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俗话说得好100个开店的,90个死在了选址上面。虽然这句话有夸大、调侃的意味在里面,但也侧面的证明了选址对于一个餐厅的重要性。毕竟餐厅嘛都是靠人流吃饭的,味道好的餐厅固然受欢迎。但如果选址做的好,一个普通的小餐厅一样能做的红红火火。今天就跟笔者来了解一下,关于餐厅选址我们知道哪些和避开什么吧。
< class="pgc-img">>1、 选址时我们容易进入的误区
1、地段好≠生意好
很多人认为,选址就是选地段,地段好闭着眼睛都能挣到钱。很多人误将人流量当成了客流量,认为这个地方人气旺自己的生意就一定会好。通过数据统计的结果:以上结论是不成立的。
客流与商圈有关,与产品定位也有关。如果没有考虑到自己真正的消费群体主要聚集在哪?可能当店开起来,才发现那些流水般的客人就是不进店,最后赔了一笔钱以关店告终。
商铺才是商圈的重点。
< class="pgc-img">>2、房租便宜≠不会亏
有人选址觉得房租便宜,哪怕不赚钱也不会亏损很严重,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不是房租便宜是坏事,而是要有区别心。
举个例子:有些新开盘的物业根本没有入住率,招商时需要品牌引流,会给予便宜、优惠的店租,便宜没好货,这个世界没有免费午餐。除了自己容易走进误区外,也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地产商、开发商和房东坑。
< class="pgc-img">>3、 很多时候,社区不比购物中心差
当下餐饮店既可以开在底商区域又可以开在购物中心,只是两者有不同之处也有共同点。需要拿数据来说话。
< class="pgc-img">>2、 我们为什么会进入这些"简单"的误区
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平均每个月有10%的餐厅倒闭,其中关店餐厅的平均寿命只有508天,而在这些关店餐厅中是由选址失败直接导致开店失败占据了70%。
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还在选址上犯错误,是不够重视吗?实际不是不够重视,我们为什么会进入这些看似简单的误区,而是我们很多时候经验不足,盲目相信自己的眼光,或者严重依赖经验,我们缺乏一整套科学的选址方法和数据计算方法。
< class="pgc-img">>我们在一个熟悉的城市,可以凭感觉,凭经验,咨询身边的朋友。离开这个熟悉的城市呢?该如何选址?
3、 餐厅商铺选址的直接导向是获客
餐厅商铺选址的直接导向是获客。关于获客与选址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重要参数有哪一些?
(一)商圈供需关系
我们在谈商圈供需关系之前,先了解一下商圈的概念是什么?
商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商圈,往往指商铺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
举例:把门店看成一个点进行分析,以某个十字路口或者某个商场为圆心,以250米,500米,1公里,2公里甚至更远的半径画一个圈,这个圆形面积就是商圈概念。商圈也有个向心力,圆圈里面的人是否愿意到这个圆心消费。
< class="pgc-img">>1、真正决定门店生存的第一因素,是商圈的供需关系,而不是品牌的经营能力。如果我们品牌的经营能力是决定门店生存的第一因素,那就代表这个商圈的所有商铺都可以通过经营能力开出同样品牌的门店。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和大部分人的常规认知有所不同。
2、餐厅所经营的品类在同一商圈有饱和度、有边界。这个边界,就是商圈的供需关系。
通俗的讲就是,选址时我们要对竞争门店进行分析,在区域市场固定的情况下,同种业态门店的数量太多了,那么不管各个品牌做的怎么样,每个店或多或少都会分掉一部分消费者,就近消费和喜好消费分流消费者,各自店铺就会面临着营业额下滑,进而市场洗牌淘汰的命运。
举例:入驻购物中心是不是好选择?用数据来说话。
< class="pgc-img">>2019年成都48个主要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里的1572个餐饮企业中,有585家餐厅在1 年内发生过至少1 次品牌调整,对于近四成的餐厅业主来说,选址购物中心只是看起来很美,从数据分析来看说明目前城市综合体内的餐饮趋于饱和。(针对商场餐饮如何做?我们有单独的文章描述,这里不再描述)
(二)是什么决定了商圈的供需关系的边界和饱和度。
第一层:品类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品类角度,中国人对于吃的品类实在是太多了,咱可以先不用分得太细,就简单粗暴分为拿在手里吃(如:小吃、茶饮)、坐下简单吃(如:快餐)和坐下吃好些(如:正餐)这三大类。
商圈内不同的人群结构,代表不同的消费需求,最终都会影响到三大类的占比不同。极端情况下,某些小型或特定商圈还会只容纳其中的两类、甚至一类。随着商圈内人群数量级的增长,人群结构随之而分化。
< class="pgc-img">>举例:以地铁车站旁边的商铺,更适合拿到手里吃的(小吃、茶饮)的餐饮项目,买了拿上就走。
举例:成都九眼桥酒吧一条街,更多吸引的人群结构是来宵夜喝酒的人群。
注意点:
1、 不同的餐饮品类的选址要求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更多的是寻找里面的普遍规律。
有部分商家是不以单店盈利为目的的选址,比如某商家以招商加盟为主,不在乎单店是否真实盈利,而只是一味的追求在某地段曝光量,来实现招商加盟。这种情况不在本篇文章讨论的范围内。
< class="pgc-img">>第二层:门店供应数量和需求人数之间的关系。
如果商圈内的需求人数>一定的门店供应数量,则代表这个商圈还有新增门店数量的空间。这个可以称之为增量型商圈。
如果商圈内的需求人数<一定的门店供应数量,则代表这个商圈已经没有新增门店数量的空间。这个可以称之为存量型商圈。
用店铺饱和指数公式,来具体计算下该商圈适不适合再开同类店铺:
饱和指数=潜在顾客数量*消费者人均餐饮支出/同类商店营业面积总和。
饱和指数越高表示该商圈内的同类店铺饱和度越低。
举例:很多连锁品牌对于店面所在人口有着明确的要求。对于社区入住率也有明确的要求。都是需求人数的数量要求。
第三层:商圈的多角形属性
不同的店由于经营产品、交通因素、地理位置、经营规模等方面的不同,其商圈规模、商圈形态存在很大差别。即使是同一个店,在不同时间也可能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引致商圈的变化,比如说:原商圈内出现了竞争,吸引了一部分的顾客,商圈规模时大时小,商圈形态表现为各种不规则的多角形。
< class="pgc-img">>4、 餐厅商铺选址是道数学题
我们既然说了餐厅商铺选址的功能是获客,我们如何衡量一个的餐厅选址是否成功呢?核心指标是什么?核心指标只有一个就是业绩。
(一)选址通用公式:
业绩=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连接系数。
简单的说明公式里的参数:
A、 流量代表这个店铺门口路过的人,也就是说你的店铺或者店招能受到多少人的曝光。
B、 转化率就是这些门口路过的人有多少能进到你的店铺里来。
C、 客单价(人均消费值)就是进你的店消费了,平均每个客人能成交的价格。
D、 连接系数是指复购率和传播率,这个连接系数和选址关系不大,但是跟店面管理者的关系特别大,举例:某店,客人如果一周能来两次,那这就算100%,如果客人一周只能来一次,那就是50%。
(2) 引流成本公式
引流成本=(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装修+其他杂费)/进店购买单数。
房租其实不仅仅租房的费用,更多的是买这个地段的流量。假设你的店铺门口的流量一天1万人路过,房租是15000,那么你为这个门口的路过的每个人买了5分钱的单(15000元/(30天x10000人)=5分)。
< class="pgc-img">>这个算法你可以用来培训你的店长和店员,让他们知道不能让门口的财富白白的流掉,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字你也可以跟的其他的店铺做一个比较,就可以算出房租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举例:一个店铺一天的引流成本:(500元房租+300元水电费+800元人工工资+200元装修费摊销+100元杂费)/200单=9.5元,相当于我们每个进店有效客的成本是9块5。
假设,一个顾客只买了19块钱的产品,而你的毛利有50%,那你在这个客人身上就没赚到钱,刚好保本,这个帐很好算,19除以2就是9.5。那你把这个人引进来就花了9.5元,而你也只收了19元,成本是9.5元,那就等于这单你白做了,不赔不赚。
注意点: 区域内商圈的人均消费水平,是本地段商圈的消费心理价格带,可以理解为在这个区域范围内, 消费者购买意愿、能力的消费区间。这个需要我们与本区域其他商家进行比较的。一定要看清楚这个流量的属性,这个比流量更重要,有的时候流量多,如果选址失败的原因就是客单价(人均消费水平)太低,导致账算不过来了。也是个坑,
5、 餐厅选址的流程和关键点
前面说了餐厅选址是一个数学题。因此在选址前要对商圈供需关系、平效、交通状况、人流量、房租、人均消费值等各个参数有较为精确的预估,才能进入选址流程。
< class="pgc-img">>(一)分析弄清自身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以此做好餐厅定位
首先,在选址之前,要先搞清楚自身品牌的定位,弄清楚自己的目标消费人群在哪儿?想好自己餐厅的定位,包括人群定位、年龄定位、价格定位、餐厅口味等。只有了解了你所要推广的人群的爱好、口味、消费能力等基本情况。投资才能对此作出接下来的具体的一些考量。
(二)根据定位分析寻找合适的商圈
选商铺、选点位,选的是客群动线、能见度高、仍有市场空间的商铺。商圈是否具备长期拥有充裕客人的能力,可以从10个层面对商圈进行调查分析:
1、商圈吸引力;2、商圈发展潜力;3、现有集客设施情况;4、周边的商业情况;5、周边住宅情况;6、周边写字楼情况;7、周边固定人群数量;8、周边流动人群数量;9、目标客户群数量;10、目标群体消费水平;11、交通便利性。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充分了解方圆300米内的人口统计、收入水平和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因为80%的顾客来源于方圆300米之内的销售推动,通以了解他们来评估此商圈的整体销售能力,分析周边消费人群是否是餐厅的目标群体,终确定有无在此开店的可能。
好好吃饭”是很多人日常中的大事。除了对食物的要求高,对用餐环境的舒适性也越来越讲究,因此家里的餐厅成了很多屋主装修时的重点关注空间。一般餐厅的布局规划,可分为以下4种。
独立式餐厅。适合中大面积的户型,单独划分空间,再增加餐边柜作为收纳柜,空间足够,餐边柜的设计上可选择性就多了许多,到顶餐边柜、低矮柜、半封闭式餐边柜等等,基本无限制,只要根据实际户型及使用需求选择即可。温馨提示,可以在灯具上花些心思,让餐厅的氛围感更好哦。
餐厨一体。无论大小户型都偏爱餐厨一体设计,不仅可以保持空间宽敞通透感,在动线设计上也更加方便实用,缩短路线。
单独放置餐桌,就能自然而然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不生硬地实现自然过渡,让厨房跟餐厅同属一个空间内,又巧妙划分。
岛台+餐桌设计在餐厨一体中也很常见。岛台的加入,不仅能增加储物空间与操作空间,还能缩短动线,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加家人间的交流,餐桌可以充当临时工作台,在上面处理工作或写作业都可以,这样一来,做饭的人也能随时跟家人互动。
利用角落放置餐桌。这类设计适用于小户型,没有足够空间划分餐厅,就在角落位置靠墙放置餐桌。建议最好选用造型灵巧、细腿的桌椅,视觉效果及空间占用上都不会拥挤;或是与卡座结合,实现空间最大利用率。
客餐厅一体化。这应该是现阶段最流行的设计了,既能实现空间扩容,又能加强家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客厅面积一般比餐厅大,可以将餐桌放在沙发后面或是跟沙发平齐摆放。
无须刻意在客餐厅之间做隔断,利用沙发、餐边柜这些“必要家具”来做自然过渡,或是通过地毯、墙面的颜色等来做色块区分,这样也会更加有层次感。
么规划可以对餐饮店的发展起到有机作用?要想有好的收获,首先就是要在起步的时候就又一个好的开头,同时,要想把头打好,朋友们还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后面经营的过程中分阶段实现目标。如果前期没有做规划的话,那么朋友们在经营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失去动力,这种情况在经营店铺过程中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店铺每天都要开门接待顾客,所以每开一次门都是一次重新开始,如果商家打不起来精神,那么整个店铺的精神面貌都不会特别好。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规划能够对餐饮店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class="pgc-img">>一、有利于餐饮店发展的规划之提前制定目标
店铺规划,说的就是对于店铺未来发展方向的预估,和商家自己对店铺发展的期待。在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商家们对于这方面还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这一步是必须要做的,朋友们需要在前期从各种渠道进行查询。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成功店铺的经验,这样就可以对店铺未来发展的目标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让朋友们对店铺在什么阶段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如果提前就制定好目标的话,那么朋友们在店铺经营到一定阶段就能够对店铺该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再结合对店铺本身情况的掌握,朋友们可以看到本阶段发展的成果。如果没有达到目标的话,朋友们就需要考虑一下调整发展策略和挽救措施了。一旦一个阶段的目标没有达到,后面每个阶段的发展进度都会被推迟,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楚。
二、有利于餐饮店发展的规划之了解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
还有就是朋友们要对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对店铺的要求和所需要的时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规划不仅是对店铺每个阶段发展目标的预估,还需要对每个阶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发生突发状况的时候对店铺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很好的调整。了解到时间以后,商家们也可以对特定时间内店铺应该达到的目标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三、有利于餐饮店发展的规划之稳定心态
同时,朋友们在做发展规划的时候还需要调整心态,如果盲目自信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朋友们对于时间的预估,从而影响到规划的正确性。同时大家还要注意一点,因为店铺发展和经营者本身作为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如果商家心态过于不平稳的话,那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与就会狂妄自大。这是经商者的大忌,所以朋友们一定要注意。
以上就是关于对有利于餐饮店铺发展的规划的相关方面的介绍,大家在看过之后是否有一个新思路了呢。虽然上面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但是还是比较难总结的,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是比较细节的,所以只有商家们用心去体会才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开店知识。同时,对于店铺发展的规划,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些成功店铺的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还可以让商家们在经营过程中避免一些可能会踩的坑。
本文转载自餐饮天下编辑: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