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新闻网
年轻人的“朋克养生”又出了新花样——中药+冰淇淋组合,一冷一热的搭配引起社交媒体热议不断。“李时珍看了都坐不住了。”有网友说道。
38元一份的中药冰淇淋走红
最先出圈的是上海的一家网红冰淇淋品牌,其推出的中药草本口味的冰淇淋,带动“中药冰激凌卖断货”等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从某团购平台的菜单来看, 店内的冰淇淋口味有16种,每种冰淇淋都融入了中药草本元素,并标注出草本功效,如“桂圆红枣米浆”能安心宁神、“八仙果”能止痰化咳、“龙参茉莉青柠茶”能大补元气等。
价格方面,双拼(120g)、三拼(150g)、家庭装(500g)价格分别为38元、45元、150元。此外,店内还售有“苦行僧甘梨水”等中药茶饮,均价在20元左右。据店员介绍,门店的产品以冰淇淋为原料,只是混入一点草本增添风味,强调新中式草本、药食同源的概念。
截图自社交平台,网友分享的冰淇淋
多家药企入局“中药+”
今年以来,多家中医药企业开始走精细养生、即刻滋补路线,将三七、藿香、柴葛等中药材与眼罩、茶饮、酸奶、冰淇淋、咖啡等结合,推出特色产品,中药+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
比如,有媒体报道,在最近某个行业展会上,扬子江药业展台展示了龙凤堂黄芪咖啡,将其明星产品黄芪精与咖啡相结合,黄芪精有健脾补气功效。
8月9日消息,长药控股在互动平台答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下属子公司宁夏长药良生已推出多种茶饮及药食同源产品,包括以道地枸杞、黄芪为配方的养肝茶15种,祛湿茶20种,八宝茶9种以及压片糖果等药食同源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30个品牌专注于提供这类产品,包括“陆藜·开了个方子”“青楠五味茶”“椿风”“知嘛健康”和“百草间”等。其中,“陆藜·开了个方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一百多家门店,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广东和四川等20多个省份。而“青楠五味茶”也在全国多个省份开设了数十家门店。
真养生还是智商税?
中药+赛道走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医一直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根据《食品安全法》,《药典》中的物质只有纳入了食药物质目录,才能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原卫生部在2002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并附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又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要求“产品标签标识和经营中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医师王一战向中新健康表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不同体质的人适宜的中药配方不同。虽然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中药加食品是否符合这一理念,以及能否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药用价值,有待考证。
“尽管中药咖啡、中药冰淇淋以及奶茶雪糕等形式,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养生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并不适合吃,吃完这些食品以后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王一战提醒,中药成分的安全性特别的重要,包括是否有毒副作用,是否适合长期食用,以及是否适合特定的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都需要评估。
业邦6月29日获悉,新茶饮品牌椿风已于今年3月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南京星纳赫资本,融资后估值过亿。椿风创始人兼CEO胡开基透露,本轮融资将用于单店模型的优化升级、重点核心城市开设直营门店、品牌推广,抢占年轻养生茶第一品牌。
这两年,随着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肽、益生菌、燕窝等产品的走红,“功能性茶饮”逐渐从边缘靠近主流。成立于2018年的椿风茶饮,就定位于“养身茶饮”,品牌名取自庄子《逍遥游》,寓意“长寿”。
2019年5月,椿风打浦桥日月光店正式开业,2019年8月开出第二家直营店的椿风,在2个月后启动加盟业务。
< class="pgc-img">>胡开基表示,目前椿风在上海以直营和托管为主,已开设20家直营店,在浙江、江苏、广东、云南等地以区域代理为主,已开出近70家门店,基本上日均出杯量500杯,好的门店能超过1000杯,客单价25元上下,店均月营业额超20万。2020年椿风还入选中国潮流餐饮50强。
现在椿风拥有茶饮SKU35个左右,在椿风的产品策略中,有个“532”计划:即50%养身产品、30%奶茶产品、20%水果茶。
具体来看,产品分为主线爆款包括青汁刮油水、蜂王浆熬夜大补水、润肺清喉小吊梨汤、祛湿茯苓百合薏米水等,聚焦白领高频养生功能需求,定价20-30元,此外还有副线产品——草本鲜果茶鲜奶茶如胶原三宝奶茶、红颜三姐妹奶茶等产品,可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求,定价在15-25元左右。
在产品命名上,胡开基表示,“以前我们的产品取名,更多是站在原料、成分角度,还是过于内部视角,现在会接以消费者为中心,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消费者有痛点的场景是什么从,从这个出发,再加上食材或者品类,这样成功率更高。”
< class="pgc-img">>国潮是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的融合,文化自信助力国潮在消费各领域全面兴起,国内消费者青睐欧美品牌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这一潮流也开始席卷茶饮界,区别于传统茶文化复杂的工序以及低端的粉末、糖精冲泡,新式茶饮更多商业化、品质化、多元化。
具有“成瘾性”、“对冲性”两性特征的饮品更加符合用户刚需,其中喜茶、星巴克、可口可乐等属于成瘾性代表品牌,而椿风这种养身茶饮所在的对冲性饮品市场红利更加亟待释放。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对健康、养身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相对于冲击式饮品,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便捷且新鲜的饮品。
< class="pgc-img">>提起椿风,在大众点评、小红书等C端平台上,第一印象就是“十全大补”,一根人参插在瓶子里的熬夜大补水,主打熬夜加班场景,以及把流行的青汁进行改良,切中减脂瘦身需求的绿色“刮油水”。
其产品从包装、瓶型、到产品呈现,令人耳目一新,引发打卡风潮,也迅速积累了好口碑,实现了高用户复购率。在饿了么饮品类复购排名前10%,小红书自然流量达1万多篇。
去年年底,胡开基把椿风的定位从“养生茶饮”改为“养身茶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胡开基看来大有不同,“养生有些宽泛,容易和保健品等混淆,养身则更能体现产品特性,更年轻化。” 除了在门店现制产品上,椿风未来也将多矩阵打造新中式消费圈,着手布局零售和中式点心品类。
< class="pgc-img">>产品的研发方面是椿风的竞争力所在,椿风所有产品研发依托草本食材和时令果蔬,根据时令,各个季节都有爆款:比如夏季主打解暑的绿豆,初秋主打润燥的小吊梨汤,秋冬主打温补的山药等,且坚持对食材进行组合创新,产品研发根植于中式传统食疗理念,结合药食同源的中式养生系统。
胡开基透露,到2021年底,椿风有望开到300间店铺,预计营收过亿。
据悉目前椿风团队42人,其中研发人员5人。创始人胡开基是饮品连锁连续创业者,2015年离职全职创业,第一次创业经历是巧克力饮品连锁,开设管理三家门店;第二段创业历程,作为实际管理者联合创立国内第一家做新式养生茶饮品牌;2018年底创立椿风。
图片来源:椿风
新网北京8月13日电(记者 韦香惠)年轻人的“朋克养生”又出了新花样——中药+冰淇淋组合,一冷一热的搭配引起社交媒体热议不断。“李时珍看了都坐不住了。”有网友说道。
38元一份的中药冰淇淋走红
最先出圈的是上海的一家网红冰淇淋品牌,其推出的中药草本口味的冰淇淋,带动“中药冰激凌卖断货”等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从某团购平台的菜单来看, 店内的冰淇淋口味有16种,每种冰淇淋都融入了中药草本元素,并标注出草本功效,如“桂圆红枣米浆”能安心宁神、“八仙果”能止痰化咳、“龙参茉莉青柠茶”能大补元气等。
价格方面,双拼(120g)、三拼(150g)、家庭装(500g)价格分别为38元、45元、150元。此外,店内还售有“苦行僧甘梨水”等中药茶饮,均价在20元左右。据店员介绍,门店的产品以冰淇淋为原料,只是混入一点草本增添风味,强调新中式草本、药食同源的概念。
截图自社交平台,网友分享的冰淇淋
多家药企入局“中药+”
今年以来,多家中医药企业开始走精细养生、即刻滋补路线,将三七、藿香、柴葛等中药材与眼罩、茶饮、酸奶、冰淇淋、咖啡等结合,推出特色产品,“中药+”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
比如,有媒体报道,在最近某个行业展会上,扬子江药业展台展示了龙凤堂黄芪咖啡,将其明星产品黄芪精与咖啡相结合,黄芪精有健脾补气功效。
8月9日消息,长药控股在互动平台答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下属子公司宁夏长药良生已推出多种茶饮及药食同源产品,包括以道地枸杞、黄芪为配方养肝茶15种,祛湿茶20种,八宝茶9种以及压片糖果等药食同源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30个品牌专注于提供这类产品,包括“陆藜·开了个方子”“青楠五味茶”“椿风”“知嘛健康”和“百草间”等。其中,“陆藜·开了个方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一百多家门店,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广东和四川等20多个省份。而“青楠五味茶”也在全国多个省份开设了数十家门店。
真养生还是智商税?
“中药+”赛道走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医一直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根据《食品安全法》,《药典》中的物质只有纳入了食药物质目录,才能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原卫生部在2002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并附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又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要求“产品标签标识和经营中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医师王一战向中新健康表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不同体质的人适宜的中药配方不同。虽然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中药加食品是否符合这一理念,以及能否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药用价值,有待考证。
“尽管中药咖啡、中药冰淇淋以及奶茶雪糕等形式,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养生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并不适合吃,吃完这些食品以后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王一战提醒,中药成分的安全性特别重要,包括是否有毒副作用,是否适合长期食用,以及是否适合特定的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都需要评估。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