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餐饮创业的成功率那么低?#
1. **市场竞争激烈**:
- 餐饮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此市场上存在大量竞争者。
- 新兴餐厅要想脱颖而出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已经高度饱和的市场环境中。
2. **市场调研不充分**:
- 许多创业者在没有足够了解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开店。
- 不同地区的顾客偏好差异较大,如果不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很难吸引到足够的顾客。
3. **选址不当**:
- 选址是餐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恰当的位置会导致客流量不足。
- 即便菜品质量优秀,如果位置不佳也可能导致失败。
4. **缺乏经验**:
- 经营餐饮业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
- 创业者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可能难以有效管理餐厅运营。
5. **成本控制不当**:
- 餐饮业的成本结构复杂,包括租金、食材采购、人工费用等。
-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6. **口味和服务质量问题**:
- 顾客对食物的味道和服务质量有很高的期待。
- 口味不佳或服务质量低下会直接影响顾客体验和回头率。
7. **缺乏特色和差异化**:
- 在众多相似的餐厅中,没有独特卖点或特色很难吸引顾客。
- 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餐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8. **资金准备不足**:
- 开设餐厅通常需要较大的初始投资,并且在开业初期可能不会有立即的回报。
- 资金链断裂是导致许多初创餐饮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
9. **营销和品牌建设**:
- 良好的营销策略和强大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顾客非常重要。
- 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可能会导致餐厅难以被目标顾客群体所知。
10. **法律法规遵守**:
- 餐饮业需要遵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以及劳动法等多种法规。
- 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导致罚款甚至被迫关闭。
如果你想入股一家有潜力的连锁餐厅30%的股权,应该投资多少钱?或者说该怎么给餐厅估值?下面我来教各位一种估值方法。
例如老王开了一家连锁餐厅,生意挺红火,今年净利润赚了50万元。因为老王善于经营,店面需要不停的扩张。预计每年赚取的净利润能保持同比增长20%。明年净利润能到60万,后年能赚72万元。以此类推。
那么我们想入股老王的餐厅,计划入股30%的股权,什么价格才算合理?
为方便计算,假设老王的餐厅共计1万股,30%的股权就是3000股。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清楚每股值多少米才能确定总投资额。
今年老王餐厅赚取了净利润50万元。那么今年的每股价格50元。因为老王的餐厅每年净利润可以保持20%的增长,我们给予餐厅合理估值20倍。
那么每股价格=每股收益*20;即50元*20倍=1000元。
总投资额=每股价格*股数=1000元*3000股=300万元。
综上所述,你如果想入股老王餐厅30%的股权,需要投资300万元才合理。前提是老王的餐厅能保持净利润20%的持续增长
个正确的决定有多重要呢?可以决定生死。
曾经被骂上热搜
我认为西贝如果没有在几年前推出儿童餐,或者没有把这个事情提到战略级别的高度,西贝很可能跟很多大品牌一样,这两三年会倒闭很多。
西贝前些年的口碑不是很好,尤其是价格方面,大家觉得贵,性价比太低。有几次甚至还上过热搜,“三个蒸饺卖29”,“一个馒头21”;期间还提过价格,大家都嫌贵,预想中的进来10个5个嫌贵,变成了来10个,9个都嫌贵。49元一份的面筋,33元一个的大花卷,被顾客骂是“预制菜刺客”。
西贝之前的定位是西北菜,羊肉,牛肉,杂粮是主打,食材也来自于大西北。并从店面形象、广告、宣传等方面,全都透露出了浓浓的西北区域特征,店铺装修风格也是透着浓浓的土味。牛肉羊肉成本本来就高,走的又是中高端路线,所以,价格高就成了必然。
你说,如果是这样的口碑和定位一直保持,生意能持续才怪呢。在经济一年不如一年今天,即使如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海底捞也曾大范围闭店。
所以,说是儿童餐战略挽救了西贝不过分,是一帮小孩子救了一个餐饮品牌。虽然儿童餐是2017年推出的,但是之前并不是很重视,投入的资源不多,真正大力投入是在2022年,也就是在2022年,儿童餐销量才真正发力,那一年的儿童餐销量,是2019年的4倍还多。而2022年,也是餐饮业极其艰难的一年,众多大牌在这一年倒下。
谁想的好主意
我很想知道这么一个英明的决定,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想出来的,后来,看到一个西贝老板的采访,才了解了这个决策背后的逻辑。
看看老板是怎么说的:
因为在我们过去的客户里边,家庭、儿童顾客就比较多。妈妈带着孩子在商场里选餐厅,西贝会被优选。为什么?商场里的餐厅,第一是火锅类,以麻辣火锅为主;第二是炒菜类,这几年比较流行川菜、湘菜,重麻重辣,孩子不太适合吃。西贝是西北菜,牛羊肉、五谷杂粮多,麻辣菜较少,比较注重选料,口味上也是比较温和的,而且尽量不添加,这些特性,先是家长喜欢,然后觉得能带孩子吃。
新的业务方向,是市场自动涌现和企业着力投资的共同结果:儿童餐业务,首先是涌现出来的。在西贝过去的顾客里,家庭顾客比较多,我们发现了这个需求,就开始放大它。
在强化儿童餐的时候,我们内部也有两派意见,如果过于注重儿童顾客,有人怕吵、怕闹,可能就不来了,你只能做一个选择。做了选择后,给它配的资源就更多,自然能把它做得更好。
现在家家都做儿童餐,但真要把儿童餐做好,比做好成人餐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比如选料得更好,烹饪工艺更精细,食品安全标准更高。孩子吃了没问题,家长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可你。
什么土壤长什么苗
总结下来就是:
第一,自己有做儿童餐的基因。这是由品类决定的:不麻不辣,选材好,口味上比较温和,适合儿童就餐。
第二,原先就有蛮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吃,专注于儿童餐,相当于是把店里原本的优势放大。
第三,要敢于做取舍,儿童多了,成人可能就会减少,因为孩子多了比较吵,成人聚餐也不会选择一个孩子多的地方。取舍是很难的,尤其要否定过去成绩的时候。
我那天吃的那家店,他们是分开的,餐厅的一边接待成人,一边是接待又孩子的家庭,中间有比较高的隔板隔开。
第四,做儿童餐并不容易,难度更大,所以要投入资源和人力。
开一家儿童餐厅如何
所以,英明的决定都是有基础和原由的,这些就是土壤,可以让决定生根发芽成长。有老板说,我能不能也开一家儿童餐厅,复制西贝的菜单和做法,做出一个更专业的儿童餐饮品牌。
我劝你谨慎,因为你没西贝的那些“土壤”啊。
一家人去西贝,小孩有得吃,大人也有得吃,别人原先就是做成人聚餐的,父母乐意去,一家人都吃得高高兴兴。而专门的儿童餐厅呢,父母只是陪伴,吃不上东西,父母可能并不乐意去。要知道,去哪里吃,最终还是家长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