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了解异地商会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党建工作建设情况,重点围绕各级异地商会发展现状和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异地商会登记管理中好的经验做法以及创新亮点,异地商会登记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意见建议等,推进异地商会制度建设。2024年5月16日,由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巡视员、登记处处长余永龙,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管理一处一级调研员刘月楠,全国工商联组织建设部组织处二级调研员薛葵等组成的调研组到昆明市官渡区威远商会调研异地商会登记管理工作并座谈。
云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王定学、一级主任科员张筱兰,云南省工商联组织建设处二级调研员高鹏,昆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社会组织党委书记何艳波,社会组织管理处处长王江,昆明市工商联会员处四级调研员代启文,官渡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志新,官渡区工商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白钟云陪同调研座谈。我会会长、党支部书记曾庭贵,部分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参加座谈。
< class="pgc-img">>调研组在曾庭贵会长的陪同下,先后到商会办公室、党建活动室、商会文化建设展示区等实地了解了昆明市官渡区威远商会的发展现状。
< class="pgc-img">>座谈会上,曾庭贵会长代表昆明市官渡区威远商会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特别向大家汇报了商会在帮助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会员走访等工作亮点。曾会长表示,昆明市官渡区威远商会下一步将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坚定党的领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强化商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发展会员学习平台。通过举办各类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讲授课程,帮助会员扩宽视野,提升能力。三是优化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商会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会员凝聚力。四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继续加强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捐资助学、万企兴万村等公益事业,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 class="pgc-img">>秘书处工作人员从商会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党建引领、政企沟通、助企发展、社会公益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
< class="pgc-img">>昆明市官渡区威远商会自2017年成立至今,会员由成立时的40余家发展到现在的100余家,其中党员13位。2018年党支部成立至今已发展党员7名,培训积极分子14名。商会先后为会员企业融资近7000万元,云南旺旺肉业就达6000万元,为30多家会员企业融资。向贫困学生、各类自然灾害、疫情防控、精准扶贫、基础建设等社会公益累计捐款捐物超过100万元。同时,商会还为会员企业庆典、开业做花篮、布标,贺匾,会员生病住院走访尉问,排忧解难这是商会的职责,从不间断。因此,昆明市官渡区威远商会2019年度被评为昆明市“平安商会”;2020被评为市级“四好商会”;同年7月被官渡区评为“人道救助荣誉单位”;2022年被评为省级“四好商会”等荣誉。
< class="pgc-img">>调研组听取汇报后,对昆明市官渡区威远商会的工作亮点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商会在帮助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服务会员举措、会员企业走访调研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 class="pgc-img">>调研组表示,民政部、全国工商联将积极支持异地商会的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解决商会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商会继续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商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 class="pgc-img">>合影留念
(作者:李关富)
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 日前,昆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昆明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方案》,其中已逐步开展的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展现了昆明温情的一面。在城市的角落,爱心的微光已经在闪烁。如果遇到难处,只要到李建伟的策晨小吃店说出暗号,口味可选、饭菜管饱,还分文不收。年满70岁的老人或者是残障人士、环卫工人,可以在贾连华经营的3家舒心园宜良火巴猪脚米线店以成本价用餐。因为淋过雨,总想给他人撑伞,这是他们爱心的源头,传递于一蔬一饭间。
小吃店里的“A套餐”
到凤翥街的策晨小吃说出暗号“A套餐”,无论你想吃清淡的、重口味的,还是素的、荤的,老板李建伟一定会把一份爱意满满的饭菜送到面前。“其实套餐原来不叫这个名字,我看到其他地方有‘A套餐’,就在自家店门口也立起牌子公布暗号,有需要的人也更容易开口了。”李建伟说。
18岁从石林老家到昆明打工,李建伟深感不易。他曾经历过食宿无着的日子,非常庆幸当时得到了朋友的帮助。“现在稍微有点能力了,就想着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开店后,只要有人遇到困难,他都慷慨相助。一年前,他看到一户商家为困难人员推出“隐藏套餐”的新闻,就立马也照做了。2021年3月,策晨小吃“A套餐”正式推出。
“不是每天都有人来吃,三五天才会有一两个人来点‘A套餐’,也没有遇到专门来占便宜的人。”他接待过因看病导致生活困难的老人、失去双手的残障人士……点“A套餐”的客人,李建伟一视同仁,菜不够就现炒,一定管饱。吃“A套餐”最久的客人,连续来了一个月。“那个小伙子是个聋哑人,我和他沟通是靠写字。他连续来了两天,然后又专门和我说自己遇到了困难,能不能在店里连续吃一个月的‘A套餐’。”李建伟欣然答应。此后一个月里,小伙子每天中午都会来店里点上一份“A套餐”,李建伟还特地给他加了量,吃不完就打包带走。
“儿子告诉我,如果以后他也做这一行,会让‘A套餐’延续下去。”在李建伟的影响下,家人们都很支持爱心套餐这一举措。
特殊人群用餐可享优惠
白塔路341号,在贾连华的舒心园宜良火巴猪脚米线店里,红色布标常年挂着“70岁以上老人、环卫工人、残疾人长期8元吃米线”。8元是一碗足料猪脚米线的成本。2021年7月小店开张,针对以上人群,贾连华实行了半个月的免费优惠。当时,店里每天能卖出四五百份米线,常常到中午就卖光了,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免费的。此后,这份爱心又以每碗5元的形式固定下来。“我想尽微薄之力帮助这些特殊人群,也算是献出一点爱心。”贾连华的老家在昭通盐津,家里兄弟姐妹9人,他排行第四,父母艰难地把他们拉扯大。尽管自家经济条件很差,但他从小就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善良和助人为乐。
1998年,贾连华跟着亲戚学习木工手艺,之后又来到昆明打工。10多年前,他选定餐饮行业想创业,生意稍有起色,他就将思虑已久的爱心餐付诸行动。5月26日中午,75岁的吴钢来到店里,拿出一本红色的老年人优待证,10元一碗的米线,店员只收了8元。“我家住附近,常来这里吃,老板给我们优惠,非常感谢他。”吴钢说。
店员熊太琴告诉记者,今年的经营压力实在太大了,老板才决定收取成本价8元一份。“从去年以来,猪肉价格倒是便宜,但是佐料和其他材料价格都在上涨,尤其是食用油的价格从120元/桶涨到240元/桶。老板也是不得已才提了价。”熊太琴说,仅白塔路店,每天卖出的爱心餐就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一,约200份。
做出这个决定,贾连华好几天都没睡好觉。“我得先考虑让店能够经营下去,确保工作人员不失业。只要店开一天,优惠就会一直有。如果以后经营状况好转,我有了更大能力,就会做更多的事。”
昆明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姚丹苹
责编:符亚丽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建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月28日,信誉楼山东周村商厦开业。这是信誉楼自1984年创建以来,36年开办的第36家分店。
开业,对于商家来说是件大事,而信誉楼从不铺张。起初,不搞庆典,悄悄开业;如今,也只是悬挂喜庆布标,搞个简单仪式,不大张旗鼓,不宴请宾朋。
东光信誉楼商厦开业静悄悄
了解信誉楼的人都知道,简朴的理念源自创始人张洪瑞的本性。一张餐巾纸撕成两半用,一张电影票的背面用来做读书笔记……创业初期,张洪瑞就把“提倡消费,反对浪费”的理念引入企业,并以此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
一次,有个柜组主任开着“长流水”洗衣服,张洪瑞正好经过看到,提醒她关上水龙头,可过了一会儿回来见还是没关。张洪瑞提议对这位柜组主任免职,有人站出来讲情:这点事,能不能教育教育不处分?张洪瑞态度很坚决:“不爱惜资源是品质问题,不能迁就!”
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在信誉楼人们想方设法“节俭”。一位主管提议:为控制成本,应减少外出市场考察。张洪瑞纠正道:“主管们的能力,都是靠跑市场跑出来的,这笔开销不能省,该花的钱一定要舍得花!”
渐渐地,信誉楼人对“该花就花,能省就省”达成共识,也养成了习惯。花钱——信誉楼替政府担责接管黄骅人民公园,10年投入改造管理费用近千万元。张洪瑞说,“回报社会,这钱花得值”……省钱——多年来,信誉楼人出差能坐公交就不打车;员工食堂早年就开始卖“半份菜”;红白事不随份子、不请客,省事省心又省钱,不欠一分“人情债”……
信誉楼总是与众不同,不仅倡导员工“省”,还引导顾客“省”。1997年开办餐馆,就在明显位置贴出“每人最多点一道菜”“吃不了请捎走”的提示牌,有人不解:“你家开店还怕大肚汉吗?”张洪瑞说:“饭菜够吃就行,咱是怕点多了浪费,心疼。”作为老总的张洪瑞,来吃饭时偶有剩菜,他就带头打包。这在当时别具一格的经营理念,却把餐馆带得红红火火。
信誉楼员工食堂一角
一个“省”字,深深嵌入经营管理中,伴随企业走过36年成长路。目前,信誉楼百货集团在津冀鲁遍地开花,总营业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年销售收入151亿元,年纳税超过7亿元。而集团总部至今没建办公楼,仍和员工宿舍挤在一栋旧楼上。
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吕坤 鲁萍 宁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