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日
是黄皮成熟的季节
今年夏天
这种广东人熟悉的水果
登上了各大商超和茶饮店的柜台
销量大涨
有网友感慨
“两广人藏得够深啊”
有网友说
自己被这个第一次吃的水果
“狠狠拿捏了”“吃到停不下来”
↓↓↓
好吃+养生
黄皮成今夏水果新宠
记者在广州一家茶饮门店看到,每10杯饮品中就有5杯黄皮饮品,不少顾客表示因为味道酸酸甜甜适合夏天,又觉得很健康,所以选择购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某外卖平台负责人表示,黄皮产品的全国搜索词对比上个月上涨了120%,外卖订单量环比上涨80%。
在超市货架上,记者看到,有品牌也趁热推出了黄皮饮料。店长透露销量十分可观,广受消费者欢迎。
社交媒体上,关于黄皮的口味和吃法等讨论热度持续攀升,带动了相关产品的销量不断上涨。有水果店主告诉我们,自己最近每次拿货都要一次拿400斤。零售价方面,好一点的黄皮可以卖到18块一斤。
有店家称“涨价幅度太夸张了”
采摘中晚期已到
在杭州一家水果店,店长说,虽然之前黄皮卖得挺俏,但是自己最近不打算进货了。“之前我卖价是5.8元一斤,现在进货就要17元一斤,涨价幅度太夸张了,我就不拿货了,因为拿过来卖价格太高,顾客也不买账呀。”
广州作为黄皮的重要消费和集散地,市场反应比较明显。从近期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不同区域、不同渠道的黄皮价格存在差异。由于广东地区的黄皮目前采摘到了中晚期,产量有限是导致价格过高的主要原因。
增城区一位种植户潘先生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他们增城果园有300棵黄皮树,但是今年受降雨量大影响,产量未达预期。“往年黄皮果售价稳定在10元/斤,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在7月初,黄皮果的价格就已达到10~12元/斤,而到了7月底,果树上的果实逐渐稀少,价格更是攀升至16元/斤。”
医生提醒:
每天吃5—6颗为宜
虽然黄皮在广东人气高,但很多省份的网友却不太认识。
据了解,黄皮盛产于我国两广地区,是著名的“岭南佳果”之一。因保鲜期短、果子皮薄易损、不便于运输,所以少有其它省份的人知晓这种水果的存在,是专属南方的“夏日限定”。
黄皮被广东人称为“正气果”,因为黄皮性平、微温,还能行气和胃,减轻因气滞而导致的胀满疼痛。
但医生也提醒:黄皮虽好,食用时也需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建议每天吃5—6颗为宜(差不多100克)。一方面是要考虑水果摄入的多样化,为每天能摄入其他水果留出余量;另一方面是黄皮中的有机酸丰富,一次性摄入过量恐引起胃肠不适。
今年夏天
你吃过黄皮了吗?
广东的朋友
快给外地的朋友“安利”下
这种“小众水果”
来源:广视新闻、G4出动、南方新闻网、信息时报、萧山日报
责编:李佳妮
编辑:徐安妮
记者陈翠芳)丝滑细腻的口感、香甜浓郁的珍珠奶茶一直受到了不少人的迷恋和追捧,街头各类饮品店、奶茶店生意是相当火爆。有市民近日向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询问:“美味”奶茶口感虽好,但质量究竟有无保障?
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市面上的奶茶店琳琅满目,街头巷角销售奶茶更是不足为奇。由于奶茶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年轻的学生和白领,该群体对口感的要求较高,不少商家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时推出新的奶茶产品,各种口味的珍珠奶茶更是成为街边饮品的一大“主力”。
在荔城街的一些街边奶茶店,记者看到,顾客在售卖窗口前选好口味后,店员便将几个盒子里不知名的粉末一勺一勺地添加至塑料杯里,再兑上水,摇一摇,一杯奶茶就制成了。如果想要“珍珠”,只需从一个盆里舀出一勺黑色物体加入即可。
记者曾试图向多家街边奶茶店铺询问调制奶茶的粉末究竟为何物,但均遭拒绝回答。有些店员甚至调侃道,粉末配方是“保密”的。一位曾经营奶茶生意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勾兑奶茶的粉末其主要成分就是奶精以及各种色素和香精。至于所谓的“珍珠”,成分应该是木薯淀粉,但仅用这种淀粉很难实现筋道的口感,一些商家便把添加“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常被用于化工原料生产。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一杯“现调奶茶”的价格在8元到15元/杯不等,加“珍珠”的话,还要另加2元至3元。“就喜欢奶茶那种浓郁的奶味和香滑的口感,几乎每天下课路上我都要买一杯。”就读于华侨中学的杨同学说。
市中医院的曾医生提醒,虽然目前奶茶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但国内奶茶店的经营普遍存在噱头大于产品品质的现象。在选购奶茶时,注意区分奶茶饮品调配原料,对于大量使用奶精和茶粉的奶茶,不宜过多饮用。
房虚假打折?物业费说涨就涨?这些行为都属违法!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开发布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领域十大典型案例,涉及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教育医疗及房地产价格收费、哄抬防疫物资价格、涉企收费、市场混淆等多种类型。
据悉,2020年,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部门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及不正当竞争案件521宗,实施经济制裁金额4834万元,减轻企业和人民群众负担,提高执法威慑力。
房地产企业虚假打折被处罚
商品房是最大宗的消费品之一,市场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领域价格违法行为“亮剑”,严厉打击商品房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在十大典型案例中,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在商品房交易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价格及相关信息,并通过虚假原价、虚假打折的方式销售商品房,构成价格欺诈及不明码标价违法行为。越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并按照当事人未明码标价的商品房套数作出罚款80万元的行政处罚。
网店刷单炒信,涉虚假宣传违法。广州某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组织刷单人员对其网店的部分商品进行虚假交易,虚构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构成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增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罚款39万元的行政处罚。
随着消费者购物方式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电商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作用愈发明显。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不法商家企图通过刷单炒信虚构交易信息扰乱视听,这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查处电商企业刷单炒信违法行为,有利于严厉打击电商行业的刷单炒信“潜规则”,切实维护消费者和其他商家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今年起,《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新的管理条例从增加操作可行性、增强业主自主管理等角度,对包括物业服务费调价在内的规定作出了一定调整。笔者获悉,在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十大案例中,涉及物管费调价的案例也位列其中。
某小区物业在调整服务收费过程中,未经法定调价程序即以新标准进行收费,违反了广州市物业管理关于物业公司调整物业管理费的相关程序规定,构成价格违法行为。荔湾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要求当事人改正未按法定程序提高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行为并退还多收价款81.77万元。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今后将继续立足职能,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违规收费的情况在水电气行业也有出现。广州某大型供能公司通过用户委托的施工单位违规收取带气接驳作业费,构成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行为。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责令其退还多收款项372.4万元,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据悉,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障降费政策红利足额足量惠及企业,广州市场监管部门部署开展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阶段水电气价格检查,推动落实国家降费政策红利逾20亿元,对违规收费主体实施经济制裁金额0.25亿元。
加强价格执法领域行刑衔接
据悉,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哄抬防疫物资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行刑衔接,迅速查处了一批哄抬防疫物资价格案件,案件查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有力震慑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维护防疫物资价格及供应秩序稳定。
陈某川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贿送“好处费”1万元,买通熔喷布生产企业内部人员,以“广州市荔湾区X轩商行”名义,购得熔喷布,随后加价至每吨76万元卖出,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导致众多下游买家损失巨大。
鉴于陈某川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荔湾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立案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该案是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加强价格执法领域行刑衔接,建立联合办案工作机制以来成功告破的首宗刑事案件。
口罩进货后以20倍价格卖出?药房哄抬口罩价格被立案调查。2020年春节期间,多个社交媒体上反映天河区百某园大药房高价销售口罩的视频广泛传播,引发多起群众投诉举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反应,于大年初一对当事人立案调查。当事人借疫情之机大幅哄抬口罩销售价格,商品进销差率高达2329%,天河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该案是广东省疫情防控期间查处的哄抬口罩价格第一案。
疫情期间,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全力落实防疫保供稳价各项措施,保持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各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对舆情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价格违法问题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快速回应社会关切。
社交电商作为新兴业态,近年来行业发展迅猛。但有部分不法分子为牟取不当利益,利用传销、虚假宣传等违法手段开展经营活动。在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十大案例中,某网络科技公司通过要求会员认购指定产品,鼓励会员发展他人继续加入,形成上下线多层次关系网络,获得网购平台推广佣金的经营模式,构成传销违法行为。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罚款70万元的行政处罚。
南方日报记者 郭苏莹
通讯员 穗市监
十大典型案例
一 | 广州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未按规定明码标价案 |
二 | 广州某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
三 | 广州某物业公司违规收取物业费案 |
四 | 广州某供能公司不执行政府定价案 |
五 | 广州某某贸易有限公司不正当有奖销售案 |
六 | 陈某川哄抬熔喷布价格案 |
七 | 广州某网络科技公司从事传销违法行为案 |
八 | 广州市增城某某奶茶饮品店商业混淆案 |
九 | 从化区某学校自立项目违规收费案 |
十 | 天河区百某园大药房哄抬口罩价格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