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咖啡和茶饮这两个原本关联度不高的消费品,正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近日,茶饮品牌CoCo都可宣布,自2月1日起,全国有咖啡的门店现磨美式降价至3.9元/杯,生椰拿铁降价至8.9元/杯。在CoCo都可的原菜单中,美式12元/杯左右,生椰拿铁17元/杯左右。以此计算,这次降价的最高降幅接近7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广州天河区一家CoCo都可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此次咖啡降价活动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2000多家门店,活动将会持续到3月31日,为期60天。
在中国,咖啡一直被视为是一门潜力无限的生意,但与行业整体的迅猛上升势头相对应的,是其单品价格的不断下探。
受星巴克等外资咖啡品牌影响,消费者们对于单价超过30元的咖啡早已司空见惯,但瑞幸横空出世之后,低价战略开始在咖啡领域中盛行。身为茶饮老兵的CoCo都可宣布降价,意味着新茶饮品牌也开始加入到这场咖啡价格混战中。
茶饮咖啡不分家
在新茶饮行业,CoCo都可并不是第一个做咖啡的品牌。
早在2017年,蜜雪冰城开始孵化咖啡品牌“幸运咖”,并逐步在下沉市场加速拓店;2021年年初,乐乐茶首次推出咖啡品牌“豆豆乐”,产品包含脏脏系列、经典意式等浓缩咖啡、冲煮咖啡等;2022年,茶颜悦色也推出了咖啡品牌“鸳央咖啡”,其门店设计与茶颜悦色相似,走的都是新中式风。
除了在菜单中增加咖啡产品线和自建新品牌,新茶饮品牌们也通常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挤入咖啡赛道。
书亦烧仙草选择入股长沙的DOC咖啡;喜茶除了投资精品咖啡Seesaw外,创始人聂云宸个人还投资了深圳本地的KUDDO COFFEE和The Raven乌鸦咖啡;奈雪的茶则投资了上海AOKKA咖啡。
新茶饮品牌加入咖啡赛道的意图并不难理解——由“对手”变为“队友”,茶饮和咖啡两者之间关系的转换也许能够帮助品牌方触及更大的消费群体。
餐宝典创始人、餐饮分析师汪洪栋告诉时代财经,在国内市场,咖啡与茶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费群体重叠的情况。此外,两者的门店形态、供应链、连锁门店管理都较为接近。
“茶饮品牌借用原有品类优势,可以推出类似果咖等咖啡饮品。布局咖啡业务,茶饮品牌也可以丰富自身的产品品类,拓宽消费场景、扩大消费人群,从而获得新的增长点。”汪洪栋说。
在经历了拼品质、拼创意、拼营销和拼价格等多重竞争后,新茶饮行业已进入增速放缓的阶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17-2020年,中国新茶饮市场收入的规模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1428亿元。但在未来的2~3年,新茶饮增速阶段性放缓,调整为10%~15%。
相反,国内咖啡行业正迎来快速增长,对应的头部品牌尚能吃到市场红利。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瑞幸录得营收38.95亿元,同比大增65.7%,盈利也在持续改善,实现营业利润5.85亿元。
“和茶饮市场的冲高回落不一样,咖啡行业的内卷并没有茶饮行业激烈,目前正在经历一段爆发期。”汪洪栋对时代财经表示。
价格战愈演愈烈
不过,就像星巴克跨界推出茶饮产品一样,新茶饮品牌如今在咖啡行业泛起的水花并不算大。
以广州市场为例,接连两日,奈雪部分门店显示,生椰拿铁、拿铁咖啡、美式咖啡、燕麦咖啡等产品已售罄。从美团外卖等平台来看,目前广州正在销售咖啡的奈雪门店,其咖啡产品的销量不及奶茶产品。
喜茶咖啡产品的销售也存在类似情况。喜茶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咖啡产品并不是公司的主营品类,从销量来看,茶饮产品的销量要更大一些。
即便是近期疯狂打折促销的CoCo都可,其咖啡的销量依然远不及茶饮产品。以CoCo都可广州天石汇门店为例,美团外卖显示,其咖啡产品的月销量在4~71杯之间,相比之下,奶茶产品的月销量大多超过50杯,最高则达到600杯以上。
随着品牌之间的不断内卷,以及新茶饮品牌等外来者的入局,咖啡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
自2022年以来,星巴克开始派发各类咖啡券,并频繁推出“买一送一”等打折促销活动。在App和小程序,以及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星巴克会不定期发放满减券和“买一赠一”优惠券。在抖音团购,部分星巴克套餐价格更是腰斩,比如“早餐一饮一食”套餐就曾卖到19元,相当于原价的4折,而该套餐的销量已经超过80万份。
同样大搞价格战的还有瑞幸等国产品牌。瑞幸在抖音等平台通过直播带货销售优惠券,实现变相降价;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已在全国开出数百家门店,一杯现磨美式咖啡只卖5元;在瑞幸创始人陆正耀的操盘下,库迪咖啡正同样以“价格屠夫”的身份闯入咖啡赛道,每逢新店开业,库迪咖啡便会推出9.9元或11.9元喝咖啡的活动。
咖啡行业大打价格战的另一面是,各个品牌方目前几乎都以低价、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模式为主,在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咖啡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新茶饮。
“现在国内咖啡行业还处在增长期,整体的品牌和门店数量还没有茶饮行业那么多,但如果创业者蜂拥而至,未来大家可能也会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况。”汪洪栋告诉时代财经。
下奶茶行业价格集体跳水,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 行业竞争加剧:茶饮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为了吸引消费者,各大品牌纷纷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
- 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更加注重性价比。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价格实惠的奶茶。
- 原材料成本下降:随着原材料供应商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奶茶的原材料成本可能有所下降,这为奶茶价格的降低提供了空间。
- 营销策略调整:一些品牌可能通过降价来进行促销和营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 规模效应:部分品牌门店数量众多,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成本,从而能够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
朱丹蓬认为,价格战迎合了当前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行为习惯,而拥有完善供应链的头部企业更能适应这种变化,小型单店则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
下面有一些相关品牌的介绍:
- 蜜雪冰城:产品价格较低,有4元柠檬水、2元冰激凌、1元冰杯等。其致力于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始终秉承“近者悦,远者来;以奋斗者为本,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用优质的原材料打造产品,以优质的团队服务顾客。
- 古茗:其奶茶价格通常在10元至20元之间。该品牌期待打造一种极致日常化的喝茶体验,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通过喝茶感受、享受当下,并且过得更开心,变得更好。
- 茶百道:人均消费约12元至17元。该品牌加盟店不仅能够制造出可口、美味的各类奶茶,还十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倾向。
- 沪上阿姨:人均消费约15元至16元。该品牌隶属于上海臻敬实业有限公司,以“爱鲜果茶,喝沪上阿姨”为品牌定位,专注于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新式鲜果茶。
- CoCo都可:产品有珍珠巧克力、珍珠奶茶、珍珠拿铁、意式磨咖啡等,人均消费十几元。该品牌创立于1997年,隶属于亿鼎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每一季都会研发出属于自己的饮品。
- 喜茶:其产品有多肉葡萄、多肉杨梅、满杯红柚、烤黑糖波波牛乳、芋泥波波牛乳等,曾推出“纯绿茶妍后”4元一杯的活动。该品牌起源于2012年广东省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原名皇茶ROYALTEA,由于无法注册商标,故在2016年2月26日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
- 奈雪の茶:该品牌打破了过去对茶饮市场局限于低中端品牌的固有认知,通过专注提供优质食材现制的创意茶饮,选址城市高端商业中心核心位置,以及提供富有设计感的体验空间,走出了一条高端现制茶饮的发展路线。
- 霸王茶姬:该品牌2017年诞生于世界茶叶故乡——云南,坚持使用好茶好奶来制作对身体健康友好的茶饮,为茶友呈现一杯清爽不腻、能喝得到茶香的原叶鲜奶茶,招牌产品【伯牙绝弦】平均每年卖出2000万+杯。
- 鹿角巷:该品牌将鹿角巷 THE ALLEY DA打造为一个国际性且具生活化气息的家,致力于让顾客在店内感受到温暖,将品尝鹿角巷 THE ALLEY DA的饮品视为日常生活的一种态度。#奶茶市场争夺# #奶茶价格大跳水# #奶茶很赚钱#
夏福州新茶饮竞争激烈
奶茶跌破10元 跨界营销受宠
茶饮品牌跨界营销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炎炎夏日,喝一杯冰凉解渴的奶茶是年轻人惬意的消暑方式之一。最近,不少市民在点单时发现,奶茶价格变得“亲民”了,原本动辄二三十元的奶茶、果茶,如今用券后不到十元。而在营销上,商家也是花样百出,推动福州新茶饮销量持续攀升。
奶茶集体降价
10元一杯也平常
“以前觉得奶茶是奢侈品,随便一杯就是20多元,现在价格普遍便宜了,10多元就能买到,使用优惠券后,有的几元就能买到。”14日,市民赵女士在鼓楼区澳门路一家古茗奶茶店买一杯奶茶只花了9.9元。
“很合算。本来就不贵,现在又有9.9元喝爆款的活动,一天可以享受3单。”赵女士说。
奶茶的价格,尤其是高端奶茶的价格,的确正在走下神坛。
赵女士还记得前几年她在东二环泰禾广场购买喜茶、奈雪的茶时的激动心情。“那时,奶茶加点心的消费模式太新鲜了。买杯奶茶,30元至40元的单笔消费稀松平常。”
然而,今年夏天,即使是这些高端奶茶也集体降价,开启“亲民”模式,均价都降到10多元,最便宜的甚至降到10元以内。例如,在很多市民心中是“高价”代名词的喜茶,现在均价已降到10多元,而此前都是在二三十元。
在鼓楼区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张女士,单位在南街附近,周边奶茶店很多。最近,她惊讶地发现,各大茶饮品牌纷纷亮出“撒手锏”,价格杀入了10元以下——豆乳茶8元一杯、鲜果茶6元一杯……这样的价格,已和便利店的不少饮品价格相差无几。而一直走低价路线的蜜雪冰城,更是凭着4元柠檬水、2元冰激凌、1元冰杯深受顾客喜爱。
福州华润万象城“熙街口”短短百米路段就汇聚了众多知名茶饮品牌。
号称“奶茶帝国”
福州市场巨大
低价的背后,是奶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记者从业内获悉,福州的“奶茶时代”是从2002年开始。那时,一个名为葡京小站的奶茶小店悄然在福州出现,之后一路“北伐”,占领全国诸多重镇,在全国拥有500家加盟店。这个时代的奶茶,制作非常粗糙,基本是砂糖加上水果味调制品制作而成的甜品饮料,既没有奶也没有茶。2005年,香飘飘奶茶横空出世。奶茶从到店购买变为随时可以冲泡,福州街头的奶茶店地位遭到挑战,葡京小站也是在这个时期黯然离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福州人民对奶茶的要求也逐步提高,2006年至2010年,福州街头奶茶店开始第一次转型,水水葡京、阿二、叭卟、水舞功夫、橘果子等横空出世,鲜奶系列、鲜果茶系列、沙冰、甜品……陆续出现在奶茶店的菜单里。
2011年5月,台湾塑化剂事件暴发,珍珠奶茶遭遇历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奶茶市场一片萧瑟。危机下,福州第三代奶茶店顶住压力,开始用真正的茶来调制奶茶。以贡茶和快乐柠檬为代表的新生代奶茶店,放弃主打珍珠这条路,咸味奶盖登堂入室,开始了奶茶的又一次革新。
2014年8月,一点点入驻福州,位于福州学生街的首家店面一开业,立即就排起了长队。2018年底,喜茶入驻福州,一时风头无两,大批“嗑奶一族”排队2小时也要前往打卡。之后,以颜值为竞争力的鹿角巷“脏脏”奶茶、以“占卜”为噱头的答案茶、用软欧包锦上添花的奈雪、率先用“绢豆腐”为原料的厝内小眷村,更是各显神通,打开了奶茶新世界的大门。
如今,以古茗、蜜雪冰城、茉莉奶白为代表的奶茶新势力,更是在福州市场上攻城略地。据悉,福州市场上,奶茶店数量已超万家。在阿里巴巴发布的消费数据中,福州被称为“奶茶帝国”,点奶茶的频率是全国平均频率的1.5倍。
奶茶跨界营销
“卷”出新高度
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奶茶企业不仅仅在价格上做文章,新茶饮“卷”出了新高度,疯狂推出各种新品,并搞起联名跨界、多元产品。
随着价格战“刺刀见红”,各个奶茶商家也意识到,拼低价不是唯一出路,在“健康、多元”上下手,成为新茶饮吸引眼球的妙招。
例如,霸王茶姬对外公开产品热量,推行“营养选择”标识;古茗升级原叶鲜奶茶产品,产品均无植脂末添加、无反式脂肪酸;喜茶发布“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
消费者张女士说:“以前对健身的同事来说,奶茶是不敢碰的‘热量炸弹’,喝一杯奶茶一周白练。现在他们也会隔三差五喝一杯,以果茶为主。”
此外,各个奶茶品牌也都在创意上下功夫。去年以来,古茗与《莲花楼》、瑞幸与茅台、CoCo都可与手游《恋与制作人》、奈雪与《武林外传》以及周杰伦专辑《范特西》、茉酸奶与漫画《一人之下》等联名款一经推出,粉丝们便蜂拥而至。今年,各大品牌再接再厉,如古茗与《葫芦兄弟》《盗墓笔记》等合作推出各种套餐,引发消费者抢购;喜茶与吉卜力工作室联名,推出周边产品,圈粉“二次元”消费者。
当然,奶茶行业的“卷”,也对商家造成不小的压力。东二环泰禾广场一家奶茶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价格战对利润空间的压缩十分明显。此外,各个品牌一直出新品、搞活动,也为各个品牌增添了不少经营压力。
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人士表示,当下,新茶饮赛道已“卷”成白热化,新进的企业与资本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而技术壁垒已基本不存在,关键在于品牌壁垒和规模壁垒。未来,拥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来源: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