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讯 (记者 汪佳婧 通讯员 郑余焕 嵇国强) 最近,奶茶风头不减,排队长龙时时可见。此前一位杭州唐女士向杭州12345市长热线反映,今年2月9日,他们公司在“一点点”育英路店订购了三百多杯奶茶饮料,员工在饮用奶茶后,有数十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精神亢奋,腹泻反胃等症状,唐女士怀疑他们所饮用的一点点奶茶有问题。
“一点点”奶茶到底有没有问题?近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一点点”奶茶的专项抽检工作。
本次监督抽检抽查了4家“一点点”奶茶店,共20个样品,包括2批次装奶茶的纸杯和18批次不同口味的奶茶,检测项目主要涉及微生物项目(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罂粟项目(吗啡、可待因),禁用药物(麻黄碱、西布曲明、芬氟拉明)和咖啡因项目。本次抽检罂粟项目和违禁药物均未检出,其余检测结果也均合格。
下一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加强我市现制现售奶茶行业的监督与规范,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定期检查和抽检,督促自制奶茶饮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天到了
网红奶茶
因为颜值高、风味佳
而受到消费者
特别是年轻女性们的追捧
有的人喝了奶茶睡不着
有的人想减肥
就去喝“无糖奶茶”
喝奶茶对健康可能会
产生哪些潜在风险?
南都鉴定叫了20款奶茶
送检专业检测机构
来一探究竟
< class="pgc-img">>网红奶茶比较试验
时间:6月6日-6月30日
地点:广东省食品检验所
样品:20款市面热销的奶茶
检测项目:奶茶的咖啡因、总糖、脂肪、反式脂肪酸
参考标准: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本次比较试验结果仅对所购买的产品负责,不代表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规格产品的质量状况。)
戳视频
↓↓
取样
20款奶茶样品中
有14款宣称为“无糖”
南都记者模拟消费者通过网络端从实体店下单20款网红奶茶,价格从10元到25元不等。除个别没有“无糖”选项外,均要求无糖或不加糖。20款奶茶中有14款宣称“无糖”。
为保证实验严谨科学,每款奶茶含量需大于或等于1000ml。因此每款奶茶均购买2杯。
随后,20款奶茶共40杯被送到广东省食品检验所,进行咖啡因、总糖分、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成分检验。
负责本次检验的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工程师介绍,要检测奶茶中的成分含量,必须进行样本前处理,首先把奶茶倒入研磨仪,使奶茶和珍珠搅碎、充分混合均匀,方便取样检测,结果也更加严谨科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鉴定结果出炉!
米芝莲香港鸳鸯奶茶
咖啡因\总糖含量双高
↓↓
(点击拉大查看更清晰)
< class="pgc-img">>具体来看各项分析
↓↓
01 总糖
14款无糖奶茶实测
“无糖”奶茶均检出糖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款奶茶中有14款宣称“无糖”,但这14款奶茶均检出糖分,以500g/杯计,每杯奶茶的总糖含量范围为4.45-24.5g,平均含量达到14.8g;最低为“爷茶”的鱼池茶奶(无糖),最高为“Coco都可”的珍珠奶茶(无糖)。
< class="pgc-img">>据悉,目前国家对现制饮料的无糖饮料尚无相应标准。
工程师表示,参考GB28050- 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对“无糖”的要求(糖含量应≤0.5g/100g),14款宣称“无糖”的奶茶均不符合这一要求,其中标称无糖的Coco都可珍珠奶茶实测含糖量为4.9g/100g,为参考标准要求的9.8倍。
为什么有些无糖奶茶的含糖量,反而比微糖或含糖量没有特殊要求的奶茶还要高?工程师表示,本批样品都没有配料表和标签,这可能是由于商家未考虑技术因素,或是对“无糖”和“不加糖”的概念未能明确区分,没有充分考虑原辅料是否含糖。
< class="pgc-img">>检验人员检测样品的总糖含量。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总糖检测数据显示,以500g/杯计,20杯奶茶总糖(以葡萄糖计)含量范围为4.45- 32.5g,平均每杯含量达到17.9g。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按每天2杯奶茶计,则糖平均摄入量达到35.8g,超出了《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摄入量。
总体而言,适量饮用奶茶对消费者的健康不存在太大问题,建议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人群不要过度、大量饮用奶茶。
< class="pgc-img">>02 脂肪
膳食指南每日推荐脂肪摄入量
喝一杯奶茶最高可占去近三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脂肪是奶制品中常见的成分,能带来良好的风味与口感,但过量的脂肪摄入易引发肥胖。
脂肪检测数据显示,20杯奶茶脂肪含量范围为0.1g/100g~3.9g/100g,平均含量为2.5g/100g;以500g/杯计,每杯奶茶的脂肪含量范围为0.5g~19.5g,最高的是“1點點”奶茶,最低的是“初代”的冰御抹茶,20款奶茶平均每杯脂肪含量达12.3g。
在脂肪摄入量上,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每天摄入的脂肪应占总能量摄入量的20%-30%(18-49岁成年居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轻体力劳动者每天能量摄入量男性为2250kcal,女性为1800kcal,按平均摄入2025kcal能量计,1克脂肪可提供能量9kcal(卡路里),那么一天推荐摄入的脂肪为2025×30%/9=67.5g。
检测结果显示,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19.5g的脂肪,占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近3成,而20款奶茶的平均每杯脂肪含量也达到推荐摄入量的18%。
脂肪摄入过量易产生肥胖,也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病的发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倡食物多样化,倡导居民培养清淡饮食的习惯,因此不推荐消费者经常、大量地饮用奶茶。
< class="pgc-img">>03 咖啡因
鸳鸯奶茶含量最高
商家故意添加咖啡因可能性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样品均检出咖啡因,含量范围为125-728mg/kg,最高的是米芝莲的香港鸳鸯奶茶,高达728mg/kg。
为何鸳鸯奶茶咖啡因含量这么高?工程师表示,这可能与鸳鸯奶茶同时含有咖啡和奶茶有关,而奶茶里是否添加其他配料,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 class="pgc-img">>样品被放进仪器中进行咖啡因含量检测。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检测结果还显示,20款奶茶中咖啡因的含量差异不大,基本都在100mg/kg-300mg/kg间。奶茶中的咖啡因主要来源于配方中的茶,每种茶的咖啡因含量不同,奶茶的咖啡因含量也不同。
< class="pgc-img">>工程师介绍,市面奶茶店常用的红茶、乌龙茶,咖啡因含量就比较高,但是不能说茶颜色越深,咖啡因含量越高,这两者是没有关系的。
工程师表示,通常每杯茶的咖啡因含量只有每杯咖啡的一半。
从现有的检测结果来看,奶茶样品中咖啡因含量接近配料本底值,商家主观故意添加咖啡因的可能性不大。
< class="pgc-img">>通过液相色谱检测获得样品咖啡因含量数据(屏幕显示样品数据非本次送检样品数据)。 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专家介绍,适量摄入咖啡因对成年人没有坏处。现代人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上班族都会选择咖啡等来提神醒脑,对于那些不爱喝苦咖啡的上班族,奶茶是一种替代品。
同时,专家提醒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避免过量饮用;否则可能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高血压、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 class="pgc-img">>04 反式脂肪酸
6款奶茶检出
常食或增患冠心病几率
工程师称,不是所有反式脂肪酸都是坏的。
反式脂肪酸分两种,一种是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乳制品中,含量很低,尚无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害。
另一种是非天然反式脂肪酸,它是比普通植物油更稳定,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与动物油相比价格更低廉,可以起到和天然奶油一样的效果,但对人体健康不利。
本次测试有6款奶茶被检出反式脂肪酸:
< class="pgc-im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工程师表示,以每杯奶茶500g计算,每杯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05g-0.90g间,低于2g的限值,因此对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无需过度担忧。
但按照本次检出反式脂肪酸最大含量0.90g/杯、每日2杯的摄入量计算,则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接近2g的限值。“若考虑其他可能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蛋糕、饼干等的摄入,则奶茶消费量大的人群还是存在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超过限值的风险”。
工程师补充道,“经常食用可能增加患冠心病、心脑血管病几率,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影响婴幼儿发育,因此建议每人每天消费奶茶量不超过一杯”。
< class="pgc-img">>来源:南方都市报
值班编辑:董箫乐
>018-05-03 20: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吴佳蔚
网红奶茶“皇茶”被曝制作过程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徒手挤茶包、黑斑芒果榨汁、去年冷库里的苹果泡茶、“现切水果杯”隔夜再卖……近日,北京一家网红奶茶店“皇茶”被媒体曝光后厨操作内幕,引发社会关注。
在曝光的视频中,这家“网红”饮品店包裹着光鲜、靓丽的外衣,迎合着很多年轻人对精致、健康、时尚的想象。然而,店员却一边徒手操作一边直呼“恶心”,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恶心自己,成全别人”。有网友淡定地表示:“水果不新鲜,这事儿新鲜吗?”“网红”被曝光瞬间变成“网黑”,这还真不新鲜。
对于很多饮品店来说,新鲜制作出来的水果杯或者是奶茶,必须及时食用,隔夜产品都会相应处理掉。而这家饮品店的工作人员却称,因为怕早上来不及制作,所以他们会把前一天多出来的成品放到第二天来出售。
来自浙江省食药监局的食药专家告诉记者,隔夜的水果、乳制品容易滋生微生物,即便是放在冰箱里,依然有大量细菌产生。
眼下,天气渐渐转热,奶茶、咖啡、冰淇淋等饮品店又迎来一年中的销售旺季。在浙江,各类奶茶饮品门店的数量已突破4万家。仅杭州一地,就汇集了“一点点”、“喜茶”、“皇茶”、“弥茶”、“都可”、“黑泷堂”等几十种网红品牌。那么,这些网红奶茶的安全情况又是如何呢?
今年1月至3月,台州椒江对全区范围内的150家奶茶店开展突击检查,其中就包括了“一点点”等多家网红奶茶店。检查发现,12家奶茶店存在果酱、糖浆等原材料过期的现象,最长的过期近1年半,最短的近1个月。椒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过期原料进行食品生产销售属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
同时,虚假宣传的情况也是普遍。13家奶茶店里销售“鲜奶系列”奶茶,在名称中标注“鲜奶”,但实际使用植脂末(奶精)、牛乳基底粉、奶粉、纯牛奶为原材料,未添加鲜奶。据制作人员表示,使用奶精调制而成的一杯奶茶,成本仅需七八毛,使用纯牛奶为1元。两家奶茶店售卖的“无糖奶茶”被检出糖含量分别为0.6g/100g、0.7g/100g。
对此,经营者承认,对奶茶糖量的控制全凭“手感”,没有规范标准,如其中一家的“鲜芝士红茶半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5%,正常糖款的总糖含量为5.7%,并不存在明显区分。
记者还了解到,在定量检测的38批次成品奶茶中,有35个批次检出咖啡因,其中“一点点”奶茶店的“波霸奶茶”咖啡因含量最高,为297mg/kg。执法人员表示,咖啡因对部分不适宜人群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从检查情况来看,150家现场制售奶茶的店铺均没有在店内醒目位置或者奶茶包装上标注提醒用语。
对此,浙江省食药监局表示,随着天气逐渐升温,监管部门开始对各类连锁快餐、饮品门店的现制冷饮加强抽检,目前全省情况稳中趋优,尚未发现大规模食品安全隐患。下一步,监管部门还将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严把舌尖安全关卡,并鼓励广大消费者积极投诉举报相关问题线索,参与食药安全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