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29日,第十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以下简称,火锅节)启幕。今年的火锅节,各大火锅企业或参展商创意层出不穷,不少新技术、新产品、新风格的麻辣火锅,“让世界开始滚烫”。
炫彩风:3D全息投影让老火锅换新颜
今年火锅节,老牌的小天鹅火锅焕发新容颜。在小天鹅展位上,全新3D全息投影的使用,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打卡”。
小天鹅火锅推出了一桌生态火锅宴,通过3D全息投影,在宴席中间众多绿色植物的上方,五颜六色的大蝴蝶在花丛中和绿色植物间飞舞,栩栩如生,非常绚丽漂亮。
技术风:氮气保鲜开启火锅新吃法
而旁边的周师兄重庆火锅,推出了最新安全环保技术的氮气塑封保鲜,开启重庆火锅新吃法。
消费者在现场就能看到,周师兄火锅的大刀师傅,将一个个新鲜猪腰打成0.2厘米的薄片后,通过氮气塑封保鲜这种环保方式放置,无论是市民现场点餐,还是通过线上点餐配送,送到顾客餐桌上的菜品始终保持新鲜、安全、原滋原味。
时尚风:火锅让世界开始滚烫
在“万人火锅宴”及“火锅星光大道”展区,珮姐火锅作为重庆火锅天团成员品牌隆重亮相。
“让世界开始滚烫”、“连续四年蝉联美味不用等重庆火锅排队王”、“重庆火锅天团第一名”等等标语,加上时尚而国潮范十足的装修风格,让珮姐成为火锅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航天风:开启火星美食之旅
随着今年航天热的出现,火锅节现场也掀起了一股航天风。
今年,老牌的刘一手火锅就让人眼前一亮,火锅展位内星光灿烂的是刘一手“火星旗舰店”,店内顶部是大小不一的火星,火锅展位外,穿着航天服的“宇航员”来回穿梭,展位顶部还有一个穿着白色宇航服,坐在火星旁边的宇航员,整个展位充满了浓浓的航天风。
工业风:底料加工生产线搬进展场
如果你认为火锅节现场只有吃的,那就错了,今年的火锅节,浓浓的工业风扑面而来。
重庆馨亚油脂有限公司也将低温液压榨油机搬到了现场,观众可以现场观看火锅油碟用油最大供应商的馨田火锅油是怎么榨出来的。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低温压榨设备正缓缓压榨芝麻油,芝麻油原料精选湖北芝麻,低温压榨技术结合汪氏五代家传技艺,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关注。
此外,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就将大型工业机器人带到了现场,该机器人主要是替代人工进行炒料,克服了高温高油的人工炒料痛点。
中科华力机械公司也将大型自动化炒料生产线搬到了现场,从煮椒到节能炒料、全自动给袋式灌装、直线块状底料灌装等等,全部全自动一条线完成。
上游新闻记者 毕克勤 徐菊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年一度的重庆火锅文化节拉开帷幕,本届火锅文化节特设火锅创意集市,当火锅遇上文创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10月25日上午,上游新闻·重庆晨记者来到金源时代广场看到,火锅主题的文创产品引来不少市民驻足选购。
火锅主题的文创产品受欢迎
来到位于大门旁的创意集市,一个个小展位显得特别精致。在第一个展位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小件文创产品引来人们的关注。
“老板,这个啷个卖?好逼真哟!”一位来自四川的朋友问道。“你看老板,这个中间是火锅,周围还有12个配菜,整个是套,不贵,只要一百多元钱。”
重庆寻物集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刘洋介绍,这是他们首次参展,带来了20多款火锅主题的文创产品,包括手机壳、钥匙挂件,明信片、胸针和冰箱贴等。
刘洋介绍,他们在线上和线下都有销售,冰箱贴和手机壳卖得最好,一个月可以卖1000个左右。
磁器口出现在餐盘上
在集市的一个展台前,一个剃着板寸的男人正用小刀扎刻着竹子,竹子被刻成了竹签一样的粗细,然后一节一节地拼接起来。
这位手艺人名叫陈昌培,今年45岁,自己在茶园做了一个扎刻工作室,扎刻技艺是一项传统技艺,相当于是微型的传统木工活。“我从小就痴迷传统的木工活,后来在网上开始学习扎刻。”
陈昌培说,这次火锅节他带来了扎刻工艺的餐盘。他指着一个制作成磁器口牌坊造型的餐盘说,这个花了五天时间,售价在700元左右。
“售价会不会太高,好卖吗?”记者问。
“这是纯手工的,必须卖这个价。”陈昌培说,他曾为一些高级酒楼定制过,这个手艺值这个价。
把创意用到火锅底料上
传统的火锅底料往往是方块形状,然而他们家的火锅底料却呈现出丰富的图案。在重庆嘉陵巷市井火锅展台前,一块创意火锅底料引来人们围观。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看到,底料的造型独特,有两条跃起的鱼围在一个金元宝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火锅店创始人徐畅说,这款底料名叫财源滚滚,寓意吃了这锅火锅的人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发财。
徐畅说,他们是一家老店,店里主打的是怀旧风。他们自己有生产底料的工厂,底料都是在厂里用模具加工好了的。目前,有五款底料,包括财源滚滚、茉莉花开、鸿运当头等。会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提供创意火锅底料。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析力
近,火锅界都流行什么?
炫了100顿火锅后,餐见君发现,尤其在川渝地区,各大火锅店的产品正在发生迭代:
“巨型”卤味刷新认知;产品微创新成趋势;炸物系列爆发......
第 1150 期
文 | 田果
紧跟需求,产品微创新势不可挡
川渝火锅竞争激烈,只有不断“内卷”、不断创新,才能进化生存。
不难发现,老三篇、牛肉、虾滑等传统经典产品还会继续流行,但在此基础上会有一定的微创新,或从形状、或从摆盘、或从搭配,但其背后有一个共通的原则,就是紧跟消费需求——
1、红烧圆子蛋
▲后火锅 红烧圆子蛋
狮子头大小的圆子里,包着一个虎皮蛋,稍微红烧一下就入味了,下到火锅里煮片刻,裹满红油的圆子蛋一口下去,纷纷绵绵的鸡蛋黄,实在饱满的肉感,过瘾!
其实,肉丸和虎皮鸡蛋都是很常见的食材,后火锅却把两者相结合,超乎了想象,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这种A+B=C的产品创新方式,永不过时。朱光玉的新品椰浆虾滑也是同样逻辑。
▲朱光玉 椰浆虾滑
2、油辣子现摊苕皮
现摊现吃、比锅还大!在重庆,我发现一个好东西:现摊苕皮。大芊金、瑞君香、土货火锅等品牌真的把苕皮玩上了天花板。
现摊苕皮爆火,背后有两点原因:一是它外形很大,差异化明显,一眼就能让人记住;二是在明档现摊的动作,让顾客有参与感,这两点也决定了它具备传播性和话题度。(点击下方视频,看岩岩讲苕皮)
火锅餐见,赞20
3、千丝黄喉/瀑布土豆丝
片状黄喉常吃,千丝黄喉可不常见。切成丝丝的黄喉,拈起一筷子“七上八下”,黄喉微微发卷,热辣鲜香,爽脆的口感在唇齿间“咔吱”作响,直到码字我还在回味。
▲千丝黄喉
同样原理的,还有火爆火锅圈的“瀑布土豆丝”,也是改变了土豆的常规呈现,一道道垂天而下的“油”帘,如同瀑布一般,瀑布土豆丝堪称锅底的试金石,锅底辣不辣,一试便知。
▲瀑布土豆丝
这两款菜品爆火川渝的背后,是餐饮人对顾客消费需求的捕捉和把握。
炸/烤物爆发,产品线更具烟火气
这次,餐见君发现,川渝火锅店里的炸物的品种越来越多,升级趋势也愈演愈烈。
最开始,是小酥肉、油炸掌中宝这类小吃,现在则融入了形式更加丰富的炸物系列,产品线更具烟火气和传播性。(相关阅读:为什么炸物成为流行?)
不少火锅店出现了单独的炸物档口,能明显感觉出,炸物在火锅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火锅+炸物这阵风也慢慢起势——
1、超大一个炸蛋
▲电台巷 贡菜炸蛋
螺蛳粉里吃过炸蛋,没想到现在火锅里也可以加炸蛋了!
将鸡蛋液炸成大片,平摊在盘子上,呈现方式给人份量感十足,拍照也好看。像楠火锅、洞子火锅、电台巷等许多品牌都见到了它的身影。并陆续出现了双椒炸蛋,贡菜炸蛋升级版。
操作简单成本低,还具备网红属性,顾客点单无压力,你可以认真考虑一下了。
2、脆皮五花肉/肥肠包大葱
< class="pgc-img">>▲肥肠包大葱
这两款产品大家或许不陌生,都属于火爆全网的小吃,是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对象。
他们单独就很好吃,煮进火锅更绝,尤其是肥肠包大葱,卤肥肠的软糯香辣,综合了大葱的清香回甜,妥妥的深陷搭配。
好比付一八火锅的脆皮五花肉、洋马儿火锅的肥肠包大葱,也给了消费者一个被选择的理由。下一个应用到火锅的网红小吃是谁?不妨大胆预测下。
3、黑虎虾虾卷
▲黑虎虾虾卷
玖嘉久在前不久的新品发布会中,发布的一款炸物新品。主要原材料是黑虎虾,馅料充足,也可以摆出造型感,作为火锅店餐前小吃的潜力,将来有一天替代小酥肉,也是有可能的。
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后火锅的炸葱葱卷,形状很像葱,外皮酥脆,里面是软糯的土豆泥,口感丰富。
“巨型”卤味,再次刷新大众认知
这次,餐见君惊讶地发现,在川渝地区的火锅店,卤味菜品占比很大的比重,耙牛肉、卤肥肠、卤鸡爪等,基本成为标配!
只不过,在食材的选择和体量的呈现上有所突破,川渝火锅的卤味系列,再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
1、一整只鸡
< class="pgc-img">>楠火锅的姐妹品牌杉姐火锅,上新了一款名为“一整只鸡”的火锅全鸡,卤鸡是提前腌制好的,鸡肚子里有干花菜和小鲍鱼,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在牛油火锅里烫。
无独有偶,瓜西西火锅也有这道菜,十分有记忆点和噱头,但餐见君有个疑虑:吃完这只鸡,还有胃容量吃其他菜嘛?
2、火锅猪蹄
整只的火锅猪蹄,也陆续受到各大火锅店老板的重视,从卤味跨界到火锅。
何平舅舅街市火锅、杉姐火锅、仪表厂火锅等,都有这款不可一世的“大猪蹄子”,成为Z世代点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吃又上头。
不难发现,“整只”“整个”“整条”这类巨物呈现,正在成为流行,它不仅有传播的理由,更给了消费者尝鲜和性价比的概念。
流量担当,夏季冰品卷到天花板
夏天的快乐,就是要吃冰。
刨冰,高颜值、造型独特、互动性强,给了顾客超值、惊喜的感受,同时也利于自发拍照传播,无疑是夏天最炙热的“流量担当”。去年,川渝火锅串串店就已加入“冰海战”,推出的各色刨冰、雪花冰、绵绵冰等......
今年,火锅店的冰品似乎更“卷”了——
1、小面冰
< class="pgc-img">>▲图片源于“成都范儿”
后火锅的刨冰确实会玩:黑金栗子小面冰和番茄肥牛小面冰,成为小红书刷屏的流量密码。
“小面”端上桌,不是凑近感受到冒着冰气,真的让人傻傻分不清。面条部分由栗子泥制作而成,绵密沙沙的口感非常细腻,不会甜得齁。
得个“最具创意奖”也不过分,是不是和别家的立刻有了差异化?
2、椰子灰牛乳冰
朱光玉的牛乳冰系列,装在金属色的餐碟里,造型美丽,摆盘精致。
尤其是椰子灰牛乳冰,颜色太酷了,奶砖、冰淇淋、牛乳冰......整一个黑灰配色,哥特氛围有了。可能椰子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研究的那么透彻。
哪里都好,but 椰子灰嘛,吃完嘴巴一整个黑。
3、生椰拿铁
< class="pgc-img">>▲巴蜀大将 生椰拿铁
火遍成都的生椰拿铁也到火锅餐桌上了,火锅+咖啡的CP我可以!
巴蜀大将的生椰拿铁,椰乳搭配冷萃咖啡,配上Q弹软绵的棉花糖,香醇浓郁,“成都”字样的拉花设计和盖碗茶器具,处处都透出这很成都的气质。在火锅店像喝茶一样喝咖啡,又解辣又有趣。
4、椰子蛋/椰子雪糕
< class="pgc-img">>与市面上的椰子蛋产品不同,海底捞的新品椰子蛋主打“一椰三吃”概念,,超大一个椰子蛋,先喝椰汁,再吃椰肉,最后将椰奶菜菜倒进椰子蛋里,自制清凉补品。
这次一起上新的还有椰子雪糕,“连壳都能吃”,很快在社交媒体打响。
这波火锅新品盘点未完待续,餐见人在创新的路上也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