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涨,涨,涨!
这个元旦,餐饮人忙“疯”
刚过去的元旦假期,不管你有没有外出,你肯定参与了不只一场的“线上跨年狂欢”。在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一波接一波的“跨年打卡”如期而至,其中,“吃”的占比自然少不了。
“涨”是不少老板最直观的感受。客流涨了,订单涨了,排队的长度见长,消费力也在蹭蹭地往上冒。“欢迎光临,几位来用餐”成为不少餐厅此起彼伏的声音,不少餐厅在节后快速公布了“经营喜报”,数据令人羡慕。
美团发布的元旦假期消费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广州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五,全国堂食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30%,其中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堂食交易额增长超310%。福建、黑龙江堂食消费同比增长近4倍;轰趴、围炉煮茶等休闲玩乐订单同比增长225%。
各个热门城市似乎都迎来了久违的消费活力。
北京:北京市商务局发布数据显示,元旦期间,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25.1亿元。其中,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7.9%,增势强劲。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217.5万人次,同比增长40.5%。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号称跨年有“一亿人”
上海:这个小长假,上海市线上线下消费额突破400亿元。线下消费金额同比上一个元旦假期增长38.7%,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1.7%。
重庆:根据重庆市商务委统计,元旦期间,全市节日市场消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9.8%,较2019年同期增长13.2%。
◎12月31日晚,重庆解放碑人山人海
图源:龙华网
青岛:监测显示,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全市10大重点商贸监测企业(集团)实现销售额2.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10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0.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8%。
长沙: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湖南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和餐饮企业元旦期间共实现零售总额55205.1万元,较2019年同期上涨13.62%。其中,零售业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上涨13.4%;餐饮业销售额793.58万元,较2019年同期上涨30.2%。
内蒙古:据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区重点监测的48家餐饮企业营收642.5万元,同比增长47.3%。
南京: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138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18.0亿元,同比增长34.9%;商超、餐饮类企业到店客流量达476.6万人次,同比增长58.0%。
跨年仪式叠加“出游热”
酱料售空,半夜开工,大排长龙
排队,历来是餐饮人藏在内心的“执念”。这个元旦,各头部品牌的排队盛况,也属实令人激动。
费大厨辣椒炒肉北京朝阳大悦城店,跨年夜全天取号超过2500人;北京簋街胡大饭馆,跨年当天客流接待6400余人,中午12:00开始排队,一直持续排至次日凌晨03:00;假期三天,全国海底捞接待顾客超过600万人次,较去年元旦上升约70%;烤匠麻辣烤鱼重庆区域11家自营店,跨年夜客流都创了历史新高,累计接待顾客超6500人;杭州川味观嘉里中心店一天接待了200多桌次的客人,刀工和摆盘师傅从凌晨就开始忙碌……
◎胡大的等位区人头攒动,棚里已经挤不下了
真正实现了“爆棚”
哪些餐厅和品类迎来了“开门红”?
1、“出游热”非常明显,和景区、旅游城市相关的餐厅,成了热门打卡地
根据飞猪发布《2024元旦假期出游快报》显示,2024年元旦假期国内出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倍,其中线路游、酒店增速最快,分别增长近3倍和近2倍。
北京,长沙,重庆,哈尔滨,在出游热的拉动下,餐饮生意有明显增长。比如北京王府井商圈、大栅栏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77.3%和93.5%,全聚德营业额同比增长85.8%;湖南元旦前30天各大网络平台餐饮搜索数据显示,餐饮搜索热度关键词排名前三为笨罗卜、茶颜悦色、早餐。“网红”美食激发消费的能力在这个元旦假期展现得淋漓尽致;大量“网红城市”的海底捞门店也迎来了空前的客流高峰,比如长沙、无锡、兰州、岳阳等多地海底捞翻台率突破10次。
冰雪旅游,是这个开年绝对的流量担当,哈尔滨成为元旦跑出的一匹网红黑马,颇有去年淄博烧烤的意思。豆腐脑加糖、冻梨、冻柿子切成摆盘,一众本地名不经转的小吃在改良之下成了新晋网红,哈尔滨也被称为“讨好型市格”。
搜索及预订数据显示,铁锅炖、杀猪菜、俄餐、马迭尔冰棍等特色美食是哈尔滨游客的首选,本地知名餐饮品牌均出现排队等位现象,马迭尔冰棍元旦3天销售量达10万支。
2、火锅烤肉、茶饮消费旺盛,社交型餐饮很受追捧
火锅烤肉历来是聚会的香饽饽,这个元旦,随着外出就餐、聚会的热度,数据反馈也很明显,餐饮店成为跨年聚会的热门地点。成都炙景台烤肉发出“喜报”:又刷新纪录,90㎡的店翻台11轮,40㎡的店翻台接近16轮,真正实现了“极致翻台率”。
独食烤肉根据“消费降级,品质升级”的趋势,主动将套餐价格下调10元,体现性价比,跨年日三家店挤爆,老板甚至临时买了几十把椅子供等位顾客使用。
巴奴毛肚火锅负责人透露,跨年这天创造了三个“最高”:2023年度最高日翻台次数、最高日上桌数、最高日营业额,平均翻台次数同比去年同日增长0.36,实现近5年最高点,其中最高翻台门店翻台次数达到9.77。
茶乙己元旦期间,大部分门店营业额近万,日销售额破一万的门店比比皆是,北京、南京、上海、呼和浩特、邯郸等最高接近2万。
3、跨年仪式感增加,“一人食跨年”也有需求
2024年元旦假期,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多元化、体验型、沉浸式消费受青睐。年轻人喜爱“仪式感”,每个城市的“跨年地标”附近的餐厅更是“大热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跨年夜等位持续到凌晨,广州“小蛮腰”附近陶陶居跨年夜时段餐位提前一周就已订满,长沙费大厨坡子街店下午4点已经开始排起长队……
仅假期前两日,北京上线“跨年”主题团购套餐的餐饮门店数同比增长超170%,相关套餐订单量增长超11倍;成都上线“跨年”主题团购套餐的餐饮门店数同比增长超240%,相关套餐订单量增长超840%;热衷养生的年轻人甚至在茶馆摆起了“龙门阵”,全国茶馆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成都订单量位居第一。
喜茶不仅名字欢喜,数据也很讨喜,元旦假期,喜茶各地门店销量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更多消费者会选择喝一杯喜茶来迎接新年,分享新年喜悦。整体来看,元旦假期期间,喜茶众多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幅超600%。
此外,杭州、成都不少餐饮门店也推出了“一人食”套餐,以满足那些有着独自用餐需求的顾客。
还有五周迎来春节
承接元旦热度,目测将迎“肥年”
元旦假期消费火热,为新年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也彰显了强劲的内需潜力。多家餐企负责人认为,按照2024年元旦假期的消费趋势,春节的营收情况会好于往年,接下来将重点“备战”除夕年夜饭和春节假期。
同时,年夜饭的预订也在延续热度。成都红杏酒家(人北店)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红杏酒家多家门店除夕年夜饭和年中饭两轮的包间预订已超七成,预计春节期间的备货量将达到平日的3至5倍。”
从2023年中秋开始,就有顾客开始预约西贝莜面村的年夜饭,以西贝莜面村北京六里桥旗舰店为例,在元旦前全部包间就已经基本预定完毕。
上海的一些热门老字号也基本“满档”。
此外,年夜饭外卖、“上门代做”年夜饭、吃火锅过大年等新式“年夜饭”正在兴起。1月2日,专业从事上门代厨服务的“盲堂烧”团队亮出了“爆单预警”,除夕夜的32名大厨被一抢而空。
关于这一个“肥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理性务实的消费依然是主旋律,回归品质,提升消费体验才是真正的方向。“2023年夏天猛打价格战的那一批餐厅陆续扛不住了,很明显,价格战已经打不下去了,元旦的热度是很好的兆头,但是想把这个开门红延续下去,就得拼真刀真枪。毕竟,战场属于正规军。”
饮企业的“春节档”,从早到晚都在忙碌。
在习惯吃早茶的珠三角地区,有饭店一大早便聚集了消费者开始排队。
“(春节期间)文昌店、滨江西店、体育东店等餐饮门店,食客们一大早已在有序排队,熟悉的消费场景回归。”广州酒家(603043.SH)告诉红星资本局。
春节期间,西贝在深圳的一门店也有不少食客排队。“深圳汇港店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半,下午6点到晚上8点半门口均有排队现象。”西贝方面介绍。
往北向长三角,海底捞(06862.HK)杭州湖滨银泰店经理表示,今年大桌的家庭团年客人比往年要多,从初二起每天排队等位时间都是从中午12点持续到晚上12点。
呷哺呷哺(00520.HK)旗下的湊湊火锅无锡恒隆广场店助理经理徐云双称,每天上午营业前就开始有一大波顾客排队等位,一营业迅速坐满,全天候不停地接待消费者。
再向北至北京,烤鸭店也在春节期间迎来“久违的排队等位热闹场景”。据全聚德(002186.SZ),除夕至初六,前门店七天共发号7000多个,和平门店就餐高峰期最多有超过400桌顾客在等位。
↑湊湊火锅广州番禺天河城店等位情况 受访者供图
与排号等位场景相呼应的,是各品牌大增的客流量和翻台率。
西贝告诉红星资本局,同比去年春节期间客流,天津、陕西、甘肃、湖北等区域都增长40%以上。
广州酒家表示,截至1月26日(正月初五),门店客流量超16万人次,同比2022年的客流量增长约40%。
呷哺呷哺上海世茂广场店营运经理贺江浩称,大年初三,当天销售额创春节新高,翻台率近9翻。
“今天总客流量超1000人,仅茶米茶奶茶的销量就超过了800杯。”初四,湊湊火锅北京合生汇店长丁佳文介绍道。
海底捞向红星资本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月23日到27日的5天里,共计接待顾客超650万人次,比上周同期客流增长20%。1月26日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这一数据已超越了今年元旦的阶段性客流高峰。
据了解,此次春节档,各餐饮企业在非一线城市的业绩增长迅速。
海底捞表示,受返乡潮带动,银川、邢台等地的部分门店翻台率超过了8次。
西贝也称,非一线城市门店堂食恢复情况较去年也更为迅猛,陕西、甘肃、湖北区域的增长率均达到40%以上。
湊湊火锅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在太原、郑州、杭州、长沙、无锡、西安、石家庄、沈阳等二线及旅游城市业绩表现亮眼,如无锡恒隆广场店、厦门嘉禾店、广州天汇店、泰州万象店等多店单日业绩突破历史纪录。
营收方面,呷哺集团表示,呷哺呷哺(品牌)2023年春节总体营收比2022年春节增长126%。其中,天津、黑龙江等北方城市客流和营业额同比增长2倍以上。
西贝餐饮集团称,广东区域恢复速度稳步增长,整体已恢复到了疫情前的90%。同时,其年菜产品如酸汤莜面鱼鱼、蒙古牛大骨等自12月1日至1月19日的销售额相比增长了162%。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张露曦
编辑 余冬梅 肖子琦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是“网红餐厅”,却有着网红餐厅的火爆;不做营销,却自带传播点,让顾客主动宣传。
这家肥肠粉店,是如何用32个餐位做到日翻台10+,坪效位居商场第一?
◎ 海螺餐创 杜倩倩
10个月到店消费178次,有食客主动宣传
正午,郑州花园路丹尼斯商场负一楼,“川宝蓉肥肠粉”店内。一个中年大叔,一手举瓢,一手拍打,流线型的粉浆漏下,掉落在滚烫的开水中,翻起沸腾、捞起、加料。
动作一气呵成,仅60s时间,4碗热气腾腾、香气诱人的粉就出锅了。
这种制粉形式,另类而新奇,吸引了众多食客围观。90后女孩小文说,她第一次吃就是被“手工拍粉”的场景所吸引。
“现在每次和闺蜜逛街,都会点一份招牌肥肠粉,味道也是无可挑剔,”小文说着便拿出手机拍照,发了一条抖音,并配文“手工现拍的肥肠粉,正宗。”。
像小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最初被“技术”所吸引,后来为“产品”所折服。据店内支付系统显示,10个月内,有一位用户在店内共消费了178次。
营 收
32个餐位日翻台10+,商场坪效第一
2012年,川宝蓉从31㎡的小店起步,临街店面,当时人均消费只有10元,但川宝蓉月营收最高可达30万元。
3年后,因产品不错,开始筹谋进mall,并最终进入了现在的花园路丹尼斯。
川宝蓉的创始人冯贺祥介绍说,该店面积为35㎡,设置了32个餐位,日翻台10+。开店5个月,就已收回投资成本。
< class="pgc-img">>另据商场方面统计,其坪效长期位居餐饮第一。
现在,川宝蓉拥有12家门店,分布在郑州、三门峡、濮阳、济源等多个城市,面积从30㎡-150㎡不等,毛利高达70%。
实践证明,这种小吃店对选址的适应性强。既可以开在ShoppingMall,也可以开在社区、步行街、高校周边等,很容易找到满足选址的人流量区域。
产 品
做好矩阵搭配,口味纯正地道
不是“网红餐厅”,却有着网红餐厅的火爆;不做营销,却自带传播点,让顾客主动宣传。
冯贺祥说,川宝蓉能一炮打响,依靠的不只是场景的有趣,最重要的是口味纯正地道。
为此,他们团队在产品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 ? -
SKU丰富,满足食客不同需求
川宝蓉的门店菜单设置精简,有5个系列的产品,分为粉、面、龙抄手、饮品以及小食。
从菜单分布上,可以一眼看出粉是主推产品,有9种不同口味,包括招牌肥肠粉、酸菜粉、海鲜粉等;肥肠、冒节子等成都特色小食,则作为粉面的配菜,满足不同食客的就餐需求。
冯贺祥介绍说,肥肠粉系列最受欢迎,成为消费者点单爆品。以花园路丹尼斯店为例,一天可卖出700多份。
也因此,川宝蓉成为众多食客心中肥肠粉的代名词。
- ? -
精选原产地食材,保证口味纯正性
市场上常见的粉面店,大都是机器制作或者购买干粉再泡,而川宝蓉选用红薯粉现场制作,现做现吃,避免了明胶添加,保证了口味纯正。
以花园路丹尼斯店为例,4㎡的透明玻璃房内,可完成制粉的一系列操作。
海螺君计算了一下,4㎡的操作间相当于一个餐桌,如果按一个餐位200元的产出,六个餐位每天可产出1200元的收益,每月营业额可增加36000元。
作为一家商场店,“三高一低”是常态。在面积不大的店面中,专门开辟一块地方制粉,减少了就餐区,无形中增加了营收压力。
但在冯贺祥看来,这一点是值得坚持的。
他说,现场手工下粉,还原了老成都传统技艺,让消费者产生代入感和信任感,增强顾客粘性。
现在,川宝蓉坚持从四川原产地寻找食材。辣椒、花椒都是选用当地优质品种,芽菜则从四川宜宾进货,保证了口味的稳定和统一。
“产品是品牌核心,天然、纯正是川宝蓉肥肠粉的核心出发点。”
- ? -
标准化操作保证出品稳定:60秒出餐4份
川宝蓉建有自己的中央厨房,原料从四川等地采购后,直接在工厂加工而成,红料、白料、三鲜、汤料等,制成后直接配送到各门店。门店只需要自采一些时令蔬菜即可。
产品的标准化极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经营效率。
“每个产品的配料是统一的,放多少克食材、放多少克调料,都有固定的配比,服务员按照标准操作即可完成。”
如此一来,川宝蓉便不需要大厨,一般的服务员培训后即可完成所有产品的出餐。从制粉到出餐,高峰时段两三分钟即可完成。
产品的标准化,降低了对人员能力的要求。每个门店开业前,川宝蓉都要对员工进行培训,“7天就可以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