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8月11日电 据澳洲网综合编译报道,尽管有一些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华人长大的澳大利亚中餐厅如今只能存在于部分人的记忆中,但是中餐厅却并未从澳大利亚这个“海外舞台”中退场。虽然正在面临着疫情的冲击,但有很多中餐厅,依然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营业,不遗余力地为澳大利亚民众提供着最传统最地道的中国美食,更是为澳大利亚华人心中的乡情撑起一片“烈日下的阴凉”。
“我们一直在坚持”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华人目前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少数族裔群体,中国也是澳大利亚第二大移民来源国。其中更有约65万澳大利亚移民是在中国出生的。按道理而言,这样数量庞大的澳大利亚华人应该足以支撑起那些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的中餐厅。同时,这几年来,澳大利亚本地人对中餐的热爱更是有增无减。但实际情况却是,澳大利亚中餐厅的经营在近几年愈加艰难。
在澳大利亚,中餐厅的生意并不好做。根据《悉尼晨锋报》的一项调查显示,一般中餐厅在开业6个月后才能收支平衡。而在悉尼,餐馆因资金不足以及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的比率高达50%,中餐厅的倒闭率更高于此。地段、房租、交通、水电、人工等都让店主焦头烂额。根据一份澳大利亚餐厅行业分析报告,自2015年以来,澳大利亚餐厅的营业额每年都有小幅度下降,直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更是让“本不富裕的中餐厅行业雪上加霜”,营业额的负增长跌破4.1%。
根据澳广网的报道,如今大半中餐厅的生意已经减少了约70%-90%。作为还在澳大利亚坚挺的知名中餐厅,如全聚德、鼎泰丰等也都遭遇了重大打击。根据《每日邮报》的报道,鼎泰丰甚至开始在网上售卖速冻食品,以期待能挽回部分损失。
许多难以为继的中餐厅纷纷倒闭,剩下的中餐厅依旧在苦苦支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中餐厅却没有放弃,没有接受命运给出的安排,他们正在努力的采取各种各样的自救措施。
综合CNN和《每日邮报》的报道,部分中餐厅正在积极配合政府的疫情限制工作,安排消毒和员工健康检测以让顾客放心用餐。此外一些餐厅还会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如返利全单费用的10%以刺激顾客的消费热情。另外,部分专家也给出建议,称中餐厅可以优化运行模式,降低成本等。
实际上,除了中餐厅自身的努力外,澳大利亚社会各方也都在为着中餐厅的再度繁荣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综合《时代报》以及SBS的报道,为鼓励中餐厅渡过难关,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曾拜访墨尔本华人区,并在中餐厅用餐,呼吁澳大利亚民众放下恐慌和焦虑,支持中餐厅的生意。
另据报道,在澳大利亚电视台主持人福德姆(Ben Fordham)的带领下,很多澳大利亚民众自发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呼吁#I Will Eat With You(我和你一起吃饭)话题,呼吁大家一起支持中餐厅,前往中餐厅就餐。
寻找中餐厅之旅:“这太棒了,简直是在寻宝!”
中餐厅对于一些人而言,或许最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那一份中国饭菜的味道,更是中国文化的“味道”。根据当地网站的报道,一对澳大利亚夫妇萨丁(Anna Satin)和伯恩斯(Josh Burns),十分热衷于中餐厅文化,当其他情侣选择在假期逛街、参观展览、看电影的时候,他们毅然决然开始了自己的“寻找中餐厅之旅”。
据悉,自2017年开始,萨丁和伯恩斯就会在每个月挑选一个周末,开启一段公路之旅。在路途中,他们会去寻中各种各样的中餐厅,享受这些独特的“浪漫圣地”。萨丁说:“中餐厅公路旅行结合了对公路旅行、老式中餐厅和文化交流的热爱。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拍摄这些拥有着时间痕迹的中餐厅,让更多的人爱上它们。”
萨丁认为,中餐厅在她的眼中就像是散落在沙滩中的贝壳,亮眼而且随处可见。她说:“如果你走在澳大利亚任何一个乡村小镇的大街上,很可能会看到无处不在的中餐厅。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它们变得举世瞩目,也是最早提供替代汉堡包和炸鱼薯条的餐馆之一。从历史上看,对于许多澳大利亚人而言,本地的中餐馆就像是通往异国遥远土地的大门。在某些地方,他们保留了这一神秘又迷人的地位。那些带有流苏的灯笼、人造玉龙雕塑、有着金色格子的月亮门、样式复杂的屏风、壁画以及天花板,对于很多喜欢中国风格、喜欢中国菜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对于萨丁和伯恩斯而言,这场旅途就像是在寻宝,充满着未知和刺激。萨丁说:“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中餐厅会是什么样子的。”
对于萨丁,在自己的成长岁月中,和家人去当地的中餐馆吃饭已经算是一个家庭仪式,毕竟在当时,中国菜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中餐厅也已出现在澳大利亚各个地区。她说:“透过各式各样的中餐厅,我们可以看见澳大利亚华人在我们这个国家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付出过的努力。他们不可估量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并融入了民族内核。”基于这一切,萨丁希望通过这个不间断的旅行,让自己融入进充满怀旧气息的中餐厅现场,重新唤起人们对自己前往当地中餐厅的回忆。
中餐厅的明天,在所有人手中
对华人而言,中餐厅承载着他们血脉中流淌的文化,记录着前辈们在澳大利亚奋斗的每一滴汗水。对澳大利亚本地人而言,中餐厅为他们打开了新的大门,让他们从美味菜肴中体会到了大洋彼岸的风土人情。而对一些时尚又潮流的年轻人而言,中餐厅又是他们发现美的“独特圣地”。
如今,这些一直在带给我们美好的中餐厅,可能部分正在困境中“苦苦挣扎”。虽然背后有众多已经“倒下”的中餐厅,剩下的那些充满回忆的中餐厅依然数十年如一日地挺立在澳大利亚的大街小巷。相信等疫情结束,人们重新涌入充满故乡风味和人情味的中餐厅,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热闹与喧哗将再次回归。(魏惟)
来源:中国新闻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厅必备双筷双勺
服务员应主动提醒顾客采用分餐
使用公筷、公勺
……
这些将成为广大市民
健康文明就餐方式的标准
7月31日
武汉“分餐制卫生文明评估标准”
首次出炉
< class="pgc-img">>资料图 记者苗剑 摄
该标准由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妇联、武汉餐饮业协会等7家单位联合制定,按照不同场所分成宾馆酒店、机关及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等四类标准,从环境卫生、公筷公勺、健康饮食、烟草控制等方面提出要求。
实施后,将对评估优秀的宾馆酒店、机关及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进行通报表扬。
倡导实施分餐制
中餐厅必备双筷双勺
< class="pgc-img">>资料图 记者苗剑 摄
在宾馆酒店类的评估标准制定中明确规定:
积极倡导并实施分餐制,中式餐厅餐桌上必备双筷双勺;
就餐区域有醒目的分餐提示语;
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主动提醒顾客采用分餐,使用公筷、公勺,对分餐进行宣传;
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不购买、不加工野生动物和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严禁餐饮经营场所饲养、宰杀活禽。
在机关及事业单位类的评估标准中,还提到要有控烟督导员,无室内吸烟现象;按要求设置禁烟标识等内容。
每年级至少有一名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针对学校的评估标准内容细致具体,如:
教室课桌椅、黑板、活动室、阅览室采光照明和学校厕所符合《中小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标准》要求,厕所达到三类以上(含三类)标准;
学校水龙头数量符合《湖北省健康校园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每个水龙头服务学生人数不超过50人;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达到规定学时;
每个年级至少有一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小时。
评估标准指标还要求,免费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明确主要健康问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相关单位配合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倡导家人专碗专筷
实行家庭分餐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让‘分餐进食’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才能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类的评估标准重在倡导市民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
具体内容提到,实行家庭分餐,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用餐习惯,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家人专碗专筷,食物按需分配,家庭应使用消毒设备或高温蒸煮等方式定期消毒餐具,严防病从口入。
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每天至少参加一次体育运动,全天累计30分钟以上;家庭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保持院落及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积极种植花草树木;正确掌握垃圾分类,有足够数量用于实施垃圾分类的垃圾桶,日常尽量减少垃圾产量;不购买、食用、使用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制作的食品和产品等。你家里开始用专碗专筷了吗?
长江日报出品 文字:记者汪甦 通讯员刘英华 编辑:朱佳琪 叶凤 校对:胡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7月31日18时,湖北省防汛应急响应由Ⅱ级调整为Ⅲ级。
◇ 防汛专家揭密防汛排险故事,武汉今年防汛“有险无惊”。
< class="pgc-img">>◇ 汉口滨江第一高楼——武汉长江航运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完工。
< class="pgc-img">>◇ 由武汉中铁科工研制的自由旋转重型叉车在武汉研制成功。
< class="pgc-img">>记者肖僖 摄
◇ 7月31日晚,《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播出第十场,聚焦市交通运输局服务企业以及解决民生诉求相关问题。
◇ 武汉市城市更新中心揭牌成立,统筹推进城市旧改重难点项目落地。
◇ 8月1日至8日,武汉等湖北五城可领小店消费券,每人每次可领18元。
◇ 7月1日“百日行动”以来,武汉市查处酒驾违法行为1041起,涉酒事故下降六成。
◇ 湖北首个5G学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国语学校开工,明年9月投用。
◇ 西北湖畔金桥书院开放,藏书5万册,以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
◇ 园林画家彩绘4天,青山街头园林工具间变成美丽画屋。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中央政府决定:内地检测人员将赴港协助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
◇ 国务院发文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经批准占道经营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费。
◇ 香港警方正式通缉罗冠聪等6名逃往海外的乱港分子。
◇ 央行报告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速连续23个月回落。
◇ 国家邮政局:上半年快递业务量338.8亿件,月均增长10亿件。
◇ 网络游戏实名认证系统有望9月前上线,上半年近百款违规网游被处罚。
◇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出版。
< class="pgc-img">>◇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欧洲多国新冠疫情反弹,面临第二波疫情风险。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铅中毒危害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儿童。
◇ 二季度,美国经济创纪录下滑32.9%,法国经济环比萎缩13.8%,德国经济环比下滑10.1%。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制图:张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整理|陈智 制图|张莉
8月伊始,高温晴热将来汉“掌舵”,最高气温将稳定驻扎在36℃,最低气温将爬至27℃。市民出行需多加注意防晒、补水。
(长江日报出品 来源:长江日报 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 音频:叶凤 制作:叶凤 校对:刘永杰)
【编辑:张玲】
《中餐厅8》的镜头下,观众不仅被一道道精致的菜品所吸引,更被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和情感交流所打动。
《中餐厅8》通过料理的艺术,展示了中华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同时也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节目中的每一道菜都是对食材、季节变化的尊重与利用的展现,其中“四季丰收煲”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作。
这道菜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中华饮食文化“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哲学思想的体现。
通过选择应季的食材,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智慧之光。
同时,“四季丰收煲”还承载着浓厚的情感色彩,无论是嘉宾还是客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家的味道,仿佛所有的疲惫与距离在那一刻都被融化了。
除了展示传统菜品,节目也不忘创新与发展,将现代营养学理念和烹饪技术融入传统烹饪之中,使得每一道菜品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
这样的融合让观众既能学习到美食的制作方法,又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寓意,进一步激发对中华美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中餐厅8》借助国际化平台,让充满中国特色的美食走进世界各地。
外国友人们品尝后的惊喜和赞叹,不仅是对美食的认可,也是对中华美食文化的肯定与尊重。
通过这种方式,节目不仅让中华美食走出国门,更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从《中餐厅8》的播出效果和观众反馈来看,节目不仅成功展现了美食的魅力,更促进了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流与传播。
它用一道道美食搭建起了文化的桥梁,让人们在共同完成料理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情感联结,彰显了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美食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文化的传承。
《中餐厅8》通过料理艺术,不仅呈现了中华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料理传递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真正体现了美食作为文化和情感纽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