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秉持“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建筑品质和能级,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上海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图专项审查并达到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建筑规模达到3.1亿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全球最高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和全国最大体量绿色建筑——国家会展中心均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为超高层和大体量会展类绿色建筑实践提供了样板;推进超低能耗建筑面积约500万平米,全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在临港落地开工。“十三五”期间,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713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70平方米。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
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桃源水乡大酒店吧↓
桃源水乡大酒店
项目概况
所在地:上海市崇明区绿华镇
总建筑面积:32868.4平方米
示范类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功能:项目示范类型为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示范面积为27728.81平方米,示范内容为地源热泵系统。项目满足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的要求,地源热泵系统制冷性能系数EERS满足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要求。
地源热泵系统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为404.55吨标煤
CO?减排量为999.24吨,SO?减排量为8.09吨,粉尘减排量为4.05吨
全年可节约的费用为344591.42元
技术特点
可再生能源应用
项目设计总冷负荷3650kW,设计总热负荷3050kW,采用3台地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7/12℃,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45/40℃。
地源井由640根单U型地埋管组成,埋置深度100m,孔径150mm,埋管间距4m。项目空调系统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全部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因此,可再生能源制冷量占项目总制冷量的比例为100%。
项目采用的地源热泵机组自带热回收装置,回收得到的热量可供酒店生活热水用。
餐厅、大堂等大空间室内空调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AHU),客房及小包房、餐厅等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空调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既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又防止因超温和不合理运行造成的浪费。
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
建筑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建筑中常用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2022年4月1日,国标《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开始实施,对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设计提出了最新要求。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建筑构件的一部分,实现可再生能源与建筑外观的高度融合。目前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主要指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系统一体化应用,光热系统一体化主要有阳台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棚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栏杆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光伏系统一体化主要有光伏遮阳系统、光伏幕墙系统、光伏栏杆系统、光伏屋面系统等。最新的一体化技术为光伏光热一体化集成技术,简称PVT。
–END–
供稿:委节能处
编辑:周慧怡
来稿请投:zjwxwxczx@163.com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新闻宣传中心
日,一则关于杭州萧山区雷迪森铂丽大饭店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网友爆料称,该酒店地下车库禁止新能源车停放。这一禁令不仅让很多车主感到 baffled(困惑),更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关于环保与政策的激烈讨论。
作为现代化城市的一部分,杭州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广新能源车的使用。无论是在市政政策、补贴措施,还是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始终在为绿色出行提供便利。然而,雷迪森铂丽大饭店的这一规定,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其中的原因和背后的逻辑。
< class="pgc-img">>首先,我们来看看事件的详情。根据网友的描述,她在欲将新能源车停入雷迪森铂丽大饭店地下车库时,竟遭遇到了“不允许停车”的规告。这条令人意外的消息很快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吸引了许多网友踊跃评论。有的人质疑:“难道这是对环保政策的抵制?”也有不少人感叹:“这样的规定真让人失望!”
那么,为何一家高级酒店会选择禁止新能源车停放呢?有网友推测,这可能与安全隐患有关。毕竟,新能源车由于其电池特性,万一发生故障或短路等情况,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过,如果是出于安全考虑,是否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说明以及对车主进行合理的解释呢?
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开始浮现。一些网友认为,酒店这么做或许是出于运营成本的考量。新能源车的普及虽然符合环保趋势,但给相关设施的维护、管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充电桩的设置、车位的规划等,都会涉及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对于高档酒店来说,在盈利压力下,做出这样的选择似乎并不意外。
< class="pgc-img">>无论如何,这一事件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社会对新能源车认知与接纳程度的差异。随着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选择新能源车,但仍然有一些传统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推动环保事业,不仅仅是政策的引导,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
在此背景下,各大酒店、商业机构如何秉持环保理念,同时兼顾自身利益,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有专家建议,除了跟进国家政策,酒店业主还需积极参与社会责任,设立充电桩、引进环保设施,以吸引更多环保意识强的消费者。
此外,消费者的反馈与选择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大家对某家酒店的环保政策不满,可以通过评估系统表达自己的观点。毕竟,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供需关系,消费者的声音将推动企业改善服务。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也希望能引发更多的讨论和关注,尤其是对新能源车使用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新能源车已经逐渐成熟。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以及针对各种情况的合理解决方案。
< class="pgc-img">>最后,对于雷迪森铂丽大饭店来说,面对公众的质疑,或许可以考虑更改相关规定,增加对新能源车的支持与接纳,同时加强对车主的安全提示。这样不仅能增强品牌形象,也能为社会的绿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未来的酒店、商场能在环保与经济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让绿色出行更加方便,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你对这一事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润杰 青岛报道 通讯员 谭宁
从满目疮痍、尘土飞扬的废石窟,蜕变为绿意环绕、功能复合的绿色生态酒店,五年时间,一家100%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生态酒店——青岛红石秀景大酒店在中德生态园龙斗山依山而建、就势而起,成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当地居民回忆,龙斗山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是远近闻名的采石场,山上每天都是炸山采石的轰隆声,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后来,采石场都关停了,但山上到处是采石留下的矿坑,植被也破坏严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让龙斗山重获新生,2018年,中德生态园以保护山体林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为基础,在这片废石窟上精心设计建设青岛红石秀景大酒店。
“这家酒店是一座‘被动房’建筑,可以用更少的能源消耗为客人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飞介绍,“被动房”主要是采用适应气候特征的建筑技术,改变常规的空调、暖气供能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减少能源消耗。
“酒店类建筑由于其内部复杂的功能分区及高舒适度的要求,一般能耗极高。而且我们的酒店依势建在山体北麓,光照时间不足,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会进一步增加能耗。”韩飞说。
走进位于山顶的酒店大堂,整面落地窗让空间显得明亮而通透。“酒店外窗采用了获得德国PHI认证的三玻两腔被动式气密门窗产品和超白玻璃,既留住了热量,又提高了透光率,所以室内环境非常舒适。”韩飞介绍道。
除此之外,新风热回收、地源热泵系统等一系列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使酒店目前可以实现恒温、恒氧、恒湿、恒静、恒洁,室内温度冬季最低20℃,夏季最高26℃。
为实时监控能耗情况,酒店还搭建了能耗计量系统,制定能耗管理目标,进一步减少能源浪费。“我们发布了《能源管理规定》,全面加强酒店用水、照明、空调、燃气等各项能源管理。”青岛红石秀景大酒店总经理孙鹏介绍,酒店还充分利用太阳能、中水回用、照明自动控制等减碳措施,进一步落实节能降耗要求,酒店综合节能率达52.7%,年减碳约694吨。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