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茶登陆港股,蜜雪冰城启动上市辅导,茶饮品牌瞄准资本市场之际,作为原料供应商的一众企业早已闻风而动。
浙江德馨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馨食品”)7月5日预披露招股书,拟深市主板上市。德馨食品主要产品包括饮品浓浆、风味糖浆,2021年瑞幸咖啡、星巴克为其前两大客户。
德馨食品外,纸制与塑料餐饮具生产商恒鑫生活创业板IPO 已进入问询状态、原料果汁速冻果块制造商田野股份正在冲刺北交所、复合调味料企业宝立食品即将在上证主板上市,一众茶饮餐饮供应商正在排队上市。
瑞幸咖啡成为第一大客户
成立于2012年的德馨食品通过对现代食品科学技术的运用,实现食品饮品主辅配料的标准化、集约化和智能化生产,从而为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工业企业提供菜单(配方)设计方案、主辅配料一站式供应服务。
目前,德馨食品的主要产品包括果蔬汁饮料浓浆、植物蛋白饮料浓浆、NFC茶汤等系列饮品浓浆;咖啡调味糖浆、黑糖糖浆、竹蔗冰糖浆、零卡糖浆等系列风味糖浆;以及饼干碎、寒天晶球、果冻等系列饮品小料。
业绩方面,2019到2021年德馨食品营业收入分别为3.93亿元、3.57亿元、5.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012.27万元、6871.91万元、9547.26万元。报告期内,德馨食品的饮品浓浆收入占比在60%左右,风味糖浆收入占比在20%到30%之间,饮品小料收入占比在10%以内。华东地区是德馨食品的主要销售区域,销售收入占比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德馨食品是众多现制饮品企业的供应商,已经与百胜中国、麦当劳、星巴克、瑞幸咖啡、7分甜、蜜雪冰城、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呷哺呷哺、宜家、华莱士、阿华田、乐乐茶、海底捞、永和大王、三只松鼠等知名品牌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业务供给量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德馨食品的前5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均超过50%,其中星巴克、瑞幸咖啡、书亦烧仙草、奈雪的茶等长期占据前5大客户销售榜。具体来看,2019年星巴克是德馨食品第一大客户,当年交易金额为1.28亿元,占当期销售收入的32.62%。瑞幸咖啡、宜家分别是第二、三位客户,交易金额分别占当期销售收入的8.29%、5.11%。
来到2021年,瑞幸咖啡成为德馨食品第一大客户,当年交易金额超1.26亿元,占当期销售收入的23.93%。星巴克退居次席,蜜雪冰城位列第四,交易金额为2339.32万元。此外,书亦烧仙草一直在前五大客户中,2021年的交易额为2143.75万元。
本次德馨食品IPO拟募集9亿元,计划投资于年产3.8万吨饮品配料生产基地项目、饮品配料和烘焙产品生产线项目、植物基饮料生产线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供应商密集上市
去年至今,包括恒鑫生活、田野股份、佳禾食品、宝立食品、三元生物等多家新式茶饮供应商冲击上市,其中三元生物和佳禾食品已成功在A股上市,宝立食品正在发行。
今年5月,恒鑫生活递交招股书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拟募资8.28亿元。恒鑫生活以原纸、PLA粒子、传统塑料粒子等原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纸制与塑料餐饮具,产品为以PLA等可降解塑料为主的纸制餐饮具和塑料餐饮具。2021年,恒鑫生活卖出纸质餐具20.95亿只,塑料餐具19.55亿只,其中纸杯和塑料杯数量高达21.06亿只。
招股书显示,恒鑫生活已经成为了瑞幸咖啡、史泰博、亚马逊、喜茶、星巴克、益禾堂、麦当劳、德克士、蜜雪冰城、Manner咖啡、汉堡王、Coco都可茶饮、古茗、DQ等企业的纸制与塑料餐饮具提供商。2020年和2021年,瑞幸咖啡为恒鑫生活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24%、11.57%。
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1年恒鑫生活营业收入分别为5.44亿元、4.24亿元和7.19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7025.28万元、2608.65万元、8026.73万元。
正在筹划北交所上市的田野股份,除了是奈雪的茶、茶百道等茶饮连锁品牌的供应商,更获得品牌方的战略投资。今年6月,田野股份向北交所递表,拟募资约4.76亿元用于新建工厂等项目。
田野股份目前拥有芒果、菠萝、荔枝等四十多种果蔬产品配方和工艺,主营产品为原料果汁、速冻果块、鲜果等。其中原料果汁包括冷冻芒果原浆、冷冻西番莲原浆、冷冻菠萝蜜原浆、冷冻水蜜桃原浆等。
业绩方面,2019到2021年,田野股份营收分别为2.9亿元、2.66亿元和4.59亿元,同期净利润则分别为2432.09万元、2100.17万元、6517.16万元。2021年,田野股份前五大客户中4家是新式茶饮,包括奈雪、茶百道,一点点和沪上阿姨,这四个品牌贡献了56.49%的营业收入。
2021年末,奈雪的茶(通过旗下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向田野股份投资3864万元以获得4.44%的股份。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持股比例为4.44%,为田野股份的第四大股东。
上游供应商快速成长
餐饮行业尤其是新式茶饮的高速发展,带动上游供应商快速成长,业绩飙升下推动企业快速进入资本市场。
数据显示,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8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67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1%。未来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逐渐恢复并持续增长,餐饮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复合调味料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为2795.9亿元,而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持续上涨,预计2025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3749.3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式茶饮品牌做大做强,让背后的供应商纷纷迎来业绩和上市的高光时刻。
报讯(记者杨召奎)近来,部分商家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拉新、引流等,会以让用户转发链接或图片、收集好友点赞、邀好友“砍价”等方式,低价销售或者赠送产品。但《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部分商家推出的此类活动暗藏猫腻。当消费者按要求参与、符合活动要求后去兑换奖品或提现时,经营者却拒绝兑奖或者擅改规则。
去年底,浙江宁波消费者朱女士在朋友圈看到某水果店的微信活动消息:店家承诺,按照活动要求分享该微信广告并让朋友点赞,当日24点前累计得到50个赞,就可以享受菠萝蜜买1斤送1斤的优惠。
朱女士觉得很划算,便按照店家的活动要求在朋友圈集赞。截至当日24点,朱女士共集得68个“点赞”,并截屏保存。第二天,朱女士前往该水果店准备购买菠萝蜜时,店员却告知她“点赞”是前一天集满的,不能作为当天的优惠依据,但在活动告示中商家并未对集赞的时限进行说明。此后,经宁波市鄞州区消委会横溪消保分会调解,商家才愿意兑现承诺,并在微信上对活动内容及时作出补充说明。
无独有偶。今年2月,山东省日照市消费者李先生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张图片,该图片显示某楼盘正在开展集赞送礼品的活动,活动时间为2月3日~17日。李先生转发该图片并取得相应数量的点赞后,于2月8日前往售楼处领取礼品,不料工作人员态度蛮横,拒绝发放礼品。李先生向日照市东港区消协投诉后,活动主办方才补发了相关礼品。
不只是线下商家“玩这一套”,线上商家也有类似情况。消费者汪女士今年1月在某外卖平台购买一家奶茶店的团购套餐时发现,团购页面显示为“分享给好友可返6.9元,两位好友点一下即可到账”,支付页面显示“助力返现返6.9元”。
但汪女士支付后才看到具体规则是“返部分价款”,并没有具体说返多少钱。汪女士分享给两个好友后发现只返了0.75元,后又分享给七八个好友,发现只能返现2元多。汪女士认为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
记者注意到,类似营销活动还广泛存在于购物、餐饮、票务、教育培训等领域,比如打卡返现、好友助力免单、“邀得1人,直接提现100元”等,但实际上消费者很难获得免单或提现。
对此,中消协投诉部主任陈剑表示,经营者推出的“集赞有礼”“分享返现”等活动,目的是利用消费者帮助其营销、拉新、引流等。如果经营者拒不兑现承诺或者擅改规则,只会引发负面效果,失去信任。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策研究,及时制止和查处不良营销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来源:工人日报
说痛风是“吃出来的病”,是不是这样呢?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有熟悉刘医生的朋友会说:“刘医生,您不是说痛风是病因清楚、病例清晰的风湿免疫病吗?怎么又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呢?”别急,听说慢慢说。
说痛风与饮食的关系较大,那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在古代痛风被称为是“富贵病”甚至是“帝王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容易患这种病,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这种病在古代患病率很低。但是到了现代,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到了1.1%。有专家就分析,这是因为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都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高嘌呤、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增加,就出现了包括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高。
< class="pgc-img">典型痛风发作在第一跖趾关节
>说痛风与饮食的关系不大,那是因为:痛风虽然是因为饮食或生活习惯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但是出现尿酸生成增多或者尿酸排泄减少。但是高尿酸血症只是基础,只有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等处,在一定的诱发因素的诱导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了应激反应,导致关节骤然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这才会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如此说来,也就是说痛风与饮食有关系,但是关系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强烈;简单地说,并不是所有的痛风都是因为饮食引起的。但是一旦患上了痛风,您还真得要注意饮食。不少痛风患者关注的是如何忌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患上痛风如何“管住嘴”的问题。刘医生的总结是:两种饮食不碰,五种饮食少碰,五种饮食多碰。
< class="pgc-img">痛风患者的饮食两种饮食不碰,五种饮食少碰,五种饮食多碰
>痛风患者尽量不碰的两种饮食
01|尽量避免食用高嘌呤饮食
人体嘌呤成分有20%是从食物中来,嘌呤是尿酸合成的原料。为了预防痛风发作,应避免摄入含有超高嘌呤的食物。高嘌呤食物主要包括心、脑、肝、肾、肠、胰等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鱼卵、牡蛎、扇贝等海鲜,鹅、斑鸠、石鸡等禽类,肉馅、肉汁、肉汤等。这类食物是痛风患者的“天敌”,一不留神就可能因为摄入过多嘌呤导致尿酸骤然增高,所以建议痛风患者尽量避免食用。
< class="pgc-img">不仅仅是海鲜,也有动物内脏等食物也是高嘌呤食物
>02|尽量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
酗酒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的影响比膳食更严重。酒精的主要成分为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加快嘌呤合成速度导致生成尿酸增加;另一方面乙醇代谢增高乳酸浓度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作用。尤其是啤酒、高度白酒和陈年黄酒,是痛风患者的危险因素。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饮酒不是一件好事,一般疾病发作期应该禁酒,平时也要限酒和尽量戒酒。
< class="pgc-img">酒精中的乙醇可以导致尿酸增高
>痛风患者尽量少碰的三种饮食
01|限制食用高热量食物
痛风患者每日摄入的能量应该以达到并维持正常需求为标准,一般休息者热量每日按每千克体重25~30kcal给予,体力劳动者则为30~40kcal。因为肥胖能够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所以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应该限制总热量,采用低热量饮食,即每日按每千克体重10~20kal给予。高热量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脂肪、人造奶油、肉类等,这些食物平时要进行限制。
< class="pgc-img">高热量食物包括牛油火锅等
>02|限制食用高脂肪食物
痛风患者应该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维持理想体重,一般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脂肪每日摄入按每千克体重0.6~1g为宜。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要适当限制,尤其是在急性痛风发作期需要避免,因为高脂肪食物会抑制尿酸排泄。高脂肪食物同时也富含高胆固醇和高嘌呤,因此限制脂肪摄入时,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不要超过300mg。高脂肪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肉类、油炸食品、烧烤食品、肥肉以及部分坚果等。
< class="pgc-img">不少快餐都属于高脂肪食物
>03|限制饮用高果糖饮料
含果糖的饮料和食物能显著增加血尿酸水平,这与果糖增加尿酸生成,同时加重脂肪的堆积,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减少肾尿酸的排泄相关。建议痛风患者限制食用含糖量高的荔枝、龙眼、橙子、菠萝、葡萄、水蜜桃、菠萝蜜、香蕉、鲜枣、果干等水果,碳酸饮料、功能饮料、奶茶、蜂蜜饮料、果汁等饮料,以及奶油蛋糕、冰淇淋、饼干等糕点。
< class="pgc-img">不建议痛风患者喝果汁
>痛风患者尽量多吃的四种饮食
04|尽量多吃新鲜的蔬菜
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增加尿酸盐的溶解度,促进尿酸的排出;蔬菜通常属于“量大管饱肚子”类。蔬菜中除了发芽的豆类、干豆类、芦笋、菌菇类、菠菜等嘌呤或草酸含量较高少量食用外,其他蔬菜、瓜类、根茎类食物均可尽量多吃;一般来说,建议每日可以达到300g或更多的食用量。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嘌呤含量并不高,也可以适量食用。
< class="pgc-img">痛风患者可以每日食用蔬菜300g以上
>02|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
水果每天可以多吃,水果中富含丰富的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一般来说推荐选用西瓜、柚子、柠檬、樱桃、李子、枇杷 、草莓、蓝莓、苹果、梨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但是摄入水果时不建议短时间内大量摄入,也不建议鲜榨果汁,因为果汁很容易导致摄入过量从而出现热量超标。一般推荐每天可以摄入200g以上的水果,如果水果榨汁可以改成蔬果汁,比如混合番茄、黄瓜、甘蓝、胡萝卜等榨汁。
< class="pgc-img">痛风患者可以每日食用低果糖水果200g以上
>03|尽量多吃高纤维食物
高纤维食物主要包括大麦、豆类、胡萝卜、燕麦等食物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麸子、全麦、豆类、根茎等食物中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痛风患者每天可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一般建议食用未精制的谷类,,比如在大米中加入适当的糙米,多食用一些叶类蔬菜,可以选用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作为加餐。
< class="pgc-img">根茎类食物中含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
>04|尽量多喝白开水
痛风患者应该多饮水,选择白开水或淡茶水,每日饮水量推荐在2000~3000ml左右,可以起到增加尿量,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左右、促进尿酸排泄及避免尿路结石形成的作用。水虽然无毒性,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可多饮。比如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不全有显著水肿时,不能豪饮。
< class="pgc-img">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饮水在2500ml左右
>总而言之,由于每个个体检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对于痛风患者的饮食方案也不能千篇一律,要基于个体化差异的原则。但是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日嘌呤饮食控制在300mg以内,限制总热量摄入和脂肪摄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