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时间和众多象友交流,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觉得茶饮行业,已经不是单纯的茶饮了,而且是一间综合店,复合店了。
例如最受大家喜欢的,就是现在成熟的路子。
茶饮+软欧包,走上喝+吃的模式。
那么大笨象先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国内做软欧包的茶饮品牌店。
奈雪の茶
奈雪の茶可以说是国内“茶饮+软欧包”这一品类的鼻祖级的品牌了,在2015年年底第一家店开业, 便成为深圳市区最火的茶饮店之一。开业3个月便开出3家新店,每月营业额近300万,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象哥听到朋友说(此朋友与奈雪有工作上的交集,和老板林总交流过),当时林总也只是想做茶饮,因为他们就是经营茶饮的公司:如喜年贡茶、台盖等品牌,所以开店的时候想如何与原来的品牌作一定的区别,就考虑引入面包。当时计划也是面包销量占30%,茶饮销量占70%。可是事与愿为,软欧包火起来了,面包销量高达70%。
奈雪の茶在开业之初就打出了“一杯冠军茶,一口软欧包,在奈雪遇见两种美好”的产品主张,与一般的茶饮品牌形成区隔,创造了“茶饮+软欧包”的全新品类。成功的产品组合,使奈雪的客单价达到一般茶饮店难以企及的40-50元。
奈雪の茶目前在深圳拥有20家门店,据闻已获得天图资本过亿元融资,并且计划向国内一线城市拓展。广州的店很快就开业了,相信很快就能在北京、上海等地看到奈雪的身影了。
19tea
19tea的母公司是深圳茶饮品牌“地铁站”,地铁站是深圳街边店数量最多的品牌,全国有几百家店,其成功运营了包括36MATCHAT、E-CO等品牌,经验丰富。
19tea开在广州天河区体育西路佳兆业广场,自1月中旬开业以来,基本就是天天排队的状态。
一茶一欧包,幸福马上来 !I LOVE YOU……
19tea半年时间,在广州开了几间分店了。
LELECHA乐乐茶
乐乐茶于2016年底在上海五角场万达开了第一家店,目前仅有上海的两家店,可是火爆程度不减。
一口软欧包,一杯冠军茶,这个口号好像和奈雪一样的?
巡茶Supertea
巡茶的母公司则是苏州九龙珠,该公司成功运作过了珍奶会所、世界茶饮,并开设了茶丸等新品牌。
苏州的“巡茶”,也已悄悄地开了两家“茶+欧包”店面,第二家店面仅仅开业10天左右,尽管在一个人气不好的商业体内,但其周末营业额已冲至5万元以上,映衬旁边的星巴克显得无比寂寥。
麦子仓库
breadsociety麦子仓库是面包新语Bread Talk集团旗下高端烘培品牌,以天然健康的手作软欧面包为主打,目前在上海、广州等地有几家门店。
它们是以面包为主,茶饮为辅助。
凉先绅Coolhitto
2016年底首家店在广州开业,开始没有开设欧包的,昨天(5月30日)才正式上架。
目前在广州有两间店。
面包好了
据官方加盟热线说,是来自台湾品牌,2009开店,2015年才开放加盟,目前全国加盟160多间店。
面包好了称是全国首家按小时定价的面包店,越新鲜的面包价格越高。软欧包只是它家众多面包中的一种。并制定了“超时强制下架”制度,即对超过时间未售出的面包实行下架处理,比如大部分现烤面包在出炉6小时后就不再售卖。
在饮品方面,面包好了也推出了水果茶、芝士奶盖茶等时下热门茶饮。
面包和茶
这个和上面一个很像。
麦田茶山
家店在天津开业。
在天津开了一间店,但管理公司却是深圳的。难道深圳的朋友回老家发展?这是一家诞生在天津的茶饮店,主打“一口软欧包,一口沁心茶”。
喜茶热麦
当然少不了喜茶 !
当然,还有很多一两间门店的软欧包+茶的店,就不一一列举了。
象言象语
1、为什么都喜欢说是台湾师傅,这样能站台吗?
2、茶饮+软欧包,确实火了。这种趋势像匹野马,是不是你能驾驭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资源、资本)去做事。别被别人扯着鼻子走!
3、大笨象培训的学员中,就有人正在开这样的复合店,预祝其生意兴隆。
4、谁有软欧包的信息欢迎提供,让象哥学习学习。也希望有软欧包培训资源的合作!
5、以上信息仅作欣赏,没任何广告成分,收集整理这些资料花了不少时间。完后你们别跑去XX了啊……
>茶、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吾饮良品、老虎堂等一些连锁品牌在武汉疫情爆发后,都纷纷向武汉慈善总会捐款,担当起企业公民责任,与全国人民共战疫情。
< class="pgc-img">>就在昨日,益禾堂官方微信发出,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捐款100万元,用于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奖励及疫情防控工作。
< class="pgc-img">>紧接着鹿角巷也向湖北黄冈市浠水县中医院捐款50万元用于防控工作,同时全球21个鹿角巷所在国家捐赠口罩支援武汉区行动也在进行中。
< class="pgc-img">>领航集团旗下五家公司:果美味、糖匠、航帆、新程、乐元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中,共同出资向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为控制疫情尽一份力。
还有菲仕兰在面对此次疫情,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价值4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以及100万元现金,用于抗击疫情防控工作。
< class="pgc-img">>除了捐款,还有暖心的餐饮服务,一只酸奶牛向武汉慈善总会捐赠100吨酸奶,供于医护人员。
< class="pgc-img">>同时响应社会责任,对加盟商免去三个月品牌管理费。
< class="pgc-img">>还有珍奶会所对全国500+加盟商免去2020年上半年的品牌管理费。
新时沏也用行动来支援最可爱的人,为医院医护人员、执勤交警等一线战士送去了千杯暖心奶茶。
< class="pgc-img">>此时,水精灵预防流感的茶饮配方也通过顺丰寄出,武汉已有行业人士陆续收到寄来的中药配方。
此次捐赠,也是水精灵封口机公司支持武汉抗疫情的一片心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更多行业内的人在默默支持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战疫情。
<>业餐饮网 王依
最近一段时间,要说谁是餐饮行业的当红炸子鸡,那非喜茶莫属了。
不管喜茶是真排队还是假排队,反正它是火了,而且,它还顺便的带火了茶饮行业。
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开一家茶饮店,想要分得一杯羹。
但是,做茶饮真的那么简单吗?
今天,小编就分享一个在茶饮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司机”的血泪教训。
在辉煌的时候,他开了500多家直营店,但是,很快就面临了严重的亏损,三年里亏了2500万。
“那段时间我每次在高楼眺望的时候,都很怕自己会忍不住跳下来。”
他就是如今R&B巡茶的创始人谭智文。
R&B巡茶的创始人谭智文
创业做奶茶开出20家店,却被coco围剿
谭智文出生于台湾省,在2004年来到苏州发展,当时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半导体设备的销售和服务。
自称为“奶茶控”的他,早年在苏州没能找到一家正宗的台湾奶茶店,于是,他就萌生了开奶茶店的想法。
“当时苏州市面的珍珠奶茶不少还是用香精色素混合而成,奶茶里很可能根本没有茶,珍珠更不用说了,保质期虽然是三个月,但是我估计放三年都不会坏!”
于是,在2006年,谭智文决定要开一家正宗的台湾奶茶店,取名为R&B珍奶会所。
这是谭智文的第一次创业,作为餐饮新手的他竟然就误打误撞的把店开火了,当时5块钱一杯的奶茶,门店最高日流水能做到2万块。挣到钱了,就继续开店,到2007年,R&B珍奶会所已经开出了二十多家店。
但是,也正是在这一年,CoCo都可进入了苏州市场,年轻气盛的谭智文选择和它正面交锋,Coco在哪开,R&B珍奶会所就去旁边开上一家。
结果,R&B珍奶会所惨败,谭智文关了店,还欠了一屁股债。
如今,回过头来,谭智文总结,失败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点:
1
自我膨胀,轻视对手
“因为当时开第一家就火了,而且我一年就开出了20多家店,觉得自己很牛啊,尤其之前coco在台湾的业绩也并不好,所以它进苏州的时候,我觉得打它很容易,但是我忽视了coco作为一个老牌的饮品品牌,有很多的失败经验,我过于轻视了。”
2
个体户对抗公司
“虽然我当时已经开出了20多家店,但是每一家店都是单独的个体,缺乏系统化的管理。而coco不一样,它有一套专业的公司化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所以,当我们选择和它正面交锋的时候,就是在以卵击石。”
东山再起做茶饮,三年又亏了2500万
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失败之后,谭智文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回到台湾,重新学习,这一次他选择了茶饮。
很快学成归来的他,再次选择苏州,创办了R&B世界茶饮,这也就是R&B巡茶的前身。
R&B世界茶饮创立之后,一路发展得顺风顺水,在2012年,谭智文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
恰巧这个时期,微博开始大爆发,作为第一个推出1000cc超大杯的茶饮品牌,世界茶饮一下子在微博上爆火,被几个美食大号转发了上万次。于是在上海,世界茶饮的每家店营业额成长2倍。
于是,挣到钱的谭智文又开始大量的开店,2013年开始,世界茶饮直营店遍地开花,除了大本营上海、苏州两地之外,陆续开展了扬州、杭州、台州、南京等地.....然而这种快速的扩张世界茶饮带来了大面积的亏损。
直到2015年底,经过核算,这三年世界茶饮一共亏损了2500万。
巨额亏损的背后,到底遇到了哪些坑?
“那时我心中的苦无法向任何人倾诉,为了不给家人带来任何压力,只能独自承担。每天半夜都会惊醒,坐到天亮,其实当时情况已经远超过我的负荷,还差点患上抑郁症。”
如今已经成功走出谷底的谭智文,回忆那段黑暗时期,还是心有余悸。
1
疯狂扩张,三年开了200家直营店
1. 以为打品牌就是疯狂开店
当时,谭智文认为,打品牌就是要快速开店,所以,世界茶饮在短短的三年的时间里,扩张出200家直营店,但是实际上,这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团队的负荷。
2. 不计成本的胡乱拿店
为了所谓的打品牌,不仅要快速开店,而且要找最贵的位置去开店,这样才能做好宣传,所以,那段时间,基本上是不计成本的拿店,但最贵的位置,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位置。
“当时我们也没有做开店评估,全凭感觉乱开店,连附近到底有多少目标客户群都不清楚,所以,后期开的店都是亏钱的。”
2
定价失误,错把性价比当低价
“我以前做半导体及电子业,利润都是毛三毛四,我想饮料利润70%实在太高了,我要颠覆,我想展现实在及实惠,所以,原材料都是拿的最好的,而定价却又很低,导致我们那会儿的原料成本一度高达50%。”
最后,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只能降成本、砍人员,但是这些对策就是饮鸩止渴,反而陷入了下一轮的恶性循环。
“其实消费者要的是服务和性价比(价值>价格),而性价比不代表低价,所以靠低价来吸引顾客对经营者来说就是慢性毒药。”
3
以自己的想法去意淫顾客
茶饮最主要的客户群是女性,女性都喜欢高颜值的产品,但是谭智文却不重视这一点,反而买了一堆高科技设备,什么咖啡机,冰淇淋机,雪花冰机,冰沙机,想把茶饮打造得很有高科技感,但是顾客却完全不在乎,最后这些设备只能充当装饰品。
“我原来的IT男的情怀及逻辑不适合餐饮业,但我一直以我自己的想法去意淫顾客,所以最后顾客不会买单。”
4
为提高业绩,盲目搞活动,让员工做销售
为了吸引流量,提升营业额,一方面在门店做活动,搞团购;另一方面,盲目推行业务员项目,让员工推产品拿提成,培养他们的销售技巧。
而这两种策略实际上都有很大的问题,首先搞活动,的确在短时间量上来了,但活动一但结束,营业额比以前没做的时侯更惨,因为你廉价了,顾客认为你就值这点钱,没活动买就吃亏。
其次让员工做销售的副作用就是,服务人员会强推特定有提成的产品,顾客一旦不买就臭脸,得罪了顾客,反而越做越糟。
5
自我封闭,拒绝外部投资
“2013年,薛蛮子曾经要投资世界茶饮,但是,当时我认为互联网跟我们没关系,因为不了解而恐惧,最后拒绝了,也正是因为我个人能力的局限造成公司错失往了发展机会。”
“我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不擅于与他人合作,坚持直营和产品思维,守在家里,不出来学习,特别容易陷入自嗨危机,我之前有两年的口号是立志推广中国5000年茶文化,每次喊一次就会被自己感动一次,其实这个口号又大又空,只有我自己一个人爽罢了!”
6
没有品牌意识,商标被山寨的抢注
当时,世界茶饮已经有几百家门店,但是实际上山寨的更多。而谭智文没有品牌意识,没有注册商标,维权困难。
“当时,我上百度上查‘世界茶饮’前24页全是别人家的,甚至有个山寨比我们正版的还厉害,商标几乎是以假乱真,关键是他们竟然还抢注成功了,在华东地区大肆开店,到处宣称R&B世界茶饮都是他们开的,明明我才是正统,结果我反倒成了山寨的或者区域代理商。”
7
不会管理团队
1. 利益分配不合理
“正常来说,通常核心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收入至少要差4倍才合理,但当时我们公司就像国营单位那样,核心人员和一般员工工资差距太小,员工的积极性都不高。”
2. 盲目信任身边的人,造成以权谋私乱象
“我曾经因为盲目的信任身边的人,导致某些人的权利过大,以权谋私,出现了一系列的乱象,比如说乱搞男女关系、跟加盟主收好处费、便卖公司直营店原物料、与二房东连手骗公司等等。”
3. 胡乱套用别人的管理经验
看惯了别人的成功故事,以为学了以后自己也能成功,于是看到什么都学,但又都只会学了表面,再胡乱套用,完全不了解背后运作的细节及意义,这是很多人都曾经犯过的错误,谭智文也不例外。
比如,他学海底捞帮员工租一个离门店近的,环境舒服的宿舍,但最后由店长来分配的时候,出现了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关系好的老员工一人住一个房间,而另一房间却住了8个人。
职业餐饮网小结:
“人啊,总是容易健忘,我犯了很多错误跟之前都一样,只是这次更荒誔更好笑,过去的失败重蹈覆彻,都是因为有了一点成绩之后尾巴又翘起来。”
说起这两次的创业经历,谭智文也是一把辛酸泪,原本以为卖水比做餐厅简单,但实际上呢,各有各的难处。
但是,好在谭智文后来经过调整,成功的扭转了败局,并且成功转型为R&B巡茶,成为苏州本地首家茶饮复合店,最高日流水做到了5万。
之后,职业餐饮网还将给大家带来后续文章,继续讲述谭智文是如何扭亏为盈的,以及转型为茶饮复合店的背后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