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非常悠闲的周六、周日吃上一个小火锅,火锅里面放着羊肉、笋、牛肚、鸡肠,拿筷子夹起厚厚的一块牛肉,裹满了芝麻酱,这么美美的吃上一顿。旁边放着拿空气炸锅烤好的蛋挞,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悠闲的看着电视,那样的生活是不是很完美?
< class="pgc-img">>如果还有胃口,可以把提拉米苏前尝一下,给朋友分一分,应该也是挺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想就很开心。我想明天应该也可以做,但是减脂餐吃完了还得继续减肥,想一想到底要不要干。
天是2024年2月4日,农历腊月廿五,立春,是来到大舅家的第3天,在这休息了2个晚上。
一早起床后,早饭吃的是大舅从外面给我买回来的凉面,他自己吃的汤圆,昨天早上我也是吃的汤圆,好吃,很甜,但我的血糖估计也升高不少。
四川广元凉面是当地的特产,估计我妈妈小的时候没少吃,大舅早上特意单独去给我从外边买回来的,估计是想让我尝尝这个特产。其外形和陕西凉皮近似,但其原材料为大米而不是面粉,口感滑腻爽口,是用调料拌着吃的,没有什么配菜,其实我一时吃不惯,可能对于四川美食的基因还没有完全激活。
吃完早饭之后,出发去广元的另外一家亲戚家里。
之前的日记里提到过,这是我孙家的亲人,是我爷爷的弟弟的家人,我称为表叔、表姑。
我爷爷那一辈是兄妹5个,大爷爷去了东北,安家在那里,我从小没有见过他,但他的后人,我那些伯伯们经常从东北回河北老家;二爷爷好像是年轻的时候就故去了,没有后人;老三是我爷爷;四爷到了四川广元,安家在那里。老姑是最小的,嫁到北京了
我对四爷和四奶奶隐约有印象,当时他们回老家时我也才几岁。四奶奶的娘家也是我们本村的,他们育有一子三女,这些叔叔姑姑们小时候多数在老家生活过,尤其是我这位二姑,一直在河北老家待到十六岁,1985年才回到广元,回到她父母,我四爷四奶奶身边,那年我刚刚出生。
这位二姑在老家生活的时间最长,所以和老家人的感情是最深的。当时我哥哥5岁,还记得我爷爷,也就是我这位姑姑的三叔,经常帮她挑水干活,她回四川以后,我爷爷怕她不习惯,还给她写信,告诉她如果想回老家就回来,我爷爷给她钱买票,缺钱也给她寄钱,让我这位二姑很感动,一直记到现在。
这次来广元本来没有想打扰他们,因为我在老家属于小辈,在我们这一辈里差不多也是最小的,大家庭里的迎来送往之前我参与得很少,而且自己现在创业失败,感觉灰头土脸的不光彩。但又觉得既然来了广元,不说一声显得不好,于是想和比较亲近的二姑打个招呼。
我昨天在微信上和二姑说我到了广元,现在在大舅家,二姑马上打电话过来,说过来接我到她那里,我说我是开车过来的,她就发给我位置,让我尽快过去。
我昨天也就和大舅说了,今天去我堂姑那。大舅说毕竟是三代人了,怕我在那不习惯,一定要我吃完中午饭就回来,说晚上表妹他们一家人过来,让我回家吃晚饭,回他这里住。
按二姑给的导航,挺顺利就找到了她的小区,她到小区外来接我,和她一起开车进了小区地库回家。
说起我这几位姑姑,在事业上都是很厉害很有成就的,尤其是二姑和小姑(三姑)。
她们是6、70年代生人,当时都有正式的工作,而且是当时广元里相对比较好的军工企业,后来转为地方的国企。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厂效益不好,小姑就主动辞职开起了第一个幼儿园。
当时家里人都不同意,两边的老人(我四爷和小姑家的公婆)尤其反对,担心她不要了铁饭碗以后的生活会不稳定,会很困难。在老人的思维里,在那个年代,国营工厂是最好的选择,哪怕效益不好,也是铁饭碗。但小姑很坚定,尽管最开始只招到了6个小朋友,还是执意要跳出工厂选择自己的梦想,要开创她自己的事业。
就这样,从1999年第一家6个人的幼儿园开始,后来我大姑、二姑也参与进来,姐妹三人在广元到现在至少应该开了4家幼儿园,几年前又加盟开了一家孕婴月子中心,也很红火,其间还做过美容院,开了几家规模不小的超市。目前主要是幼儿园、月子中心和超市这些产业。姑姑们基本退休了,不做具体的参与管理,主要是我叔叔家的女儿在管理,听说她能力非常强,管理得很不错,真为他们高兴。
几位姑姑这些年的创业路也是很艰辛,白手起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这些付出都有了回报。现在住的房子是广元不错的小区,二姑和小姑住在一个小区,复式的一楼,宽敞明亮,而且两位都升成为奶奶,每天在家里主要是帮忙带孙子,尤其是二姑,她家有两个小孙子,每天在家里欢声笑语,非常热闹。
中午我们在外边吃的火锅,姑姑们说来四川了不吃火锅可不行。有堂叔,二姑和小姑(大姑因为感冒没有完全康复,怕传给小朋友所以没来),以及二姑家的儿媳、小姑家的儿子和儿媳,还有他们可爱的孙子。为了照顾我不能吃辣,大家要的微辣,而且还有一个清汤锅。我稍稍试了试,其实没问题,这个辣的程度我可以接受,而且感觉有点辣还非常好吃。
吃完午饭,姑姑们开车带我在广元里转了一大圈。没有转旅游景点,而是从四爷家的老房子、工作的老厂区开始转,一路经过他们开的第一个幼儿园,现在正在经营的几个幼儿园,月子中心等,回到现在离她们小区最近的、正在装修的幼儿园。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停车下来看看,二姑小姑介绍着这些开园的经历,让我更加觉得她们的不容易和坚强。
时间过得很快,听二姑说要安排晚饭的时候,我忙和她说,我大舅要求我晚上必须回他家里,表妹一家人回家里来,正好大舅还给我发了微信,要求我一定要回家。二姑见如此,也就没有强留我,说后天(6号)大家一起去山上的农家乐住两天,让我到时候一定过来一起上山。
晚上回到舅舅家,晚饭还是火锅。这一天吃两顿四川火锅,也是我的一次人生记录了。
这回是在家里涮火锅,仍然是一个鸳鸯锅,一半辣的一半不辣,有大舅、大舅妈、表妹、表妹夫和二舅。
表妹家的孩子被她公公婆婆今天白天带回成都了,所以就她两口子过来了。
一直提二舅,没有提过二舅妈,是因为一直听他们说二舅妈情商相对低一点,不太会招待客人,所以没安排我见她。其实大舅二舅就一墙之隔,之前是一幢房子,后来分家隔成了两家。
但二舅妈真像传说中的那样吗?明天其实就解开了答案。
堂餐8个人吃火锅花240块钱合适不?
今天我们单位中午食堂8个人吃饭,本来是周日只有值班的,快过年了就串休了。领导就发话了,说今天吃火锅。我是怎么都行,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办。吃火锅就是一样,不用炒菜了,比较省事,各种青菜的齐。
< class="pgc-img">>今天我买的菜还比较全,娃娃菜、香菜、菠菜、油麦菜、生菜、鸡胗、蘑都买了。买了点大虾、牛肉片、羊肉片,还买点鱼丸,这都是他们爱吃的。今天吃饭的时候他们还聊起来,说这块的伙食还是比较好的,别的网点吃的还没有这个网点吃的好。
< class="pgc-img">>今天8个人吃火锅一共花了240块钱,姐妹们你们说贵不贵?今天是立春,下班以后回家又发点面,不如烙点小油饼,得应应节气。土豆丝、蒸块五花肉,这就是我家的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