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
汕头南澳Go
想了想很久没有写东西了,好像也没有写过游记,不妨记录和回忆一下这次寒假开始去广东汕头和南澳岛的旅行。最近连续几个月都处在写申请材料和等通知等offer的巨大不确定性中,唯有当下的快乐是最确定的东西吧。
南澳和汕头的很多照片是用胶卷相机拍的,最近很喜欢胶卷机的色彩和质感,型号是奥林巴斯u2。
00 | 一些碎碎念
想来没有好好在祖国的东南旅行过,虽然18年和19年各去过一次深圳,但深圳没有太多风土人情可体会,还去过厦门,但在厦门逛逛吃吃的也不过是网红景点和网红餐厅居多,曾厝垵和鼓浪屿更像是被网红和ins风绑架了。南澳岛的旅游业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海岛游也是近几年开始火,不过冬日的南澳并没有那么“海岛”的特质,吸引我的恰恰是冬日的夕阳、渔村的风土,和慢慢走在海边吹吹海风的惬意。
汕头和南澳的饮食风格属于清淡重本味,伴有一些轻微的咸鲜,而且多以牛肉、海鲜为主,是我非常喜欢的那种味型,所以这次旅程中的食物似乎都完美符合我的口味,甚至很多都到达了让人感叹实在太好吃了的程度。沙嗲面、海鲜砂锅粥、紫菜炒饭、牛肉火锅、广式早茶、湿炒粿条、肠粉、卤鹅、生腌白粥、甜汤……是回忆起来都让人垂涎三尺的程度,而且最近两天已经在想念汕头的“茶颜悦色”——成川治茶了。
礐石公园
汕头老城
南澳日落
不过,来南澳岛旅行的最大弊端就是交通不便利,除了自驾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好的方式,可怜曹老师和我,一个不敢开车的本本族和一个正在努力考本的无本族,岛上交通几乎只能依靠打车和公交,一来时间花费太多,二来上山之后打不到车,没法下山,遂下定决心走两个小时,不过后来遇到了特别友好的一对自驾游年轻夫妻,愿意带我们下山,实在是要感叹人间自有真情在呀。
好啦,进行一些正经旅行记录。
01 | 灯塔与南澳日落
此行我们是先去岛上住了两晚,后两天去汕头市区。到达汕头的第一天阳光很好,四点多到了南澳岛刚下跨海大桥的位置,刚好是岛西面,在一个广场上看到了烧得火红的夕阳一点点浸入云层中,直到完全吞没,天空被一片粉色笼罩,甚美。和曹老师在广场上飞了无人机,正好风也不大,两个新手发挥稳定。
启航广场上有一个红色的灯塔,是海和天之间的一摸亮色,很像童话。岛上有三四处有代表性的灯塔,除了启航广场这一处,还有钱澳湾、三囱崖灯塔,都很有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我还是最爱启航广场的这处,天色渐暗时最明媚显眼的一处,又或许是夕阳和闪烁的塔灯衬托的吧。
启航广场日落时分
启航广场落日余晖
启航广场灯塔
三囱崖灯塔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02 | 谁不爱海景房呢
在南澳的民宿定在青澳湾,岛东面的一处海滩,民宿坐拥无敌180°海景,有一个吹海风的大阳台,还有一客厅(用于进行一些胡闹厨房玩耍),从硬件设施到地理位置都让人无敌满意,如果有要去的小伙伴可以找我推荐!住在青澳湾也是想看看南澳的日出,然而后面的两个早晨都是阴天,太阳的影子都没见着,算是一点遗憾吧。
第二天上午走几步路就到了青澳湾海滩,在栈道上走走,吹吹海风,时间也慢了下来。我一向是特别喜欢海的,喜欢这种开阔、波澜,喜欢海浪拍沙滩时的不急不徐,也喜欢海浪拍打礁石时激起的碎浪,那些难以预测的碎浪。
南澳民宿的无敌海景阳台
青澳湾海滩(这片沙滩被我承包啦)
03 | 有海的森林公园*2
汕头的森林公园也都有海,只是海边的风景是极其依赖天气的,对于我们这些只停留那么一两日的游客来说,便也只能随遇而安。
我们去南澳岛上的黄花山森林公园,是个风大的阴天,岛上的风力发电装置都在努力工作,先打车到半山腰而后徒步登上汕头的制高点,铺路的大石块偶尔会被踩得撬动,增添了一丝惊险,上山的路水汽很大,风也很大,吹在身上能感觉到南方冬天典型的湿冷。上山路上不知怎么地脑中回忆起《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同样想到现在自己又一次站在人生的选择的十字路口,抄底出国,不也正是如此,which is also: two roads 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led by. 有些小时候学过的东西,确实是越长大越能回味,越长大越有共鸣的。
登顶后的视野是很不错的,可以俯瞰南澳大桥,环绕四周毫无遮挡,汕头、南澳尽收眼底,只是因为阴天的原因, 能见度不够高,有些雾蒙蒙的,但已可尽享这份开阔了。
山顶俯瞰南澳大桥
回到汕头后我们也去了礐(que第四声)石森林公园,森林、海水和远方的城市溶为一体,适合品味汕头美食期间散步消食哈哈。
南澳岛风力发电
04 | 汕头南澳美食
粿
来潮汕之前从没听过这种食物,来了之后发现这里的粿有各种不同的口感,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用面粉、米粉、薯粉等加工制成的食物都可以称为粿。鼠壳粿外面应该是糯米制品,里面包了类芝麻豆沙的甜馅,吃起来和上海传统的外皮比较硬有嚼劲的豆沙馅青团味道差不多;无米粿是用绿叶菜团外面裹上一层粉浆油炸制得,表皮酥脆又带着点嚼劲,内里有蔬菜的口感和清香;粿条是一种很类似河粉的东西,在南澳的时候点了一份湿炒粿条,外表看起来有点烂糊,但真的超级无敌好吃啊。
细姨甜汤 左边是无米粿
牛肉火锅
来汕头吃了一顿牛肉火锅后我已除却巫山非云也。在北京也吃过潮汕牛肉火锅,当时已经觉得很好吃,觉得海底捞之流都是垃圾,可能我比较喜欢这种食材本味的鲜。
我们在汕头吃了一家点评上的“网红店”杏花吴记牛肉火锅,牛肉锅中一过,蘸上黄金蒜蓉和沙茶酱,放入口中,不仅有牛肉的香味、沙茶酱的甜香,更有肉质本身兼具柔嫩和韧劲,比北京的牛肉火锅店更吃出了肉的新鲜质感。再尝生丸,入口先是显著的范性形变,孔隙中的空气和汁水跑出,此为Q;再咬则阻尼变大,感受到韧劲的同时肉丸被咬开,此为弹;而北京的潮汕牛肉丸只有后者,缺少前者,在口感上略逊色一筹。
尝试了一下胸口油,口感是好的,有嚼劲又口口爆汁,只是爆出的汁水口感对我们来说有点太油了,吃得惯较油食物的人可能会觉得很香吧。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去吃牛肉火锅的路上,网约车司机给我们介绍起潮汕的牛肉火锅,他说其实汕头这边的牛肉都没有太大差别,对他们而言自己家楼下那家就是最好的;汕头牛肉火锅主要的牛肉来源还是云贵川这些地区的牛,在运到汕头后养肥几天再宰杀,一般晚上在火锅店吃上的都是当天下午的新鲜牛肉,牛肉一贵在新鲜,二贵在分类多,食不厌精。汕头人吃牛肉火锅先用芹菜末就一碗清汤,感受鲜甜,然后吃肉,先瘦后肥,最后再下蔬菜,没吃饱的话再添一份粿条,吸满火锅汤汁,与沙茶酱拌匀,便得满足,与他们而言这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
火锅蘸料最具饮食特色,北京的火锅店往往一大锅麻酱加几小蝶其他蘸料,潮汕则是一大锅沙茶酱,到了四川遍是干碟油碟当道。我小时候流行的豆捞的蘸料就没有偏好了,一般调料都是各种酱各来一小点,可谓墙头草。
潮汕牛肉火锅yyds!
生腌白粥
因为对海鲜、蟹黄蟹膏和各类生醉、熟醉、呛虾蟹的爱好,生腌是汕头此行我最期待的一样食物。在当地总是生腌海鲜配上一碗白粥,可能多是当作宵夜。
潮汕生腌的腌料特点是咸辛,重大蒜、香菜、酱油料,腌料的味道与奶奶做的皮蛋豆腐调料几乎一致,我们尝试了膏蟹、三目蟹、虾和花螺,是想象中的味道,很下粥,但少了一些海鲜的鲜味,传说的“生腌冰淇淋”膏蟹的膏对我们而言都有一股腥味,不知是处理不到位还是吃不惯的原因。相较而言,我可能还是更喜欢花雕生醉大闸蟹那种微带甜味又充满鲜味的蟹黄蟹膏,以及略带甜味的呛虾或韩式酱梭子蟹。
潮汕生腌蟹和花螺(桂园白粥)
砂锅粥
我们在汕头吃的的砂锅粥看起来都很像泡饭,米粒颗颗分明,但口感又比泡饭绵软,是粥中米粒的口感,或许是地方特色,口感很舒服。去吃了公信路的适口餐厅砂锅粥,除了虾蟹粥是意料之内的好吃外,很惊艳的是我们点的另一份鳝鱼扇贝粥,料足,有一股特殊鲜味,而且这里的一人份很多,虾蟹鳝鱼扇贝量也很多,吃完后我和曹老师都觉得北京的潮汕砂锅粥是在侮辱潮汕砂锅粥。
我们还买了一份卤鹅带过去吃,粉肝是中式鹅肝,柔嫩丝滑又多了一些咸香;鹅肉鹅翅咸的恰到好处,配上鹅肉的香味,很嗲,但吃多了感觉稍微有一点油。
南澳岛角茶轩 海参粥等
鳝鱼扇贝砂锅粥
虾蟹砂锅粥
盛记鹅肉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早茶和甜汤
金凤酒楼的早茶似乎是遵循老式早茶的传统,用小推车拿点心,在点心牌上勾画记录,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宛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点心也很不错,虾饺皮薄馅足;黄金糕丰盈绵软;蛋挞奶香味十足;而且性价比非常高。但这家只做早茶和夜宵,我们去的时候将近中午,点心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如果要尝到更多种类可能要来的更早一点。
金凤茶楼 早茶
在甜汤店吃到了绿豆爽鸭母捻,绿豆爽有点像绿豆汤的味道,但是去了皮的绿豆悬浮在汤中,去了皮口感更轻盈,鸭母捻就是糯米团里包了些豆沙馅,绵绵密密的,非常让人满足!
还有南澳岛上的鲍鱼沙嗲面,超多海鲜,份量也很足,和厦门的沙茶面很像,咸香鲜味十足。
伪游记、真美食分享帖就到这里啦,回味旅程和美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希望这些美好与你同在。
希望雪莉的下次旅行和卡路里探索之旅可以和Flora一起。可是Flora现在是在四大忙年审的Flora,一起祝愿她在职场和压榨PUA上司说拜拜,拥抱健康作息!
作者:Sherry一只龙龙子
2022年1月22日 年更公众号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