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元旦假期少不了品尝美食。目前,各地餐饮客流量明显回升,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在深圳的这家商场,不少餐厅已经门庭若市,排起了长队。餐厅负责人说,近来客流量明显上升。
广东省深圳市某餐饮门店负责人 林庆和:客流增加了20%以上。
去年11月,深圳市发布《促进消费提升扶持计划申报指南》,对餐饮企业2022年下半年的营业收入每1000万元奖励5万元,每家企业最高100万元。
广东省深圳市某餐饮门店负责人 宋周:政府给了我们支持与帮助,还有一些惠民政策。让我们有很大的信心提振。
除了商场里的餐厅,藏在夜色里的“烟火气”也找回了往日的喧闹。在四川广安60米长的夜市上,各类餐车一字排开,卤味烧烤、果汁饮品、经典小吃等美食让人眼花缭乱,摊主们一边麻利地做着美食,一边吆喝揽客。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王一帆)
国内消费市场强势复苏背景下,餐饮消费需求迎来快速反弹,不少上市餐企去年业绩大幅增长。
3月26日晚间,海底捞(06862.HK)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整体收入为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年内溢利为44.95亿元,同比增长约174.6%。海底捞餐厅全年接待顾客近4亿人次,较去年增加43.7%。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餐饮业整体持续繁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全年预计餐饮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6万亿元。不过,今年以来,餐饮行业入局者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就海底捞而言,其近期放开加盟的策略就是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议海底捞更加注重食材的升级、场景的创新以及消费迭代的投入。”
整体翻台率提升
实际上,去年海底捞业绩大幅增长此前曾有预期。2月20日晚间,海底捞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预计营收将不低于414.0亿元,年净利润将不低于44.0亿元。公告披露,营收增长主要系随着疫情相关管控措施的取消以及经济复苏,海底捞餐厅客流量增加,经营表现好转;净利润大幅增加则源于海底捞餐厅翻台率提升以及运营销售改善。
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比增长26.7%。950家同店翻台率为3.9次/天,增长约30%。
2023年,海底捞放缓了餐厅网络扩张速度。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捞大中华区共经营1374家门店。其中,一线城市门店232家,二线城市门店538家,三线及以下城市581家,港澳台地区23家。海底捞表示,2023年海底捞首要目标是提高在营门店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由于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增加,海底捞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的63.0亿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64.8亿元。此外,海底捞还持有28.5亿元的定期存款。
另一方面,促消费政策发力以及旅游市场复苏持续推动着餐饮市场的快速回升,海底捞在2023年的多个节假日期间迎来用餐高峰。财报数据显示,海底捞餐厅全年接待顾客近4亿人次,较去年增加43.7%。
2023年以来,围绕消费需求,海底捞积极打造特色用餐场景。2023年9月,海底捞全国首家露营火锅店9月于上海正式营业,10月,海底捞在西安推出首家校园火锅。截至2024年3月26日,营业中的海底捞校园火锅已达到20家。今年3月,坐落于陕西西安华为研究所的海底捞首家企业餐厅正式开业。
除了新业态外,海底捞也正在加速扩容品牌矩阵。年报显示,2023年,海底捞在总部层面成立了创新创业办公室,调整创业品牌的策略规划。除主品牌外,海底捞孵化了嗨捞火锅、苗师兄香锅、五谷三餐、焰请烤肉铺子、汉舍等品牌,实现火锅、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多种经营业态。
餐饮行业持续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业绩大涨离不开我国餐饮行业的强势回暖。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356亿元,同比上升20.9%。这也是餐饮行业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凸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生机与活力。
多家上市餐企全年业绩迎来强势修复。3月22日,九毛九发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实现收入约为59.86亿元,同比增长了49.4%;年度溢利同比增加763.3%至4.8亿元。门店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九毛九在中国142个城市、新加坡、加拿大1个城市、马来西亚1个城市、泰国1个城市和美国2个城市自主经营726家餐厅。
1月26日晚间,A股“烤鸭一哥”全聚德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600万元—6600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为4200万元—5200万元,也实现扭亏为盈。
全聚德直言,2023年,随着客流恢复,餐饮市场消费得到明显释放,叠加各类利好因素,餐饮市场迎来强势复苏。公司围绕年度预算目标,线上线下多渠道抢收创效,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另一家老字号餐企同庆楼近期也发布了业绩预喜公告。1月15日晚间,同庆楼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2.73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191.45%至242.13%。公司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6.81亿元至7.53亿元。
进入2024年,餐饮行业复苏的步伐并未停歇。国家统计局3月18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9481亿元,同比增长12.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2374亿元,同比增长12.4%。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1—2月份,在元旦、春节假期的带动下,餐饮消费需求大幅释放,为全年发展开了个好头,对于提振2024年消费信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中国饭店协会表示,1—2月份餐饮收入基本符合预判,特别是龙年春节期间餐饮住宿业迎来“开门红”,企业抓住年味,挖掘民俗文化、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等,将国货潮品推向了新高度,提振了市场信心。
哺集团在春节期间实现了顾客接待量的大幅增长,接待人数超过160万人次。这一数据显示了呷哺集团在餐饮市场中的强大吸引力,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
看点一:呷哺集团的春节销售表现超出预期,31家餐厅打破历史销售记录,尤其在河北、天津、辽宁等地区的二三线城市表现出色。这一趋势可能反映了春节返乡人群的消费需求,对投资市场提供了一个观察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看点二:呷哺集团的快速扩张战略,自2024年以来新开餐厅达到25家,平均每1.8天就有一家新餐厅开业。这一扩张节奏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公司在持续发展并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上海市场的55家餐厅,成为规模化业绩最好的城市,这可能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看点三:呷哺集团的跨界合作策略,与电影《热辣滚烫》的联合营销活动,展示了公司在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上的创新能力。这种联名套餐的推出,不仅增加了顾客的消费体验,也可能为公司带来额外的收入,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关注品牌营销效果的机会。看点四:呷哺集团在热门景区周边的餐厅也迎来了销售热潮,如哈尔滨、王府井(600859)等地区。这种地理优势的利用,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研究公司市场布局和选址策略的案例,有助于理解公司在不同区域的市场策略。看点五:呷哺集团的“轻资产、高回报”餐厅模式在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的新开餐厅中得到验证。这一模式的成功可能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公司的财务模式和盈利能力,为投资者提供评估公司长期价值的依据。
以上看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分析视角,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呷哺集团的市场表现、扩张策略、品牌合作以及市场布局等方面的信息。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领和讯Plus会员,免费看更多独家内容: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干货独家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