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超级黄金周”,超8亿人次出游、国内旅游收入超7500亿元……“十一”黄金周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不断刷新的数据体现了我国假日经济的澎湃活力。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各大热门景点人头攒动,不少餐厅饭店开启排队长龙,这些火爆的景象,被业内视为迎来了近五年最火黄金周。多家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受中秋和国庆叠加效应以及亚运会热潮的影响,餐饮、出行、门票景点和住宿等消费需求强劲增长,黄金周掀起消费热潮。
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出行市场颇为火爆、旅游景点开启“人从众”模式成为多方共识。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黄金周旅游市场的火爆,也让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相关订单迎来大幅增长。
携程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国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2倍。机票、酒店、门票、民宿、租车、邮轮等旗下业务也大幅增长。其中,门票、民宿订单均同比增长超2倍,邮轮订单同比增长超6倍。此外,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8倍;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平台酒店预订量超过“五一”假期,创下今年以来的单日峰值。机票、火车票、景区预订量均创下近5年同期的新高。
10月6日,飞猪发布《2023中秋国庆假期出游快报》也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国内酒店、机票等履约规模继续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租车自驾热度显著上升,国内租车预订量较2019年劲增超4.6倍。出境游迎来新一波复苏势能。“十一”假期前一个月,飞猪签证办理服务的履约规模较今年“五一”前一个月,增长70%以上;“十一”期间,国际机票预订人次创年内峰值。
马蜂窝旅游大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长线及出境游需求持续高涨,订单占比超过90%。家庭亲子客群以近60%的占比继续领跑十一出行大军。十一假期,马蜂窝站内各地“美食”相关热度平均上涨超80%。
旅游出行市场的火爆也带动新茶饮消费持续火热。来自喜茶的数据也显示,喜茶全国门店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多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长500%。假期期间,喜茶在热门旅游城市和景点、交通枢纽等地门店的销量都出现了暴增。在热销产品方面,喜茶节前刚推出的新品——茗奶茶最新单品月观和去年的“热搜爆品”喜柿多多,销量分别达270万杯和120万杯。
奈雪的茶方面最新披露,黄金周期间,门店出现爆单、排队热潮,茶饮销量突破1000万杯茶饮,多地门店环比节前增长超500%,部分城市线上外卖订单增长超200%。此外,9.9元的奈雪鲜奶茶热卖超300万杯,同时带来约150万新增会员。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期间,奈雪的茶借助双节消费高峰,频繁开设新店。公司方面表示,奈雪25城52店齐开,各地新店迎开门红,南阳、十堰、新乡等多个三四线城市首店单日饮品销量突破5000杯。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国门店销售整体呈现一二线城市销量领跑全国,三四线城市增速突飞猛进的消费态势。
“超级黄金周”带动餐饮热
除了旅游市场外,餐饮企业也迎来了传统假期消费旺季。“从2023年9月29日到10月6日的8天里,海底捞门店接待顾客超1300万人次,日均到店客流同比2019年国庆期间增长超过70%。”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超级黄金周,全国海底捞以区域特色产品和服务迎接消费者。
比如,在上海,静安大悦城顶楼的标志性打卡点摩天轮下面,海底捞摆出了一个个“星空泡泡屋”,让消费者们边吃火锅边观景;海底捞太原万科城店将商场户外平台布置成了都市露营地。在北京、深圳、武汉、西安、郑州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的海底捞,也带来了夜市小吃外摆、露营火锅、天台火锅等多元化的新体验。
西贝餐饮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西贝莜面村全国347家门店,累计接待客流超260万人次,同比22年十一黄金周客流增长16%。“今年随着热门旅游城市客流量增多,家庭聚会需求量增大,西贝各家门店也迎来了用餐高峰,主要集中在假期前两日,其中用餐量最大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
呷哺呷哺则借力双节消费高峰频开新店。呷哺方面表示,10月国庆档,全国有18家新店及焕新店亮相,先后落户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其中,天津佛罗伦萨小镇餐厅和广州正佳广场餐厅,连续3天打破历史销售记录;天津佛罗伦萨小镇餐厅,最高翻台率达10.85翻,平均单店单日销售额接近8万元。
另一方面,旅游热门城市及旅游景点周边餐厅颇为火爆,例如呷哺呷哺大兴国际机场餐厅,营收比去年增长3倍以上,平均翻台率超5.4翻。另据湊湊迪士尼小镇店店长邓欢介绍,国庆节间,我们将就餐时间从11点调整至10点半,基本上一开门就开始上客,从11点半开始就需要排队了,爆满至基本上全天候都在排队,平均等位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
除了火锅店生意大卖外,随着线上火锅商品的丰富度、即时到家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消费者正走向“火锅自由”。
叮咚买菜数据显示,整个假期实现了超100,000个锅底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实现33.3%的增长。此外,由于假期用户户外活动增加,部分火锅订单的目的地将从家庭住址转移至公园、露营地等户外场所。双节期间,户外场所的火锅订单与住宅区的比例接近1:19。
整体来看,餐饮消费在假期迎来大幅增长。美团日前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全国服务零售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53%,迎五年来最旺“十一”,其中,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254%。
责编:张骞爻
校对:陶谦
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喝奶茶不仅能够获得味蕾上的享受,更代表了一种社交的新潮流,无论是不开心的时候,还是加班熬夜的时候,一杯奶茶就可以让人得到心理上的慰藉。而美团外卖则是这些年轻人购买奶茶最便捷的方式:不用排队,不用去实体店,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坐等这份小确幸的到来。
根据《美团外卖奶茶真香消费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去年美团外卖奶茶订单量突破2.1亿单,远超咖啡品类的订单量,“奶茶”成为外卖平台上的热搜词,有望代替可乐成为白领午餐新伴侣。美团外卖除了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体验,也为商户创造着更高的价值。2018年,平台上茶饮商户数量相比2017年翻了3倍,一大批茶饮商户依托美团外卖实现了高速成长和扩张。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奈雪の茶、喜茶、Coco都可茶饮成为消费者最爱搜索的奶茶品牌。据美团点评发布的《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显示,新零售趋势下的现制饮品以千亿市场喷薄而出。
95%的26岁以下女性用户每周必点 追求健康不分性别
“工作努力,精神自由,对于喜欢的东西说买就买。”这是当代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但这些连喝果汁都要计算卡路里的女强人们,却一次次对一杯奶茶缴械投降。《报告》显示,点奶茶的女性用户数比男性高3倍,在喝奶茶这件事上作出了伟大贡献,借助外卖平台的力量95%的年轻女性用户每周必点奶茶,在奶茶的消费金额上,她们往往不设上限。
在茶饮产品的喜好上,男生偏爱加冰水果茶,女生则更爱大杯无糖去冰的奶茶,红豆、椰果、芋圆、芋泥超过珍珠成为女生最爱的配料,虽然喝着一样的奶茶,大家血管中却流淌着不同的颜色——迷情奶盖黄、私密珍珠黑、纯洁椰果白、烈焰红豆紫。
在选择奶茶产品时,更多的人会更加关注健康,低糖甚至是无糖饮品大受欢迎,无糖和全糖之间相差的43千卡,让身体负担和心理的罪恶感大大降低。《报告》显示,选择全糖或多糖的用户只占7%,选择无糖、微糖、少糖的用户数量要比多糖全糖的用户数量高出13倍。在各类甜度选项中,无糖排名第一,其次是半糖。其中,不少养生奶茶也悄悄被添加到了购物车中,功效多以生发补脑为主。
这也符合当下国人对健康饮食的消费需求。近年来,伴随着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国人对食品的健康性、方便性、营养化和安全水平更加关注,茶饮市场也不例外。而这种消费趋势,也反过来督促餐饮商家向绿色健康餐饮转型升级,大部分茶饮品牌都将健康绿色作为主打概念。
奶茶成就“社交达人” 高定奶茶吸睛又吸金
除了高颜值与高品质,新式茶饮呈现的社交价值引人关注。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一段关于奶茶的对话,往往就能开启一段友谊之路。如何判断你的同事和友谊是不是塑料,网传有个奶茶定律:月均奶茶不超过5杯的人,可能没有真正的朋友。
据《报告》显示,每天1-3点是奶茶订单高峰期。在哪家店点什么,都将成为同事和朋友间加深了解的契机。而以此为基础年轻人不断发掘外卖奶茶中的“新物种”,并由此获得更多认同感。这些基于现有产品进行再创新的单品最终成为网红爆款,更吸引人。对于社交达人来说,“高定”奶茶更彰显人设和品味。
《报告》显示,仅2018年,Coco、奈雪、喜茶、快乐柠檬等就涌现出了多款网红产品,比如刷爆抖音的铁观音珍珠奶茶需要加鲜芋、青稞,去冰三分甜再加一份奶霜。它凭借其独特的搭配、极致的口感吸引了一大波年轻人打卡消费。据网友推算显示,仅一家网红奶茶店在外卖平台上的搭配可多达40320种可能。
在此过程中,外卖平台上的“网红效应”延续到了线下门店,探索隐藏菜单和打卡网红店铺,成了人们忙碌生活中的小确幸。对于线下门店来说,销售量、知名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有的甚至由此开启了连锁扩张之路。因外卖营销力量的注入,茶饮店铺的收入来源从线下逐渐向线上转化,线上收益占比越来越高。以往茶饮店铺选址会选在人流高的商场或者沿街店铺,而现在更多的经营者会选择外卖流量多的区域开店。
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奶茶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根据美团外卖统计,除网红新生代品牌之外,台盖、乐乐茶、鹿角巷等新式茶饮品牌以及royaltea皇茶、快乐柠檬等“传统”品牌,也凭借线上营销获取新消费者的青睐。
艺人最爱波霸奶茶,阿里员工最爱芒果爆爆蛋
除此之外,美团外卖还统计了十大最爱喝奶茶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包括:哔哩哔哩、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京东、快手、奇虎360、百度、小米。他们口味不同,各有千秋。据《报告》显示,阿里员工最爱点芒果爆爆蛋奶茶,哔哩哔哩的同学则最爱波霸奶茶二次元和生活尽在掌握。报告显示,电商公司比社交媒体公司更爱喝奶茶,可见电商公司的同学更需要用奶茶来社交,也更会享受生活。
波霸奶茶成为横店影视城内点单最多的奶茶品类,在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位Y姓当红小生请客全组83人喝了大杯波霸奶茶。在横店,你最爱的爱豆可能正在喝“泰式蛋糕奶茶”以及“喝水都要胖奶酪火龙果”,原来可爱又努力的他们也会用奶茶犒劳自己。不少粉丝探班也会带上一杯奶茶,他们都成功的引起了爱豆的注意。
外卖平台助力商家成长 奶茶商户一年多了3倍
消费市场的火爆激发了商家的活力。《报告》显示,2018年美团外卖平台上供应奶茶的商户数量呈3倍增长,甚至还有不少餐厅将奶茶增加到菜单中吸引流量。
相较于餐厅借奶茶产品吸引流量,茶饮品牌则依托于外卖将线下用户引流到线上。报告显示,“资深网红”沪上阿姨、快乐柠檬等品牌也纷纷入驻美团外卖。他们将不愿排队的用户引流到线上,同时借助外卖平台让更多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想要的茶饮,极大地扩展了奶茶的市场空间与运营半径。
《报告》显示,外卖覆盖周边3-5公里的用户,能够为商户带来40%-50%的收益增长。为此,更多商家为外卖平台研发专属产品和包装,同时通过一些线上活动增强用户体验和粘性。
奈雪の茶自2018年4月与美团外卖深度合作以来,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月均销售额从400万到2000万的高速增长。其中为销售额作出杰出贡献的饮品是霸气芝士草莓、霸气橙子等产品。广州是喜茶的发源地,据《报告》显示广州人对喜茶的钟爱也是全国排名第一,芝芝莓莓常年是喜茶最受欢迎的产品。
截至2018年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已经达到41万家,一年内增长74%,饮品市场的发展机会早已到来。未来,美团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数字化经营、业态升级等方式提高餐饮商家效率,全面赋能商家,持续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茶饮市场的增长只是“外卖经济体”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全新的经济体中,用户、商户、平台和骑手紧密关联,互相成就和推动。如今,越来越多的茶饮商家拥抱互联网外卖平台,外卖极大地推动了“新茶饮”行业的发展,更借助茶饮辐射到更广阔的生活服务市场。
何提升奶茶店的人气和销量,成为许多店主关心的问题。高人气不仅能带来更多的客流量,还能提升品牌知名度,最终转化为销售额。那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奶茶店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顾客呢?用这4招,准没错!
< class="pgc-img">>一、创新产品与季节限定,打造独特卖点
1. 创新产品线
创新是吸引顾客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保持经典产品线的同时,定期推出新品,如独特口味的奶茶、茶饮和小吃等。根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偏好,开发新奇、有趣的产品,如黑糖珍珠奶茶、果茶、芝士茶等。创新不仅能吸引新顾客,还能保持老顾客的持续关注。
2. 季节限定产品
季节限定产品是提升奶茶店人气的有效手段。根据季节变化推出相应的饮品,如夏季清凉的水果茶、冰沙,冬季温暖的热奶茶、热巧克力等。这类产品的稀缺性和时效性能激发顾客的消费欲望,形成一波消费热潮。
二、打造独特店铺氛围与体验
1. 店铺装修与主题设计
一个独特、有吸引力的店铺设计可以有效吸引顾客进店消费。根据品牌定位和目标人群,打造符合品牌特色的装修风格和主题设计。无论是温馨的居家风、时尚的都市风,还是富有异域风情的装饰,都能为顾客带来不同的消费体验。特别是如今“打卡”文化盛行,精美的店铺设计还能吸引顾客拍照分享,提升品牌曝光度。
2. 顾客体验与服务质量
优质的顾客体验和服务质量是留住顾客的关键。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关怀和尊重。此外,可以设置互动区域,如留言墙、DIY奶茶区等,让顾客在享受美味饮品的同时,也能参与有趣的活动,提升顾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三、线上线下营销双管齐下
1. 社交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是提升奶茶店知名度的重要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定期发布新品信息、优惠活动、店铺故事等内容,吸引粉丝关注和互动。同时,鼓励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消费体验,通过用户生成内容进行口碑传播。策划线上活动,如抽奖、打卡集赞等,也能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2. 线下促销活动
线下促销活动是吸引顾客进店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节假日、周年庆等特殊日子,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限时折扣、买一赠一、会员专享优惠等。利用节日氛围,推出应景的主题活动,如情人节的情侣套餐、圣诞节的节日特饮等,吸引顾客在特定时间段进店消费。
四、会员管理与客户关系维护
1. 建立会员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培养忠实顾客。通过会员卡或电子会员系统,提供会员专享优惠、积分兑换等福利,增加顾客的回头率。定期推送会员专属资讯和优惠信息,提升会员的粘性和消费频次。
2. 客户关系管理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定期回访老顾客,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提醒顾客参与活动或享受特惠。节日期间发送祝福短信,增加与顾客的情感联系。通过细致的客户关系维护,提升顾客的忠诚度和品牌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