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南翔馒头店全新餐饮IP“南翔馒头殿”落地新天地,并与奢侈品牌巴黎世家联名,为传统中式点心穿上时尚品牌外衣,每天200份限量产品分钟级售罄。这是老字号品牌蹭流量的噱头吗?豫园股份副总裁胡俊杰显然有着更深远的打算:为南翔馒头店今年“出海”开店“搭桥铺路”。
南翔馒头店正踏在“出海”的风口上。近两年来,新一轮中国餐饮品牌正加大全球化步伐,掀起新一轮“出海热潮”,这其中就包括一大批上海餐饮、茶饮品牌。在专家看来,相比上一轮品牌“出海”进入海外商超,此轮品牌以在海外独立开店为主,意味着品牌将有更大自主权,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茶饮、老字号品牌纷纷出海
世邦魏理仕最近对93家国内零售商进行品牌出海调研,数据喜人——去年共有36家中国品牌首次在海外开设门店。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租户研究负责人胡乐毅表示,七八年前,电子产品、头部服装类品牌已率先走出国门,而去年以来,中国餐饮、茶饮品牌出海正成为新一轮增长点。
这其中,来自上海的品牌表现亮眼。就在5月,紫燕百味鸡在墨尔本的Box Hill开出澳大利亚首店,将“中国卤味”带到海外市场。开业当天,门店前大排长龙,后续品牌很快将进入悉尼、布里斯班等城市。而这只是第一步,6月中旬,紫燕食品与大华集团、创丰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意味着其也将很快进入美国市场。
茶饮品牌则是这一波出海的主力。今年初,霸王茶姬全球业务中心落子上海;6月中旬,位于虹桥联合大厦的全球总部开始运营,也为霸王茶姬全球产品推广和全球业务汇聚踩下油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品牌海外首店已于2019年落地马来西亚,截至目前,全球门店数超过4500家,其中海外门店数突破100家。7月,霸王茶姬将在法国巴黎开设快闪店,把现代东方茶带到法国。有消息透露,8月,品牌还将在新加坡3店齐开。
老字号餐饮品牌的扬帆出海也迈上新阶。去年12月15日至今年2月25日,豫园灯会在巴黎亮灯,也把一众中华老字号品牌带到当地。“我们发现,南翔馒头店的非遗技艺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消费者往往需要排队半小时以上才能品尝到一笼小笼包。”胡俊杰很快嗅出商机,认为这从侧面佐证了东方美学、美食文化的魅力和文化出海的必要性,因此,今年南翔馒头店将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打破受众对其“传统上海小吃名点”的认知,以高端中餐厅的全新姿态向世界传递上海餐饮名片。
供应链管理将输出海外
上海餐饮品牌出海,并不是新鲜事。前几年,光明冷饮、杏花楼月饼的出海生意就做得风生水起。今年4月初,载有盒马自有品牌商品的船只从洋山港出发开往美国,亚米网站上线首周,“盒马牌”新品已在美国东西海岸新品排行榜升至第一名。
“但此轮出海的巨大变化在于,近两年来,上海餐饮品牌开始以独立门店形式出海,无论是在店址选择、门店装修,还是品牌定位或者营销策划上都拥有了更大自主性。”用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的话说,上海餐饮品牌出海正进入“大航海时代”,代表着本土餐饮业态各方面的成熟度在提升。
为何此时此刻餐饮品牌会集体出海?原立军解释,这一批出海品牌以火锅、面食、茶饮等为主,这些产品普遍具有标准化程度高、产品集中度高的特点,也体现出品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霸王茶姬创始人、董事长张俊杰用“生态”来理解品牌出海,他认为,任何单一的经营单元都无法实现协同效应,而应该是供应链、物流、装修、设计等所有生态公司、全产业链的出海。
世邦魏理仕华南区顾问及交易服务部商业负责人陈文辉认为,当下品牌的出海策略与出海热潮,究其根本与中国品牌发展呈正相关联系。“过去几年,国内商业市场迭代很快,5年前购物中心以国际品牌为主,主力店以快时尚头部品牌与奢侈品为主,而近5年大量中国品牌崛起,在国内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一批实力很强的品牌企业诞生,具备了出海的可能。”他还认为,一些茶饮品牌、零售品牌在国外的竞品不多,开拓市场新增量的机遇窗口仍在。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受访零售商计划在未来1到3年内开拓或加大海外市场门店投入,其中,餐饮品牌首次出海意愿更强,高于平均值5个百分点。
最终要服务当地消费者
与服装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路径一致,上海餐饮品牌在这一轮出海过程中,打响品牌国际影响力是最大考量。
在目的地选择上,餐饮品牌大多选择布局东南亚。今年2月,来自上海的本土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将其海外首店落地吉隆坡,还带去专属菜单。“地理位置和人流量成为品牌在海外选址时最为看重的两大因素。”胡乐毅表示,餐饮品牌出海更倾向于在核心商圈开首店。世邦魏理仕的数据显示,去年首次出海的36家品牌中,高达95%的门店选址在当地的核心商圈,超过70%的门店位于地标性购物中心内,而在经营模式中,大部分品牌采用直营模式,以更好把控新店品质和项目进程。
这一波出海势头,也带来中国美食的“出圈”现象。在TikTok上,话题#chinesefood标签下的视频,2022年已超过79亿次曝光。一位刚回国的留学生告诉记者,人生第一次吃太二酸菜鱼是在美国纽约,“几个人一共花了200美元”。今年6月,霸王茶姬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并现场制作东方茶,让更多人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未来,品牌‘出海’不只是服务海外华人,最终目标是要服务当地消费者。”原立军表示,真正的全球化意味品牌需要将自身特色和文化元素融入到全球市场中,通过跨文化、跨地域的商业拓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不仅可以带来更大经济收益,还可以推动中国餐饮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文化软实力。”
胡俊杰也默默为南翔馒头这一老字号品牌设定了目标:10年内在欧洲、亚太、北美等核心区域拓展30多家门店,并结合当地市场和需求做出适应性创新,让南翔馒头真正“包容天下”。
< class="pgc-img">>薪过万,还在拼单低价外卖?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王秀清。
最近,随着外卖版“拼多多”的走红,大批年轻人开始吃起低价外卖。1块9一杯奶茶,2块9一份盖浇饭……一顿外卖的单价直降到个位数,令人大跌眼镜。
席卷火锅、茶饮、咖啡、快餐的“降价潮”,终于也卷到外卖市场了?
< class="pgc-img">>一杯奶茶的价格解决两顿饭,
低价外卖成年轻人的“救星”?
事实上,低价外卖已经悄然流行了一段时间。去年,美团、饿了么相继推出了“拼好饭”“拼团”等低价拼团模式,被网友戏称为“外卖界的拼多多”,从“拼好饭”“拼团”等入口进去,可点的外卖均价都远远低于平常的外卖。
低价外卖,就这样走进了年轻人的饭桌。
在福建上大学的古丽(化名)已经连续点了三个月低价外卖。自从点过一份只需10元的拌饭外卖后,她就爱上了低价外卖。
古丽告诉红餐网,一些原价13-15元的外卖,用低价外卖拼下来只需8-10元,算下来自己每个月能省200-300元。
凌云(化名)也是一名大学生,她告诉红餐网,最近几个月午饭和晚饭都是点的低价外卖,每天花15块钱左右就能解决两顿饭,算下来还没有一杯奶茶贵,感觉很划算。
“4块钱就能买到1个汉堡1杯可乐,比在食堂吃还便宜。而且卖低价外卖的大多是学校附近的商家,我基本都去店里吃过,不用担心卫生问题。”凌云表示。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除了古丽和凌云这样的大学生,打工人也是低价外卖的主要消费群体。
“你敢信?我的午餐螺蛳粉竟然只花了5.8元!”七七(化名)是深圳某公司当编导,平时经常在社交平台晒自己的省钱攻略。今年以来,她感觉自己已经熟练变成“薅羊毛”小能手,除了5.8元的螺蛳粉外,她还买到过10.7元的麻辣烫、11元的盐焗鸡等低价外卖。
“不是穷人才吃低价外卖,我的组长月薪过万了,现在还在拼低价外卖。”重庆网友“蜜汁叉烧”表示。
低价外卖为什么这么火?它的餐食和普通外卖有没有区别?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红餐网也尝试点了几次低价外卖。以美团为例,打开美团App进入外卖页面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拼好饭”后,就会进入低价外卖页面,看到附近商家上架的低价外卖产品,用户选中一款产品后可以选择与其他顾客一起拼单,也可以自行开团,满3人参团算拼单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是所有拼单都能成功“成团”,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还自行建了微信群,寻找附近的拼单搭子,以尽可能实现成功拼团。
价格方面,以广州为例,对比原价外卖,拼好饭上的外卖价格普遍要低一半。比如,某商家的豉油鸡米饭,外卖原价为23.8元,“拼好饭”价格为13元;干炒牛河原价为21.8元,“拼好饭”价格则为10元。
< class="pgc-img">>△红餐网近期在同一家店同时下单的两份外卖
而自行开“爆品团”并拼团成功的订单,价格还能再低一大半。比如奶茶品牌CoCo都可,其“双倍鲜芋奶绿中杯”的正常外卖价格为15元/杯,顾客如果选择发起“爆品团”,成功后就能按4.9元/份购买。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美团App截图
< class="pgc-img">>预制菜、品质参差不齐,
低价外卖的质疑声也不少
凭借价格优势,低价外卖已经获取了大批用户。
以美团拼好饭为例,据自媒体“晚点”报道,2024年,美团拼好饭业务一季度日均单量已经接近500万单——几乎是2023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发“避雷帖”,吐槽低价外卖的商家鱼龙混杂,外卖品质参差不齐。
有网友直言餐饮商家搞区别对待,低价外卖和正常外卖的出餐标准不同,或份量减少,或菜品的品质明显较差,或使用的是加热的预制菜。
“有些商家下单没过几分钟他就出餐了,价格还这么便宜,不是预制菜还能是什么。就是把料理包加热一下给你送过来。”网友小明说道。
“拿到手轻飘飘真的震惊我了,十几块钱买的饭两口没了!”小红书网友“菁菁”称,她点过一家麻辣拌店的低价外卖套餐,结果因为商家偷工减料而大失所望,“对比正常价格便宜5块钱,分量却只有正常外卖的三分之一。”
还有一位匿名消费者称,其在广州某烧鹅店点了“招牌盐焗手撕鸡饭”的低价外卖,但拿到餐后发现只有1/3个鸡腿,而且鸡腿部位更像是店家切剩下的“边角料”。另一位匿名消费者也表示,其在这家店下单的低价外卖,只有两片薄薄的鸡肉和一根没多少肉的鸡骨头。
< class="pgc-img">>△红餐网近期在同一家茶餐厅同时下单的两份外卖
此外,低价外卖的送餐效率也被不少消费者诟病。
一方面是拼单不稳定,消费者如果在非用餐高峰期下单,可能会因为缺少拼单“搭子”而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甚至有可能因为一直凑不满人数而被取消订单。
另一方面则是送餐时间较长,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自己点的低价外卖配送比平时慢、外卖员不肯不送上楼。
小红书网友“讨厌下雨天”拼低价外卖时用了一张新人减5元优惠券,骑手直接送到该网友所在单元楼的负一层,让他自己下楼取餐。
< class="pgc-img">>卖那么便宜,商家怎么挣钱?
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卖这么低的价格,商家怎么赚钱?
以拼好饭为例,“科技考拉”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商家做一单拼好饭的利润在2-3元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比较大的销量,做不到薄利多销的话,商家做低价外卖确实赚不了多少钱。
对不少商家而言,做低价外卖的目的其实是引流。
一位商家告诉红餐网,其门店的低价外卖和常规外卖都按照统一的制作标准出餐,低价外卖基本都不挣钱,只是为了推广门店和引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独立餐饮品牌运营专家孟繁伟指出,低价外卖每单的利润很低,有的商家每单的利润甚至会跌破1元,只能通过冲高销量来做大总量,同时挤占商圈内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他表示,对于部分餐饮商家而言,善用低价外卖,可以局部获益。
比如,通过低价产品吸引新客尝试,或对抗周边同类商铺竞争,减少老客流失。同时,还可以在一定阶段内快速累积外卖数据,便于提升商铺流量权重。此外,在新店开业和打造店铺爆品时采用低价外卖形式,也能够有效增加门店的曝光。
当然,并非所有商家都愿意做低价外卖,也有一些中小餐饮商家向红餐网表示,他们在权衡过风险利弊后,选择绕开低价外卖。
比如,安徽合肥某酸菜鱼店店主姚女士就直言,低价外卖改变了门店客群,提高了门店的差评风险,“商家不仅利润少,还容易收到恶意投诉、退单,衡量之下我选择不做低价外卖。”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薪过万,还在拼单低价外卖?
< class="pgc-img">2020年5月7日,西安一家企业食堂为员工做好的三菜一汤盒饭,菜品有清四季豆炒肉、西红柿炒鸡蛋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王秀清。
最近,随着外卖版“拼多多”的走红,大批年轻人开始吃起低价外卖。1块9一杯奶茶,2块9一份盖浇饭……一顿外卖的单价直降到个位数,令人大跌眼镜。
席卷火锅、茶饮、咖啡、快餐的“降价潮”,终于也卷到外卖市场了?
一杯奶茶的价格解决两顿饭,
低价外卖成年轻人的“救星”?
事实上,低价外卖已经悄然流行了一段时间。去年,美团、饿了么相继推出了“拼好饭”“拼团”等低价拼团模式,被网友戏称为“外卖界的拼多多”,从“拼好饭”“拼团”等入口进去,可点的外卖均价都远远低于平常的外卖。
低价外卖,就这样走进了年轻人的饭桌。
在福建上大学的古丽(化名)已经连续点了三个月低价外卖。自从点过一份只需10元的拌饭外卖后,她就爱上了低价外卖。
古丽告诉红餐网,一些原价13-15元的外卖,用低价外卖拼下来只需8-10元,算下来自己每个月能省200-300元。
凌云(化名)也是一名大学生,她告诉红餐网,最近几个月午饭和晚饭都是点的低价外卖,每天花15块钱左右就能解决两顿饭,算下来还没有一杯奶茶贵,感觉很划算。
“4块钱就能买到1个汉堡1杯可乐,比在食堂吃还便宜。而且卖低价外卖的大多是学校附近的商家,我基本都去店里吃过,不用担心卫生问题。”凌云表示。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除了古丽和凌云这样的大学生,打工人也是低价外卖的主要消费群体。
“你敢信?我的午餐螺蛳粉竟然只花了5.8元!”七七(化名)是深圳某公司当编导,平时经常在社交平台晒自己的省钱攻略。今年以来,她感觉自己已经熟练变成“薅羊毛”小能手,除了5.8元的螺蛳粉外,她还买到过10.7元的麻辣烫、11元的盐焗鸡等低价外卖。
“不是穷人才吃低价外卖,我的组长月薪过万了,现在还在拼低价外卖。”重庆网友“蜜汁叉烧”表示。
低价外卖为什么这么火?它的餐食和普通外卖有没有区别?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红餐网也尝试点了几次低价外卖。以美团为例,打开美团App进入外卖页面后,点击菜单栏上的“拼好饭”后,就会进入低价外卖页面,看到附近商家上架的低价外卖产品,用户选中一款产品后可以选择与其他顾客一起拼单,也可以自行开团,满3人参团算拼单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是所有拼单都能成功“成团”,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还自行建了微信群,寻找附近的拼单搭子,以尽可能实现成功拼团。
价格方面,以广州为例,对比原价外卖,拼好饭上的外卖价格普遍要低一半。比如,某商家的豉油鸡米饭,外卖原价为23.8元,“拼好饭”价格为13元;干炒牛河原价为21.8元,“拼好饭”价格则为10元。
△红餐网近期在同一家店同时下单的两份外卖
而自行开“爆品团”并拼团成功的订单,价格还能再低一大半。比如奶茶品牌CoCo都可,其“双倍鲜芋奶绿中杯”的正常外卖价格为15元/杯,顾客如果选择发起“爆品团”,成功后就能按4.9元/份购买。
△图片来源:美团App截图
预制菜、品质参差不齐,
低价外卖的质疑声也不少
凭借价格优势,低价外卖已经获取了大批用户。
以美团拼好饭为例,据自媒体“晚点”报道,2024年,美团拼好饭业务一季度日均单量已经接近500万单——几乎是2023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发“避雷帖”,吐槽低价外卖的商家鱼龙混杂,外卖品质参差不齐。
有网友直言餐饮商家搞区别对待,低价外卖和正常外卖的出餐标准不同,或份量减少,或菜品的品质明显较差,或使用的是加热的预制菜。
“有些商家下单没过几分钟他就出餐了,价格还这么便宜,不是预制菜还能是什么。就是把料理包加热一下给你送过来。”网友小明说道。
“拿到手轻飘飘真的震惊我了,十几块钱买的饭两口没了!”小红书网友“菁菁”称,她点过一家麻辣拌店的低价外卖套餐,结果因为商家偷工减料而大失所望,“对比正常价格便宜5块钱,分量却只有正常外卖的三分之一。”
还有一位匿名消费者称,其在广州某烧鹅店点了“招牌盐焗手撕鸡饭”的低价外卖,但拿到餐后发现只有1/3个鸡腿,而且鸡腿部位更像是店家切剩下的“边角料”。另一位匿名消费者也表示,其在这家店下单的低价外卖,只有两片薄薄的鸡肉和一根没多少肉的鸡骨头。
△红餐网近期在同一家茶餐厅同时下单的两份外卖
此外,低价外卖的送餐效率也被不少消费者诟病。
一方面是拼单不稳定,消费者如果在非用餐高峰期下单,可能会因为缺少拼单“搭子”而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甚至有可能因为一直凑不满人数而被取消订单。
另一方面则是送餐时间较长,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自己点的低价外卖配送比平时慢、外卖员不肯不送上楼。
小红书网友“讨厌下雨天”拼低价外卖时用了一张新人减5元优惠券,骑手直接送到该网友所在单元楼的负一层,让他自己下楼取餐。
卖那么便宜,商家怎么挣钱?
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卖这么低的价格,商家怎么赚钱?
以拼好饭为例,“科技考拉”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商家做一单拼好饭的利润在2-3元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没有比较大的销量,做不到薄利多销的话,商家做低价外卖确实赚不了多少钱。
对不少商家而言,做低价外卖的目的其实是引流。
一位商家告诉红餐网,其门店的低价外卖和常规外卖都按照统一的制作标准出餐,低价外卖基本都不挣钱,只是为了推广门店和引流。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独立餐饮品牌运营专家孟繁伟指出,低价外卖每单的利润很低,有的商家每单的利润甚至会跌破1元,只能通过冲高销量来做大总量,同时挤占商圈内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他表示,对于部分餐饮商家而言,善用低价外卖,可以局部获益。
比如,通过低价产品吸引新客尝试,或对抗周边同类商铺竞争,减少老客流失。同时,还可以在一定阶段内快速累积外卖数据,便于提升商铺流量权重。此外,在新店开业和打造店铺爆品时采用低价外卖形式,也能够有效增加门店的曝光。
当然,并非所有商家都愿意做低价外卖,也有一些中小餐饮商家向红餐网表示,他们在权衡过风险利弊后,选择绕开低价外卖。
比如,安徽合肥某酸菜鱼店店主姚女士就直言,低价外卖改变了门店客群,提高了门店的差评风险,“商家不仅利润少,还容易收到恶意投诉、退单,衡量之下我选择不做低价外卖。”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