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张卡吧?打三折!”
“优惠倒计时,全年最低价!”
“明年提价,最后半个月原价续费……”
接近年底,商家们又开始了新一轮销售攻势,不少人没能捂住自己的钱包,但是购买这类预付卡,风险着实不少。避免预付卡陷阱,还得咱们自个儿多留心。
充钱容易花钱难
退卡反被薅羊毛
上个大风天,晓静路过安华桥附近时,在一家名叫“小花牛”的鲜奶店消费了一碗红豆双皮奶,在店内休息的时候,店员告诉她,用手机号就可以办会员电子卡,在安华桥附近2公里可以送货上门,市内任何一家店里都可以消费。
热乎乎的双皮奶下肚,晓静也放松了警惕,买下店里一张1000元的储值卡,“我的工作就是得经常在街上跑,记得看见过不少这家鲜奶店的连锁店,觉得应该能消费出去。”
可是很快她就碰到了问题,前些天她路过八角北路的时候,在一家商超边上看到了这家连锁店的招牌,兴高采烈地跑进去报上手机号,结果被告知对方只是加盟店,无法用她的会员卡进行消费。晓静失望极了,“招牌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也承认自己就是这家连锁店,我们普通消费者怎么能知道哪家是加盟的哪家是直营的,做这种区分,就是欺诈消费者。”
小黄给孩子报过了多家兴趣班,最头疼的就是退费和转店。今年八月底,她看到孩子的亲子游泳课只剩了二十多节,就给孩子续买了六十多节的课程。结果店里从秋天就开始装修,最近刚恢复营业。因为新买的课时包还没有开始使用,小黄跟店里商量退费,结果被告知:按照销售合同规定,购买一个月后,即使没有使用,也只能按照90%的比例退费。“就这么一念之差,被店家薅了10%的羊毛。”
消费定价藏猫腻
清空账户成奢望
快到年底,王女士准备例行“捯饬”一下发型,她之前买过小区门口一家美发店的会员卡,如果只理发,可以打3.8折,如果针对理发或者美容项目,折扣为4.5折,王女士当时选择了后者。但是最近一年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理发上,王女士想更改会员卡内容,咨询结果让她大失所望。“只能再充值一万元,才能改卡,这价格实在太高了。
正是因为发现预付卡各种限制,杜女士满心希望将卡内余额消费完之后就不再办卡,但结果发现,想“清空账户”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
上周末,她去理发店做了一次烫染发套餐,费用合计2888元,贵宾卡客户可以打六折。杜女士心里核算了一下,琢磨自己的贵宾卡内余额是1500多元,不够的部分她再交点现金。
然而结算的时候,杜女士碰上了软钉子:店家表示,卡内余额不足的时候,只能往卡内续费,否则不能刷卡消费,更不能刷卡后现金补余额。而续费金额也是1万起步,每档加1万,不能有其他选择。“要不交2888元现金,要不就得再充值1万元,没得选。”杜女士无奈之下选择了充值续费,“以后理发我都得好好核算,看看怎么消费才能凑整,估计怎么算,最后都得有几十块钱扣在卡里无法消费了。”
建议
预付卡合同应有规范
对于刚刚公示后的《关于加强预付式消费市场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不少消费者也根据自己的消费经历提出了希望。
“在预付卡消费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以‘依据合同内容’执行。”小黄认为不开卡时也不能全额退费这项规定不应该被商家写入制式合同中,“希望管理部门在进行审查的时候,对这种合同多做规范,合同中不应该有明显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
小程则认为在生活服务、餐饮娱乐、孩子教育等各个消费层面,消费者无法真正避开预付卡消费,能做的不过是自己提前多做审查,也希望市场管理者能对经营者多做管理规范:“能不能规定店家把经营场所租赁合同公开张贴,多让消费者了解点合同中的信息,办预付卡的时候也能放点心。”
(本报记者 周明杰)
日,
四川成都、遂宁、眉山等地的多家餐饮经营者
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原因是他们使用了“青花椒”商标,
构成了侵权。
这让人想到不久前
发生的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维权事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此前明确回应,
“逍遥镇”“潼关肉夹馍”无权收加盟费。
这次青花椒竟然也“躺枪”了。
不同的是,
焦点由地名变成了常见调料,
更显得离谱。
香料中的“花椒”主要分为红花椒及青花椒,
四川是青花椒的生产大省,
青花椒也随着川菜的普及传播到全国各地,
在老百姓眼里,
青花椒就像八角、桂皮、
香叶、小茴香等调料一样,
招牌上、菜谱上、菜碟上
写上“青花椒”三个字,
意在说明做法和口味,
青花椒烤鱼,
就如葱爆肉、孜然羊肉、剁椒鱼头一样,
咋就侵权了?
此事的关键点在于,
普普通通的调味料怎么就成了注册商标?
注册成功了,
权利的边界又在哪里?
我国的商标法
并不禁止青花椒这样的通用名称跨类别注册,
也就是说,
如果把“青花椒”放在调料用品类别上
进行申请注册,
可能会因为通用名称被驳回。
但是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在其他类别上注册了多个有效商标,
而注册商标享有相应合法权益。
这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就能为所欲为,
超越合法边界去行使权利。
注册商标中含有的
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
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
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
或者含有的地名,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
此外,
如果店铺是在商标注册前就已经存在,
也可依法主张权利。
对于很多商户来说,
法律条文不易理解,
当得知自己“犯法”之后,
不少人选择花钱了事。
法律知识的欠缺和畏惧心理
成为一些人的把柄,
商标维权成为了一个生财之道。
碰瓷坑人、撒网捕鱼,
损害商户利益,
破坏经营秩序,
显然偏离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本意。
此案例
又是一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
也是完善法律、堵住漏洞的警示。
相关部门要拿出更鲜明的态度,
出台更为细致的指引,
遏制利用商标进行恶意诉讼的行为。
恶意抢注不遏制,
恶意诉讼难终止。
更要把好源头,
还知识产权保护本来面目。
来源: 央视网
2月10日至12日,由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承办的《全堂八角鼓》演出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三场。
首场老艺术家专场保留了全堂八角鼓的基本原貌。张博、佀童强等9位的十不闲《发四喜》拉开了演出的总序幕。章学楷、刘春爱、刘秀梅、孟昭宜、田学明等名家把全堂八角鼓中各重要曲种演绎得淳厚多姿,回味绵长。徐德亮、王玥波等跨曲种加盟,让连珠快书更富感染力。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给观众带来惊喜。
第二场师徒专场,突出一个“传”字。全堂八角鼓的关键在传承。曲艺名家赵玉明、张秋苹等名家列阵,带着他们的爱徒杨云、志淑燕、韩梅等共同表演。
第三场是南北交流,突出一个“新”字。全堂八角鼓的出路在创新。这个“新”是出新、革新、创新。南北交流专场展现了南北不同地域、不同语系、不同曲种间的交流与辉映。(记者 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