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熊志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山东等地20多家餐馆发现,今年年夜饭预订比前两年火爆不少。然而,年夜饭预订火爆背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限时消费、限定最低消费、订金不退等,让不少消费者深感无奈。
春节阖家团圆,少不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年夜饭尤其是高端年夜饭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餐饮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从媒体调查来看,各种乱象也层出不穷,影响了用餐体验。
要指出的是,餐饮市场是个自由竞争市场,商家有经营自主权。春节期间因为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同样的菜品比平时贵,消费者都能够理解。而为了避免临时变卦造成的损失,适当收取预订费用,也在情理之中。但报道提到的一些乱象,已经超出了经营自主权的范畴,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固定套餐外额外加菜,强制要求必须点满多少钱,变相设置低消门槛;再如,混淆“订金”和“定金”的概念,收钱后一律一分不退;还有商家为了提高翻台率,在没有事先告知的前提下设置就餐时限,饭没吃完就频繁催客……
以限制最低消费为例,2014年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曾明文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餐饮商家设置最低消费额度,在年夜饭的固定套餐外,额外加菜必须达到一定门槛,等于是变相违规。
一些商家之所以无视法律规定,无非是想趁机狠狠赚一笔——年夜饭的需求近几年水涨船高,呈现出卖方市场的特征,商家掌握着主动权,更加强势,所以敢利用经营优势,制定一些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同时,年夜饭寓意着吉祥喜庆。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就算消费者遭遇了不合理的对待,为了不破坏过年的氛围可能也不会深入追究。这种“宽容”有时候会让一些不良商家更加有恃无恐。
市场经济时代,餐饮商家的经营自主权需要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但一些越界的霸王条款,如价格欺诈、变相强制消费等,该打击还得旗帜鲜明地打击。
一方面,职能部门在春节期间要保证监管不松懈,针对年夜饭乱象加强执法整治,提升违法违规的代价,倒逼商家合法经营;另一方面,畅通举报和维权机制,让消费者在应有权益遭到侵犯后能够低成本、畅通地维权。当然,要让商家守规矩,消费者也不妨果断站出来,
餐饮行业才刚刚恢复元气,信任和口碑经不起透支。尤其年夜饭比较特殊,其体验好坏会给消费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也直接决定了其是否会有二次消费的意愿。所以得提醒商家的是,诚信经营才是王道,总想着能宰一笔是一笔,将年夜饭当成一次性的暴利生意,不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样的生意注定难以持久。少一些霸王条款,少一些套路,让年夜饭真正吃出团年喜庆的氛围,商家和消费者才能共赢。(熊志)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一家餐厅,为什么开在不同的商圈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今天为大家提供的干货,就是餐厅选址的“套路”。
如果你在经营餐饮业态,你一定问过这些问题:
快时尚餐饮为何都爱扎堆商超?
星巴克为什么要开在商业中心或者写字楼
王品为什么一定要选在商务中心?
……
下面就给大家揭秘这些知名餐厅到底有哪些选址“套路”!
符合自身定位
好的选址,并不一定是租金高的地方,而是和店铺的定位相符合。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星巴克总是坚持将店址选在写字楼或高档商场?
星巴克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精品咖啡。所以选址一定要能够体现其形象和逼格。当初星巴克初进中国时,最先将店址选在北京和上海,就是因为这两个城市可以传达它精品咖啡的品牌。
麦当劳定位的消费人群则是年轻人、儿童和家庭成员。因此,麦当劳选址的时候,
一是选择人潮涌动的地方,如在交通集散点、旅游景点、大型社区周边设点;
二是选择年轻人和儿童经常光顾的地方布点,比如在儿童乐园附近设点,方便儿童就餐;在年轻人聚集的购物中心开设店中店,吸引逛商场的年轻人就餐。
客流聚集地
店铺成功与否,关键在客流量。选址时,一定要好好对客流量进行分析。
过去古语说“一步差三市”,开店地址差一步就有可能差三成的买卖。对餐饮业态来说,选址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尤为关键。
那么,要怎么判断客流量呢?
肯德基 :收集资料,规划商圈
肯德基计划进入某城市,先通过有关部门或专业调查公司收集这个地区的资料,然后开始规划商圈。
商圈规划采取的是记分的方法,例如,这个地区有一个大型商场,商场营业额在1000万元算一分,5000万元算五分,有一条公交线路加多少分,有一条地铁线路加多少分,这些分值标准是多少年平均下来的一个较准确经验值。
通过打分把商圈分成好几大类,以天津为例,有市级商业型(和平路等),区级商业型,定点(目标)消费型,还有社区型商务两用型,旅游型等等——据此判断商业机会。
星巴克 :GIS大数据技术
星巴克现在使用一个叫作Atlas的内部绘图和商务智能平台,来决定在哪开设新门店。
Atlas的使用遍及全世界——星巴克如果要在中国开设新门店,他们的团队就会使用这一平台,让当地的合作伙伴评估附近的零售商圈、公共交通站以及小区的人口分布图。
具体的选址因素包括:路人的男女比例、性别、年龄、穿着来预测潜在客户的数量,并了解客流、客源定位,客层分析,消费取向,甚至还要考察一下邻近的餐饮业态“邻居”。(好的邻居可以帮忙聚集客流量,互相造势)。
对号入座,明确餐饮类型
1.商务餐饮:高标准,最看重地段
选址原则 :
必须地处商务氛围非常浓厚的区域,周边写字楼、酒店多;
面积要求大,至少在2000平米以上;
装修档次比较豪华。
王品、鼎泰丰等商务餐饮,选址标准是最高的。
因此,商务正餐一般选择在高档的酒店、写字楼等商务区或者少数高档社区,一般消费为商务宴请或者宴客,每客单消费较高在200元以上甚至上千元,以高收入人群和商务消费人群为主要消费对象。
一般说来,商务餐饮进入购物中心的物业要求很高,购物中心必须为这家餐饮安排单独的通道、电梯,单独的交通组织。否则要穿过商场才能到达餐厅,会影响商务宴请所需要的高档形象。
2.连锁快餐:重效率,不进社区
选址原则:
商务区、繁华商业街区、车站码头和一些购物中心;
最好是临近大型卖场(百货/ 超市/家电/家居等)的出入口位置和十字街口;
店门口附近要能停放一部货柜车以方便配送。
比如汉堡王、赛百味、吉野家等连锁快餐品牌是不肯进入社区的。
3.大众餐饮:选址多元,倾向于选择大型社区
选址原则:
选址多元,要求相对不那么苛刻;
商业区、商务区、比较集中的住宅区均可;
大众餐饮往往成为大型购物中心餐饮业态的主力构成,也常常进驻一些成熟的大型社区。
一般来说,大型社区与大众餐饮是比较理想的搭配。
但距离市区较远的社区一般不考虑,理由是餐饮要计算营业时间的,午餐基本没生意,只能靠晚上。
4.异国风情餐饮:外国人集中的商务区、工业园区等
选址原则:
外国人比较集中的商务区、工业园区或者口岸区;
其他外国人聚集的区域或者主题街区。
当然,如今如蕉叶、巴西烤肉、日韩料理等异国风情餐厅在很多方面与中餐的物业要求比较相近,一部分的国外餐厅就是中国人开的,在出品和口味上作了改良,这些异国风情的餐饮店还可考虑选择时尚白领阶层活跃的商圈。
5. 咖啡、茶楼、酒吧:扎堆,集中经营
选址原则:
(富有个性和品牌特点的商家)咖啡/茶楼/酒吧一条街,或是其邻近区域;
(一般情况)旅游区、商务区、高档住宅区。
咖啡、茶楼、酒吧有喜欢“集中经营”的倾向,在“咖啡/茶楼/酒吧一条街”有群体的优势和氛围,顾客云集,吞吐量很大。但此类地方往往竞争太强,只要富有个性和品牌特点的商家才有生存空间。
放眼未来,符合自身发展计划
餐饮企业会根据个体的资金周期、人员周期规划其选址布局,这里面有很多属于“商业机密”。
肯德基和麦当劳两家最知名的快餐连锁企业,目前的发展策略就很不一样:
肯德基在2010、2012年飞速扩张,开店数量比麦当劳多了一倍不止,急剧的扩张带来的一种后果是,许多新店的利润率下降,甚至到了商家不能承受的地步。2014年以后,肯德基扩张速度减缓,保证开新店的成功率。
麦当劳在很多地方单店的收益高于肯德基,但发展步骤则远远落后,因此目前正在致力于快速扩张。
符合特定城市功能区需要
各类餐饮商家选择所在功能区,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类 :商业街、食街或者特色街区不适合正餐厅
商业街或者特色街区的特点是人群流动量大,但驻留时间短。因此,最合适的餐饮类型也是快捷、方便、大众化的。以宴请聚会为主题的正餐厅不适合生存,这也是为什么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都没有大规模的中餐厅。
一般来说,这里的餐饮最为复杂和零乱,一般为中低档,以各种地方特色餐饮或者特色小吃为主,消费对象以普通大众和外来人员为主。
第二类 :购物中心、大型卖场要有好的餐饮品类组合
购物中心餐饮业态比例一般在16%-18%,而且要求商家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能够带动商场的人气和消费。其中,一定要引入一家当地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发展得最好的中餐。
餐饮是需要扎堆的,不同品类、不同档次、不同风味的餐饮聚合在一起,越是丰富多样,越是容易红火。但是,在“扎堆”之中,也要有效避免同类之间的恶性竞争。
各家餐饮尽量在口味上不要重复,比如在一家购物中心里面,两家川菜或韩国烧烤,就一定会造成对有效客流的争夺。
第三类 :一般住宅或者写字楼底商需要细致的客群分析
相对前面两者来讲,写字楼和裙楼底商的餐饮难度最大,特别是新建小区的底商:
一是因为商家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顾客群体基本是本物业小区的住户和租户;
二是商家菜系和价格定位难,再加上各种物业条件的制约,交通和停车不便利的不敢轻易在社区开店。
对于社区内餐饮来说,考虑的问题主要是:
餐饮是供应社区内部,还是面向外部?
社区本身的人群结构和消费能力怎样?
以此为依据,才能制定对应的经营策略和措施。
选址目标区域公共设施要健全
餐饮业态的物业要求是最苛刻的,硬件达不到要求,一家餐饮企业就无法正常经营。因此,在选址的时候,餐饮商家要考虑以下的问题:
1.给排水
一般按餐厅面积配备合理的进水管径大小并保证供水水压;
2. 电源
一般中等以上餐厅要求必须配有380V三相动力电源,主要是招牌和照明、厨房设备和空调等用电;一般要求约在每平方200瓦左右;
3.管道煤气
一般大型餐厅都要求接通商业管道煤气;
4. 排烟烟道
一般餐饮要求设立专用的烟道,深圳环保局对餐饮企业排烟的硬性规定;
5. 排污设施
一般要求有专用的隔油池和化粪池;
6. 隔热和隔音设施
一般与住宅或者写字楼相邻的楼层不得经营餐饮和娱乐设施,主要是要考虑噪音和热量污染,通常在餐饮娱乐项目相邻的楼层要求设置架空层,实在无法设置的,要在楼顶和烟道内作隔音隔热防护;
7. 停车场和御货场和专用电梯
为了保证顾客用餐方便必须配备专用的停车场和上楼电梯,此外针对大型餐饮商家还得配备专用的货物通道、御货场和货梯;
8.层高
餐饮一般要求层高4.5米以上或者净空3米以上。
选址就像相亲一样,选错了,再变更的成本非常大。
所以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本文来源:子然餐饮设计机构,由餐饮界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 class="pgc-img">>辈子走过最多的路,就是餐饮行业的套路。既然投入了餐饮行业大军中,营销心理总是要学一些傍身的。
这11条营销套路,你懂了就能带旺餐厅生意!
1、锚定效应
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
比如,当你看到第一个产品3000元,你再去看999元的产品,你感觉很便宜很多。
在购买房子和汽车当中,会大量出现这样的锚定效应场景。
销售小姐会先让你看7500元/平的房子,再推荐5500元/平房子。这时候,你就会有一个基准锚定店,会产生一个对比:嗯,的确划算。
2、越排队,越多人吃
多数消费者都有从众心理,尤其是一些顾客对商场商家不是很熟悉的时候,她们越会选择排队较多的餐厅,来降低就餐风险(比如口味不怎么样)。他们会觉得,这么多人选择,一定不会太差。
一般餐厅实际运用中如下:
(1)现在有些商家利用这一心理雇人排队,制造人气(当然这个不是长久之计,还是需要回归到产品的本身)。
(2)在赠送产品的时候,故意放慢制作的速度,让门店形成等位。
(3)想法设法在等位区留住人制造热闹气氛,比如在等位去微信打印照片、玩游戏、免费美甲、贴磨等等。
3、“消除”选择综合征
最好的菜单一定会践行心理学上的“选择矛盾”理论——当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时,我们反而越是感到焦虑。
当菜单选择项超过一定数量后,客人就会不知所措、感觉很纠结,当感到纠结时,他们通常就会选择之前吃过的菜品(不利于推广新品)。
现在在肯德基或是麦当劳,不难发现很多顾客点单所花费的时间非常长,因为提供的产品多了,无形当中给消费者增加了选择成本,也将直接影响到餐厅高峰期产出。
最要命的是,餐厅产品多了,消费者无法点到餐厅真正拿手的菜,会减少回头客。
4、盘子收得慢,翻台翻的快
大部分餐厅,会在顾客的就餐期间收回餐盘,其实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到餐厅的翻台。
当用户看不到盘子的时,无法通过视觉信息来提醒自己已经吃了多少。
桌上满满的餐盘的视觉信息会告诉消费者:“我已经吃了很多了,不知不觉的暗示自己别再吃下去了,我该起来,到商场里溜溜。”
5、天气好卖充值卡,成功率更高
心理学家发现,自然环境中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
比如,晴天时买股票,比雨天买股票的人,高三倍。
人类在社交判断和决策,很容易受到触觉影响。
人在舒适的环境里的时,更容易购买享受型产品。
所以,下次天气好时,向你的顾客推充值卡试试,说不定,会卖的更好哦。
6、高手才用的音乐营销催眠术
用音乐去渲染消费情绪,影响消费的行为和决策。
根据莱斯特大学的心理学研究,在餐厅里播放古典音乐能鼓动顾客消费更多,因为这使让他们觉得自己更富有。
同时,不太精致的流行乐则会导致人们在用餐上的消费减少10%。
还有一个案例,英国的心理学发表研究:
如果在酒庄里,播放是法国音乐的话,消费者会把聆听音乐的注意力放到相对应的产品上。结果,法国红酒的销售量会以前提高70%。
除以上两点外,音乐还能提高翻台率。
当播放舒缓轻松的音乐,消费者会在餐厅待得更久。
当播放节奏稍微快的音乐,消费者在餐厅待得时间则会短很多。
7、商品组合效应,顾客乖乖掏钱
苍井空写真电子49元,苍井空写真纸质版125元,苍井空写真电子版+纸质版125元。
请问你会选择买什么?
当然,是第三种,一样的价格可以卖电子版和纸质版。
其实,商家最想卖就的就是苍井空写真电子版+纸质版。加入纸质版,是为了让你有一个对比,从而感觉前者更划算。
这种方法肯德基和麦当劳用的比较多。
比如:
薯条8元
香辣鸡腿堡单点16.5元
套餐一起点只需要19元。
你就会觉得,只要花2.5元就能吃一个薯条。
8、利用消费者身体感知,提高翻台率
一般来说,靠高翻台率的餐厅售卖的是综合的性价比。
消费者对环境要求不会太高,只要整体的就餐体验满足他的就餐期望即可。
快时尚餐厅外婆家的椅子(有一定的比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让人坐久坐了,会不那么舒服(利用消费者身体感知)。就餐完毕后,迅速的离开,所以很难看到在外婆家里把酒言欢的场景。
9、利用掏钱心痛效应,充值卡多卖3倍
人们在购买东西的时,会同时衡量即将获得的物品好处以及即将失去的金钱痛苦。
在相关的实验中,当人们购买高价物品时,与生理痛感有关的脑岛也出现反应,显示出购买高价物品的“掏钱心痛”感,可能跟真实疼痛的十分类似。
那么如何降低这种“掏钱心痛”?
1、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用虚拟的信用卡替代金钱,来降低这种痛苦。
比如,原来的活动是充值500元送100,改成刷信用卡充值500送100,效果会好很多哦。
2、提高购买物品带来附加价值,来提高购买物品的快感。
如在某家餐馆买单时,服务台上就有一个温馨的文案:为爱的人买单,是件幸福的事。
顾客就觉得花了这些钱,我除了填饱肚子,还是爱表达的一种方式,顾客购买疼痛就会降低。
10、菜单上不出现金钱符号,提升人均客单价
在心理学上,消费者会受到促发效应影响。
促发效应是指,先前的知觉会刺激会影响的下一个知觉刺激的反应。
如当你使用¥和$符号的时候,就会容易促发消费心中复杂的情绪,也会出现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或自私的行为。在点餐过程,就会“悠着点”吃。
解决办法:可在菜单上可以缩小¥、$符号和价格。
11、高明的数字游戏,击溃消费者心理价格防线
9.99元和10元,看起来区别只有一分钱,给人的感觉前者更亲民,会让消费者觉得产品的价格只有1位数,这是非常经典定价策略,所以看很多的餐厅价格是9元、19元、29元。但是目前消费者对此已经不感冒了,所以可以尽量弱化。
除了这个办法,很多餐厅会有一两个超值的菜,拉低你对价格敏感。
如长沙食在不一样餐厅有一个米豆腐只要3块钱。
当你看到这个产品,大部分心里会冒出:这么便宜的惊叹。
这个低价产品,会让你放松对价格的心理防线,觉得这家餐厅整体价格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