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中心的几条最有人气的小马路,永远少不了的两样东西是:法国梧桐树和精致小店。
但在巨鹿路上,精致的小店一般不爱开在临街最显眼的地方,而是喜欢藏在弄堂里。
所以,穿过老洋房的后厨房,沿着吱呀呀的木制楼梯往上爬,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上海精致小店提供的特殊体验之一。Stephanie也喜欢这种神秘的感觉,她更欣赏中国的那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在巨鹿路的一栋里弄洋房里,我走进了她的工作室Studio NooSH。
NooSH是法语“Nous vivons à Shanghai”的缩写,意思就是“我们生活在上海”。来自法国的Stephanie和来自荷兰的Kim在上海相遇,对家居装饰、时尚的共同认知和热情让两人一拍即合,打造了一个以亚麻产品为主的家居设计品牌。
在NooSH工作室里,可以欣赏到精致的法国装饰艺术,古董家具、银质刀叉、插满鲜花的陶瓷花瓶,搭配上Stephanie和Kim自己设计的亚麻餐巾、桌布,体现了主理人对生活品质的不俗态度。而四周墙壁上装饰着Stephanie从各处淘来的中国古代绘画,让中西古典艺术在这座老洋房里又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最让人觉得充满新意的是每一件亚麻作品上的可爱刺绣——上海小笼包、大闸蟹、粽子、亭子、宝塔、竹子等等,点点滴滴都来自两人在中国的生活记忆。
“我们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和欧洲古老工艺传统。每一个传统背后的故事,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都值得全世界的人们了解、尊重并努力传承下去。” Stephanie说道。
用艺术改造生活,享受生活,这或许是法国人为何留下优雅美名的原因之一吧!
来自法国的Stephanie,在上海创立了自己的家居设计品牌
IP SHANGHAI: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吗?是什么原因让您来到上海?
Stephanie:我叫Stephanie,今年46岁,来自巴黎。6年前,我和丈夫一起搬到上海生活。其实在那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的丈夫已经在上海住了3年,他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也和我分享了很多美妙的经历。所以对我来说,能来到中国生活,让我感觉非常兴奋。
IP SHANGHAI:在来之前,您对上海有怎样的了解?
Stephanie:事实上,除了我丈夫之外,我还有另一个朋友也曾在上海工作,每次他回法国和我们聚会时,都会向我展示许多上海美丽的照片。我还有另一个熟人,他来自法国南部,在上海有一家非常成功的面包店,他常常跟我谈起上海城市发展的速度和现代化。所以从丈夫和朋友的故事中,我了解了很多关于上海的信息,在我印象里,这座城市,一切皆有可能。
在来到中国前,Stephanie对上海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IP SHANGHAI:在上海生活期间,有没有经历过文化冲击?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Stephanie:最主要的文化冲击是语言,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动力,因为为了能和当地人交流,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了四个月的中文。一旦能够交流,融入生活就变得容易多了,我开始知道哪里可以购买必需品,如何操作各种重要的APP,以及去喜欢的中餐馆点菜,都会变得更加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很快意识到,在中国,很多事务都围绕着微信,它集合了Twitter、Instagram、Facebook和WhatsApp的功能,人们通常会用微信谈工作,而不是用电子邮件。通过微信,你可以随时随地与人交流,所以这里的生活节奏与法国大不相同,但我是一个追求高效的人,我很喜欢这种生活节奏。另外一个文化差异是午睡,中国人喜欢在午餐时间趴在桌子上小睡一会,我觉得这非常健康。
语言既是开始新生活的挑战,也是动力。
IP SHANGHAI:尽管上海是一座东方之城,但您的家乡和上海之间是否有任何文化上的相似之处?
Stephanie: 上海和法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在上海市中心,你可以看到许多充满魅力的法式建筑,走在那里很像走在法国南部的村庄,比如普罗旺斯地区的艾克斯(Aix-en-Provence),我曾在那里生活过7年,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当梧桐树叶子繁茂,知了开始鸣叫,感觉就更像了。
另外,上海有许多小型杂货店、肉铺、咖啡馆和面包店。在上海生活的时候,每个周末早晨,我会骑着自行车穿过居住的社区,去附近的超市购买食材,途中在咖啡馆停下来,喝杯咖啡,这基本上也是我们在法国的生活方式。
我发现中国人非常热爱美食,这一点和法国人非常相似。我喜欢和中国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因为他们会发现很多不错的餐厅,我还特别喜欢四川菜,喜欢花椒在嘴里酥麻的感觉。
Stephanie着迷中国的美食。
IP SHANGHAI: 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您最喜欢的地方有哪些?
Stephanie: 在上海的老城区,时间仿佛被凝固,从外滩到梧桐区,从豫园到举世闻名的上海博物馆,你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我非常喜欢漫无目的地穿梭在小巷中,发现隐藏的宝藏,我也喜欢沿着黄浦江骑车,欣赏城市的发展。
IP SHANGHAI:您和朋友Kim在上海创立了家居设计品牌Studio NooSH,能分享一下背后的故事吗?你们是如何决定一起在上海创业的呢?
Stephanie:Kim Duker来自荷兰,我们俩在上海安福路相遇,并成为了好朋友。因为我们都热衷于美好的事物和时尚,所以在2020年夏天,共同创建了NooSH工作室。
Kim是一位很优秀的室内装饰专家,而我对家居时尚也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工作室主要制作亚麻系列的家居产品,因为法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亚麻生产国之一,在法国的装饰文化中,亚麻的使用司空见惯,例如你去法国的酒店、餐厅时,你就会发现亚麻的桌布、餐巾等等随处可见。亚麻已经成为了法国的传统文化标志,并且代代相传,在我家里还保留着祖母传下来的亚麻餐巾,已经有60年多年之久。
另外,亚麻作为面料还具有很多出色的特点,比如透气、耐用、抗菌等,可以给人一种舒适和放松的感觉。它也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材料,只需要棉花种植十分之一的水,不容易有虫害,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来驱虫。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希望我们的产品能传递环保、可持续的理念,不过度生产,不鼓励过度消费。
Stephanie在安福路生活期间,认识了来自荷兰的Kim Duker,她们都热衷于美好的事物和时尚。
法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亚麻生产国之一。
IP SHANGHAI:在开始创业的时候,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Stephanie:虽然我有很多创业的经验,但从未创建过自己的品牌,所以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冒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给了我一种新的方式去深入了解中国,因为我需要学习如何在中国销售,如何去结识客户,我需要学习运用各种中国的社交媒体软件,比如小红书。这非常有意思,因为起初我们的客户大多数是住在上海的老外,但自从我学会了小红书,开始在上面推广我们的品牌,分享餐桌摆设的艺术和美食生活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很多本地的中国客户。
在法国的装饰文化中,亚麻的使用司空见惯。
IP SHANGHAI: 您是如何将中国文化和欧洲的古老工艺,融入到产品中的呢?
Stephanie: 我非常喜欢中国和欧洲的传统工艺,可以说我们的产品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因为我们从欧洲进口了亚麻原材料,然后在中国生产,将其加工成面料。通常人们认为亚麻面料会很粗糙,但事实并非如此,亚麻也可以非常柔软、亲肤,更不会引起过敏。因为在制作方式上,我们结合了一些中国传统的工艺,使用中国传统的机器来生产。在产品花纹的设计上,我们也融入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比如有灯笼、茶壶、宝塔、竹子、粽子、小笼包等等,我们也经常和本地陶瓷品牌、手工艺人合作,一起推广我们的产品和文化。
NooSH的产品花纹设计上,融入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
IP SHANGHAI:通过NooSH,您想给大家推荐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
Stephanie:对我来说,营造美好的家居环境不仅可以让内心得到休息和放松,还可以从本质上让自己感到快乐。这并不很复杂,但现实生活往往迫使人们不断追求更多,走得更快,常常让我们忘记去尊重身处的世界,所以调整生活的步调,给生活赋予意义并享受每一天,是我希望与大家分享的价值观。
IP SHANGHAI:您目前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吗?
Stephanie:我们正在开发新系列,灵感来源于我去年十月在西安兵马俑博物馆的旅行,以及我以前在中国西藏、葡萄牙的旅行经历。我们还与贵州当地的一个妇女社区合作,她们擅长蓝染和手工刺绣。此外,我们还有许多正在进行的项目,与酒店、餐厅和奢侈品牌合作,提升他们的用餐体验。
在中国生活的点滴,为NooSH品牌的设计提供了灵感。
IP SHANGHAI:如果向海外朋友介绍上海时,您会如何描述这座城市?
Stephanie:上海是一座活力之城,不断发展、变化、适应和前进,是人们了解中国非常棒的窗口,但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亲自来看看,才能知道这里正在发生什么。
后记:Stephine绝对是一个懂生活的人,谈到上海最喜欢去的餐厅,她洋洋洒洒给我写了一个长长的名单,还用心地注明推荐理由和地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跟着Stephine的推荐单,去探访一下哟!
Stephanie最爱的餐厅推荐:
1. sage gastro – 由Jun Nishiyama主厨打造的高档餐厅,位于苏州河畔,创意、技术和口味俱佳,是最近开业的最令人兴奋的餐厅之一。
地址:静安区南苏州路1407号
2. Juke – 由厨师迈克尔·扬茨耶夫斯基(Michael Janczewski)打造的新式小酒馆,提供混合了地中海和亚洲风味的共享菜肴。他们的葡萄酒选择也非常独特,必去!
地址:徐汇区东平路11号-102
3. 园有桃– 由四位充满活力的中国女士开设,该餐厅提供丰富多样的中国美食和葡萄酒。
地址:徐汇区新东路167号
4. 龙门阵茶屋川菜馆(Sichuan Citizen)– 对外国人友好的亚洲美食餐厅。这是对中国美食的绝佳介绍,每当有人来上海时都是经典之选。喜欢他们的脆皮鱼、酸甜汤,当然还有他们的罗勒鸡尾酒。
地址:徐汇区武康路378号2楼
5. 楼上火锅(LOUSHANG)– 我不是一个热爱火锅的人,但这家真的是另一个水平。他们用浓郁的鸡汤,让一切都变得美味,而且富含天然胶原蛋白。
地址:黄浦区茂名南路46号二楼
6. 古铜法式餐厅(Restuarant Cuivre)– 当我渴望法式美食时,Cuivre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有所有的法国经典菜品,而且汉堡是全城最好的之一。
地址:徐汇区淮海中路1502号
7. 柴米多农场餐厅(Chimido)– 来自云南大理的餐厅,位于乌中市集的二楼。他们的菜肴以当地食材制作,美味可口,同时还销售一些食材。你必须早点来才能找到位置。
地址:乌鲁木齐路318号乌中市集二楼
8. 元古雲境– 这家有着和风美学的三层楼餐厅,不仅是眼睛的享受,还有中式融合菜肴。他们还出售可爱的生活产品。
地址:五原路137号
9. Yaya’s – 小巧舒适的开放式厨房,提供加入了中国香料的意大利面。晚些时候,它就变成了酒吧。
地址:静安区铜仁路329号
10. BASTARD小酒馆– 是一家小巧的现代中国餐厅,提供创意小吃。主厨迈克尔·扬茨耶夫斯基(Michael Janczewski)也是Juke餐厅的主厨,他和他的团队打造的融合东西方特色的菜肴非常棒,我非常喜欢!
地址:静安区胶州路319弄30号楼102室
< class="pgc-img">文浙,是一名从业22年的厨师,也是从山东到上海打拼的一位餐饮人。从厨师转型创业,他与人合伙开过日料店,生意稳中有升,自己也成功变身餐饮老板。今年,他们再次调整经营模式,重点打造煲类菜,创立“煲焰”品牌,并在当月实现盈利。今天,红厨网专访王文浙,从他的创业历程中,同行大厨们或许能借鉴一些思路和经验。
图源:受访者提供
>小城厨师到上海淘金
王文浙1984年出生于山东菏泽,因年少时不喜欢读书,初中毕业就到烹饪学校学习厨艺,毕业后出来当了一名厨师。2004年,向往大城市的他来到上海打工,先后在多家餐厅学徒历练,同时尝试去西餐厅做厨师。
工作几年之后,他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当时日式居酒屋在上海还是比较稀缺的模式,王文浙与朋友拿出打工多年的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开了一家居酒屋式餐厅,经过悉心经营,生意慢慢地步入正轨。
2023年,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民众对于日料陡然升起了警戒心,再加上大众消费降级,王文浙原先经营的日料店生意大幅下滑。
与其艰难维系,不如调转经营方向。在寻找新项目、新模式的调研考察中,王文浙将目光锁定了牛腩牛杂煲这个单品。
< class="pgc-img">图源:受访者提供
>打造新品牌,为何选牛腩煲
牛腩煲有什么特点?为何要选这个单品进行打造呢?王文浙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煲类菜品包容性强,大众接受度高。在主料不变的情况下,辅料可以添加萝卜、玉米、腐竹等等,还可以搭配涮菜做成有料火锅,售卖方式非常灵活。
其次,煲类菜品人均消费适中,六七十元能吃饱,八九十元能吃好,性价比很高。
< class="pgc-img">图源:受访者提供
>再次,煲类菜品可提前加工主料和酱料,开餐后需要厨师烹饪的步骤非常少,可以节省人工。
最后一点,对于经营者来讲,煲类菜品特别容易实现标准化,易于复制。
确定了品类之后,2023年8月,王文浙选址上海南翔印象城,开了一家名为“煲焰·鲜切牛腩煲”的餐厅。
其面积约120平方米,其主打菜品是牛腩/牛杂煲,有大中小三个规格,以及原味、麻辣、番茄三种口味供顾客选择。顾客吃完牛腩/牛杂,还可以点几样涮菜,秒变打边炉。
除了招牌牛腩/牛杂煲,目前煲焰还推出了花雕生蚝醉鸡煲、榴莲鸡煲、大虾鱼头煲、海鲜煲作为补充。
为了节省顾客的点餐时间,也为了便于后厨的备餐,王文浙给店里组了不同类型的套餐,包括一款煲、几样小吃、几杯手打饮料、几款涮菜,荤素搭配、好吃实惠,非常受顾客的欢迎。
而且菜品操作简单,煲焰后厨仅需4~5人便可以运转,极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受访者提供
>煲焰开业后生意如何?王文浙说:“当月盈利。新店营业面积95平米,当月卖了35万元。”
目前,王文浙又在其他同类型商场选址三处店面,同时开工装修,开业后煲焰这个新品牌将会有四家分店,复制速度非常之快。
< class="pgc-img">△煲焰新店效果图
>新店当月盈利的秘诀是什么?
厨师创业当老板,新店当月盈利,王文浙有什么经验和心得要讲给同行吗?
他说:“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同行一定要坚持住。首先,我们要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打磨自己的招牌菜品。其次,无论是在餐厅打工还是自己创业,产品要精,要专一,要打磨王牌菜品,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再次,菜品一定要健康、好味,少点科技和狠活。煲焰的出品slogan是‘每天现煮,坚持不隔夜’,我们的牛腩/牛杂煲,只用清水加牛肉煲汤,差不多一斤牛肉煮一斤汤,所以连味精、鸡精、牛肉粉都不需要放就已经非常鲜美了,我们提供给顾客的就是健康实在的好菜品。美味+健康,顾客才敢常来常吃。”
“另外,对于做小餐饮的同行来说,你的模式一定要摆脱对技术和人工的依赖,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才能确保菜品质量,且能降低用人成本,小餐饮才能活下去。煲焰目前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主料和酱料提前在这里煲熟、调好,分装后当天配送到店,店内的厨师只需要按照走菜流程加工即可上桌,大大减少了对技术型大厨的依赖,品牌发展更快更稳。”
煲焰招牌打边炉分享
牛腩煲
< class="pgc-img">图源:受访者提供
>调制酱料:海鲜酱100克、花生酱100克、蒸鱼豉油200克、蚝油100克、生抽100克、腐乳50克、冰糖粉40克、辣妹子酱20克、盐适量,将以上配料调拌均匀即成。
配制香料:八角、桂皮、小茴香、党参、香叶、草果、肉蔻、花椒、干辣椒、白胡椒、陈皮按等比例混合均匀,稍微拍碎,每330克装入一个纱布袋中。
牛腩的初加工:
1.将牛腩15千克切块汆水,捞出冲洗干净待用。
2.锅入底油烧热,放入葱段100克、姜片70克、蒜子100克炸至金黄焦香,倒入调好的酱料3千克小火熬香,放入牛腩块,冲入牛骨汤25千克,放入混合香料330克(需包入纱布袋中),大火烧开转小火炖1小时,关火后继续焖1小时即可。
走菜流程:
1.白萝卜去皮切块,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老抽、生抽、白糖、盐、牛骨汤,上汽后压10分钟。
2.大砂锅内放入萝卜块400克、玉米段200克、熟牛腩500克,倒入适量焖牛腩的原汤,上桌后加热即可食用。
注意:牛杂煲做法同上。
啫啫三文鱼头煲
< class="pgc-img">图源:受访者提供
>预制啫啫酱:
1.开洋、陈皮各50克分别加水泡透,捞出后切成细末。
2.锅入色拉油烧热,放入干葱碎、蒜末炒香,加入陈皮碎、开洋碎继续炒香,加入海鲜酱100克、蒜蓉辣酱100克、黄豆酱150克、芝麻酱100克、花生酱100克、南乳汁100克、蒜蓉辣酱100克炒香,倒入香料水700克(香叶、八角、桂皮、草果各少许加清水蒸出香味),烧开后转小火翻炒15分钟即成,注意要不停搅拌,不要煳底。
走菜流程:
1.三文鱼头斩块,加入适量啫啫酱、胡椒粉、生抽、生粉抹匀腌制10分钟。
2.取大砂锅倒油烧热,放入红葱头、生姜粒、蒜粒爆香,依次铺开三文鱼头,加盖焗8分钟,淋白酒,再加盖焗2分钟即可。
注意:啫啫大虾煲做法同上。
榴莲鸡煲
1.老母鸡洗净,汆水后放入汤桶,加入适量清水、少许姜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吊成鸡汤。
2.新鲜的清远鸡斩块,洗净待用。
3.将吊好的鸡汤加盐调味待用。
4.大砂锅内放入提前泡透的虫草花、木耳、竹笙、银耳,放入清远鸡块、鸡汤小火煮熟。
5.客人点菜后在砂锅内放入两房榴莲肉,继续开火煮3分钟即可上桌。
(作者:陈秋雨;编辑:长乐未央;题图:受访者提供)
繁华的上海,夜生活如同璀璨的灯火,吸引着无数追梦者。近日,一位意大利餐饮老板接过了“导游”的接力棒,带领我们深入探索这座城市的夜生活。
< class="pgc-img">>与此同时,上海“阿金大白”餐饮店的负责人阿宇分享了他的心声,谈及必吃榜的公信力与市场认可,透露出餐饮行业的艰辛与希望。而蓝村路的热闹景象,也让人不禁思考,当城市拥有更多这样的街道时,是否能平衡利益矛盾,让烟火气更加和谐地弥漫?餐饮创业,从不是一条坦途,它需要的是智慧、勇气与不懈的努力。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每一位创业者都需谨慎前行,用心经营,方能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 class="pgc-img">>上海夜生活,餐饮创业梦,每一步都需谨慎。感谢观看,期待与你共赴更多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