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就餐选择,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1.5亿。不过,外卖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令人担忧,外卖平台频现“黑作坊”“幽灵餐厅”等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给餐饮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依据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外卖平台应当对入网商家实行登记审查,并公示证照。该办法实施1个多月来,外卖餐厅是不是做到了证照齐全?外卖管理有没有更规范?外卖餐点能不能放心食用?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实地暗访了部分外卖商家。
探查平台——
证照无踪影,违规经营多
仅在北京某小区附近1公里内,记者就发现幸福紫菜包饭、麻辣香锅、小丫冒菜、湘间小灶等近10家外卖商户没有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公示的证照不清晰。不少商家公示的许可证已经过期,却仍照常营业
“自从有媒体曝光外卖平台黑作坊,我现在点外卖都会看一下营业资质,觉得有证照至少不会是黑作坊。但有时候在外卖平台很难找到商家的营业证照。”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百环家园的石晓磊在某室内设计公司工作,经常靠外卖解决晚餐,什么样的外卖让人放心,他心里一直没底。
“我最近发现,过去经常在百度外卖上点的‘吉品饺子’就没有在网上公示证照。这家店是怎么通过外卖平台审查的?没有公示证照的商家送外卖,还能放心点餐吗?”石晓磊很困惑。
依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的食品经营者应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经营许可证,相关信息应当真实、准确、画面清晰,容易辨识。然而,未在外卖平台公示证照的商家仍不少,有些商家虽然公示了资质照片,但也存在证照模糊、以实景图片代替证照等问题。
记者用百度外卖搜索发现,在北京市朝阳区百环家园小区附近1公里内的外卖商家中,幸福紫菜包饭、麻辣香锅、小丫冒菜、湘间小灶都没有在平台上公示证照;赤红德福饺子、京品御龙斋、辉记肠粉只公示了营业执照,没有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广渠路的湘容和、周庄嘉园东里的田老师红烧肉等公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上密布“百度外卖”水印,消费者无法点击放大,根本看不清文字。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商家公示的证照已经过期,仍照常营业。比如,美团外卖平台上,记者发现绿茶餐厅(光华店)公示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今年3月19日到期,目前仍照常营业;百度外卖平台上,京味斋(小西天店)公示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今年10月17日到期,但直到11月初,其“评价”一栏里仍然有消费者留言,可见其仍在正常营业。记者查询食药监部门许可证管理系统发现,这两家店铺已换发新证,但网上公示更新不及时,给消费者造成困惑。
此外,一些商家虽然在外卖平台上公示了相关证照,但超出食品经营许可证范围的现象也大量存在。比如,在饿了么平台上,呼家楼附近的肯德驴驴肉火烧、陕西小吃香河肉饼经营范围是预包装食品,不应从事餐饮加工制作;凉皮先生、咔吱沙拉这些以凉菜为主打菜的饭店,其餐饮许可证的经营范围却不含凉菜。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凉菜必须在专间内制作,对其操作环境、设施要求较为严格。夏季通过网络订餐平台配送凉菜,其运输条件、设施都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极易引起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
暗访商户——
门店玩“隐身”,一证常多用
“粉滋源螺蛳粉”在外卖平台上公示的地址为北京海淀区某处,记者实地查访,并没找到该店,但发现一家没挂牌匾的无名店铺销售螺蛳粉。很多“幽灵餐厅”卫生条件堪忧,却依然活跃在各种外卖平台
“我经常叫‘悟长年潮汕砂锅粥(大望路店)’的外卖,今天同事小聚,我提议去这家店吃潮汕菜。饿了么平台上显示砂锅粥距我不到1公里,结果一查平台登记地址远在海淀魏公村。”在北京市朝阳区东方梅地亚中心工作的白茜问记者:“吃了这么久的外卖,不会是‘幽灵餐厅’送的吧?”
有些外卖商家在现实中根本没有实体店面,或者已经关门倒闭,但依然活跃在各种外卖平台上,有的还占据着每天的销量榜前端位置;有的虽然有实体店面,但实际送餐商家与登记商家并不一致,甚至出现一照多用等情况。这种有名无实或不在登记地址经营的商家,被称为“幽灵餐厅”。很多“幽灵餐厅”卫生条件堪忧,但由于会忽悠,销量竟非常高。
根据白茜提供的线索,记者在西大望路与光华路交叉口北侧20米找到了“悟长年潮汕砂锅粥”。但让人不解的是,同样是这家店,在不同平台的地址却不一样:在饿了么平台上,登记的是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街8号一层;在百度外卖平台上,这家店改为华贸店,登记地址为朝阳区首都经贸大学8号楼1层;在美团外卖平台上,该店的地址又变为朝阳区西大望路首都经贸大学7号楼。
记者向店内服务员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对方说:“我们是悟长年的加盟店,魏公村也有一家店,我们这家开始叫大望路店,后改为华贸店,因为觉得华贸中心白领多,点外卖觉得近。”此外,记者还发现,在饿了么平台上,悟长年潮汕砂锅粥大望路店与魏公村店不仅使用同一地址,还公示同样的证照,涉嫌一证多用。店员告诉记者:“我们店里的许可证上交给总公司了,所以没挂出来。”
悟长年潮汕砂锅粥虽在外卖平台上有“一证多用”“多店一址”的问题,但店面容易找到,记者暗访时也觉得其用餐环境还不错。相比较而言,一些直接玩“隐身”的“幽灵餐厅”,更让人心疑。
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粉滋源螺蛳粉”公示地址为海淀区大柳树路铁道科学研究院西门对面。记者在大柳树路13号院1号楼与2号楼之间发现一排餐饮店铺,并没有找到“粉滋源螺蛳粉”,但发现从南至北第四家店铺没挂牌匾。记者进入该无名店铺,见墙上菜单有柳州螺蛳粉,推测这家“隐身”店铺是“粉滋源螺蛳粉”,并得到了证实。老板娘告诉记者:“牌匾之前是有的,几个月前坏了,就一直没顾上重新挂牌。”
在百度外卖平台上,京嘴儿炸鸡(红庙店)登记的地址是红庙北里58号楼底商。记者实地暗访,发现该楼底商并没有京嘴儿炸鸡,但附近有一个路边店牌匾上写着“炸鸡、煎饼、懒龙”。
问询监管——
源头在线下,根子在平台
黑作坊之所以能成批上网,一是平台把关不严,一味追求规模;二是平台投入不足,管理人手有限;三是平台运营不当,存在“监守自盗”,甚至有个别业务员帮商家做假证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记者向百度、美团、饿了么三大外卖平台各举报了一家资质不合规的商家,至今未收到平台的任何反馈。
北京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北京,百度、美团、饿了么三大网络订餐平台线上商户有5万多家。相比实体餐饮,网络订餐交易环节复杂,交易链条长,容易给不法分子掺杂使假提供更多机会,也给职能部门的监管造成更大难度,而且餐饮生产的随意性给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监管部门的努力下,北京地区三大网络订餐平台已下线万余家无资质店铺。
业内人士透露,黑作坊能成批上网,源头在线下,但根子在平台。网络订餐乱象之所以频现,一是平台把关不严,一味追求规模;二是平台投入不足,管理人手有限;三是平台运营不当,有的地方生产经营者与平台管理者是同一伙人,存在“监守自盗”隐患,甚至有个别业务员为了业绩帮商家做假证。
前不久,有媒体曝光了外卖商户“17饭”证照存疑,这家商户表示认真整改。记者近日用百度外卖搜索时发现,重新上线后的“17饭”仍存在问题,比如,在“17饭”劲松店,平台上公示的证照是“北京馨春园清真酱肉坊”,让人一头雾水。11月24日,北京市朝阳区双井工商所回应已对其启动调查。
“网络订餐平台发展初期,外卖平台饥不择食,大肆铺摊子,个别平台只要商家交了管理费,就让入驻,结果平台上的商家质量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整治外卖乱象,必须线下线上一起发力,特别是要激活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的自律监管职责,把一线监管职责转移到平台企业这个更靠前的端口。”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
北京市食药监局食品市场处处长李江说:“对于外卖乱象,外卖平台普遍以自己是新兴产业不成熟、人手少、商户多等理由推脱,“监管部门查一查,他们就动一动;媒体曝光哪家店,他们就下线哪家店。一些商家确实存在风头一过就上线或者换平台上线等现象。”
整治外卖乱象,最头疼的是容易陷入“治理—复发—再治理—再复发”的怪圈。如何跳出这个怪圈?
李江表示,目前北京食药监局率先探索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外卖平台进行搜索监测,以网管网,及时发现违法线索。自动搜索的方法有:匹配网店名称,通过食品经营许可系统比对,如果发现店铺名称不规范,就将其列入可疑名单重点检查;比对店铺地址,如果多个店铺使用一个地址,就可能无证或未在原址经营;比对商铺电话,未标明电话或多个店铺使用一个电话的,就可能一证多用。此外,有的店铺地址模糊也会被提取,作为参考。
“在执法中我们发现,外卖平台对缴纳罚款并不是很在意,却很害怕媒体曝光,影响其口碑,甚至妨碍其进一步融资。因此,针对互联网传播注重口碑的特点,我们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公示曝光力度,也鼓励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举报。”李江说。
全国各地均存在外卖乱象,消费者遇到相关问题可以拨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举报,提供违法案件线索,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实现社会共治。
>北京人嘴贫,以能侃能说为荣,街里邻居有事没事能站在雪地里聊上半个钟头,大致因为近三百年满族文化的沉淀吧,人一生下来就要知礼数懂人情,所以国人都认为北京人能说敢说。
< class="pgc-img">>现在能说的北京人不多了也少见了,因为靠嘴吃不上饭了,除非你唱戏说相声。北京人口从四十万完成了三千万的膨胀,北京人完全被外来人口稀释了,多数老房子被拆迁了,大杂院少了许多,现在出了二环要想找一个纯正的北京人还挺难。三环以外大院里长大的人严格说都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北京人,最多算是北京二代移民。
< class="pgc-img">>北京人历史上靠嘴吃饭的大有人在,评书,大鼓,相声都在北京落地生根,发扬光大了,北京孕育了很多角儿,出了很多大家。
老炮大概兴盛于文革前后,以仗义铲事自居,圈子里有威望,名声在外,其实就是市井流氓,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下,老炮未必真靠打杀吃饭,更多的靠气场靠名声震慑对方。什刹海滑冰,老莫吃西餐,展览馆看芭蕾,拍婆子都是老炮标配生活,后期他们被大院子弟盖过风头,现如今有见识的老炮退出江湖下海经商出洋发财安享晚年,也有很多老炮没落沉寂,羞于见人退出江湖隐于市井了。二环内的老炮要么住着豪宅四合院要么住着大杂院,两极分化。穷困潦倒的不少,很像电影里的冯小刚,没钱自然没了话语权,牛逼总不能当饭吃。
< class="pgc-img">>时代变了,江湖没了,老炮自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满清豪橫的时候八旗子弟种的都是铁杆庄稼,没落后都成那五改要饭了,经历了从天上掉到坑里,从爷变成了孙子的过程。
< class="pgc-img">>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北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炮早已成为了历史,老炮现在最体面的尊称应该是老英雄吧。
北京人能说,老炮不仅能打也更能说。
天腊月二十三——小年儿。研究老北京文化、习俗,肯定是要研究春节,这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请赵振华老师为您讲一讲老北京过小年儿的诸多讲究。
主讲人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
我就以一段老北京的童谣作为今天和大家沟通、交流的开场白: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炖锅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首;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是我们小时候一到春节之前就开始哼唱的一个童谣。那么今天,我也想按照这首童谣所说的时间顺序,来和大家介绍老北京春节的习俗。
为什么“腊月二十三”祭灶王
首先就是说“腊月二十三,糖瓜粘”,或者说叫“二十三祭灶王”。
我曾经考证过,祭灶王的习俗在中国来讲有数百年近千年的历史了。最起码,有文字记载,宋朝就有,但是我发现宋朝祭灶王,不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而是腊月二十四。
明朝,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有的是腊月二十四祭灶王。有记载和解释就是说,这叫兵三民四,或者叫军三民四。解释一下,就是当兵腊月二十三祭灶,老百姓是二十四祭灶。
清朝基本就明确了,最近这300来年都是腊月二十三祭灶王,没有腊月二十四祭灶了。
< class="pgc-img">>那么为什么到清朝就统一了,就没有腊月二十四祭灶了?我也是通过查证满人进关之后才知道。一个是满族人本身对数字的理解,他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灶王本身是大佬爷们,所以祭灶王必须是男的。老北京有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八月十五拜月的时候,都是女的,男的不拜月,而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要由男人主持全过程,女的基本就在屋里面干家务。
我觉得,确定二十三祭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作为满清入关之后,他在北京按八旗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全民皆兵。如果,按明朝“兵三民四”的说法讲,全民都应该“二十三祭灶”,所以清朝统一都是腊月二十三了。
做了什么样坏事儿要折阳寿?
“糖瓜”是关东糖,本身是东北的吃食,它包含浓厚的东北满族人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祭灶,为什么能够在中国流传近千年,长盛不衰?我个人理解,一方面是老百姓一年到头,农闲了,也该享受了,也该实现那么一个转折了。
同时祭灶的很多内容也是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正因为有这功能,所以老百姓有意识、无意识地就把它延续下来了。
作为朝廷来讲,求之不得,间接造成他们的政权稳定,所以这个习俗数百年、近千年长盛不衰。
灶王本身是一个神话人物。灶王爷,每年不管你是腊月二十四请回来,还是腊月三十请回来,反正天神到了你们家,到下一年腊月二十三,这期间他就是一家之主。家庭成员对他不能忽视,所以每个月初一、十五,早上起来要给他上三炷香,或者再加上两碗茶,下午再上三炷香,一个月等于就四次。
那么,为什么腊月二十三搞这么隆重的仪式?因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而且他对家庭整个一年的情况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等到腊月二十三,他要骑着马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他在凡间这一年的所见所闻,所看到的你这个家庭的各种情况,对的、不对的。
按传说,如果你做错了非常小的事儿,可能就要折你一家人的阳寿三天。阳寿三天,你这一辈子少活三天。可是你要做了大的坏事,那就要折你阳寿300天。要真是折阳寿300天,每年你都做不好的事,每年都折寿300天,这人的性命那就麻烦了。
什么事儿做得算不对,要折阳寿?这个也是有约定俗成的。比如说,家家都有灶台,你不能把脚踩到灶台上,或者是由灶台上迈过去,这是不允许的。还有什么呢?刀、斧子凶器之类的,叉子不能放在灶台上!往灶台、灶坑里边吐痰呢,这都不允许的,更别说往里大小便了。
在灶台面前,那不能骂人,不能说脏话。不能披头散发,不能赤身露体,不能哭哭啼啼,不能吵架拌嘴。
像我开始说的,不文明的事儿,不安全的,或者说对消防安全不利的行为,不利于家庭安定团结的行为,都不能做。
考虑到这灶爷在这儿看着,咱们可别做错事,不做这些事了,那就避免了家庭纠纷,避免了家庭火灾,所以他就保证了家庭的安定团结。你的家庭就和谐了。家家都和谐了,是不是社会就稳定了?社会稳定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就稳固了。
老北京讲,祭灶要是搞不好,可能要折寿。作为老北京,有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说。
祭灶的讲究
那么怎么能够好话多说呢?腊月二十三这天早上起来,家里面要恭恭敬敬地给灶王爷上供。
一百多年前,灶王爷、灶王奶奶印的和现在基本差不多。有的没有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者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抬头有“一家之主”。那么,你还得单买对联和横批,给它贴在该贴的位置。
< class="pgc-img">>这张画贴在哪呢?要贴在灶台的上面。如果灶台上面不方便,就贴在与灶台不远的上方。正规一点的,要弄一个木架子,上面贴着这张画,下边有一个跟小桌子似的摆放供品。每月初一十五要上三炷香,你得有个小香炉,接烟香灰的小盘,再弄两碗茶。
腊月二十三这天,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一个是要供糖瓜儿,粘他嘴的糖瓜。
现在还是这模样,一百多年以前也是这样。发黄色的是外面裹了一层芝麻,芝麻给炒了、碾碎了,所以是黄色的。下边糖瓜是白的,是黄米面和麦芽糖做的。长长的叫关东糖,趁着热切的、两两头一收缩跟小南瓜似的,这叫糖瓜。
腊月二十三上供的时候,给灶王爷上必定要有糖瓜。还有平常上供一样,一人来一碗茶。
还有什么呢?这按现在说法,多少有点匪夷所思。老百姓认为灶王爷和灶奶奶上天,得骑马去,往天上飞,往天上跑。得让马得吃饱了,喝足了,所以要摆一盘草节、料豆。
草节是马爱吃的,就是像药铺卖的节节草、甘草之类的。料豆就是黄豆和黑豆。
还要来一碗清水,就是凉水,也是供马来吃来喝的。如果说有钱、有条件的家庭,再给它上一盘点心,按满族人说叫饽饽。
二十三这天早上就要给它摆在那小供桌上,摆一天。到什么时候拿下来?在晚上定更之后,也就是晚上7点钟之后。由家里的男人,把这个画揭下来,上面有祭文,要拿到院里头高声朗诵。七点之后,天已经黑了,打着灯笼。
不是特别有钱,或者不是特别讲究的,也得说两句: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香又甜,请对玉帝进好言……
高声朗诵表达心情之后,把祭文和灶王爷这张画揭下来,糖瓜遇热就软,拿火一虚,软了就给抹到灶王爷和灶奶奶嘴上,还不能破。
有人说糖瓜给他嘴粘上,不让他说坏话。不是那意思。还得让他说好话。嘴甜一点就说好话了。把灶王爷的画、祭文,还有事先准备好的纸金元宝。把这几样东西放在灶坑里头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