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有害虫是中餐馆最常违例情况之一。(美国《世界日报》)
中国侨网12月6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根据旧金山卫生局公布的今年度因违反公共卫生规定被勒令暂停营业的餐饮店名单,由华裔经营的食品被罚的比例较高,其中三家餐饮店一年内被关两次,都由亚裔经营,两家是中餐馆,包括ABC茶餐厅及开心阁港式西餐厅。
新任旧金山卫生局环境卫生署华裔署长张春华近日率领十名餐馆卫生调查员,到华埠中华总商会与中餐馆业者见面,利用中英文详细说明市府执行的餐饮食品卫生条例。
张春华强调,卫生局并非针对中餐馆,这是市府一贯的政策,要确保消费者到所有餐馆购买及享用的食物都是干净及安全的,减少食物中毒的机会。目前全旧金山市有7000家提供不同菜色的餐厅,卫生局属下的调查员都上门检查每家餐厅的卫生情况,每年突击检查两次,没有例外。
中餐馆被临时停牌的个案不少。张春华说,中餐馆违反卫生规定的背景因素,与文化及语言都可能有关。目前共有五名懂中文的调查员负责监管餐馆的卫生情况,市府希望可雇用更多懂华语的调查员加入。目的是希望通过母语解释,让中餐馆业者更能明了各项卫生规定,必须遵守,否则将会被勒令关门,直至违例问题改善。
如果中餐馆和其他餐馆都遵守规定,张春华说,餐馆业者就不会被罚,消费者也乐于光顾清洁安全的餐馆,对双方都更好。卫生局已为餐馆业者及工人利用中文印制食品安全指南,列明各项餐馆要遵守的卫生规定,让民众索取。
根据卫生局新公布的资料,自今年元至11月中旬,卫生局共针对违例的餐厅及食物店采取72项停牌行动,勒令餐饮食店暂时停业,直至改善违例情况才可复业。该72次行动中,有三家餐馆曾两度违例,包括位于列治文区的开心阁西餐厅及Na Ya甜品店、日落区的ABC茶餐厅。
在该份查封的餐饮食品名单上,中餐馆、甜品店及点心糕饼店被关的次数,在72次中最少占24次。如果将日本寿司及越南餐馆也计算在内,亚洲餐馆共有33次,接近一半。因违例而被罚的中餐饮食店中,最多并不在华埠,而是列治文区,其次是华埠及日落区。(李秀兰)
< class="pgc-img">薯脆片使用了金箔粉。(受访者 供图)
>今年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食品销售者不得采购销售含金银箔粉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售卖含金银箔粉餐食。然而,厦门市民陈女士与朋友近日在滨北一家西餐厅就餐时,却发现所点餐品中含有金箔粉。接到线索,思明区筼筜市场监管所立即介入,现场查封两瓶金箔粉,及一瓶金箔膏。这也是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首次在餐厅发现使用金银箔粉。
市民用餐遇上金箔粉 服务员表示可以食用
近日,陈女士与朋友到湖滨北路一家西餐厅,经服务人员推荐点了一道价格为130余元的“香煎鹅肝”。菜品端上来时,陈女士发现在鹅肝上铺了一片金紫色脆片,出于好奇,陈女士向服务人员了解到,该脆片食材为紫薯,制成脆片后撒上一层金箔粉。“能吃吗?”陈女士的疑问,得到了服务人员肯定的回答。随后,陈女士与朋友分食了该脆片。
然而,陈女士事后与其他朋友谈及此事,朋友却提醒她: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金银箔粉。陈女士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后,接到相关线索,思明区市场监管部门立即介入展开调查。
2月22日傍晚6点多,筼筜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对该餐厅进行全面检查。执法人员在餐厅后厨操作区下方置物架上,发现一瓶装有金色粉末的粉红色塑料瓶,其英文标识含有“gold(金)”,打开一看,里面的金色粉末基本上都已经用完了。记者看到,塑料瓶原有文字均为英文,贴在瓶身背面的白色贴纸已有些模糊,在用法中有注明“装饰用不可食用”等字样。
后厨发现食品禁用原料 餐厅承认用于菜品中
起初餐厅工作人员表示,这瓶金箔粉是很久以前的,还未来得及丢弃,且早已不再用于餐厅内的食品加工、制作。但很快,执法人员就在网络上搜索到该店顾客的消费记录,在2月19日的一条带图文的消费点评中,还有顾客“晒”出那道“香煎鹅肝”,上面铺着金箔粉表层的紫薯脆片。随后,匆匆赶到的餐厅负责人承认,该金箔粉确实用在“香煎鹅肝”这道菜品上。负责人表示,这道菜是2022年新品,售出量并不大。
随后,在该餐厅出餐口的操作台上及仓库中,执法人员还分别发现一瓶金箔粉与一瓶金箔膏。金箔粉只余少量,而金箔膏还有大半瓶。在餐厅菜单内,执法人员看到,除了“香煎鹅肝”外,菜单上还有一款甜点及两款饮料在展示图片上为带有金箔粉的状态。现场调查取证后,执法人员对两瓶金箔粉、一瓶金箔膏依法进行查封、收缴。
“餐厅使用的金箔粉,为禁止经营使用于食品的原料。”执法人员介绍说,一些金箔粉在制作工程中,有可能还会混入铅、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因此,餐饮经营行业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用添加金箔粉这种方式招徕消费者。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目前该案已立案,正在调查之中。
【法规链接】多部门联合发文 禁止食品使用金银箔粉
2022年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食品安全监管,食品生产者不得采购使用金银箔粉生产加工食品,食品销售者不得采购销售含金银箔粉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售卖含金银箔粉餐食。
记者从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2月17日,海沧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发现某网红蛋糕店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在售蛋糕图片上疑似有金箔。执法人员立即依法对该网红蛋糕店进行检查,现场发现其生产经营的糕点违法添加金箔。执法人员立即要求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指出金箔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同时对店内的金箔予以扣押,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陈雪松)
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发布通知指出,金(银)箔金(银)粉类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
日前
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
立案调查
两起食品添加金银箔粉案
鹅肝、甜品上“洒金”
高档西餐厅被查
2月22日晚,在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思明区筼筜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根据线索来到地处该路段的一家高档西餐厅检查。
在餐厅后厨操作区下方置物架上,执法人员发现一瓶装有金色粉末的塑料瓶,其英文标识含有“gold(金)”,里面的金色粉末基本上使用完毕。塑料瓶原有文字均为英文,贴在瓶身背面的白色贴纸已有些模糊,在用法中有注明“装饰用不可食用”等字样。
该西餐厅工作人员称,这瓶金箔粉是很久以前的,还未来得及丢弃。但执法人员在网络上搜索到该店顾客的消费记录,在2月19日的一条带图文的点评中,有顾客“晒”出“香煎鹅肝”,上面铺着金箔粉表层的紫薯脆片。
随后,匆匆赶到的餐厅负责人承认,该金箔粉确实用在“香煎鹅肝”这道菜品上。该负责人表示,这道菜是2022年新品,售出量并不大。
在该餐厅出餐口的操作台上及仓库中,执法人员又发现一瓶金箔粉与一瓶金箔膏。金箔粉只余少量,而金箔膏还有大半瓶。在餐厅菜单内,执法人员看到,除了“香煎鹅肝”外,菜单上还有一款甜点及两款饮料在展示图片上为带有金箔粉的状态。
现场调查取证后,执法人员对两瓶金箔粉、一瓶金箔膏依法暂扣。目前,思明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该西餐厅进行立案查处。
糕点违法添加金箔
网红蛋糕店被查
在厦门市海沧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发现一家网红蛋糕店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在售蛋糕图片上疑似有金箔。
执法人员立即依法对该网红蛋糕店进行检查,现场发现其生产经营的糕点违法添加金箔。执法人员立即要求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指出金箔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同时对店内的金箔予以扣押,并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