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
学校门口的葡京小站吗
两块钱一杯
可以加珍珠或者椰果
< class="pgc-img">>十年之后
仍是满心怀念
当然
小生今天要说的不是奶茶
而是从前
那个开奶茶店的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前 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温商以创业不息、创新不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中国商业版图上竖起了一面璀璨的旗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时代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奋勇拼搏的自主精神;勇闯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以及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创造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在一次次争议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人称道。
下面要讲述的是温州市工商会副会长、万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孝锋的创业故事。这位被誉为“温商新星”的企业家到底有着怎样创富道路?且听小生娓娓道来。
人物名片:苏孝锋
< class="pgc-img">>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 。现任万洋集团董事长,温州市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会长、温州市泰商发展联合会会长。
荣誉成就:
温州市首届温商回归先进人物、第二届温商回归功勋人物、第三届温商回归功勋人物、第四届温商回归功勋人物、2013-2015年度温商回归突出贡献人物、泰顺县十字博爱功勋奖、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创业创新奖、第二批温商领头雁等。
< class="pgc-img">>壹
亲切的笑容、敏锐的眼神、干练的板寸头是苏孝锋给小生的第一印象。论年纪,现年39岁的苏孝锋在温商创一代中算不得年长,但谈及创业史,22年的创业经历让他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 class="pgc-img">>卖奶茶、销皮鞋、造涂料、建地产……拼搏22年,他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手打造百亿资产的企业集团。
< class="pgc-img">>凭借睿智的头脑、犀利的眼光和果敢的作风,抢抓发展机遇,开发动辄数以十万平米计算的项目工程,创造了企业效益百倍增长的奇迹,更是被誉为温州商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这一切,都始于他高中的一次创业尝试。
贰
出生于泰顺贫苦山区的苏孝锋从小便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1995年,还在读高中的苏孝锋已展现出独特的经商思维。
当时,一家主营汉堡、奶茶等休闲饮食的“葡京小站”小吃店在温州遍地开花,拿现在的话来说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店”。
< class="pgc-img">>眼光独到的苏孝锋果断出击,拿下“葡京小站”的泰顺代理权,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苏孝锋便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创业道路。
高中毕业前,他代理了皮鞋经销权;大学时期,他创办了建筑涂料公司;毕业后,他又拿下建筑资质,创办万洋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从建筑涂料装饰到施工总承包商,再到房地产开发商的业务联公司体系。
< class="pgc-img">>“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该做的事情,要学会转变思维,迎难而上”。
叁
随着万洋集团的不断壮大,苏孝锋也迎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期与自己不惑之年的转折期,苏孝锋同样用新的挑战与变革迎接这一刻的到来。
< class="pgc-img">>2012年,他将目光转向了制造业企业。2015年4月17日,平阳万洋国际工业城正式开工。这是目前浙江省投资规模最大的小微园项目,占地面积近900亩,总建筑面积达150万平方,投资近25亿元,是浙江首个实现小微企业“买厂房,可按揭”的小微园项目,真正解决中小微制造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更是目前温州引进企业数量最多的小微园项目,全部投产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 class="pgc-img">>“制造业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塔基’,只有把‘塔基’打牢固,整体经济才会平稳健康发展。”
在苏孝锋的眼中,做好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者”就是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打地基”,他认为,这是作为中国企业家的一颗初心,为己,更是为人。
“实际上我们公司就是制造业集聚平台运营商,中小企业服务商。也就是说厂房开发建设是我们的一小部分,初期做厂房开发建设,终端做产业功能的消费,后端做中小企业的综合运营和服务,中小企业的仓储、物流、金融。产业功能包括吃喝玩乐、购物、居住,只要中小企业的这些共性需求,他们的痛点和难点,通过我们的专业化服务都能一站式专业化解决掉。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我的产业城里面不存在。”
肆
如今,对事业有成的苏孝锋来说,家乡永远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无时无刻不思索着反哺家乡,回报泰顺。
作为泰顺山区的孩子,苏孝锋强调,是学习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他对温州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除教育事业外,十多年来,苏孝锋为社会各类慈善捐赠上千万元。
< class="pgc-img">>2009年,苏孝锋向泰顺中学捐款100万元,创办“万洋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10年,他再次向泰顺民族中学捐款65万元,鼓励优秀学生奋发学习;2015年,苏孝锋还向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捐款100万元,旨在为温州教育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笔笔款项无不凝聚着苏孝锋的赤子之心。
“我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我深深的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没有接受好的教育,那么我也不可能有今天,所以如果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我是义不容辞的。”
< class="pgc-img">>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的苏孝锋正从“大”中谋“精”,全心全意做好“中小企业综合运营商”这一产业,因为他相信,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未来可期,能为实现这一梦想做一名最忠诚的“服务者”,他倍感自豪与荣耀。
想要了解更多温商故事,欢迎收听FM88.8温州经济广播《理财888--企业家访谈录》,主播小酥在节目中等你哦!
>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福州城事,本公众号已获转载授权
城事君发现,每次去逛街
只要有路过一点点
都会看到大排长龙的景象
且不要说一点点了
爱喝奶茶
简直是福州人戒不掉的瘾
不仅逛街喝,上班也要喝
闲来无事,叫到家里也可以喝
那么爱喝奶茶这个瘾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2000年左右
葡京小站、街头无名氏
是的,在2000年左右,这个黄底蓝字附带一个NIKE钩的奶茶店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那时候大家还不明白所谓的奶茶是什么,只知道路过这家店时,浓郁的奶香都会让人停下脚步。
所以每天放学时,城事君最爱做的事就是拿着仅有的零花钱去里面买上一杯。有时钱攒的多了,还会顺便买一个他们家的招牌鸡腿吃吃,酥脆的外皮配上浓郁顺滑的奶茶,一天里最欢乐的时光,就是此时此刻了。
那时候的东西是真便宜啊
除了葡京小站,还有一种更简陋的奶茶,就是这种街边的推车了。这种推车大都打着“台湾奶茶”的名号,一块钱或者两块钱一杯,基本都是原味,也有草莓味的,但不管什么味儿,基本看不到现做的。
老板从各种没有标签的桶里面舀着各种粉和果汁,调和完毕后放到密封机里面加盖然后上下摇动一下就给你了。虽说这种制作方式后来被大家诟病说不卫生,但在没见过新鲜玩意的年代,大家只知道这东西好喝就够了。
2006年左右
水水葡京、阿二、叭卟
经过几年的发展,福州的奶茶店越开越多。不论是当初的葡京小站,还是后来的叭卟、阿二,爱喝奶茶的人只要仔细回忆,总能数出好多家自己的最爱。而且这些奶茶店似乎也都不怕竞争,只要开新店,就一定能在安泰夜市找到它们。
安泰夜市作为曾经鼓楼区最热闹的地方,不论是背着书包的乖学生,还是开着潮店的纹身男,只要你能想到的人,安泰夜市全都有。所以,为了能在鼓楼区生意最好的地方占有一席之地,一条不过数十米的街上,你就能看到好几家连在一起的奶茶店。
而且为了各有区别,在除了卖传统的珍珠奶茶以外,它们也会研发出各种各样的新口味。像什么椰果奶茶、珍珠+椰果、布丁奶茶、西米奶茶之类的。虽说店铺繁多,竞争激烈,但只要那时候有在安泰“混”过的人,一定都对这家店有印象,水水葡京。
这家开在安泰中心拐角处的奶茶店,虽不知道与葡京小站有什么关系,但每次路过,也都必排长队。记得他们家最有名的就是烧仙草了,QQ的芋圆加上嫩滑的仙草,还有各种不同的口味调和,如果当时有微博,那水水葡京的烧仙草必定是超级大网红。
当年的奶茶一霸水水葡京在安泰的店早就没了
2010年左右
蜜菓、橘果子、coco都饮、水舞功夫
奶茶的江湖风云变幻,更新换代的速度和这个时代的发展一样快。就在安泰称霸鼓楼的时候,此时,台江区的宝龙也开了起来。虽然当时很多人嚷嚷着宝龙没生意,但是这也阻止不了奶茶店的入驻。
到底谁先入驻的不记得了,只记得2009年时蜜菓诞生了,到了2010年左右,coco都饮、橘果子等也逐渐开了起来。而且当时比较创新的是橘果子,号称纯台湾口味茶饮,不仅果汁什么的都是用水果现榨(城事君亲测,真的是纯果汁),而且他们家还能试喝。每天一款新口味,让城事君忍不住天天往宝龙跑。
曾经很红的橘果子,如今在福州也难觅踪迹
2015年左右
贡茶、一点点
喝奶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尽管蜜菓、coco等奶茶还是开着不少的门店,但大概属于他们最火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2015年左右,贡茶很火,当年城事君喝的第一杯奶盖,就是贡茶的熊猫奶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盗版贡茶也开得遍地都是,喝得人一脸懵逼,网上还有帖子,专门教人辨别真假贡茶。
真真假假过后,贡茶的人气也开始下降,如今福州奶茶界的一番是一点点,想必大家都没有意见吧~每天大排长队的场景,可是当年水水葡京都比不上的。
而且爱吃的人总是相似的,就像总有星巴克的粉丝在开发着各种隐藏菜单,网上的一点点攻略也不少!这个从2010年进入内地市场的台湾奶茶,有了一群忠实粉丝,每当组合出了一种新口味,就总有人迫不及待地发到网上与大家分享。
而且说起一点点,谁能想到这三个字,居然说的是一杯奶茶呢?
你记忆中最早的奶茶店是哪家?
本文转自:福州城事 若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
福州那点事儿(放弃吧,点不开)→微信号:fz_tings
〉
合作/投稿/活动:fzndse
同城活动专用服务号,不定期派发各种福利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加入我们
福州,有你真好
福州吃喝玩乐疯,一个有声音的公众号!
关于@福州吃喝玩乐疯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我们!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泰中心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80后、90后可能会沉吟良久,然后吐出两个字:夜市。
而新福州人和00后可能只会觉得不过是个普通的地名。
< class="pgc-img">>被称为【福州原宿】的安泰中心,是那些年福州最潮的角落。
夜市承包了一大票年轻女孩的衣橱,每每夜幕降临,夜市的摊子就支棱起来了。一边是饰品摊摊,一边是服装摊摊。
在那里最多的是各种时尚的小姐姐,安泰中心作为那些年的“流行风向标”,陈列的都是当下最“潮”的款式,不夸张的说,时尚杂志刚刚出的新品,没多久安泰夜市就会推出同款,在那个山寨遍地的年代,这里是无数穿搭达人的时尚“乌托邦”。
不像现在那些专卖店明码标价,安泰的夜市是可以讲价的,若是有一张巧嘴,便能拿到一个超乎想象的低价。记得以前100一件的衣服,一番讲价后,甚至可以讲到40多元。
那些年关于爱美的青春记忆,安泰留下了大半。
除去那些摊摊,还有一些实体店,记得以前天字一号的衣服好看的款式贼多,都是当时的最新款。
后来那个非主流流行的年代,大头贴店在安泰也开了好多家,选一版最喜欢的背景,带上最要好的朋友,拿上遥控便可以开始一场“非主流”怼脸拍。
那时候的组团打耳洞也是首选安泰,纹身店也是这里最多。
那些年的独立音乐启蒙,不得不提到“时代的眼泪”——打口碟。
那些年的音乐热潮中,打口碟就像一个意外,在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中蹿红。那时候的安泰中心,是福州打口碟的天堂。
你我音乐天、取买打口、潮声......那时候总会包里揣个CD机喊上自己的朋友去安泰淘碟。从一大箱眼花缭乱的碟子里挑到“宝藏”,是每一个摇滚青年的快乐。
那些卖打口碟的老板,也大多是资深乐迷,安泰老陈,安泰胖子是当时安泰的打口碟巨头。各种国内国外的歌手乐队,都如数家珍,各种音乐知识说起来也都头头是道。当时总是想:以后要是像他们一样就好了!
无数独立音乐爱好者,在这里完成了初代的音乐启蒙。
而对于游戏爱好者们来说,安泰中心也是首选,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游戏商店,各种游戏种类齐全的很。早期的游戏爱好者们,总是会存很久的零用钱,来这里挑上几个“心头肉”回去。
那里有5块1张,8块2张的盗版PS2游戏盘,而且多买多优惠,抛开版权来说,对于囊中羞涩的学生党,真是个美好的时代。
二次元爱好者们同样也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东西动漫社、动漫前线和高达模型......
串起了无数御宅族的二次元梦想。
那些年的安泰中心,是个不折不扣的魔幻角落。短短五十米的路挤得水泄不通,走两步就能遇到熟人。当然,也是扒手最多的角落,在这里总要抱紧自己的包防了又防。
在这个大家“齐聚一堂”的角落。自然不会缺少吃喝。一楼沿街葡京小站的三块五一杯的纯奶茶、普瑞玛三块钱一杯的烧仙草、阿二、叭卟、水水葡京、水舞功夫........这里有着初代奶茶爱好者的狂欢。
若说餐饮要数马克杯的芝士薯蓉还有猪吉面缘的超幸福拉面和红茶还有遍地的土笋冻。
当年越洋图书城还没开的时候,安泰中心的新华书店是无数学生党最爱去的地方。爱看书的学生党们,总将一整天都耗在这里。
除此之外,新华书店楼下也开着好几家书店,每每到放学就会挤得水泄不通。
可以说,福州最早的“文艺”在这里萌芽。
< class="pgc-img">>夜市这两个字,一直与安泰中心密不可分。安泰中心随着夜市的兴起变得热闹,也随着夜市的消亡而逐渐走向没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津泰-安泰-东泰路就形成了“泛商圈”,聚集了成群的摆摊者。最早的“夜市”初见雏形。
随后,沿街练摊者更是扎堆出现,火爆的人气不断持续。
到了2000年,夜市逐渐收缩于安泰中心。安泰中心成为了“夜市”代名词。
至此,福州人的夜生活排行榜中,安泰必然名列前茅。无数年轻人扎堆安泰,完成他们的文艺启蒙。
2007年1月25日凌晨,安泰中心多家店面发生火灾,昔日热闹异常的安泰夜市被迫暂停营业。一场整改更让寸土寸金的安泰夜市陷入颇为尴尬的境地。
至当年4月下旬安泰夜市恢复营业时,已由原先的双道经营变成单道经营,百余摊主一分为二,逢单或逢双经营。
规模减半,经营期减半,使得此地聚集数十年的人气大大缩减。
2011年12月,随着福州地铁1号线南门兜站施工启动,南门兜八一七路东侧半幅路面实施围挡封闭施工。地铁的围挡“挡”去了安泰的人流,也“挡”去了夜市的繁华。
直到2014年,安泰夜市正式“闭市”。
也从这时开始,安泰中心逐渐走向没落。
< class="pgc-img">>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很难想象,曾经人流攒动的安泰中心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走进安泰中心的室内通道,那些年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可记忆中的店铺和拥挤的人潮却已不见踪影。
一扇扇紧闭又蒙了尘的大门,就像在宣告:安泰中心春天已经结束了!
安泰中心仅存的店铺不多,大多都是只做外卖的餐厅店,偶尔几家开着的可以堂食的店铺,还都贴上了“店铺转让”的纸条。在这里观察了很久,来往的人实在是少的可怜,只能让人想到“门可罗雀”一词。
只有开在外面的服装店和通道间里的美甲店还有少许欣欣向荣的意味。
在安泰开了十年服装店的姐姐和我说,自从安泰中心不再有夜市以后,这里的生意就不如从前了,现在能开的这几家服装店,也都是做老顾客的生意。
安泰中心,远不如从前了。
关于安泰中心的描述,我看过这样一条评论:“97年的夏天我在安泰贩卖自己批发来挑剩的打口袋,混迹那里的青涩面孔,有当年在安泰开服装店后来成了诗人的,有一身韩流装扮的小哥后来成了知名mc的,有背着书包逛街后来成了中国最好的鼓手之一的,有拿着喷罐乱涂乱画后来成了涂鸦艺术家的,短短五十米的一条路,孕育的是王者荣耀和吃鸡的虚拟世界中永远不可能有的文化萌芽。就是这么有趣。”
可如今这样的有趣,好像变成了“时代的眼泪”,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冲刷的干干净净。
可以说,安泰中心的没落,是一场属于福州文艺青年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安泰中心,还能等到下一个春天吗?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一拐角就能到的东街口商圈,依旧热闹无比,如同另一个平行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