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特色街区位于南塘风貌街南段,是国家4A级景区——印象南塘的重点项目之一,是温州城市“两线三片”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浙南地区首个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大型特色街区。
< class="pgc-img">>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定位为:
- 传承发展温州中医药文化历史(南宋时期永嘉医派是全国三大医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 打造成全国示范中医药特色街区;
- 形成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特色线路;
- 成为诊疗、养生、文化展示、旅游、产品销售等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中医药健康保健产业集聚区,增添温州新名片。
10月1日
恬真堂·睡眠中心、浙派中医温州名医馆、
杏和南塘门诊部、三馀堂药店、
瓯越名医特色馆、延生堂国医馆等
一齐开放
优惠福利、名医义诊
等你来享
街区还设有
温州南塘名医大讲堂
温州历代名医展示厅
马氏家族医读文化展馆
《浙南本草》甘慈尧工作室等
中医药特色文化项目
< class="pgc-img">>开街活动期间
免费推拿!免费针灸!免费煎药!免费挂号!
诚邀广大市民前去体验哦!
预知各医馆优惠详情及福利指南
请仔细阅读以下活动内容
恬真堂·睡眠中心
< class="pgc-img">>开业期间,将推出专家义诊、免费耳穴埋豆、免费睡眠健康检测、免费经颅磁体验、鼓圈音乐治疗、催眠减压、八段锦健身气功、助眠瑜伽等免费体验活动。
活动详情:
1.专家义诊、免费耳穴埋豆、免费睡眠健康检测、免费经颅磁体验(限10人)
活动时间:9月30日-10月7日 8:30-20:30
2.鼓圈音乐治疗(限18人)
主讲人:高雄鹰
活动时间:9月30日 8:00-10:00
3.催眠减压体验(限16人)
主讲人:刘志宏
活动时间:10月1日 8:30-10:00
4.八段锦健身体验(限18人)
主讲人:陈春
活动时间:10月2日 8:30-10:00
5.《母乳喂养与孕产妇睡眠》讲座
主讲人:陈晓映
活动时间:10月3日 9:00-9:45
6.睡眠瑜伽体验沙龙(限12人)
主讲人:胡海燕
活动时间:10月3日 10:00-11:00
7《失眠,不用药也能战胜》讲座
主讲人:叶敏捷
活动时间:10月4日 15:00-16:00
8.《不觅仙方觅睡方》讲座
主讲人:胡万华
活动时间:10月5日 15:00-16:00
9.“童养时光”成长课程亲子公开课(6-8个家庭)
主讲人:陈慕琳、陈静
活动时间:10月6日 18:30-20:00
10.“音乐,你好!”音乐亲子鼓圈(1个大人1个孩子,限10对)
主讲人:林郭舒
活动时间:10月7日 9:30-11:0011.睡眠音乐治疗体验沙龙(限12名女性)
主讲人:高雄鹰活动时间:10月7日 14:30-16:00
(具体活动情况以当天为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恬真堂·睡眠中心所有!)
门店地址:温州市鹿城区南塘风貌区划龙桥南段8号楼
联系电话:0577-55599577
浙派中医
< class="pgc-img">>开业期间,将推出开业健康四大礼——国医大师免费义诊、现场免费健康咨询、中医外治项目免费体验、免费推拿、免费针灸等优惠活动。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9.30-10.7 8:00-17:00
活动内容:
1.名医专家现场义诊
2.双城联动,国医大师领衔的百位中医大咖义诊号免费送
3.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全国血液病分会活动专家义诊号免费送
4.免费健康咨询(量血压、健康小贴士发放)
5.中医外治项目免费体验(1个部位,推拿或针灸“二选一”)
活动时间:
9.30-10.2 8:30-20:30
活动内容:
1.免费中医体质辨识活动(中医四诊仪检查、中医体质辨识问卷、中医师现场咨询、体质健康宣传手册发放)。2.免费熬胶;养生滋补产品优惠大酬宾。
3.《浙南本草》科普宣传。
(具体活动情况以当天为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浙派中医温州名医馆所有!)
门店地址:温州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9号楼
联系电话:0577-55599567
杏和·南塘门诊部
< class="pgc-img">>开业期间,将开展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免费义诊等优惠活动。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9.30-10.2
活动内容:
1、开展免费量血压、测血糖、义诊活动;(外地专家义诊时间10月1日,自有专家义诊时间9月30日-10月2日)著名骨伤科专家——主任医师毛权、糖尿病专家——主任医师沈丰庆、妇产科专家——张海燕等专家。2、现场中医推拿针灸、小儿推拿体验;
3、免费中药材鉴别与加工;
4、现场免费小儿多动症筛查测评
备注:现场限号
(具体活动情况以当天为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杏和·南塘门诊部所有!)
门店地址:温州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10号楼1-3楼
联系电话:0577-55556699
瓯越名医馆
< class="pgc-img">>开业期间,将推出医生义诊活动、免费诊断体质、部分诊疗项目收费打折、限量免费调理名额、报销看病打车费等优惠活动。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9.30-10.7 8:00-20:30
活动内容:
1.专家义诊活动;
2.免费辨识体质;
3.看病抽奖,奖品为 “挂号费代金券”,各科通用;
4.来馆看病凭票减免出租车费;
5.现场报名体验药房工作,在专业药师指导下,体验识药、抓药、发药流程。
(具体活动情况以当天为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瓯越名医馆所有!)
门店地址:温州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10号楼2-3楼
联系电话:0577-55585699 0577-55585650
三馀堂药店
< class="pgc-img">>开业期间,三馀堂药店携手老字号药企海鹤药业、北京同仁堂、民族特色金珂藏药、国誉之斛铁枫堂等知名品牌,推出系列买就送、消费抽奖等惠民促销活动。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
9.30-10.2 8:30-2030
活动内容:
1.免费藏式熏蒸、藏式油脂烤电体验(每天限10人);中国灸免费体验;
2.免费鲜石斛榨汁、铁皮石斛与铁皮石斛叶泡茶、周公百岁酒、鹿茸海马酒、复方鲜石斛颗粒、益生菌酸奶品尝;
3.进店即送“青藏高原特色饮片龙胆花”1包(限每天前100名)
4.凡进店买藏药者,即赠送藏青盐一包(每天限100名)
5.全场散装铁枫堂系列产品买100克送50克,礼盒装买多少送多少(赠品为铁皮石斛一级散货),免费现场打粉6.凡购买海鹤产品满58元享0.1元换购灵芝片1瓶
7.亦贝安产品试饮,现场买3送1。
(活动详情请见商家店内海报)
(以上活动与同仁堂专柜活动不叠加。如有未尽告知事宜,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三馀堂药店所有!)
门店地址:温州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10号楼1楼
联系电话:0577-55585699 0577-55585650
延生堂国医馆
< class="pgc-img">>开业期间,将开展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免费义诊等优惠活动,活动期间,全场免挂号费、免针灸费、免推拿费、免煎药费。温州名中医赵承来、朱国庆、吴松涛等将会入驻医馆为市民提供诊疗服务。
活动详情:活动时间:
9.30-10.7
活动内容:
大型名医免费义诊
活动时间:9.30-10.2
活动内容:1.进店有礼,疯狂免费送!9月30日前100名顾客免费送蓝月亮洗衣液一瓶3L ;10月1日前100名顾客免费送家庭厨房调味礼包;10月2日前100名顾客免费送食用油一瓶900ml(凭任意金额购物小票及排队号牌按顺序排队免费领取,每人限一份送完为止,每天早上8点准时发放!)2.每天现场养生药膳品鉴鲜参小米粥、老鸭煲、雪梨膏、养生花茶3.购物三重礼、约“惠”南塘馆1)全场商品8折起活动
2)全场商品满100元送100元券,买200元送200元券,最高限送1000元抵用券!(抵用券使用须知请咨询延生堂南塘馆)
活动3):红包墙,包包奖现金!
购物满98元免费摘现金红包一个,以此类推!百分百中奖,红包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不等4.购物抽奖赢大奖设有现金红包1888元、价值1500的冰箱、价值198元新鲜人参、价值159元品牌电饭煲等好礼。(抽奖规则请咨询延生堂南塘馆)
5.参茸特惠全场超低价1)全场参茸正价满100元送30元参茸现金劵、以此类推、最高限送10000元2)购买冬虫夏草2000条/公斤满10克送5000条/公斤10克
3)购买冬虫夏草4000条/公斤满10克送断草10克
4)购买任意野山参(国检)一支,送野山参(杭检二等四级)一支
5)购买燕窝(02040031、02040032)买2克送1克
(此活动不再参与其它满送活动)
(具体活动情况以当天为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延生堂所有!)
门店地址:温州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11号楼
联系电话:0577-88129888
< class="pgc-img">>
各名医馆将开展专家义诊、免费健康体验、传统中医文化展示互动。(具体义诊医生及坐诊时间请联系门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除了名医义诊,商家大促等惠民利民的活动,9月30日,在温州南塘名医大讲堂将会举办首届中医药健康服务——暨中医药特色街区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家中医药领域专家、浙江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届知名人士共同参会,中医药文化大餐等你来享!
< class="pgc-img">>9月30日起
南塘街将会成为一条“特别的街”
一条“让中医药回归为生活方式”的街
开街活动八天
来南塘
玩转中医药
体验中医生活方式
不来就亏大啦~
街区地址:南塘风貌区南段8—11号
< class="pgc-img">>乘车路线:17、20、28、31、68、77环线、91、501、B104路公交车至南浦六区站步行即可到
>源:中山日报
栏目:文棚
村野秋游(散文)
秋高气爽的日子,早上阳光明媚,“如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们驱车来到南区北台森林公园附近,因为老爸腿脚不灵便,我们并没有沿着石级往山上爬,就沿着红光路往里面的分花水村慢慢地走。
分花水村坐落于五桂山与湖州山之间,有条溪流至村旁石仔庙山处便分为两支流,一支流向白溪村,一支去往北台村,故俗称分丫水,而又因方言“丫”与“花”谐音,所以雅称分花水、芬花水。
以前这是十分偏僻贫困,曾为“三不管”地带,无有线电视、无手机信号、无自来水,跟外界的联系也只有一条盘旋数公里的泥巴山路。“断头”多年的分花水至白溪公路,路面最窄处仅2米,小汽车勉强能过,大部分村民只能使用摩托车。遇到雨天路况欠佳时,不到两公里的路程,开摩托车要走半个小时。“路通财通”,市政府花大力气完成道路扩建,“断头路”变身为宽4米的水泥路,改变两地交通难的状况,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来,村民的生活也逐步富裕了。
分花水村自然状貌保持良好,依山而建,周围树木葱茏,气韵怡人。在道路左边,北溪河的河水缓缓慢慢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悠久的故事。南区的历史渊源久远,早在新石器晚期,古域马岭一带已有人迹。唐代李凤腾弃官从广东五华县迁到北台附近的分花水村避世隐居,后世在此繁衍生息。
小山村由于藏身群山深处,山清水秀,溪流纵横,鸟语花香,有不少钓鱼翁在河边休闲垂钓。有很多特色农庄布点于沿路,因此渐渐成为当地市民周末寻幽觅食、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一家用松树皮搭建的餐厅,里面摆着七八张木桌,似乎都已坐满了人。外面停靠的小车除了本地的,还有东莞、深圳、佛山、江门车牌的小车,他们都是专门来寻觅乡间美食。
餐厅老板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伯,个子不高,腰板挺得直直的,有点瘦铄,但显得特别精神。他腰间别着个小挂包,站在收银台旁边,忙着招呼我们先坐在外面的条凳等候。
我与老伯闲话家常起来,老伯是当地分花水村的村民,他儿子负责餐厅掌勺大厨师。说到他的儿子,老伯一脸自豪:“我儿子以前在澳门街的大酒店当大厨,去年回到村里开了个餐厅,儿子炒菜的手艺不错,菜品味道很好,价格也算公道,客人络绎不绝,经常要排队等候。”
餐厅旁边有块空地,用低矮的竹篱笆围起来,里面数十只鸡鸭鹅在不慌不忙地啄食。菜园里种了许多瓜、菜专供餐厅食用。老伯说,他花了几万元购置了水管、搭建了蓄水池及循环系统。过滤后的山水清冽,入口甘甜。节假日,市区的居民来吃饭时,顺便装一大罐水回家泡茶。当地村民都喜欢饮用山水,自来水竟然还没通到家家户户。
我们点了餐厅的知名菜:泥煨走地鸡,肉质爽口香味浓郁;清蒸山水皖鱼,嫩滑可口;药膳炖乳鸽,软糯骨酥滋补;在菜园采摘的新鲜番薯叶用蒜蓉爆炒一下,入口清脆。
老爸一手拿着鸡腿,另一只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说自己就像“洪七公吃鸡,好开心啊!”他还随口赋诗一首:“有鱼有肉有乐趣,好山好水好生活;风光无限在村野,吃喝玩乐好出处。”
老爸与老伯年纪相仿,但近年来恶疾缠身,每天需吞食药丸十几粒。虽然经常感到身体非常不适,但他的心态也极好,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多活一天都是赚的。”老爸总是这么说。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尽相同,老伯依然工作在第一线,也许并不全是为了钱;看他总是笑脸迎人,精力充沛如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而老爸不到六十岁就提前病退,闲赋在家,日常除了买菜、看电视,很少与外人沟通交流,每天认真记录病情与吃药。
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老有颐养、病有良医,弱有所扶”是每个人老年阶段最美好的愿景,也就是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当我们年华逝去时,或赋闲在家、或含饴弄孙、或依旧工作……只要能保持身心康泰、从容淡定,这就是幸福了。
(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外地来稿不论公开发表与否,皆有可能采用。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稿一投。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世龙与两名“洋弟子”一起展示太极身法。黄叙浩 摄
曹宝琪在温哥华诊所内接受采访。黄叙浩 摄
最近,生活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本·博比克对中医的信任又加深了一分——他的妻子通过试管婴儿技术与针灸相结合的疗法,成功怀上并产下了第三胎。在使用针灸之前,这对夫妇已经失败过很多次。而在更早的时候,他正是在针灸的帮助下,改善了腰痛的症状。
中医药文化在加拿大拥有怎样的“魔力”?中医课程是如何走进当地公立大学课堂的?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岐黄海踪——中医药文化全球深调研”团队从美国旧金山一路向北,来到了加拿大卑诗省最大的城市温哥华。卑诗省是加拿大乃至北美地区首个为中医全面立法并给予中医“医学博士”头衔的省份,而在华人占比超过20%的温哥华,中医针灸已成为当地居民寻医问药甚至就业的选择之一。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黄叙浩 严慧芳 彭奕菲 加拿大报道
医武结合
广东温病学派传人弘扬国粹
进入冬天,温哥华的气温已接近0℃。夜色降临,在里士满地区沃尔爵路上,伍世龙医武养生学院门口的橘红色招牌亮起。每天晚上7时,这里的太极课程准时开课,每次课程都有超过20名学员参加。学员中既有华人也有“老外”,甚至还有一些白领在下班后专程驱车赶来上课。
这里就是本·博比克夫妇接受针灸治疗的地方。刚一进门,本·博比克就掏出手机,给养生学院负责人伍世龙、朱雪映夫妇看新生儿的照片,喜悦、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本·博比克感到腰酸背痛时,就会登门请伍世龙为他做针灸。“整个过程几乎感受不到痛苦,针扎下去的瞬间,就像是被蚊子咬了一口。”尽管路程遥远、医保无法覆盖所有费用,但这对夫妇认为,只要有疗效,这些付出就很值得。
今年44岁的伍世龙来自广东中医温病学派世家,父亲不仅是广东精武会的传人,还是位传统中医师。伍世龙从小习武,也跟随父亲接诊看病,更得到广东省非遗“陈氏飞针”创始人陈全新的传授,习得独特的“飞针”针法。
2002年,伍世龙移民至加拿大温哥华,并先后考取了针灸师、草药师、高级中医师的牌照,随后开始接诊,推广中医疗法以及医武结合的养生理念。
近期,伍世龙还将在昆特仑理工大学针灸系教授周易和中医的关系,“在加拿大很多人只知道针灸,这些课程可以让他们更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
伍世龙告诉记者,出国之后,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文化的情结更加深厚。“能将兴趣与特长发展成事业,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令伍世龙欣慰的是,在持续的推广下,不仅是华人,不少加拿大本地人也开始接纳中医药的理念。
“洋弟子”摩根已跟随伍世龙练了15年太极,打起太极来架势十足。记者探访养生学院时,作为助教的他正在教授太极、八卦。他说,练太极不仅可以巩固中医疗效,更可达到身心合一的功效。
奔走呼号
中医立法既是认可也是保护
医武养生学院里的热闹景象,是中医药在加拿大落地发展状况的缩影——如今,中医尤其是针灸在当地已是遍地开花,仅在卑诗省就有数百家中医诊所落地。但事实上,与在美国的遭遇相似,中医进入加拿大以后,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未能获得“合法身份”。
“直到1993年,加拿大中医都还没有合法的行医执照。”加拿大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理事会主席曹宝琪认为,除了用实际行动推广中医药、让中医药用疗效说话外,推动立法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根本与必经之路。而曹宝琪本人,便是卑诗省中医、针灸全面立法的推动者与见证者之一。
作为加拿大卑诗省的注册高级中医师,曹宝琪从事中西医临床治疗与研究已近50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曹宝琪就与中医界同仁一起,向卑诗省政府提出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并建议对针灸和中医立法,推动了中医在卑诗省的跨越式发展。
1996年,卑诗省政府颁布《针灸师法规》,成为继魁北克省、阿尔伯塔省之后,加拿大第三个为针灸立法的省份,但立法范围仅仅面向针灸。这远远未能达到当地中医界人士的期望。
“我们提出,中医的范围其实很广泛,除了针灸治疗,还有正骨、导引等。”曹宝琪认为,应该推动对中医的全面立法。他也一直为此奔走呼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卑诗省政府采纳了曹宝琪等人的意见。1999年,卑诗省针灸管理局规格扩大为中医针灸管理局;2000年,卑诗省政府颁布《中医师及针灸师法规》,明确为中医立法,并保持了“传统中华医学”的名称,开创了加拿大中医立法之先河,卑诗省也成为北美地区首个为中医立法并授予中医“医学博士”头衔的省份。
“有人认为立法是对中医药发展的限制,其实不是。如果没有立法,中医师就不会被承认是专业人士,也就无法获得合法行医的执照。推动立法其实是对中医药和中医师的承认与保护,也是对患者的保护。”曹宝琪说。
2008年4月,卑诗省政府又将针灸纳入医疗保健体系,同意家庭年收入低于2.8万加币的居民,可申请每年10次的包括针灸、整脊等在内的另类医疗。
全面布局
中医教育走进公立大学
根据卑诗省《中医师及针灸师法规》,中医的执业范围有中药、针灸、推拿、药膳及气功,同时将中医的注册执照分为高级中医师、注册中医师、注册中药师及注册针灸师。
中医有了监管部门与法律法规后,越来越多人开始接纳并使用中医,中医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一直以来,中医针灸教育在加拿大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各省开设的私立中医针灸学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2013年,卑诗省省长简蕙芝首次提出将中医纳入公立教育体系。次年,当地不少大学便开始申请开设中医专业,而昆特仑理工大学由于位处华人聚居的里士满地区,得以抢占先机。
走进昆特仑理工大学列治文校园健康学院,可以看到中医系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墙上贴着的人体经脉图、内经图尤为引人注目。回想起设立中医系专业的过程,昆特仑理工大学健康学院中医系主任杨光芳博士坦言,在公立大学里开设中医系,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健康学院里开设中医系,需要征询本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其他专业是否同意;经所有学院、专业同意后,还需要报送学校、高教厅审批。”杨光芳惋惜地表示,最终高教厅仅批准了针灸课程,“未来我们仍会争取加入中药课程”。
中医系2016年正式开班授课,目前已有9位老师,学生则是一年一招,2018年共招收了15名学生。杨光芳介绍,包括临床实习在内,中医系学生在两年内修满30门课便可拿到文凭,参加考试领取执照。
尽管学科建制有待完善,杨光芳仍高度评价中医教育进入公立教育体系的意义:“加拿大主流社会认为,公立大学的布局是一种国家行为,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主流社会认可中医药;未来更可借助这个平台加深与中国高校和学者的交流,这对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将发挥重要作用。”
杰森·图特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2011年开始学习中医针灸,到现在从事针灸行业已有4年多。他十分看好中医药在加拿大的发展前景,但也指出中医药在加拿大及海外其他国家发展最大的难处在于许多概念难以理解。比如,“气”“望闻问切”等都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如果能够证明中医药是切实有效的,同时让主流社会看到越来越多‘老外’加入中医行业,这对中医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杰森·图特说。
对话
加拿大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理事会主席曹宝琪:
推动中医药出海中文不能丢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中医与西医的差别。两者有什么合作的空间?
曹宝琪:依靠现代科技的西医诊断非常精确,光是乳腺癌就可以分成22种类型。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过度诊断及过度治疗导致医疗开支不堪重负,在此方面中医将大有作为。
中医的优势在于擅长治“未病”。中医的“证”跟西医的“病”是不同的概念,像我们常说的阴虚、阳虚就不是“病”,而是“证”。如果针对“证”提前采取治疗手段,就可以预防“病”。
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专业间的合作,在未来推动中西医配合,可以让中医变得更加规范化、现代化。
南方日报:您如何评价中医药在加拿大乃至海外的发展前景?
曹宝琪:我对中医有信心,我们要看到中医的潜力。中医有完整的哲学体系、医疗体系、治疗手段,它是个无价之宝。
中药在国外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安全问题,不少地道药材变得不地道了,不仅药效下降,往往还伴随着农药化肥残留、重金属过量等问题。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要保证中药安全,同时也要推动所在国家与地区针对中药立法。
南方日报:推动中医药出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曹宝琪:一是要推动立法,既保护所在国家与地区的执业者,也保护公众;二是立法时中文不能丢;三是推动立法时业界同仁要团结一心,把握良机。
在向海外推广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语言问题很关键。中医药在海外自然需要用当地语言立法,但是否、能否保留中文是个问题。加拿大目前只有卑诗省坚持保留了使用中文的传统——中医师面对病人可以用中文问诊,用中文记录病历;卑诗省也提供中文的执业考试,就连中医针灸管理局的官网也是中英文双语,但这些都是争取来的。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中文,学习西医的学生都需要学好英文,而外国人要学好中医,也必须学会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