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记者 王 丹 窦瀚洋 贾丰丰
图①:汪俊义(后)正在为顾客剪头发。本报记者 王 丹摄 图②:谢益正在门店内进行消毒。本报记者 窦瀚洋摄
图③:骆国美(右)正在检查当日蔬菜的品质。本报记者 贾丰丰摄
开栏的话
疫情期间,各地全力保障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有序恢复正常营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顾客提供周到服务。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低保户加强走访探视,对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保证急诊科24小时有医生值守,采用预约等方式方便慢性病患者取药,做好各项服务方便一般患者就医……本版今起推出“民生服务不断档”系列报道,关注各地保障民生的举措,敬请关注。
理发店——
细致周到赢好评
“咱这能理发吗?”门口一位高个儿小伙朝店里探探头,汪俊义热情地打声招呼:“您好!当然可以!请扫下码,测体温。”位于江西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某商城二楼角落的彩虹理发店,从2月20日至今,复工已有一个多月了。
彩虹理发店的两名店长——汪俊义和鄢志华是江西宜春市奉新人,2008年去深圳打拼,去年底回南昌创业,合伙开了一家理发店,才营业3个月,就遇上了疫情。
“我们算是关门最晚,开门最早的那一批理发店。”窝在家里,汪俊义一点也不轻松:一个月1.6万的房租不说,刚过正月十五老客户们都在问,“理发店啥时候能开门?”
看到红谷滩防疫指挥部出了公告,汪俊义就开始行动起来。30包口罩、10瓶消毒水、4盒眼罩、1把测温枪……花了1000多元把防疫物资备好,同时给6名员工都做好复工证明。申请复工的审批流程很快:材料传到网站,邮箱收到合格通知,可以开门营业了。
顾客进门要实名登记,测体温,给手消毒。店里一天至少做两次消毒。“好多客户上门要求剪发,我们从早上十点能忙到晚上八九点。”就这样,开门首周店里每天接待客人20多人,达到以往的正常水平。
“安全卫生是第一位的!”汪俊义说。虽然顾客们理发时都戴着口罩,但防护意识还是会有松懈。“戴口罩看不清楚脸,有些客人会不自觉地想伸手摘掉。”对此,汪俊义跟店员们千叮万嘱,一定要耐心地和顾客沟通,请大家首先做好防护。
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顾客好评。“小哥提醒我戴好口罩,剪得也很仔细。”“闻店里味道就知道有消毒,感觉挺安心。”翻着顾客们在网上的评价,汪俊义干劲十足:“我们马上就要恢复正常营业时间了,从早10点至晚10点。”商场不久前也发出通知,会减免半月的房租。“做好防护,相信我们,保管给您整个美美的发型!”汪俊义说。
餐馆——
智能送餐更放心
“祝您用餐愉快,如需其他服务请联系工作人员。”走进位于浙江杭州下城区的新白鹿餐厅游泳馆店,智能送餐机器人“小花生”正在忙着送餐。门店负责人谢益告诉记者,去年初引入送餐机器人,原本只是辅助送餐,没想到在疫情期间派上了大用场。新奇的送餐方式也吸引到堂食顾客宗涵的注意,她告诉记者:“头一回被机器人服务,无接触送餐感觉更安全。”
地处杭州市武林商圈,这家门店一直颇有人气,“疫情之前,像周六中午这样的高峰时段都要排队候餐的,”谢益说,如今环顾店内,只有零星几桌顾客被安排隔桌就餐。
“疫情初期,门店不仅面临堂食无法营业,也面临食材价格上涨、采购不便等难题。”谢益告诉记者,“经过商量,我们决定积极拓展送餐服务。”利用现有可供应的食材,门店精心搭配出三款营养均衡的工作套餐,主动联系疾控中心等防疫单位,提供送餐服务。“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一线抗疫工作人员能吃好,价格上基本保本,虽然赚得比之前少,但大家干劲都挺足。”谢益说,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门店又积极对接周边企业。他粗略估计,像这样的工作套餐,如今每天能送出500余份。
2月14日外卖平台恢复后,通过街道牵线,门店又跟多家知名外卖平台达成了合作,开展“云配送”服务,实现门店覆盖范围内1小时送餐,确保疫情期间不打烊。“如今每天的外卖订单已从100份迅速增至800份,基本恢复到往日水平。”谢益说。
订单量日益增长,如何确保及时供应,食品安全又该如何保障?谢益说:“现在堂食工作量少,更多人力都集中到了线上订单,员工须持健康码‘绿码’上岗,每日测量3次体温。不仅如此,门店也分早中晚每天进行3次消毒。”
说罢,他指着门店内的一面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后厨的工作情况。谢益告诉记者,如今明厨亮灶还被搬上了“云端”,通过杭州市的“众食安”平台也能随时查看。“餐饮制作过程实现可视化,市民能实时监督,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规范操作。”说话间,正巧有外卖小哥前来取餐,只见谢益熟练地为外卖打上封条,为外卖小哥测量体温,又将填写了制作厨师体温等健康信息的“放心卡”装进外卖袋。
眼下门店正常经营逐步恢复,谢益对未来也充满信心,“这段时间,下城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经常上门对接服务,房东也免去了两个月的房租。”他笑道,“惠企政策这么多,就像吃下一颗‘定心丸’,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食品安全和菜品品质,让市民安心放心。”
生鲜超市——
商品充足配送忙
米面油货架充足,绿叶菜码放整齐,肉类也管够……骆国美在几家门店转了一圈后,松了口气。作为青海西宁宁食新心乐超市负责人,他这段时间非常忙碌。
骆国美说,大年初二,超市出现了峰值销量。说啥也要保障顾客的需求,协调人力物力,保证货源畅通……宁食新心乐超市迅速反应。
整个超市开启了高负荷运转状态:财务部开辟绿色支付通道,满足民生和消毒产品的采购需求;生鲜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蔬菜水果的采购数量,确保不打烊、不涨价、货源足、保质量……40多家门店逐渐恢复了往日正常的商品陈列。
“疫情初期,我们共组织面粉45吨、大米60吨、食用油50吨、挂面169箱、方便面1430箱投放市场,每日向市区和州县配送18吨143个品种;同时做好门店的防疫工作,并对到店的每一位顾客进行体温测量和手部消毒,确保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骆国美告诉记者。
疫情期间,西宁市不少人在家就收到了宁食新心乐超市免配送费的商品。原来,超市为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障供应,创新配送渠道,实施线上下单支付,线下无接触配送。部分门店为青海省红十字医院的医护人员、出行不便的老人、因疫情居家隔离的消费者送货上门,用新鲜的食材给他们加油鼓劲。
“超市服务真的赞!”“没想到配送服务这么快。”……看着“顾客微信群”里的留言,骆国美笑得两眼弯弯,“特别是顾客说要理解、支持、包容我们的工作。这种感动,让我们觉得付出再多努力也值得。”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与线下销售结合起来,站在离消费者最近的位置,让服务更加贴心。”谈到未来,骆国美信心满满。
所周知,餐饮的门槛是比较低的,有手艺的自己开,没有的加盟开,普通人都可以干。
餐饮行业也是最难干的,有数据显示每年新开的餐饮店有75%坚持不到18个月。这三年因为疫情,可能这个比例更高。
因为曾经开过一次面馆,我于是慢慢观察思考这个问题,有的店明明饭菜味道也可以,却总是门可罗雀,有的店饭菜味道一般客人却总是熙熙攘攘,自己的店与之相比,差在了哪里?
我自己总结了一下
1、客人进门第一印象很重要,除了环境之外最直观的就是接待人员给人的感受,大多数的店都是机械的问客人吃什么,流于形式。
< class="pgc-img">>2、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要求的是速度,出餐速度直接影响客人的心情和感受
< class="pgc-img">>3、人们花钱来消费,本质上是等价交换,怎样做才能让消费者感觉占到了便宜,这样在他心里获得满足的同时也会成为潜在的回头客
< class="pgc-img">>4、餐桌的抹布最好用浅色,垃圾要及时清理,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
< class="pgc-img">>5、客人吃完结账的时候最好问一下客人对饭菜味道的感受,哪里需要改进,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 class="pgc-img">>以上想的可能不够全面,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交流一下。
< class="pgc-img">>果说一个餐厅生存的根本是它的产品,那么维持餐厅运营的就是服务了,餐厅服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餐厅的客流量和回购率,餐厅的产品就算做的再好,没有好的服务,也不会有长久的发展。
< class="pgc-img">>每个餐厅想要盈利,客流量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至于餐厅如何引流或者抓住客流,上次我们已经讲过餐厅的私域流量应该怎么做。(餐店应该如何打造私域流量?),那今天,餐易君就来跟大家讨论讨论,决定餐厅客流的主要因素——服务吧。
对一个外出用餐者来说,选择到哪家餐馆用餐,最重要的两个考虑因素就是餐厅的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了,所以餐馆经营者一定要重视这两者。菜品质量,不同的店面可能有不同的甚至是独特的做法,质量又与口味,种类等等息息相关,没有直接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服务水平却有着大家都认可的、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
餐厅需要“头回客”更需要“回头客”。但是如何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呢?员工需要培养,回头客也需要培养。培养忠诚的回头客,餐厅需要从顾客进门到离开做好每一步服务。做到了,比你所有的打折活动都有效。
餐厅应该怎样做服务?
服务是影响餐厅客户回头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底捞从一开始就打着服务的旗号来宣传,它将服务做到了极致,后来也证明了它的成功,人们一提到海底捞,就会想到它的服务,甚至很多网友前去打卡吃火锅,也是为了去感受海底捞的服务,那餐厅想要抓住客流,要怎么做好服务呢?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来谈。
一、客户进门服务
进门服务是餐厅的首要服务,也是顾客对餐厅的第一印象。我们知道,不管做什么,第一印象很重要,这会让顾客对你形成一个固定的认知,那么餐厅在做进门服务的时候,就需要更加精细和周到。
一般的餐厅进门服务基本上都是“欢迎光临”之类的欢迎词,大的酒店可能还会有保安为顾客开车门等。很多人认为可能这就是服务的极致了,但其实不然,深度的优质服务还需要用心。比如保安在开车门的时候,是否可以多提醒一句客户别落东西在车上,或者下雨天,我们是否可以为客户撑把伞呢?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其实对客户来说就是一次极致的体验,海底捞为什么被人津津乐道,就是因为他极度深层次的服务才会让人记住它,所以,标准化、统一化的“欢迎式”服务我们具备的同时,也要做好每一个深层次的细节,让顾客体会到你的真诚用心。
二、点菜、上菜服务
顾客对于消费来说,奉行的原则是“物美价廉”,所以服务员在与顾客点菜的时候也要奉行客户的原则,可以主动将店内的优惠和活动推给客户,让客户能吃到自己想要的美食的同时,也能更省钱。
客户如果是第一次来你店里,或许根本就不了解餐厅的菜系结,要如何搭配才能更划算,作为服务员必须要了解,并且清晰明了的为客户推荐,让顾客觉得确实实惠,只要顾客觉得“物美价廉”了,那么你的点菜服务也就做到了。
上菜的时候尽量保证速度,顾客来餐厅吃饭大多时候是为了方便省事,肯定不希望一道菜等半个小时。但餐厅不可能没有高峰期,高峰期时餐厅人员忙厨房顾不过来是常态,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合理的调动服务员,前厅和后厅需要有序的配合。
有人会问,那如果确实是忙不过来怎么办呢?
餐易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曾经有一个餐厅生意不太好,经过调研之后,发现大多数顾客的反应都是餐厅上菜太慢了,而餐厅上菜慢的原因是因为想要保证菜品的口味。这之后,餐厅想出的办法是在餐厅门口打出标语:只要上菜超过多少分钟,就打折甚至免单。
标语一出,好奇的人都会前来等一等,甚至为了折扣,宁愿多等一些时间,又因为餐厅菜品的质量和口味都非常好,吃过之后大家也都赞美不绝,甚至因为打了折,顾客觉的体会到了“物美价廉”的品质,这时候回头再看,似乎多等一会儿也不是什么事儿了。
三、用餐、买单服务
方便周到是用餐时服务的精髓,服务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察言观色的能力,能捕捉到每一位客人细微的肢体动作,及时为顾客提供需求服务,方便客人及时用餐。比如餐易君曾经去一家火锅店吃火锅,但却忘记带头绳,吃饭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但旁边的服务员看见了,在餐易君未明示的情况下主动递上了店里准备的头绳扎头发。
虽然这是一个很细微的小动作,但餐易君当时就觉得,这家火锅店的细节服务很到位,很令人感动,下次吃火锅一定还要来这家。用餐时,及时为顾客清理桌上的骨碟、及时为顾客递上纸巾和需要的东西,客人的茶杯没有水了要及时的添上……等等,都是用餐时需要注意的,虽然只是很细微的细节,但在客人的眼里,可能着就是对你评判的标准,或者我们可以看看海底捞,它的服务还包含为客户带孩子呢。
而买单的时候,餐厅就需要有一定的大气感,不要太“抠门”,这里的抠门不是指让你免单,而是在一些细节上需要注意。比如顾客的消费是101元,而这个时候向餐厅提出是否可以免去一元,正好一百元整。
有的餐厅就很“小气”,甚至收银员表示自己没有做主的权利,如果免单就要自己贴这一块钱。其实顾客并不是多在乎这一块钱,但有时候就是为了付款方便,一块钱不多,收银员免去这一块钱和没有免去这一块钱对客人的感觉会一样吗?餐易君觉得,这可能会大不一样吧。顾客付了这一块钱,但很有可能,你就已经失去这个“回头客”了,不是吗。
四、送客服务
餐厅的服务并不是到客人付完款就完了,顾客离开时服务人员需要提醒客人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这是服务的基本条件,而在更深层次的服务上,餐厅就需要做好细节。比如主动为客户将打包好的菜品提出门,主动为客户叫出租车将客户送上车并确保安全。
并且可以适当的询问客户对餐厅的印象和对服务的评价,倾听并用最快的行动解决客人不满意的地方,对于某些客人可能提出的特殊要求,能满足的,要尽量满足,实在满足不了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出解释,不能简单得拒绝了事。
总结
产品是餐厅的根本,服务是餐厅的灵魂,没有根本餐厅不能立足,没有灵魂,餐厅不可能长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餐厅想要长远的发展,好的服务必不可少。
校长观点
餐饮始终是一个服务行业,顾客需要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和美味的食物之外体验到人性化的服务,很多餐厅只是在顾客点餐和结账的时候跟顾客说过两句话,然后全程几乎是零交流。
那么就不可能让顾客觉得贴心、周到、舒适。不过餐厅应该有最起码的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但顾客不可能会为了一个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服务来买单,那么顾客如果愿意在餐厅消费的时候加价,也就是愿意为服务买单的话,那这一定是标准化以外的,比如更个性化或更超值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