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思经镇团结村天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鱼塘与周边的青山、村居等相映成景。杜 秋摄
日前,记者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思经镇团结村天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鲟鱼养殖基地采访,只见池塘里的鱼群怡然畅游,翻动起阵阵水波。在离此地5分钟车程的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鱼子酱加工车间,经过分离鱼籽、装罐等17道工序,一盒盒享有“黑色黄金”美誉的鱼子酱看得人垂涎欲滴。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两大地形区。近年来,当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成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特色产业优势。2023年,雅安全市加工鱼子酱60吨,全球60%的鱼子酱产自中国,而雅安的产量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二,每100克鱼子酱就有14克产自雅安,占全球市场份额超14%。“雅安造”鱼子酱从西南深山走出,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好山好水养好鱼
如何养出一条好鱼?有人把鲟鱼养殖形容为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高经济附加值的工作。
首先,养殖鲟鱼离不开优质和清洁的水源,且对水温、溶氧量等有严格要求。其次,因为鲟鱼的消化系统不能有效分解植物蛋白,其饲料配方也较为复杂。能够产出鱼子酱的鲟鱼养殖周期通常为8年至15年,年份长短决定着鱼子酱的质量,全过程科学养殖、疫病防治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
较为严苛的养殖标准与较长的养殖周期是鱼子酱价格水涨船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市场需求持续走高是鱼子酱价格昂贵的另一个原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鱼子酱的销量峰值接近2000吨,后因野生捕捞被禁止,2023年产量只有480吨,缺口非常大。”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辉告诉记者。
有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鱼子酱市场规模将达到8.17亿美元,而2023年这一数据约为4.02亿美元。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雅安有明显的优势。
“雅安有着独特的冷水资源优势,且有多年养殖冷水鱼的历史,当地政府、企业对发展包括鲟鱼在内的冷水鱼养殖产业做了很多工作。”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陈德芳说。
雅安的鲟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天全、荥经两县,二郎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为鲟鱼养殖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雅安出境断面水质已经连续2年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测评结果中,在四川排名第一,当地森林覆盖率达69.42%。
早在2014年,当地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冷水鱼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的方向。在鱼子酱还没有“出圈”以前,以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为代表的“雅鱼”已经作为地方品牌美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既有冷水鱼,又不只有冷水鱼。《雅安市冷水鱼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30年)》(修编版)进一步明确,雅安将构建以打造鱼子酱品牌为核心,打造雅鱼、鲑鳟鱼品牌为支撑的雅安冷水鱼“一体两翼”品牌矩阵,进一步巩固雅安鱼子酱和冷水鱼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有政策,也有执行政策的魄力和行动。为了顺利引进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荥经县曾提供约6000万元配套资金修建拦水坝,将洁净清冽的水源引入鲟鱼养殖基地。
“共享鱼池”价值升
“3年前,我与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为公司提供了将近3万斤养殖周期近3年的鲟鱼。”杨勇是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的一名鲟鱼养殖户,他告诉记者,订单式养殖的技术标准更高,公司每斤鲟鱼的收购价比市场价高出近2元。
2021年,第一罐国产鱼子酱的生产企业——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亿元,在荥经县五宪镇成立了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事鲟鱼养殖和鱼子酱生产加工。“公司规划建设养殖和加工两个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70亩,预计在2026年全面达产后,鱼子酱加工年产能将达到220吨,年产值可突破6亿元。”邵辉说。
今年4月,公司与荥经县五宪镇阳春坝村举行了集体经济扶持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通过企业建设、村集体参与的形式共同打造3个“共享鱼池”,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20万元的固定收益。
而在天全县,“共享鱼池”模式已经十分成熟。“从2020年开始,思经镇带动18个村与企业联建‘共享鱼池’,共享发展红利。”天全县思经镇党委副书记梁红川告诉记者,当地习惯用“一池生三金”来形容“共享鱼池”带来的收益。其一是流转土地收租金,企业流转农户的土地用于冷水鱼养殖,农户每年每亩可收取租金1200元左右。其二是共建鱼池分股金,村民、村集体与龙头企业三方共同投资,建设标准化“共享鱼池”,由企业进行日常管理,通过“6%保底分红+利润二次分红”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其三是共养鲟鱼挣薪金,100余名当地村民通过在园区务工,人均月收入近5000元。2023年,思经镇1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金、薪金、租金“三金”模式获益111.8万元。
“2年前,我从成都回到家乡,来到润兆渔业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工资待遇我很满意,乡亲们有的在企业务工,有的自己养殖鲟鱼,还有不少人吃上了‘旅游饭’,团结村因为鱼子酱产业的发展变富、变美,欣欣向荣。”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员工卢佳瑶告诉记者。
销路销量齐打开
鲟鱼鱼子酱加工业的发展,助力雅安实现了水产加工业零的突破。“突破就像爬坡过坎,产业发展拾级而上意味着技术的迭代,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意味着要以更严格的要求守住品质关,确保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进,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曾柄瑞说。
陈德芳告诉记者,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系早在2006年就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方式与润兆渔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与企业长期合作,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包括良种培育、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其中‘鲟鱼高效健康养殖及鱼子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成果在2020年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陈德芳说。
在雅安人看来,今年年初用鱼子酱“回礼”哈尔滨引发的网络热度是机遇,抓住机遇持续打开鱼子酱的销路、提升销量更为重要。2023年,天全县鱼子酱产量60吨,加工鱼肉332吨,共计产值1.392亿元。其中,出口鱼子酱45吨,鱼子酱及附属产品实现出口创汇1368万美元。
“除了欧美等国家的市场份额在提高外,近年来日本、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也有不错表现,我们更希望能打开国内市场,让鱼子酱从曾经的奢侈品逐渐走向大众餐桌。”曾柄瑞以10年鱼龄的西伯利亚鲟鱼子酱举例,现在一小盒10克的售价在100元左右,可以作为牛排、烤鸭等美食的最佳搭档。
在陈德芳看来,“站”在网络风口的鱼子酱等热度退去后很容易被人们遗忘,国内市场要迎来转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一方面,企业要持续把控品质,通过营销和宣传打开销路,另一方面,还要多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更多研发与鱼子酱相关的食品,与中餐厅联名开发菜品等。”陈德芳说。
当前,雅安已委托相关企业申报注册“天府鱼子酱”区域公用品牌,让“雅安造”鱼子酱具有更清晰的辨识度。下一步,雅安将以建设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为抓手,增强县域间功能协调,构建从池塘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力争到2030年实现鱼子酱产量、加工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将雅安打造成世界鱼子酱之都。(记者 刘 畅)
来源:经济日报
| 常泽昱 海若镜
眼睛再一次干涩难耐时,杨蕾停下敲键盘的动作,下意识地摸向托特包里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确诊干眼症的第三个月,她依然十分依赖人工泪液。在这家媒体公司里,“花钱买眼泪的人”并不少,因为几乎所有人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和手机屏幕。
相较于青光眼、白内障等致盲性疾病,干眼症的临床痛点没有那么痛,但这不妨碍一些患者用“不致死、但生不如死”来形容患病体验。
“完全是恶性循环”,繁重的工作面前,医生“少用眼、多休息”的提议略显奢侈,杨蕾只好压缩闲暇时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饶是如此,不时来袭的干涩、异物感、灼烧感,总会拖慢赶稿子的进度,加重日常焦虑、导致失眠。不佳的睡眠质量又加剧着干眼症状,继续扰乱生活,以致于杨蕾“几次都在想要不要干脆转行”。
在IT、设计、互联网等“密集用眼型行业”,的确有人因眼睛不堪重负而转行。电子屏幕时代,手机俨然已成了“人体新器官”,原本更多是退行性疾病的干眼症,出现在越来越年轻的人群身上。
据《2023中高端眼科设备行业白皮书》数据:2022年中国干眼症患者接近3.6亿。每4个中国人中,可能就有1个人受困于这一疾病。
除了工作和休闲深陷屏幕漩涡的年轻人,儿童患干眼症的数量也在增多;不少家长因孩子频繁挤眼跑去眼科问诊,却发现孩子的眼部腺体已见堵塞。
尽管当前能够缓解干眼症状的方法有很多,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因此它曾在影视作品中被调侃为“绝症”。
患者都在急切地期盼一种效果更为持久、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式。除了日常用到的人工泪液、环孢素等药物,热敷熏蒸、按摩等物理疗法,近年来通过热脉动仪、强脉冲光等新型医疗器械,正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干眼症治疗。
用眼VS护眼,难以调和的矛盾
通俗地讲,干眼症的发病与眼睛“保湿机制”失调有关——每次眨眼,眼睑都会如同汽车的雨刷一般,将一层泪膜均匀涂抹在眼球表面,能够令眼睛保持湿润、清晰视物。维持泪膜稳定运作的腺体、眨眼功能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干眼症。
回想一下,在全神贯注刷短视频时,你是不是很少眨眼?
南京鼓楼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陈晖指出,人集中注意力盯着屏幕时,眨眼频率会降低很多,这意味着“泪膜的涂抹、脂质排出的频率,都会有所降低”。因此,视频终端使用时长与干眼症发作密切相关,每天使用显示终端时长超过8小时,即为干眼的症危险因素。
临床上,大部分干眼症是由于用眼过度、频繁佩戴隐形眼镜、不良眼妆习惯、近视手术等造成。
陈晖介绍道,这类干眼的难点在于:由于病程进程慢、健康意识不足,很少有人在干眼症初期就赶到医院就诊,而“一旦症状加重,结膜杯状细胞、角膜上皮细胞、睑板腺等部位功能受损,就会病情反复,很难痊愈”。
另一方面,改善用眼和生活方式,消除疾病诱因对于治疗干眼症极为重要,“感到好转就忽视对眼睛的养护,便很容易复发,甚至更严重。”
在几乎所有生活都难以与电子设备做切割的当下,重建一种与干眼症并存的生活秩序,对很多患者而言是一大挑战。因此,治愈或者尽可能长时间的缓解,成为临床刚需。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导致干眼症的器质性病变。
多位医生向36氪表示,临床中,由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导致的干眼症占据了主流;干眼症患者中,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者占比高达92.8%。
睑板腺,主要负责分泌泪膜的脂质体,负责眼睛的“锁水保湿”。这一腺体出现问题,会导致脂质层“锁水力不足”,水液层过度蒸发,眼表“保湿机制”失调,进而干眼。
陈晖介绍,与所有人体器官一样,睑板腺功能也会随年龄递增而退化,因此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主体通常为老年人。但近年来,罹患该症的年轻患者正逐年增多,“不到30岁,睑板腺少了1/3”“20岁的年龄,50岁的睑板腺”……社交媒体上诸如此类的内容,折射出群体焦虑。
甚至也有孩童“中招”。上海和睦家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生晖介绍,干眼症的患者群体呈现出逐年低龄化的特点,有家长因孩子频繁挤眼而前来问诊,其时睑板腺已见堵塞。
相较于需要频繁给药、只能在短期内缓解症状的滴眼液,近年来,针对部分干眼症分型,一些起效更久、体感更好的疗法也正被逐步探索运用。
“进击”的器械疗法
针对诱发干眼症的睑板腺功能障碍,融化睑脂、疏通睑板腺,恢复其功能至关重要。因而药物治疗之外,往往会搭配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等物理疗法。但实操中,这种疗法的效果持续时间短,且需要以玻璃棒、镊子等按摩挤压睑脂,并不舒适。
“跟用小米辣转了一圈一样,火辣辣的、针扎一样疼”,一位患者如此形容。
近几年,强脉冲光治疗仪、热脉动治疗仪等仪器的应用,部分缓解了上述痛点。
强脉冲光(IPL),原本主要用于皮肤科治疗和美容,向眼科的跨界源于本世纪初的一次“意外”:美国一位医学博士发现,经过强脉冲光治疗的酒糟鼻患者,干眼症状竟然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强脉冲光治疗干眼的探索应用自此开始。
尽管治疗机理尚未十分明确,但根据已有研究,强脉冲光可以在融化睑脂、疏通睑板腺导管、减少螨虫及眼睑炎症等方面发挥作用。
某外资品牌推出的强脉冲光干眼治疗仪;图源:品牌官网
临床实践也对此有所证实。上海和睦家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生晖分享了近期的一个典型病例:
患者进来后,就急着让医生开眼药水,给眼睛止痒。干眼症叠加结膜炎、睑缘炎,已经让他的眼睛不堪重负,日常迎风流泪,有时眼睛红肿得兔子一样;红着眼睛见客户,总会有一丝尴尬。经过4个疗程的强脉冲光、及药物治疗后,这位患者红肿消退、痒涩缓解,“用眼舒适度和外在形象都得到明显改善。”
陈晖所在的南京鼓楼医院2022年引入强脉冲光治疗仪后,至今治疗患者500余位。她告诉36氪,回访中,大约93%的患者干眼症状有明显改善。
不过,具体改善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
32岁的方明有两年干眼症病史,睑板腺重度堵塞,在体验过5次强脉冲光治疗后,她没有再继续治疗。方明认为,该疗法的优点在于“体感好,几乎没什么痛感”,但是“很麻烦,而且效果不明显,只有刚做完的几天是比较舒服的”。她所指的麻烦是治疗频次和疗程时间,强脉冲光一个疗程需到院治疗3-4次,每两次治疗间隔2-4周,因此一个疗程需2-4个月。
相比之下,热脉动治疗仪的疗程相对较短。“通常是一个疗程一次,每半年到一年重复一次”,生晖医生向36氪介绍。目前国内市场应用较为广泛的热脉动治疗仪LipiFlow来自强生,其原理主要是:对眼睑内侧恒温加热,同时对外眼睑进行脉冲式压力按摩,融化堵塞的睑脂并促进其排出,以疏通睑板腺。
某外资品牌推出的热脉动干眼治疗仪;图源:厦门眼科中心官网
恒温加热、加压一体的设计,使热脉动疗法在融化排出陈旧睑脂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体感较传统按摩好。临床中,有患者明显感到症状缓解:“之前不到中午就开始眼干,现在可以维持到傍晚”。
2024年初,美国眼科学会期刊《Ophthalmology》发表的综述文章称:与未治疗组相比,在接受热脉动治疗的1-12个月内,患者睑板腺功能障碍或干眼症的主观和客观指标均有所改善。
不过,现实中也有患者主观体验到上述器械治疗“效果很有限,基本感觉不到”。“看了一圈,效果很‘玄学’”,困苦于人工按摩睑板腺的疼痛,河南女孩叶婕针对两类仪器做了番功课,她感到社交媒体上使用者分享的反馈很参差。
对此,生晖医生表示,这可能主要与干眼症的慢性病性质相关,“不是说做完这个就一了百了。治疗后,用眼习惯的改善、热敷清洁的坚持,仍然要做。”
最终劝退叶婕、没有去做器械治疗的是费用。她了解到,单次热脉动仪治疗费用一般在一万元上下;强脉冲光的治疗费用浮动较大,单疗程花费从小几千到近万元不等。即便是最便宜的价位,也相当于自己小半个月的工资,她决定再观望一下:能更便宜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更多公司入局,干眼症患者或迎低价利好
医疗器械投资人、斌哥医械圈主理人胡斌向36氪介绍,强脉冲光、热脉动仪治疗花费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医院引进的仪器仍以外资产品为主,设备和耗材费用较为昂贵。不过,已有多家医疗器械厂商在开发这两种技术路径的干眼症治疗仪器,随着入局厂商的增多,未来患者或将以更低价格接受干眼症仪器治疗。
在受访医生看来,强脉冲光和热脉动仪两类治疗干眼症的器械并非是直接竞品,临床上有搭配使用的可能性。“比如一开始患者炎症比较明显,那可以先做强脉冲光干预,后续炎症消退后,再考虑热脉动仪。详细治疗措施,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生晖医生介道。
据了解,在监管准入方面,当前强脉冲光治疗设备用于提高睑板腺功能、助治疗并改善干眼症状时,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这意味着器械开发厂商需要按三类证进行申报,需要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的更多临床实验。2022年发布的一份专家共识中提及:强脉冲光治疗干眼症,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皮肤局部结痂、水肿、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相比之下,热脉动治疗仪目前只需获得二类医疗器械症,就可上市。因此,这一方向“卷”的趋势已初现苗头。
36氪观察到,2024年初,就有两家公司的热脉动治疗仪取得NMPA二类医疗注册证:臻复医疗推出的Tearmaestro液脉动干眼治疗仪;定视生物推出的睑板腺治疗仪DisionEyemore。
媒体报道显示,两款产品均针对睑板腺堵塞患者,以“加热睑板腺、软化睑脂、按摩排出睑脂”的方式,疏通睑板腺、缓解干眼症;同时可大幅降低患者花费。
热脉动治疗仪方面,还有多家企业的产品在研。除了通过自主研发降低设备成本、治疗费用外,衔微医疗创始人马维敏告诉36氪,其自研的热脉动睑板腺治疗仪,还考虑到了治疗舒适度的问题:“欧美人和亚洲人的眼型、眼球大小有显著差别,进口设备中接触眼球时的耗材,设计不太贴合亚洲人的眼型,我们针对这点也做了调整。”按照规划,衔微医疗的干眼症治疗仪预计在2024年Q4获批二类证,希望将“单次治疗成本减低至同类进口产品的1/3”。
不过,降低价格、打开渠道,也非易事。胡斌认为,进口品牌的先入效应在前,仅凭低价可能很难撬动院内渠道、赢得市场份额:“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两种器械的门槛没有那么高,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厂家可能面临同质化竞争。这个时候厂商最大的挑战可能更在于营销,需要给出一些具有差异化的打法,让医生和患者更愿意接受这一治疗方案,可以参考OK镜、医美等更侧重消费医疗场景的产品推广策略。”
胡斌同时指出,疏通睑板腺虽然是刚需,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花大量时间出入医院,因此未来小型化、轻量化、家用化的仪器,也许是器械研发的一个趋势。
电商平台上的部分消费品,也在印证这一观点——检索“干眼治疗仪”,弹出的家用仪器众多,不少宣称可以“改善眼睛干涩”,销量最高(超4万台)的一款商品详情页面显示,其功能是蒸汽熏蒸和穴位按摩。尽管不涉及睑板腺功能改善,仍有不少称自己“患有干眼症”或“睑板腺功能不好”的消费者为之下单。
厂商也已有所动作。此前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臻复医疗创始人戚良曾表示,计划将干眼治疗仪推广至更多非医疗场景,让更多干眼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马维敏亦承认,这是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不过,如何在设计便捷化、经济化的同时,保障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杨蕾、方明、叶婕为化名)
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李明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男人,年过三十,平凡的外貌,踏实的性格。在小镇上的一家小型工厂里,他担任仓库管理员。虽然月薪只有2000元,但工厂给他缴纳了社保,这让他心里踏实了许多。每天早上,李明都会骑着那辆已经用了多年的电动车准时出现在工厂门口,开始一天的工作。
李明的妻子王丽是一名家庭主妇,专心照顾家里的琐事和他们5岁的女儿李小雅。小雅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虽然收入不高,但一家人相互扶持,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一个周六的下午,李明和妻子带着小雅去镇上的公园玩。公园里人来人往,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李明坐在长椅上,看着女儿在滑梯上欢快地玩耍,心里感到无比的满足。
< class="pgc-img">>“明哥,好久不见!”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李明的思绪。他抬头一看,竟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张强。
“张强!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李明惊喜地站起来,拍了拍张强的肩膀。
“刚回来几天,想着来看看老朋友。”张强笑着说,两人热情地握手。
两人坐下来聊了起来。原来,张强这几年在外地闯荡,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资金,现在打算回乡创业。
< class="pgc-img">>“明哥,我跟你说啊,现在是个好机会,我准备开一家餐馆,咱们一起干,肯定能赚大钱。”张强满怀信心地说道。
“开餐馆?”李明有些迟疑,“我对这方面可一点经验都没有。”
“没关系,我来负责经营,你就负责帮忙打理一下就行。”张强拍了拍李明的肩膀,“你想想看,现在这份工作工资不高,以后孩子上学、家里的开销还大着呢。我们一起干,赚了钱,你家里的生活质量也能提高。”
李明听着,心里有些动摇。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收入确实不高,未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看到女儿李小雅,他心里更是希望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 class="pgc-img">>晚上回到家里,李明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王丽。
“张强说想让我跟他一起开餐馆,说能赚大钱。”李明有些犹豫地说道。
“那你自己怎么想的?”王丽放下手中的针线,认真地看着李明。
“我……我也不知道。”李明挠了挠头,“现在这份工作虽然稳定,但工资确实不高,我也想试试能不能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条件。”
< class="pgc-img">>王丽沉默了一会儿,说:“这件事你得好好考虑,毕竟现在这份工作有社保,万一创业失败了,我们的生活怎么办?”
李明点了点头:“我明白,我再好好想想。”
第二天,李明在工厂里干活时,脑子里总是想着张强的话。他幻想着如果创业成功,家里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可是,一想到辞职后的不确定性,他又感到无比的焦虑。
几天后,李明决定再和张强谈谈,了解更多的细节。张强详细地介绍了他的计划,描绘了未来的美好蓝图。李明的心逐渐被打动,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 class="pgc-img">>李明终于下定决心辞去了工厂的工作,全心投入到与张强的餐馆创业中。他们在镇上的一条繁华街道上租下了一个店面,经过简单装修后,小餐馆开业了。起初,李明和张强都充满了希望,每天早早起床准备食材,晚上忙到深夜才关门。张强负责前台招呼客人,李明则在后厨忙活。
然而,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餐馆的生意并不如预期那样红火,镇上的居民更习惯去老字号的餐馆用餐。李明和张强虽然在味道上下了功夫,但缺乏经验的他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显得手足无措。生意一天天冷清下来,餐馆的开支却是实实在在的。
“明哥,咱们这样下去不行啊,得想办法吸引更多的客人。”张强皱着眉头说。
“我也知道,可现在镇上餐馆这么多,我们根本没有竞争优势。”李明无奈地叹气。
< class="pgc-img">>为了吸引顾客,他们尝试了各种促销手段,但效果并不显著。餐馆的营业额依然不见起色,开业几个月后,他们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李明开始感受到巨大的经济压力,特别是看到妻子王丽和女儿李小雅,他心里的自责感越来越重。
一天晚上,李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王丽看着他脸上的疲惫和无奈,忍不住问道:“生意还是不好吗?”
“嗯,还是不行,竞争太激烈了。”李明低声说道。
“咱们家现在的积蓄都快用光了,孩子的学费还有家里的生活开支怎么办?”王丽的语气中透着焦虑。
< class="pgc-img">>“我会再想办法的。”李明强装镇定,但心里却一片茫然。
就在这个时候,小雅突然生病了,高烧不退,李明和王丽连夜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李明的心彻底崩溃了。
“怎么会这样?我们根本负担不起这么高的费用。”王丽在医院的走廊里低声抽泣。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李明紧握着拳头,眼中充满了自责和无奈。
< class="pgc-img">>没有了社保的保障,李明不得不四处借钱来支付小雅的医疗费用。经济的困境让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成了问题。李明和王丽的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王丽对李明轻易辞职的决定充满了埋怨。
“你当初为什么要辞职?现在搞得我们家一团糟!”王丽忍不住冲李明发火。
“我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李明无力地解释,心中却充满了后悔和自责。
日复一日的争吵和压力让这个家庭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沉重。李明在餐馆和家之间疲于奔命,却始终看不到希望的曙光。他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曾经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如今只剩下无尽的苦涩和悔恨。
< class="pgc-img">>几个月后的一天,李明无意中在街上遇到了以前的同事老刘。两人寒暄了一番,老刘问起李明最近的情况,李明如实相告。老刘听完后拍了拍李明的肩膀,说:“你知道吗?咱们工厂最近在招人,你要不要试试?”
李明愣了一下,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有些犹豫,但想到目前的困境,他决定放下自尊,重新申请回到工厂工作。
回到家后,李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丽。王丽听后,眼里闪过一丝希望:“你真的决定回去吗?”
“是的,我想再试试。”李明坚定地点点头。
< class="pgc-img">>第二天,李明早早来到工厂,找到主管申请复职。主管看着李明,说:“李明,虽然你之前辞职了,但你的工作态度一直不错,工厂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既然你愿意回来,我们欢迎你。”
李明心里一阵感动,感激地说:“谢谢您,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
重新回到工厂后,李明依然担任仓库管理员。尽管工资依旧不高,但他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也更加明白了稳定的重要性。每一天,他都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
一天晚上,李明和王丽坐在小雅的床边,看着女儿甜美的睡颜,王丽轻声说:“李明,虽然这段时间很难熬,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度过难关。”
< class="pgc-img">>“是的,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稳定的重要。”李明握住王丽的手,眼中充满了坚定,“以后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工作。”
在李明和王丽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生活渐渐回到了正轨。李明重新得到了社保的保障,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好转。尽管生活依旧平凡,但他们的心态却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踏实和知足。
一次,李明在工厂里与同事们闲聊,大家聊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个年轻的工友抱怨道:“这工资这么低,真想辞职去闯一闯。”
李明听后,沉思了一会儿,说:“小张,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还真的辞职去创业了。但现实告诉我,有时候稳定比追求所谓的梦想更重要。特别是有了家庭,有了责任,稳定的收入和社保保障能给你和家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 class="pgc-img">>“小张,不是我打击你,有些时候看似光鲜亮丽的机会,背后可能藏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做着一份有社保的工作,哪怕工资才2000,都不要轻易辞职。”李明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感触和告诫。
年轻的工友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明的故事在工厂里传开了,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他的经历让许多年轻人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选择,也提醒着他们珍惜眼前的稳定生活。
李明和王丽的生活依旧平淡,却充满了踏实和希望。每天早上,李明依然骑着那辆电动车准时出现在工厂门口,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知道,虽然未来可能依旧充满挑战,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凡的生活也能过得幸福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