资公司,拿出5000 万元进军方便火锅产品的生产及销售。9 月27日,良品铺子在其天猫旗舰店上线方便火锅新品,并公开表示已投资1000 万元进入行业,通过微商渠道销售自创品牌。
目前,方便火锅主要在线上渠道销售。雷星表示,大龙燚方便火锅有80%的销售额来自线上渠道。而小龙坎在今年天猫“双十一”期间,销售额已达到1655 万元。
利润高 价格战竞争加剧
除市场前景外,可观的利润也是吸引诸多品牌进入方便火锅的一大原因。据味魔坊胡经理介绍,方便火锅的成本基本控制在每盒11-16 元,对应售价为25-39 元,利润空间可超过100%。
绿松鼠走访市场发现,目前单人份方便火锅的售价为9 元-40 元不等。以麻辣口味为例,传统火锅品牌小龙坎、海底捞的售价较高,分别为39.8 元/盒、35.9 元/盒,所含食材主要有火锅底料、蔬菜、主食、荤菜或火腿肠,每份净含量为350g-448g。
胡经理透露,不同价位的方便火锅最大的区别在于荤菜包。一般而言,只有火腿肠的价格较低,加了牛肉、毛肚等荤菜后成本就会抬高。她向绿松鼠提供的一份收费明细显示,最贵的食材为60g 牛肉包5.2 元,其次为包含鸭肠等的荤菜包5.1 元,同时包材和人工成本固定在6 元左右。
大龙燚的雷星则表示,“作为一种工业生产形式,方便火锅的其他成本不会随着销量的倍增而倍增,只有食材成本会增加,因此方便火锅的利润将会大于餐饮,而人工成本比餐饮业低很多。”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方便火锅品牌之间早已打起价格战。胡经理称,目前味魔坊旗下的一款素小火锅正在促销,售价为9.9/盒,且多地包邮,每盒大概亏4.5元。网上还有一款莫小仙麻辣微火锅促销价19.9 元/盒,且推出第二件半价活动。一款售价为25 元/盒的老城南麻辣自热小火锅则推出“买二送一”活动。
自热小火锅在网络平台打价格战
四川美食家食品有限公司(旗下有筷时尚方便火锅品牌)总经理陶李认为,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有些品牌会通过降低食材品质来减少成本。
门槛低 代工模式下质量良莠不齐
尽管方便火锅市场打得火热,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的方便火锅几乎全部为代工生产,较低的准入门槛也为食品安全埋下一些隐患。
绿松鼠注意到,一份方便火锅的底料、食材、酱料往往来自不同的生产商。以德庄一款麻辣自热微火锅为例,其川粉、脆魔芋等6 种素菜委托方为芬华食品公司,卤蛋生产商为新乡市香源食品公司,鳕鱼小丸子由浙江渔夫食品公司生产,片片肠生产商为湖南金磨坊食品公司,火锅底料来自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公司,包装商则为德庄农产品开发公司和德庄恒香益商贸有限公司。
德庄方便火锅各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信息图
“我们是一家代工贴牌企业,从设计到组装都能做,只要你有商标就可以。有些企业一定要达到1 万盒才能生产,我们2000 盒就可以做,资金也就2 万多块,入行门槛还算比较低的。”11 月25 日,绿松鼠以商家身份从四川森竹源食品有限公司李经理处了解到,该公司从去年9 月开始做方便火锅代工,目前代理的品牌有德庄、巴蜀懒人等。
对记者提出的无证问题,李经理“支招”称,可以先成立一个商贸公司,而销售型企业不需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如果进超市,需要去工商局备案,如果不进商超,线上渠道销售不会遇到障碍。
绿松鼠在巴蜀懒人官网看到,其几款方便火锅出品商显示为“成都熙世美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前身为“熙世美化妆品成都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自2016 年4 月起增加了批发、零售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等。
对于品牌扎堆代工模式,大龙燚董事兼副总裁雷星解释称,几乎所有进入方便火锅行业的品牌都不是专业方便食品生产企业,如大龙燚是生产火锅底料的,因此需要找到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来代加工组装菜包、加热包等。由于方便火锅需要的食材、底料、包材等种类繁多,对生产线和资质都有要求,只要代加工环节中一个产品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整体质量。
而据陶李回忆,他曾在2015 年创业之初与一个菜包生产厂家合作,结果在夏季出现了胀袋情况。后来又有其他品牌与该厂家合作,也出现了胀袋问题。陶李表示,代工需要与专业、有资质的厂家合作,这会在最初的筛选中增加企业管理难度。
缺标准 行业亟须规范
值得关注的是,方便火锅作为一个新兴品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6 年版《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显示,方便食品目录中,只包含油炸方便面、方便米饭等,方便火锅尚未被收录。
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各方便火锅品牌执行的标准可谓五花八门。如重庆麻辣多拿自煮小火锅蔬菜包标准代号为SB/T10439-2007,火锅底料则没有显示执行标准。美好辣子蜀黎小火锅蔬菜包标准代号为GB/2714,火锅底料则执行Q/WMF0001S。三只松鼠懒人小火锅外包装上未分别印有肉食包、蔬菜包、调料包的生产标准,仅显示了一个统一的产品标准号Q/FYCS0023S。
在今年10 月举办的全国方便自热食品产业大会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篪表示,促进方便自热食品持续健康发展,需尽快完善有关标准建设,有助于规范企业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塑造优秀品牌。
针对方便火锅无标准可依的问题,地方已开始探索。四川食药监局7月份发布的信息显示,德阳市制定了方便火锅生产标准。8月23日,成都市食药监局正式发布《成都市自热式方便火锅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试行)》,对制定依据、适用范围、基本条件、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产品相关标准、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标签标识和贮存运输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审查方案》将方便火锅定义为“自热式方便火锅”,归属于方便食品,且明确规定生产方便火锅的企业应具备四项基本条件,包括申证企业应具备生产火锅底料和至少一种主要配菜包(蔬菜制品或肉制品)的生产加工能力;除主要配菜包以外的其他配菜包、蘸料包、食品专用自发热包、餐具等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生产或按照采购制度外购;应设立独立的组合配装车间;方便火锅中所含原料及配菜包原则上应是常温下储存的产品。
11 月24 日,绿松鼠致电成都市食药监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经陆续收到方便火锅企业的申请资料,生产许可证将陆续发放。
何林薏表示,“目前行业最大的问题是良莠不齐,在未规范前入行门槛低,但在政府规范后一定会提高入行门槛,保证食品卫生安全。”而据业内预计,随着行业走向规范,方便火锅主流市场将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退出,一些销量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小品牌会面临市场洗牌。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夏丹、张晓荣
编辑 / 张晓荣
>情之下,“宅家战疫”让以方便面、自热火锅等为代表的方便食品成为香饽饽。其中,作为前两年走红的自热火锅,更是成为大家“宅家”解馋的利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让整个自热食品的竞争变得更加火热。
自热火锅成”抢手货“
疫情期间,在整个餐饮行业近乎停滞状态下,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解馋”之意,各类自热火锅一夜之间成为了大家的刚需。
据淘宝2月底发布的“吃货宅家吃什么”Top20榜单,自嗨锅和自热小火锅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七,并且疫情期间,自嗨锅在京东超市、天猫超市等平台的线上订单量增加了300%,在线下也处于被抢购的状态。
< class="pgc-img">>其实,自诞生以来,整个自热食品品类的发展一直都不温不火。
直至2015年,自热火锅的出现,并在2017年全国糖酒会上大放异彩。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17年5月之后,自热火锅销量在各电商平台上呈几何倍数增长。天猫在“双十一”当天,卖出了170万份自热火锅。而在整个2017年,仅成都市自热火锅的销量就接近4400万盒,总销售额达到15.6亿元。
在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也吸引了众多厂家纷纷涉足该品类。
此前,大多自热火锅品牌以川派调料为主的火锅底料企业和火锅餐饮品牌为主,随后,逐渐吸引了统一、新希望美好等传统巨头和自嗨锅等新兴品牌,并且市场表现不俗。
此外,本土方便面巨头今麦郎也在近日首次涉足自热领域,在其电商旗舰店推出米范先生自热米饭和火锅达人自热火锅新品。前者有鱼香鸡柳和香菇滑鸡两种口味,一盒售价29元;后者主打嫩牛套餐,有清油麻辣嫩牛和番茄嫩牛2个SKU,售价35元一盒。
< class="pgc-img">>与此同时,小样也推出了“自热煲仔饭+乳酸菌”组合套餐,有香菇牛肉、川味香肠、红烧狮子头、台式卤肉等口味,售价17.5元每套。
< class="pgc-img">>2月17日,小龙坎品牌自热火锅凌晨开售,10分钟,售卖超一万盒。当天的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200%。大龙燚品牌自热火锅等方便食品7天销售额约3200万,同比增长300%。
至此,整个自热火锅品类竞争已经算的上是非常激烈了。仅在京东平台上,火锅名录下的“火锅自热”显示结果多达7万多个。
< class="pgc-img">>自热食品为何”热“了起来?
1. 疫情期间,居家神器
在疫情期间,严苛的出门条件让不少人为买菜发愁。吃什么?怎么吃?成为了许多人的烦恼。而在这特殊的时间里,简单方便又美味的自热食品成为了许多人囤货的首选产品。不用火、不用电,只需加入适量的水,15分钟就能随时随地享受一场美食盛宴,甚至免去了刷锅洗碗的烦恼,这样的诱惑让许多人都难以拒绝。
< class="pgc-img">>2. 迎合懒人经济
这是一个懒人的时代,自热食品则是懒人时代红利的产物。据淘宝发布的《懒人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为偷懒花了160亿,较去年增长70%,其中95后的懒需求增长最快。
和速冻水饺等传统速食比,自热食品更方便,不用刷锅,也因此格外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据天猫2019年的数据,在自热火锅的消费群体中18-24岁的人群占到47.75%,25-29岁人群占到19.61%,大学生和刚入职场的白领阶层占比近五成。
百亿级的消费市场,使得懒人经济迎来“大爆发”,同样也催生出巨大的懒人品类商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热食品市场规模已超30亿元,且在持续增长中,从最初的自热米饭,到现在的自热小火锅、自热冒菜、自热干锅.....多元自热品类层出不穷,打开了自热食品百亿品类空间的市场遐想。
< class="pgc-img">>更重要的是,自热食品有自身的场景消费定位,比如火车上、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点,网络订餐无法满足消费场景的需要;日常宵夜、工作加班,单一的菜品和口味已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味蕾需求。自热食品具有方便快捷,菜品多样,口味丰富等特性,更迎合消费者在这些消费场景的需求。
在懒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加上特殊时期的高速增长,被不少企业看作是新的风口。除了海底捞、大龙燚、小龙坎、重庆德庄、筷时尚、巴蜀懒人、杨大爷、老城南等火锅餐饮品牌争相竞艳之外,还有新希望美好、三全、统一、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卫龙等食品饮料品牌也陆续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在今年,今麦郎也正式布局自热食品领域。巨头的相继入局让整个品类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标准和安全成自热食品挑战
自热食品出现不过几年时间,短期内海量品牌涌入市场,其制作工艺虽相差无几,但卫生安全保障却因厂家实力而异,这让自热食品市场良莠不齐,更因其产品特性天然遗存“安全隐患”。
据了解,自热火锅的加热原理主要是将碳酸钠、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组成一袋,加入冷水,产生热量。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汽及微量氢气,可能触发烟雾报警器甚至爆炸,春运期间曾发生多起因自热食品触发烟雾警报而影响高铁运行的事件。同时,发热包短时间内可使食物急剧升温,带热外包装,也曾发生过引爆食客家用玻璃桌的事件。
< class="pgc-img">>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自热方便菜肴制品》(T/CGCC8-2017)团体标准,这是国内首次发布自热食品的团体标准;此外,作为自热火锅的发源地,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也组建了方便自热食品专业委员会,推动行业自律和行业标准统一。
“虽然这些标准对我国自热食品行业的标准化有一定的促进指导作用,但是仍处于有待完善的状态。”朱丹蓬认为。
日前,自热食品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疫情过后,在与传统方便食品和外卖行业的竞争下,自热食品还会像现在一样火爆吗?当自热食品的安全标准缺失、安全隐患留存等问题浮出水面,未来自热食品该如何改善、如何升级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用户体验,这个问题远比销量更重要。
文章同步刊发于公众号《新食品评介》&《食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