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作为一种饮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变得异常流行。香浓的茶香结合丰富的奶味,深受大众喜爱。然而,由于传统奶茶中含有大量的蔗糖和卡路里,一些人开始关注其对健康的影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无蔗糖奶茶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将介绍无蔗糖奶茶的定义、制作方法、健康价值以及市场前景和消费趋势。
< class="pgc-img">>无蔗糖奶茶的定义和特点:
无蔗糖奶茶指的是在传统奶茶的基础上减少或完全排除蔗糖的配料,采用替代糖或其他天然甜味剂。相比传统奶茶,无蔗糖奶茶具有更低的卡路里含量和糖分含量。这使得无蔗糖奶茶成为了那些注重健康的人们的理想选择。
无蔗糖奶茶的制作方法:
制作无蔗糖奶茶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替代糖。可以选择天然甜味剂,如蜂蜜、椰子糖或果糖,也可以使用人工甜味剂。具体的制作步骤是先将选择好的茶叶浸泡、冷藏或加入碎冰,然后将奶或非乳制品添加到茶中。最后加入适量的替代糖和其他调味料,搅拌均匀即可。制作无蔗糖奶茶的技巧包括掌握好甜度和浓度的平衡,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 class="pgc-img">>健康加强:无蔗糖奶茶的增强配料: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蔗糖奶茶的营养价值,可以添加一些健康食材,如水果和坚果。水果可以增添奶茶的细腻口感,而坚果则可以增加奶茶的香气和口感。例如,在牛奶茶中加入新鲜水果丝,如草莓或蓝莓,可以给奶茶增添自然的甜味并提供维生素和纤维素。此外,杏仁或核桃坚果可以为奶茶增添香气和口感,并提供健康的脂肪及其他营养成分。
无蔗糖奶茶的市场前景和消费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越来越高,无蔗糖奶茶市场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无蔗糖奶茶作为他们日常饮品的替代品。预计这一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增长,为创业者和投资者带来更多商机。
< class="pgc-img">>无蔗糖奶茶不仅让人们享受到了正宗的奶茶口感,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卡路里和糖分摄入。无蔗糖奶茶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只需要稍加调整就能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出独特口味的饮品。各种健康加强的配料也为无蔗糖奶茶带来了更多可能。我们鼓励读者们尝试制作无蔗糖奶茶,既能享受美味,又能迈向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不知道的阿斯巴甜
蒋高明
继央视曝光某个核桃没有核桃,上海一家媒体曝光奶茶无奶,最近又发现著名的某东北大米被加注香精,某地畅销的红糖馒头竟然添加的是甜蜜素,没有一点红糖的成分。核桃精、奶精、香精、糖精等等,这些欺骗人类舌头的发明,在我们的食物链中到底有多少呢?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只有媒体曝光后,我们才发现了那些吃出来的化学添加剂。
你身边的甜味剂
今天我们来看看另一种食品添加剂,这就是应用非常广泛、能让很多食物变甜的一种发明——阿斯巴甜。
不要以为阿斯巴甜离你很远,你经常遇到的碳酸饮料、酸奶、清新薄荷糖、餐桌食品、医药成品、果汁饮料、乳酸饮料、糖果蜜饯、果酱/馅料、维生素片、茶饮料、牛奶、果冻、冰激凌、钙片、固体饮料、豆奶、凉果、巧克力、口服液、果味奶、咖啡、口香糖、糕饼(月饼)、化妆品、酒精饮料、奶昔、即溶麦片等等,这些产品的甜味可能就是阿斯巴甜的功劳。
阿斯巴甜, 英文Aspartame,别名阿司帕坦、阿斯巴坦, 又名甜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酯(APM=L-aspartyl-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分子式为C14H18N2O5。是由L-苯丙氨酸先与甲醇酯化后再和L-天冬氨酸缩合酰胺化产生。常温下,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因阿斯巴甜甜味高(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和热量低,被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中,代替糖的使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减肥人士都用其作为糖代用品。因高温会使其分解而失去甜味变成苦味,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 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1981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食品;1983年,允许配制软饮料中,其后阿斯巴甜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使用。
全球阿斯巴甜每年销售额多达十亿美元,几千件食品或药品采用了该甜味剂,甚至包括儿童服食的维他命、钙片等。某国可乐公司健怡可乐和零度可口可乐等,都是采用阿斯巴甜作甜料,更有部分饭店有提供阿斯巴甜供客人选用。
阿斯巴甜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由于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标签中应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警示。
安全性争议
长期以来,阿斯巴甜被认为是对人体无害的添加剂。然而,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其实非那么可信,甚至被认为是使某些重大疾病的罪魁祸首,如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列出的92种阿斯巴甜副作用,就包括丧失记忆、破坏神经细胞、偏头痛、生殖系统失调、神经错乱、大脑受损、失明、关节痛、阿尔茨海默症、肿胀、神经系统紊乱、脱发、对食物上瘾、体重增加、婴儿出生缺陷、纤维肌痛、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以及糖尿病等。
阿斯巴甜在人体内,被分解为三类物质:甲醇 (10%)、天门冬氨酸 (40%)、及苯丙氨酸(50%)。甲醇是一种神经毒素,它继而被分解成甲醛(致癌物质),甲醛会被多种身体的组织吸收。甲醛继而被分解成甲酸,又称蚁酸。蚁酸是一种毒素,由红火蚁或蜜蜂分泌,透过蚁咬或叮刺来作防卫及攻击。1000 ml 的阿斯巴甜饮料,可产生约 56mg 的甲醇,而 1 罐罐装的阿斯巴甜饮料,可产生约 22.4 mg 的甲醇。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容易被吸收,但难以排出体外。为此,专家建议每日不可摄取超过 7.8 mg。而且阿斯巴甜的产品因不当储存或被加热,被加热到 30 摄氏度,都会导致更多的甲醇产生。
天门冬胺酸是一种由麸胺酸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而麸胺酸是脑中主要兴奋传导物质。天门冬胺酸还是刺激性毒素,会刺激神经细胞至死。在天然食物中,天冬胺酸分子是连结在其它的蛋白质上,不会如在无糖汽水中。
苯丙氨酸是天然食物中的一种氨基酸。在单独存在的形态,苯丙胺酸会在高达 15% 对它过敏的人士中,引发痉挛及抽搐。此外,苯丙氨酸可以导致脑部永久伤害,尤其是大量进食、或在怀孕期间伤害最严重。1972 年,科学家发现进食阿斯巴甜的猴子幼婴,出现痉挛及死亡。后又证实,苯丙胺酸不管是缺乏或者过多,对脑部化学环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不需要太高的浓度,就能够造成脑部功能障碍。
有人发现高血压的人,尿液中的甲酸及丙胺酸,水平会较高。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些人都饮用了大量含阿斯巴甜的汽水,同时引起高血压、及高水平的阿斯巴甜代谢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食品里阿斯巴甜本来是为减肥添加的,但当被人体吸收后,却能促进脂肪增长。美国某癌症协会对8000名妇女进行了长达6年的跟踪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体重增加的女性中,食用人造增甜剂的女性所增长的体重大于未曾食用的。”可能原因是,这些合成化学物影响了人体荷尔蒙含量,削弱了体重调控系统,减缓了新陈代谢,但却增进了食欲。
为阿斯巴甜辩护的人说,阿斯巴甜主要是由天门冬胺酸和苯丙胺酸合成的。而这两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要素,阿斯巴甜的苯丙胺酸含量少之又少,若要产生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如苯酮尿症所造成的智能障碍,那种程度是喝再多加阿斯巴甜饮料都不可能达到的。
尽管如此,阿斯巴甜引起的伤害多数不是即时的,可能需时一年、五年或十年才会产生这些暂时性或永久性伤害。这样高的隐蔽性,对长期食用该甜味剂的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鉴于阿斯巴甜安全性问题,建议孕妇最好不要食用。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在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后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症状出现。因此,对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该甜味剂。
(图片来自网络)
>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夏天,奶茶、果汁饮料又成了大家的心头好,今天,杭小微教大家四道健康美味的家庭自制果蔬汁,自己动手其乐无穷!
家庭自制果蔬汁,虽然在制作过程中会流失一部分营养成分,但对比那些碳酸饮料和高糖饮料,它的含糖量相对比较低,而且不含防腐剂、色素等,嘴馋的时候试试它们吧!
高蛋白果蔬汁
食 材:牛奶250ml、胡萝卜80g、苹果1个(200g)(2人份)。
制作:
1.将胡萝卜清洗干净,切块备用,苹果去皮、去核切块备用;
2.牛奶可以加温(注:不宜煮沸);
3.将牛奶、苹果、胡萝卜一起放入破壁机,选择果汁功能,2分钟即成。
营养特点:
牛奶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是优质蛋白质、核黄素、钾、钙、磷、维生素B12、维生素D的极佳来源;加入苹果、胡萝卜两种果蔬,不仅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来源,营养全面,而且口感更香甜。
葡萄坚果汁
食材:紫葡萄100g,紫甘蓝30g或蓝莓50g,熟原味核桃10克,熟原味花生10g(2人份)。
制作:将全部食材清洗干净一起放入破壁机,加200ml温开水,选择果汁功能,2分钟即可。
营养特点:
三色果蔬汁
食材:大黄瓜1根250g,苹果1个200g,紫甘蓝30g(2人份)。
制作:
1.将食材清洗干净,黄瓜、苹果切块(苹果去核)备用;
2.先将黄瓜放入榨汁机,然后依次加入紫甘蓝和苹果,最后放置1分钟后颜色即可分三层(上黄、中绿、下紫红色)。
营养特点:
三种果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水分多,相比一般果汁含糖量低,口感清新微甜!
山药藕汁
食材:铁棍山药100g,新鲜莲藕100g,花生10g(3人份)。
制作:
1.铁棍山药去皮切块、藕洗净切块备用;
2.将以上食材山药、藕、花生一起放入破壁机或豆浆机,加水1200ml,选择米糊功能,30分钟煮熟即可;
3.喜欢原味的直接倒入杯内食用即可,喜欢甜的放温凉后加少量蜂蜜调味饮用。
营养特点:
具有滋肾益精,健脾益胃,助消化等功效。口感温润滋补,暖人心脾。
制作及食用注意事项
1. 原料一定要洗净,该去皮的去皮,制作时注意卫生(个别食材,特别是蔬菜也可以经开水焯过或蒸熟后再制作)。
2. 一岁以内婴儿及肠胃不适者不宜食用。
3. 果蔬汁建议现喝现做,榨果蔬汁时尽量多选用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免含糖量过多。
4. 建议大部分人还是吃新鲜水果好。如饮用果蔬汁,量不宜多,每天一杯(200-300ml)为宜,果汁不能代替水果,蔬菜水果不能互相替代。
资料/市卫健委
编辑/陈筱妍
版式/陈筱妍
来源:新华号 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