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外卖到了!”
8月11日中午12点30分,室外温度高达37℃。从下单到配送不足半小时,武城县鲁权屯镇小于庄村村民石俊兰就拿到了4公里外店铺的牛肉面。
“家里只有我和老伴两口人,天气太热,开火做饭不方便,就直接在手机上点外卖了。”60岁的石俊兰对记者说,“以前想吃点好的就得跑到镇上或县城,现在在手机上点点,打个电话,就送到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
武城县鲁权屯镇小于庄村村民拿到外卖。
对城市里的居民来说,点外卖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在乡镇中,主流的外卖平台基本没有开启配送范围,人们想吃上方便又美味的饭菜,只能自行去店内堂食。几年前从事过外卖行业的郑建勇,看到了乡镇居民的不便,自行组建了专门服务乡镇区域的外卖快送平台。
现年39岁的郑建勇是土生土长的武城人,2019年在德州市区加盟过一个外卖平台,负责运营和配送。由于城市中外卖配送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运营后期资金链断裂,就没有继续下去。
之后在乡镇经营网吧的过程中,他发现乡镇居民对于外卖、快送及同城信息有很大的需求,于是在2021年底与朋友合伙建立了德州英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同城生活综合服务类手机应用“宅安达”。
记者打开“宅安达”APP,其中收录了50多个商家,餐食、饮料、鲜花、蛋糕样样俱全,配送费普遍在2-4元,不少商家已经销量过万。
“我们从2022年初开始正式运营,当时预计一年半的时间内是没有盈利的。”说到这,郑建勇脸上却洋溢着笑容,“我们目前的经营范围主要是鲁权屯镇及周边村庄,有9个全职配送员,加上兼职配送员一共近20个员工,现在每天能送近200单,除去员工每月的工资,我们已经开始盈利了。”
郑建勇进行应用后台管理。
“宅安达”的合伙人之一、现年38岁的张鑫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一名全职配送员。与主流平台的制度不同,“宅安达”平台不会对配送员的配送费进行抽成,多劳多得,目前全职配送员月均收入能达到6000元。
“您有新的订单,请注意查收!”
鲁权屯镇腾庄村的外卖配送站里,清脆的提示音响了起来。张鑫麻利地点选订单,穿戴好头盔、衣服,骑着摩托车去取餐。“我就是这个县城出生的人,对周边的道路都很熟悉,送的相对快一些。”
张鑫在村庄中配送订单。
从取餐到送餐,张鑫放下摩托车后,都是一路小跑,生怕耽误时间。“我们的优惠力度比不过大平台,所以就要把服务质量做到最好。”据张鑫说,从平台建立他就开始做配送员,送过最远的一单超过了10公里,收取配送费16元。“我现在每天大约能送50单,每月工资能到6000元左右。从单量上看,咱们村民对外卖的需求是越来越大,我们也会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把每一单做到最好。”
除了外卖,郑建勇还在平台推出了快递代取、便民信息、同城代驾等服务。“有一些妇女带着孩子,或者有老人不方便行动,咱就可以去送餐、送货、帮忙。这就是便民服务的一种。咱的总体目标就是,希望这个APP能够引领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体验,带动咱乡镇居民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村民使用“宅安达”APP。
“外卖的一头连着市场,另一头连着农民的生活,外卖的发展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消费理念在不断升级,乡村的消费活力不断激发。”鲁权屯镇副镇长吴洪杰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就是需要这种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激发出乡村消费的巨大潜力。”
一辆摩托车,一个配送箱,一件绿T恤,连接起鲁权屯镇周边近80个村庄的外卖配送服务。
郑建勇介绍说,目前只是在鲁权屯镇作为试点,未来将把业务推广到周边更多的乡镇,努力把乡镇便民服务做好做大,让更多的乡亲们体验和享受到这一新的消费形式。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见习记者 李新宇 记者 刘晓续 通讯员 于宁 李帅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来越多的品牌开放加盟,反映出行业内部竞争加剧以及品牌对规模化优势的追求。
这是《数读100个品牌》系列的第38篇文章。
作者 | 王梓旭
编辑|童洁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手一路狂奔,乡村基也“坐不住”了。
近日,中式连锁快餐品牌乡村基宣布在四川与重庆招募“优质点位合作商”,在此之前乡村基一直采用全直营的方式运营。
乡村基旗下有乡村基和大米先生两大中式快餐品牌,截至目前门店总数超过1200家。
此前,乡村基曾三次递交招股书谋求上市,据其招股书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称,按2020年连锁餐厅数量和所得收入计算,乡村基是中国最大的直营中式快餐集团,不过和多数中式连锁餐饮品牌一样,乡村基也未能如愿上市。
那么此次开放部分地区合作对乡村基来说意味着什么?上市未果的乡村基未来又将如何?
乡村基联营试水
近日,乡村基宣布开放部分地区的联营。
其在官方账号公开招募“优质点位合作商”,开放区域是乡村基的大本营川渝两地,合作条件包括:认同乡村基企业文化,拥有创业热情;拥有城市优质点位资源,具备较强的行政沟通和协调能力;拥有100万左右启动资金;无犯罪和不良征信记录。
对此乡村基相关负责人士向品牌数读表示,目前只选择有优质网点资源的合作商,对于有意向的加盟商优先询问城市及点位资源情况进行筛选。
有多位业内人士曾向品牌数读表示,加盟是品牌和加盟商的强强联合,优质点位资源是品牌所看中的,在如今的竞争环境中拿到好的点位等于成功了一半。
不过本次乡村基并未直接开放加盟,而是选择了管控性更强的联营,即合作方出资源,乡村基负责经营管理,双方共同出资开店。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乡村基这么做主要是想先试水拿好点位打造加盟样板,不过开放联营的背后也反映出乡村基直营模式可能存在增长瓶颈。
乡村基于1996年在重庆起家,原名为乡村鸡。创立初期,乡村基曾效仿西式快餐在店内售卖炸鸡和薯条,同时也卖川式快餐,直到1998年,乡村基才明确自身中式快餐定位。
2011年乡村基又孵化了“大米先生”,引入称菜和小碗菜模式,主要提供湖南、江浙、广东等不同地区的风味菜品,不过大米先生目前未有开放联营或加盟等动态。
从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来看,2019-2022年乡村基录得营收分别为20.66、19.8、23.87以及21.98亿元,而大米先生同期收入分别为11.78、11.68、22.25及25.03亿元,可以看到虽然成立时间晚,但在营收上大米先生已经对乡村基实现了反超。
这或许也是推动乡村基开放联营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式快餐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开放加盟,在这背后反映出的是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以及如今品牌对规模的追求。”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
开店未达预期
近两年,乡村基似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大米先生身上。据品牌数读统计,2022年以来,大米先生的门店增速明显超过乡村基,无论是营收还是门店其已成为了集团的增长主力。
从2022年至今大米先生开店超过250家,相较之下乡村基只有160家,反映在门店总数上,目前大米先生正在朝着700家迈进,两者相差约110家店。
而从门店分布来看,乡村基与大米先生基本实现了错位发展,目前两个品牌仅在大本营川渝地区有门店重合,而其他地区两个品牌则有不同的布局思路。
乡村基在大本营四川和重庆两地门店数就已接近500家,在招股书中乡村基提到它们“已享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同时大米先生在川渝地区的近180家门店,但两个品牌未造成相互竞争。
据乡村基的说法,为避免新餐厅与现有餐厅之间可能出现互相竞争的情况,两个品牌通常不会在现有餐厅1-3公里范围内开店,同时乡村基及大米先生会共同制定发展计划并降低自有餐厅之间出现互相蚕食的风险。
湖南、湖北以及上海是大米先生主要重仓的地区,门店数接近500家,乡村基没有进入上海但在江苏和浙江进行了布局,同时还有贵州、北京等地。
“我们会优先考虑在业务覆盖范围较小的地点或邻近地区,而非已建立业务据点的地点开店,以尽量减少竞争,同时扩大自身业务覆盖范围。”招股书中提到。
在线级城市分布上,乡村基主要以新一线城市为主,其90%的门店都布局于此,三线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超过8%,这已经基本概括了乡村基的门店高低线情况。
大米先生则主要以高线城市为主,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门店占到了总数的98%。大米先生和乡村基两个品牌之间的错位协同发展,值得其他餐饮品牌学习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乡村基预计将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新开约80-100家、140-160家及140-200家新店;同时期大米先生预计新增100-140家、200-240家及200-280家新店。
不过,即便门店规模每年都在增长,但除了2022年大米先生的开店数在预期之内,乡村基的开店计划并没有达到预期。
和其他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一样,乡村基的上市之路也十分曲折。
乡村基曾于2010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不过在这之后由于乡村基业绩下滑,股价下跌,最终其于2016年私有化退市。
到了2022年1月,乡村基转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且在招股书失效后,分别于2022年7月及2023年4月两次更新招股书,但依然未能上市。
招股书显示,乡村基2019-2022年录得营收分别约为32.57亿元、31.61亿元、46.18亿元、47.0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8270万元、1190万元、1.82亿元及7350万元。
概括来说,乡村基一直维持着不错的营收表现,但盈利能力稍弱,最赚钱的2021年营收达到了46亿,净利润却仅有不到2亿。
事实上,乡村基并非唯一一个陷入低利润困境的中式快餐品牌。2019年至2021年,老乡鸡的营收分别为28.59亿元、34.54亿元和43.93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1.59亿元、1.05亿元和1.35亿元。
老娘舅2021年、2022年及2023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5.25亿元、14.24亿元、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84.70万元、3640.32万元、4546.56万元。可见,增收难增利是如今中式快餐品牌们所面临的残酷现实。
品牌数读梳理了当下部分中式快餐品牌的开店情况及客单价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单一品牌中只有老乡鸡和米村拌饭的门店数破千,而米村拌饭和老乡鸡也在针对性的开放加盟。
客单价方面只有米村拌饭和老娘舅的客单价相对较高,综合来看多数品牌的价格主要集中在25元左右。
价格难以获得提升,同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有业内人士感慨道,中式快餐潜力大,但毛利低,长久比拼的是供应链能力,谁能以低成本、优质的食材稳定供应到门店,谁就能逐渐建立优势,不过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短期内难以建立壁垒。
乡村基此前表示,IPO募集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展餐厅网络、深化市场渗透率并按需要翻新现有餐厅;加强供应链能力,以及通过租赁区域仓,为易受温度影响的食材提供冷冻及冷藏储存空间,从而支持其扩张;加强技术能力,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就是为了争取上游的实力。
只是IPO之旅远比想象的波折,乡村基不得不开始想其他办法。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品牌数读,乡村基上市未果,现在试水加盟也是情理之中,未来乡村基必然会扩大加盟合作区域,包括大米先生也是如此。
“乡村基目前发展的还不错,但需要加速铺开,而通过加盟抢市场占有率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川渝地区是乡村基的大本营,在成熟的市场更容易跑出好的加盟案例和经营模式,此前老乡鸡也是先在安徽宣城和江苏徐州试水的加盟业务。”
据餐宝典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达到9053亿元,同比增长10.8%,并且几乎在所有城市中,从门店数量上讲,中式快餐都稳居餐饮各品类第一,其行业地位无可动摇。乡村基也在招股书中表示,竞争对手来自各个细分市场及地域市场。
行业潜力巨大,连锁化率却不高,显然无论是老乡鸡、乡村基还是米村拌饭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读100个品牌 」往期文章
Tiffany丨星巴克丨lululemon丨沪上阿姨丨资生堂丨观夏丨理想汽车丨瑞幸咖啡丨江南布衣丨夸父炸串丨蔚来汽车丨百丽时尚丨达美乐丨Miu Miu丨ubras丨Seesaw丨小鹏汽车 丨ZARA丨太平鸟丨安踏丨迪卡侬丨老乡鸡丨欧舒丹丨茶颜悦色 丨茶百道 | Mardi | 蓝瓶咖啡 | 极氪汽车 | Acne Studios丨昂跑丨好利来 | 汉堡王 | 茉酸奶 | 香奈儿丨VF集团丨山姆
厨何以火爆农村——深度解读农村餐饮的新变化
一则新闻中描绘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乡厨在农村市场的火爆程度不断升温。这一现象不仅仅关乎餐饮业的繁荣,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乡厨的火爆并非偶然,它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原因。首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等场合,都需要有厨艺精湛的乡厨来操持宴席。乡厨们不仅要有出色的厨艺,还要对当地的宴席风俗和讲究了如指掌,这才能满足农民对于宴席品质的高要求。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