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价格一样的话,你会选格力空调还是美的空调?
美的和格力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空调一线品牌,这让我们在选择时非常纠结。到底选哪个好呢?这次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一个安装工人。
这个工人很幽默,回答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年龄越大越爱格力。之后接过我递上的矿泉水,开始跟我聊起天来。
< class="pgc-img">>美的空调
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美的这些年的研发真是打在年轻人的心坎上了,可以说是“年轻人想要什么,美的就生产什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年轻人缺钱,舍不得开空调,美的就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广告词——每晚只需一度电。别管有没有夸张的成分,至少很吸引人,也是国内第一个提出“省电”的空调品牌。
年轻人喜欢高颜值,看看美的空调的外观——要么是小而美的,比如风语者侧面的天鹅颈造型;要么是高大上的,比如鲜净感那像未来机器人一样的面板;要么是非常简洁的,比如酷省电那种酷似小米空调的平直线条外观。
< class="pgc-img">>年轻人喜欢功能丰富,看看美的空调的功能——有专为年轻爸妈设计的无风感空调,不怕宝宝被直吹,甚至有“感应防直吹”功能,宝宝靠近后柜机下半段出风口自动闭合;有专为在室内抽烟喝酒设计的净化空调,既是空调又是空气净化器,净化速度还比空气净化器更快。
< class="pgc-img">>年轻人喜欢低价格,美的除了喊出“省电”的口号以外,还做了其它努力——售价上,美的比格力同配置的产品低了300元~500元;安装费用上,美的也是第一个推出“一价全包”服务的,连高空作业费都不收;售后方面,美的上门费30元,格力需要50元。
< class="pgc-img">>总而言之,不管年轻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都能在美的空调里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也正是因为如此,美的空调的用户中,年轻人的占比要更大一些。
格力空调
年龄越大越爱格力
年纪大了往往不喜欢多事,尤其是不愿意“修空调”。所以他们会喜欢买这种价格高一些或者配置低一些,但质量更好的品牌。
为什么说格力空调的质量更好呢?安装工人怕我不懂,特意举了几个我能看到的例子:
连接室内外机之间的管道,美的格力都是铜管。但格力用的是紫铜,颜色明显发暗;美的用的是价格稍低的黄铜,颜色是金黄色。切一小段管道拿在手里,格力明显更重,因为格力管道的壁厚更大。所以特别是移机的时候,美的管道常常被折断,格力移机就很少换管。
< class="pgc-img">>室外机的尺寸,按理说只和空调的功率有关,功率越大外机尺寸越大。但相同功率的空调,格力的外机尺寸就要比美的更大一些。掂一掂重量,差距就更明显了。格力往往比美的重了1/3左右,这个工人以前做收旧空调工作的,说格力的旧空调能比美的多卖点钱。
< class="pgc-img">>保修时长可以体现出厂家对自己产品的信心,美的压缩机质保8年,在行业里已经属于佼佼者了。但格力的压缩机可以质保10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故障率方面也表现出来了,美的偶尔会有一些小问题(可能跟功能多有关系),格力则很少出故障。
< class="pgc-img">>正常使用的话,空调一般会在两三年以后噪音增加(特别是外机噪音),格力几乎可以做到不变。移机后,空调寿命会大打折扣,但格力却可以不受影响。
小渊有话说
说了这么多,咱们大概也能看出美的和格力的特点:美的更时尚,格力更稳当。
所以到底是要选美的还是格力呢?可以这样做:
< class="pgc-img">>?如果是租房住,更推荐美的,便宜,以后扔了也不心疼;如果是自有房屋,可以考虑格力,装上就能用几十年,不用换空调。
?如果是卧室使用,更推荐美的,功能丰富,乐趣无穷;如果是客厅使用,可以考虑格力,客厅空调操作比较少,有功能也用不少。
?如果是年轻人,更推荐美的,坏了也没关系,正好趁机换个空调试试新功能;如果是中老年人,可以考虑格力,安装以后不用维修更换,省事省心。
?如果是店铺使用,更推荐格力,制冷效果更有保障;如果是办公室使用,更推荐美的,丰富的功能可以满足很多人不同的需求。
< class="pgc-img">>小渊丨文
自摄+网络(侵删)丨图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有两个愿望
你在身边
和
在你身边
我们总是自我的渴求一种陪伴、渴求被爱、渴求地老天荒,
并为之筹划,结果往往不如意的断掉了生活的节奏。
或许就如同这首歌中唱的那样:
“等待,像是一束花的绽放,用了长久的陪伴,还有无尽的想象”。
我无比期待听到一个期待的声音
就是和你一起尝尽美食
今天小编推荐几款巷口里天津老味儿,
绝对正宗!
1、老城里钙奶汤圆
一说起汤圆,总会想起在年味还未褪尽的正月里,广告中“卖汤圆,卖汤圆,这里滴汤圆甜又甜,科迪汤圆,团团圆圆”的广告词就会响彻耳边。地址:鞍山道与陕西路交口(鞍山道小学旁)
2、龙嘴大铜壶茶汤
“大铜壶里积煤柴,白水清汤滚滚开,一碗冲来能果腹,香甜最好饱婴孩。”说的就是龙嘴大铜壶茶汤。特制的龙嘴紫铜大壶,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那间水满茶汤熟。地址:天津南市食品街一楼
3、驴打滚
驴打滚是天津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看着这五颜六色的糕点,是不是更让你的食欲大振,狠狠的咬上一口,啥味道,你自己去体验吧。
听说驴打滚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烦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儿新鲜玩意儿。于是啊,御膳大厨左思右想,决定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做一道新菜。新菜刚一做好,便有一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来到了御膳厨房,谁知这小驴儿一个不小心,把刚刚做好的新菜碰到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这可急坏了御膳大厨,但此时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办法,大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菜呈到慈禧太后的面前。慈禧太后一吃这新玩意儿觉得味道还不错,就问大厨:“这东西叫什么呀?”大厨想了想,都是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闯的祸,于是就跟慈禧太后说:“这叫‘驴打滚’。”从此,就有了“驴打滚”这道小吃。
地址:和平区南市食品街一楼
4、杨村糕干
杨村糕干又叫茯苓糕干。杨村糕干以精米、绵白糖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细腻、考究。糕干松软适口,易消化,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经常食用,其功效不亚于中药茯苓,因此有着“茯苓糕干”的美称。
地址:天津近郊杨村雍阳西道(近武清水务局)
分享是一种快乐,我享受这种感觉,
你呢,感觉开心吗?
天冷了,穿个外套~!
爱上一首歌,可能因为一句歌词或者一段故事
关于美食的故事有不长却深刻,
于是看了故事再来领会那句
“最光明的那个早上,我们为你沿江而来,可是你的愁云萧森,我们迷失在白银饭店” 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你呢?
吃这样的小吃,听着这首歌,读过那段故事吗?
>源:新华网
这是一条改革破冰之路,四载时光,数万建设者奋力拼搏,将一张梦想蓝图,筑成一条探索改革的通途;这是一条诗情画意之路,穿行其间,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与古人的诗意游历在途中相遇;这是一条共富惠民之路,要素畅流,长三角的铁路网由此越织越密,沿线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66.9公里,在如今总里程超过3.8万公里的全国高铁版图上,只是短短一段。而这一段,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成功投运,成为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1月8日,随着两趟首发列车同时从台州站、嵊州新昌站开出,分别驶向杭州方向、温岭方向,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民营控股勇闯改革之路
“杭台高铁是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机制优势、效率优势,用市场化机制来运作公共事业的成功实践。”通车仪式上,民营联合体代表、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感慨万千,“民营企业能够参与杭台高铁的投资建设,离不开市场经济环境的持续优化,更离不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遭遇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国家着眼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降低企业成本等,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先后出台,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最后一公里”逐渐畅通。
1月8日,受邀乘坐杭台高铁首发列车的中铁四局建设者代表在新建的台州站候车大厅展示列车首乘纪念票。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推出了我国首批八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杭绍台城际铁路”(杭台高铁曾用名)位列其中。
2017年9月,浙江省与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资本联合体正式签署项目投资合同,12月项目进入建设施工阶段;2020年5月,全线首座万米特长隧道贯通,7月长约18公里的华东地区最长高铁隧道贯通,10月建成我国首条单洞四线超大断面高铁隧道……
从蓝图规划,到稳步推进,再到如期通车。杭台高铁不仅带着改革探路重任闯关夺隘,也创造了一项项铁路施工的纪录。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2020年初,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曾让项目按下“暂停键”。杭绍台铁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马绍贵回忆,2020年2月9日,确认相关防疫措施保障到位后,杭台高铁获批成为浙江首批复工的重点项目,次日留守工地的工人便全面复工,全力确保不落工期。
1月8日,受邀乘坐杭台高铁首发列车的建设者代表展示列车首乘纪念票。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杭台高铁的建成通车,是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说,让民营资本在PPP项目中控股,有助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
据了解,杭台高铁将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纳入铁路网统一运输管理,民营联合体通过线路使用费、广告经营收入等方式获得回报,运营前10年政府将提供可行性缺口补贴。按照合同规定,30年运营期满后项目公司将全部项目资产移交给政府方。
杭台高铁的示范效应已开始显现。在近日出台的《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政策二十条》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建设铁路模式,推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资源”投融资改革经验,让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承袭千年串起诗意之路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在装饰一新的首发列车上,一首首这样的古诗,记录着杭台高铁沿线的各个站点。
千年以前,唐代的迁客骚人走过浙东,留下了1500多首古诗词。如今,一条高速铁路,将沿途的江南山水重新串起:新昌大佛寺、天台山国清寺、临海台州府城……杭台高铁途经一大批古迹及景区,恰与“浙东唐诗之路”高度契合。
1月8日,乘坐杭台高铁首发列车的建设者代表在台州站站台留影。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早在1991年,已有学者将这条浙东文化古道称为“唐诗之路”,并认为这是唐代诗人往来频繁、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条旅游风景线。启功先生曾用“一路山川谐雅韵,千岩万壑胜丝绸”之句来形容“浙东唐诗之路”的历史地位。
2018年,《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出台,将“打造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作为浙江全域旅游推进工程的重点内容。建设高铁成为打造这条旅游带的点睛之笔。
在首发G9308次列车的列车长张雪红看来,随着杭台高铁的开通,列车将带着旅客跟随众多文人墨客,游览沿途千岩竞秀、村野牧歌和民情风俗,将把“浙东唐诗之路”的盛名传至更远的地方。
1月8日,杭台高铁首发列车从台州站驶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乘坐杭台高铁,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乘坐首发列车的旅客王倩倩说,等孩子放寒假了,准备带他来乘坐杭台高铁,亲身感受唐诗中的山水风光。
作为旅游线,杭台高铁在站房设计中,融合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在嵊州新昌站的旅客通道内,有一幅长达108米的铜雕壁画,以紫铜浮雕形式展现“浙东唐诗之路”全景。
1月8日,从嵊州新昌站开出的杭台高铁首发列车停靠台州站后驶出,开往温岭方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通了铁路的天台县,也有了新“广告语”——“飞腾直欲天台去,只要一张高铁票”,幽默地化用了诗仙李白形容天台山“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诗句。
“杭台高铁让‘神山秀水’变得触手可及,‘诗和远方’近在咫尺,人流物流竞相涌入。”天台县委书记杨玲玲说。
要素畅流带动共富之路
天台是浙江的山区县之一。杭台高铁的开通,结束了这里不通铁路的历史。“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天台县塔后村党总支书记陈孝形充满信心。
塔后村位于著名的赤城山脚,高铁开通前,这里相对滞后的交通设施,难以匹配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巴接,小车送”,虽然年均游客接待量已突破30万人次,但发展瓶颈也逐渐显现。
“跟着高铁进度做村庄规划。”陈孝形说,近年来,塔后村先后布局培育了70多家精品民宿,总计有1000多张床位。随着杭台高铁通车,他预计2022年游客数量将提升50%,村民年人均收入有望突破3.5万元。
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蒋朝永说,杭台高铁的开通将天台旅游半径扩大到1000公里范围。“我们已开始赴苏北、福建等地拓展旅游市场,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1月8日在台州站拍摄的杭台高铁首发列车。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以前回趟家都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回去只要一个多小时。”老家台州的乘务员泮琼告诉记者,她有一个跑销售的朋友,经常往返于台州和杭州之间。“自从得知杭台高铁开始联调联试,她就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开通。她很期待这条线路开通,能更方便地开展业务。”
人才、技术、资本……以高铁为轴,带动共同富裕的要素,已开始在沿线各地汇聚。临海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孙益明说,杭台高铁进一步缩短了临海与长三角核心城市间的在途时间,带来的是城市向心力的倍增,“我们更有信心招引高新项目、留住高端人才、促进乡贤回归。”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赋予浙江先行先试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探路的使命。
1月8日,杭台高铁首发列车行驶在浙江台州境内。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认为,杭台高铁的建成,将进一步加速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让沿线城市享受杭州、上海高端资源要素外溢的红利,推动沿线地区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浙江全省综合交通投资达1.36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以交通贯通、提速、增效,缩短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市场供需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发展要素均衡流动,消融共同富裕壁垒。
范柏乃说,补齐山区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本身就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以高铁带动人员、资本更加便捷地流动,成为带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性要素。
(记者 魏一骏、吴帅帅、许舜达)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