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系统设施设备月检查表
项目名称: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 查 项 目 及 内 容 | 检 查 情 况 | |
火灾 自动 报警 系统 | 1.消防控制室工作环境; | |
2.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器、探测器、手报等是否完好。 | ||
3.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自检功能、消音、复位、故障报警、火灾优先、报警记忆、主电备电自动切换功能是否正常。 | ||
4.对探测器按安装总量的10%进行模拟火灾响应试验和故障报警试验。 | ||
5.对手报按安装总量的20%进行模拟火灾响应试验和故障报警试验。 | ||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 1.检查消防泵房的工作环境。 | |
2.检查消防泵、管网、稳压设施、控制柜、报警阀、喷头、阀门、水泵结合器、储水设施(含水量)等是否完好。 | ||
3.进行手动和模拟自动启泵试验,进行主泵、备泵自动切换试验。 | ||
4.用末端装置进行放水试验,检查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的报警功能,自动泵功能和信号显示是否正常。检查最不利点水压。 | ||
消火栓系统 | 1.检查消防泵房的工作环境。 | |
2.检查消防泵、管网、稳压设施、控制柜、阀门、水泵结合器、室内外消火栓、储水设施(含水量)等是否完好。 | ||
3.进行手动和模拟自动启泵试验,进行主泵、备泵自动切换试验。 | ||
4.检查最不利点水的压力及消防出水量。 | ||
5.按安装总量的10%试验消火栓按钮远距离启泵,检查自动泵功能和信号显示是否正常。 | ||
气体灭火系统 | 1.检查储藏间及防护区的工作环境。 | |
2.检查系统贮气体瓶、驱动瓶、瓶头阀、选择阀、管网(含高压软管)、喷头、紧急启停按钮、声光等设施设备是否正常完好。 | ||
3.检查储气瓶、驱动瓶内压力是否合格(不小于设计压力的90%)。 | ||
其它检查项目 | 1.检查防火门、防火卷帘门周围有无障碍物,能否正常启闭。 | |
2.检查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是否正常并按安装量的10%进行试验。 | ||
3.检查电话插孔、对讲电话、播音设备、扬声器等设备是否完好。 | ||
4.检查灭火器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标志等是否符合要求。 |
总在Excel的数据统计中经常用到。今天要讲的汇总又和昨天的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
问题如下:
< class="pgc-img">汇总表
>< class="pgc-img">月表
>问题描述:
1:汇总表里面有每天统计的流水。从汇总表里面根据“品名”“规格型号”“颜色” 分类汇总到对应的月份中。
2:每月的期末数量=上月期末数量+本月数量
3:每月的期末金额=上月期末金额+本月金额
解决的思路详解:
1:为了运行的速度,把汇总表里面的数据,全部放入arr数组;
2:“品名”“规格型号”“颜色”三个单元格内的数据,进行连接,做为字典的key,相应的数据,放入字典的item。
3:月表按照“品名”“规格型号”“颜色”查找字典,并进行统计
代码运行的结果如下:
< class="pgc-img">>代码如下:
< class="pgc-img">>Sub huizong() Dim arr, brr(), crr, r&, i&, s$, m&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False Set d=CreateObject("scripting.dictionary") With Worksheets("汇总表") r=.Range("a" & Rows.Count).End(xlUp).Row arr=.Range("a5:i" & r) End With For i=1 To UBound(arr) s=arr(i, 5) & "|" & arr(i, 6) & "|" & arr(i, 7) If d.exists(s) Then brr=d(s) Else ReDim brr(1 To 2, 1 To 12) End If m=Month(CDate(arr(i, 1))) brr(1, m)=brr(1, m) + arr(i, 8) '数量汇总 brr(2, m)=brr(2, m) + arr(i, 9) '金额汇总 d(s)=brr Next r=Range("c" & Rows.Count).End(xlUp).Row crr=Range("c6:bd" & r) For i=1 To UBound(crr) s=crr(i, 1) & "|" & crr(i, 2) & "|" & crr(i, 3) If d.exists(s) Then brr=d(s) For j=1 To 12 crr(i, 7 + 4 * (j - 1))=brr(1, j) '数量 crr(i, 8 + 4 * (j - 1))=brr(2, j) '金额 crr(i, 9 + 4 * (j - 1))=crr(i, 7 + 4 * (j - 1)) + crr(i, 5 + 4 * (j - 1)) '每月期末数量 crr(i, 10 + 4 * (j - 1))=crr(i, 8 + 4 * (j - 1)) + crr(i, 6 + 4 * (j - 1)) '每月期末金额 Next End If Next Range("c6:bd" & r)=crr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True End Sub
代码解析
1:2行 Dim定义变量;
2:4行 后期绑定字典;
3:6行 获取数据最后一行的行号;
4:5行 清除“汇总”工作表指定区域的边框格式;
5:7行 把汇总工作表的数据,放入arr数组;
6:9~20行 遍历arr数组;
7:10行 把“品名”“规格型号”“颜色”三个单元格的数据进行连接;
8:11~15行 判断“品名”“规格型号”“颜色”是否在字典里;
9:14行 如果数据不在字典里面,重新定义brr数组的大小;
10:16行 把日期的数据,转换成月份;
11:17~18行 把每月的数量及金额进行汇总;
12:19行 把数组brr 放入字典;
13:22行 获取分月汇总表格的最后一行单元格的行号;
14:23行 把条件区域的数据放入crr数组;
15:24~35行 遍历crr数组;
16:25行把条件区域的“品名”“规格型号”“颜色”连接起来;
17:26行判断条件是否在字典里面;
18:27行把查询字典的item放入brr;
19:29~32行把数量及金额进行汇总;
20:36行把crr数组放入指定的区域;
小结:
解决本问题,需要用的知识点:
1:数组的运用
2:字典的运用
私信 视频 可以获取54集VBA入门视频
私信 VBA或 vba 可以获取文章中含VBA代码的Excle文件
>源:科技日报
近日,嫦娥四号正式着陆月球背面,软着陆至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月球背面那么大,嫦娥四号为何“安家”在月球南极?关于月球两极,人类了解有多深?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郭弟均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月球两极可能含有水冰,这是了解月球两极最重要的意义。而嫦娥四号的软着陆区位于月球最古老的南极-艾肯盆地内,是认识月球早期演化的重要线索。同时,月球南极区域大致位于月球三大地体的交界处,是认识月球构造格架的关键。
“相比月球其它区域,人类对月球两极的认识还非常缺乏,尤其是光学特征方面,此外也没有样品资料。”郭弟均介绍,相比地球两极,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温度更低,没有冰川和海洋,没有生命,没有磁场,除了可能存在水冰之外,表面主要是硅酸盐矿物。
地球两极冰雪覆盖,月球两极有冰吗?
郭弟均表示,科学界目前为止发现了月球两极存在水冰的一些证据,并形成初步认识。
月球两极存在水冰的假设,最早是1961年由加州理工大学教授Watson等人提出,后来在阿波罗探月采集的月球样品中检测出水存在的信号,但普遍认为是由地球大气中水汽污染导致。2009年美国发射LCROSS高速撞击月球永久阴影区,探测撞击形成的溅射物是否有水冰存在,仅观测到可能有羟基存在的证据。其它探测到水存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则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譬如雷达和中子谱仪数据。
“月球两级的永久阴影区为水冰的稳定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郭弟均说,由于月球自转轴几乎垂直于太阳光照射方向,月球两极紧密分布的撞击坑使得高程起伏大,因此,月球两极存在永远无法接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区域,被称作永久阴影区,最新数据显示,其面积在南北两极分别达到约16055km2和12866km2,这里温度极低,最低温度可以达到-250摄氏度。
不过,水冰存在的形式和含量目前还有较大争议,不同遥感数据、同一数据的解释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尚未达成共识。
“如果月球存在水,或更广义上的水,即羟基,其来源可能有几种:彗星水、太阳风注入的水,以及火山喷发过程中脱气作用所产生的岩浆水等。”郭弟均表示,对于月球两极水的确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测,尤其是针对永久阴影区的着陆探测。
月球两极适合建造月球基地吗?
“在月球两极建立月球基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永久阴影区可能有水,如果能够确定水的存在,两极将是建立月球基地的首选之地。”郭弟均说。
2018年1月,媒体报道NASA在月球北极附近发现熔岩洞,或成月球基地理想选址。
郭弟均表示,熔岩洞表面有数十米的月壳层,提供了防止撞击事件、宇宙射线辐射的天然保护壳,能保护基地和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熔岩洞的特殊结构使得内部能够维持较窄的温度波动范围,相对于月表,其温度条件更适宜建立月球基地。
然而,建立月球基地需要投入大量尖端技术,尤其是两极的极端温度环境,需要更苛刻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创造性的设计。
在完成登月以前,人类了解月球两极主要依赖遥感探测和模型模拟。人类登上月球两极之后,可以实地测量月表物理、化学性质和空间环境,此外可以采集两极样品。
郭弟均认为,探索两极主要难点包括光照条件差,难以进行光学探测;两极温度低,对着陆器和巡视器要求很高;地形复杂,起伏较大以及测控要求高。(记者 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