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彭 景
来源:新餐饮洞察
—
核 心 看 点
1. 刚开业为什么不适合做活动?
2. 做了什么事,营业额从3000元到1万元?
3. 复购转化阶段,为什么没有达成目标?
几个月前,成都一位资深餐饮老板蒋毅做了个试验:
开一家去年起就红遍成都餐饮圈的“乌鸡米线”,从开业到经营,3个月用12条视频的形式,记录这间米线店的成长。
这是一家怎样的餐厅呢?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是一家怎样的店?
这家名叫“木笑笑乌鸡米线”的店,选址在成都天府三街,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每天有十几万的客流,主要是写字楼客群。
商圈中的店铺以几十平的小店为主,木笑笑乌鸡米线面积220平,是周边最大的店,月租金4万。
前身是一家员工食堂,被蒋毅拿下来之后,花了10万块钱装修改造完成,几乎没有特别大的硬装变动。
根据面积、租金和人工各方面成本测算,最终得出结论,5500元是盈亏平衡点。
按15元-18元的人均消费计算,一天需要350人-400人的消费才能做到盈亏平衡。
“快餐挣钱不是靠前厅排多少队,而是靠后厨服务,如果一个小时做不到出餐150-200份以上,它的动线是不合格的,或者说产品设计是不合格的。”蒋毅说。
不做开业宣传,
第一阶段是发现自身问题的阶段
在木笑笑乌鸡米线,为了出品效率,所有的材料都是提前装好的,米线、调料提前分装好,鸡翅、鸡腿等都是提前卤好。
第一周营业额平均每天3000元,离盈亏平衡点还有距离。
但这会儿餐饮企业需要做的,不是增加宣传,而是优化出品流程。
如何从最初的点餐到上菜1分1秒,提升到整个过程40秒左右,需要时间,来让店员磨合和熟练。
效率提升了之后呢?如何再进一步提升营业额?
蒋毅跟团队经过讨论,发现门店有两个问题,没有套餐,也没有饮品,闲时营业额偏低,于是做了两个改变:
1、增加SKU:保证鸡爪、鸡腿、鸡胗等小吃足量供应,并且加入冰粉、豆花、饮料等新品。
2、闲时加大优惠力度:通过数据显示,木笑笑乌鸡米线高峰消费时段为中午11:40-12:30,12:30以后,客流就明显稀少;周末的营业额一天只能做2000元左右。在非高峰时间段进店,就送小吃或饮品。
经过优化出餐流程、增加SKU和闲时优惠的措施,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木笑笑乌鸡米线成功达到了盈亏平衡点,日营业额做到了5500元。
用地推拉会员,
日营业额从5500到9000元
达到盈亏平衡点之后,顺利渡过了一个新店的第一个阶段。
接下来要做的是要通过营销活动,把会员基数扩大。
蒋毅判断,目前3300多个会员,做到了5500元的营业额,如果把会员增加到5000人,营收增长60%-70%没有问题。
于是第二阶段的目标,集中为拉新引会员。
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
线上扫码点餐时会跳出“满16元减5元”的提示,通过调研店里的顾客,大部分表示,会员注册流程还OK,比较愿意接受。
所有店员统一培训话术:“您好,现在加入会员可以享受满16元减5元优惠,并永久享受会员价。”
恰逢一个月时间,经过内测和磨合,木笑笑乌鸡米线正式开业,线下做了热闹的开业活动。
没有用大家熟悉的新媒体手段,而是用最传统的方式:地推。
蒋毅的团队请了腰鼓队、发了传单,还有花篮和海报。
这看起来土土的过时的方法,却精准触达了快餐需要的500米范围内客群。
数据显示了这次开业活动拉新的结果,5月9号没有做活动时,一天新增会员34个,5月10号活动第一天,新增会员171人,之后每天新增会员都保持在150人左右,营业员也由5500元左右增长到9000元。
差异化对待老顾客,
月来店6次以上劝顾客少来
做活动之后,会员数很快突破了5000人。
接下来要想让门店数据健康持续增长,就要在复购率上下功夫。
经过运营讨论,蒋毅团队最终决定根据每月来店次数对顾客做差异化对待。
1-2次,正常服务。
3-5次,每周送不同的赠品,并且是有价值感的赠品,比如这周是冰粉,下周是豆花,门店卖6元,给老顾客以价值感。不要送本身只卖一两块的东西,那样刺激不到顾客。
6次以上,劝顾客少来。这招蒋毅在做的其他餐厅尝试过,屡试不爽,顾客会觉得非常新奇,他一定会向他的同事他的家人疯狂传播,是一次极好的免费宣传。
并下达给设计做相应的海报和传单宣传。
但两周后,营业额提升却并不明显,仅勉强过万。
一核查,原来是门店没有执行。传单没有发,店里的员工也不够清楚差异化对待老顾客的政策。
蒋毅说:“只有要求,没有监督,结果等于0.”
日营业额过万,对于普通的店来说,已经是比较健康的发展状态了,但蒋毅的目标不止于此。他目前正在做过程监督的流程设计,方法没问题,执行不到位,一切都白费。
项目复盘:四点经验和教训
门店经历三个月的发展和实时呈现,蒋毅在过程中总结了几点经验教训,可以给餐饮人一些参考:
1 选址要看三方面:商圈、口岸和商铺
当大家问木笑笑乌鸡米线前期为什么那么顺利,蒋毅认为主要原因是选址。
“金角银边鱼肚皮”是餐饮人非常熟悉的口岸选址规则。
金边是街边大拐角的位置,银边是人流和车流正方向的位置,鱼肚皮是背街的位置,好坏程度依次减弱。
但在蒋毅看来,只考虑口岸位置,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餐饮市场发展,要同时考虑商圈、口岸和商铺三个方面。
商圈包括商场、社区、写字楼等,决定了你的客户类型和客流量。
口岸是我们熟悉的“金角银边鱼肚皮”分布,木笑笑乌鸡米线处于“银边”的位置,没有问题。
商铺层面,很多人都只考虑物业条件、租金等,但更重要的是出品效率和接待效率的匹配。
评估出品效率主要考虑菜品本身因素和人工因素,有的菜本身就需要2-3分钟熟,就不可能做到几十秒出餐,而如果是厨房设计不合理或人员不熟练,则可以通过优化改进。
如果一个小时能出120份餐,顾客平均用餐时间是半小时,那只需要满足60个座位的接待面积即可。
许多餐厅常常面临餐厅坐满顾客却迟迟上不来菜的困境,就乱加许多出餐快的产品,最后只会越做越乱。
其实是第一步的选址中出品效率和接待效率的匹配出了问题。
选址时,只有综合考虑了这三方面,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铺面。
2 餐饮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早宣传
许多餐厅开业第一天就大张旗鼓做开业仪式,花篮、礼炮、优惠各种促销活动,结果活动一搞完就没有客人了。
因为当餐厅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实际上相当于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提前曝光,顾客看到的是店里的各种衔接不顺和员工的手忙脚乱,只会吓走顾客。
刚开业时不搞活动,先磨出品流程,确保没有太大槽点和漏洞的时候再做开业活动,是许多新手餐饮人忽略掉的。
3 结果没有达成时,尝试跳出内部找原因
在复购转化率阶段,木笑笑乌鸡米线没有达到预期,除了门店执行问题之外,蒋毅还带团队跳出了内部思维,去看外部环境。
他们随机调研了80位周边的上班族,问他们选择快餐时,米、面、粉、饭更倾向于哪个,只有20%的人选择了粉。
也就是说其实人们的生活习惯中,粉的占比本身就不高,消费习惯是难以短期改变的,复购率不能急于求成,他们做好了长期攻坚的准备。
4 餐厅运营是可以分阶段、有节奏的
有经验的餐饮运营者,在一家店还没有开之前,大脑里就有了一个运营地图,每一步做什么,出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都有相应的板块。
蒋毅将木笑笑乌鸡米线的运营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出品流程优化阶段、会员基数增加阶段和复购转化率提升阶段。
在问题出现之前,已经准备好了解决方案,让餐厅的发展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先胜而后求战”,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更是经营餐厅的秘诀。
蒋毅用三个多月时间记录了一家米线店从0到0.5的过程, 这个带有试验性质的孵化项目,我们不妨多一些耐心,静观其变。
运营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对你的餐饮经营有所启示。
前很多朋友问过熊猫,说米线真的有那么暴利吗?
下面就是阿香米线前期的时候使用的制作标准配方。
其中有些标红的地方,各位自己可以发挥海克斯科技想象。
就是如下每份4块多钱的东西,这些哥们能炒到25一份,甚至更高。
早期的时候还老老实实用鸡熬点汤,后期全是用鸡骨架打碎,加上点狠活出来的鸡汤。
你们想象成本控制有多狠?
不过也好,让大家看看成本,不是让大家举一反三,用在自己身上哈(DOGE~)。
熊猫码字不易。还请各路神仙点赞转发收藏哈!
< class="pgc-img">就这么一锅,汤全是预制品
>米 线:(250克)
鸡 汤:(按500克计算原材料成本);鸡架骨头包40克,葱2克,姜2克。汤料0.008克,盐0.01克。
辣椒油:(按500克计算原料成本);辣椒面53.1克,芝麻21.2克,色拉油425.5克,十三香0.04包。
葱 油:(按500克计算原料成本);八角2克,姜15.7克,葱25克。
牛腩肉:(按每份150克计算成本原料);色拉油10克,番茄酱23克,麻辣料23克,生抽22.5克。
卤水翅根:(按一箱计算卤汁成本);料包190克,酱油2500克,盐80克,
< class="pgc-img">其实,早就和南派米线变了模样
>过桥米线:韭菜10克,火腿片15克,木耳丝15克,鹌鹑蛋1个(10克),肉酱20克,雪菜15克,胡萝卜片10克,玉米粒30克,甘蓝丝30克,翅根一个(50克),米线250克,鸡汤500克,鸡油20克,肉片15克,
番茄米线:韭菜10克,火腿片15克,木耳丝15克,鹌鹑蛋1个(10克),肉酱20克,雪菜15克,玉米粒30克,胡萝卜片10克,甘蓝丝30克,翅根一个(50克),米线250克,番茄酱120克,鸡汤500克,蒜油10克,肉片15克,
麻辣米线:韭菜10克,火腿片15克,木耳丝15克,鹌鹑蛋1个(10克),肉酱20克,雪菜15克,胡萝卜片10克,玉米粒30克,甘蓝丝30克,翅根一个(50克),米线250克,麻辣料50克,鸡汤500克,肉片15克。
山珍米线:韭菜10克,香菜10克,木耳丝15克,翅根1个(50克),鹌鹑蛋一个(10克),红牛杆15克,姬菇15克,胡萝卜10克,滑子菇15克,生菜30克,金针菇40克,米线250克,鸡汤500克,鸡汤20克,鸡油20克,肉片15克,
< class="pgc-img">能多给你个肉片,就算他们成本控制不严
>牛腩米线:韭菜10克,火腿15克,木耳丝15克,鹌鹑蛋1个(10克),肉酱20克,雪菜15克,胡萝卜片10克,玉米粒30克,甘蓝丝30克,,牛腩肉150克,米线250克,鸡油20克,鸡汤500克。
清凉米线:胡萝卜15克,蒜末15克,花生25克,木耳丝15克,黄瓜丝50克,鸡蛋半个(25克)火腿15克,西红柿10克,生菜丝20克,米线400克,葱油5克,沙茶
酱5克,味达美17.5克,陈醋17.5克,味精0.5克。
儿童米线:韭菜10克,鹌鹑蛋一个(10克),肉酱15克,翅根一个(50克),胡萝卜片10克,米线250克,鸡油10克,鸡汤400克。
大排米线:韭菜10克,香菜10克,火腿片15克,木耳丝15克,鹌鹑蛋1个(10克)肉酱20克,雪菜15克,胡萝卜10克,玉米粒30克,甘蓝丝30克,米线250克,鸡汤500克,鸡油20克。
以上就是这些啦,还有那些什么桥缘的小菜系统,我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就不放了。
各位别忘记转发收藏哦!
还有,开小餐饮店的看我前几篇的文章,应该能有一点帮助。
下图观看《新时代 加油干!》视频
以下是正文
一碗95度以上的米线
5秒能烫熟的肉
只花15元就可以吃10几碟小菜
没错,这就是蒙自人熟得不能再熟的
过 桥 米 线
说到蒙自哪家过桥米线最传统、最正宗、最老字号,那就不得不说在蒙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王 记 菊 花 过 桥 米 线
视频截自蒙自过桥米线申遗视频
王记菊花过桥米线相信许多小伙们都不陌生,传统、老字号、正宗,口碑那是杆杆滴。之所以好吃,都是用排骨、筒子骨、五花肉和鸡肉,炖上五六个小时以上,加点新鲜的豆尖,这样的高汤不但鲜还甜,这就是传统过桥米线的汤!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汤一定要用煤火来熬,这样熬出来的汤才会又白又香甜。
视频截自蒙自过桥米线申遗视频
王记菊花米线坚持用开水烫碗,既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又能使碗一直保持高温,任何生的肉片下去5秒就熟透!这就是传统过桥米线的“无火烹饪术”,食物都是上桌后倒进碗里才煮熟的。
传统的过桥米线=10盘小菜+4盘肉+1盘豆坨+1盘酥肉+1盘菊花+1份米线+1碗95度以上的高汤。
吃的时候,把各种肉片、鹌鹑蛋扔进去,再加上各种小菜~~~既然是王记菊花米线,怎能少了菊花这位主角呢!最后洒上去,铛铛铛~~~菊花过桥米线可以开甩啦!
米
线
传承人
王丽珠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丽珠
说王记菊花米线,就一定得说说老板娘王丽珠。今年已经63岁的王丽珠,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们家米线的汤、作料的制作都是祖传秘方哦,因为她的父亲王德文早在1969年就曾经到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制作过桥米线。所以说,她们家族从1956年就在蒙自开设了第一家传统过桥米线啦~~~
1989年,承袭父亲绝技的王丽珠走出蒙自,把传统过桥米线带到了昆明,先后5次辗转在昆明城区的拓东路、明通路等地点开米线店,而且还是2个,分别取名为“蒙自饮食服务公司过桥米线经营店”、“桥之情蒙自过桥米线店”。
1998年她回到了蒙自,1999年6月在文澜镇的土官村旁制作、经营过桥米线,并将该店取名为“群乐园”。2001年6月,她在银河路45号开办了“华光酒楼王记菊花过桥米线”,直到今天~~~
地址:银河路45号
说起来,在米线里加入新鲜的菊花正是王丽珠的首创。多年来,她因为受眼疾困扰,常年饮用菊花茶,加上菊花本身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她就大胆提出在传统过桥米线里加上菊花,不仅美观,还可以解米线汤的油腻。
于是,她经过2个多月的研究,不断试菊花的品种,找菊花的培植供应商~~~终于,蒙自第一家菊花米线诞生了,从此掀起菊花米线的热潮,家家米线店争相模仿,到现在都觉得过桥米线和菊花是CP~~~
将祖传和现代的做法合为一体,创造出独有的米线配方和菊花米线的吃法,使得“王记菊花过桥米线”声名大噪,生意也是一直蒸蒸日上,平均每天可销售近700斤米线,逢年过节时每天可销售近4000斤米线,引来无数外地游客前来品尝,王丽珠本人更是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亚洲卫视、东森电视、东方卫视、云南卫视、红河州、蒙自等媒体的专题报道,早已是蒙自过桥米线制作的代言人之一啦~~
荣 誉 墙
2003年,华光酒楼“王记菊花过桥米线”先后被云南省烹饪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授予 “云南名小吃”、“中华名小吃”的光荣称号;
2009年10月王丽珠被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授予“云南过桥米线烹饪大师”的荣誉称号;
王丽珠是“蒙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过桥米线代表性传承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自过桥米线代表性传承人”,有着7代的传承史。
这满墙的荣誉就足以说明他们家的实力
有木有感觉“王记”好腻害,反正小编是大写的服!!!
今天的蒙自已经有很多很多花样层出不穷的过桥米线,哪怕是每天吃一家,都可以吃上一个月不重样,但无论蒙自米线如何创新,我们很是怀念用老母鸡、鲜猪排骨、筒子骨等为主要原料实实在在熬上5、6个小时的高汤,这才是根本!!
认 准 老 字 号:王记菊花过桥米线
作者:墨然、毛毛
编辑:墨然、毛毛
校对:三三
审核:清爽
点这张图!给忙碌的身心一次放松的旅行!
声明/提醒
1.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蒙自(ID:jrmzzx);2.投稿说明:请热心投稿的朋友们投稿时在文章中注明作者(真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刊发时署名及联系,谢谢!
了解蒙自今日,下载今日蒙自
点“阅读原文”下载“今日蒙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