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涂梦莹
明星品牌逃不掉“翻车”的命。近日,“本宫的茶”关联公司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宫餐饮”)因偷税被相关部门处以罚款。
据判决书显示,2019—2020年期间,本宫的茶取得加盟费等收入527.83万余元(含税),上述收入未确认销售收入且未申报缴纳相关增值税和附加税费,未作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相关成本费用已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对该单位上述偷税行为合计罚款9.12万元。
号称“半个娱乐圈都来打卡”的本宫的茶,背后品牌联合创始人是知名艺人胡海泉。天眼查显示,胡海泉通过广州江泉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江泉投资”)间接持股本宫餐饮,在该品牌宣传方面多次露出。
(本宫的茶宣传物料 图源:加盟官网)
6月9日,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刘世君律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虽然胡海泉并非本宫的茶关联企业法定代表人,但属于自身自创品牌,该品牌运营公司的偷税行为将会有损该品牌形象。
“明星在进行旗下品牌宣传和经营时应当对品牌运营公司加强管理,尤其是在合规方面需要加大投入,规范公司财务制度、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刘世君进一步说道。
值得注意是,仅加盟费用就收入高达百万的本宫的茶,并非首次遭遇公开处罚。
2021年8月,本宫餐饮因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被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万元。而据天眼查显示,本宫的茶涉及多则司法风险,包含劳动争议纠纷、合同纠纷以及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等。其中,特许经营合同纠纷为主要司法风险。
6月9日,针对本宫的茶品牌逃税事件,时代周报记者分别联系本宫餐饮、江泉投资以及胡海泉经纪公司北京巨匠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截至发稿前均尚未回复。
明星流量吸金
本宫的茶此前在营销上深度绑定胡海泉。
本宫的茶成立于2015年,主打中式轻奢茶饮,称坚持“中茶西做”——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与西式奶茶工艺结合。成立仅一年,本宫的茶门店便已经从广州扩展至北京、天津、深圳等多所城市,甚至布局到海外市场。
“明星老板亲自把关”“胡海泉邀你一起开店”,在众多宣传介绍中,本宫的茶将创始人胡海泉当作营销利器,并称,凭借胡老板娱乐圈资源,轻松贡献粉丝阵地。
有明星创始人免费营销,热搜、多渠道引流背后,本宫的茶更多依靠特许加盟模式进行门店扩张。
官网信息显示,本宫的茶以直营+加盟的品牌经营模式,奠定品牌发展基础并扩张门店版图。据本宫的茶官方微博透露,截至2021年3月1日,本宫的茶签店已经突破1000家,客单价在20元左右,毛利率达到70%。
“在一线城市,比如说深圳,纯加盟费用为10万元,包含选址、培训、宣传以及产品研发等服务。”6月9日,一位本宫的茶招商加盟客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加上采购设备、原材料以及保证金,整体加盟费用在20万元左右,能够做到一对一培训。
“本宫的茶成立7年,我们内部自己测算的回本周期在4~10个月,大多数门店都能控制在6个月内回本。”上述招商加盟客服称,老板是明星创始人胡海泉,不仅自带流量,每个月还会在电影、电视剧以及综艺合作上宣传推广,“60多位明星都喝过,知名度很高。”上述客服表示。
(本宫的茶宣传物料 图源:加盟官网)
但声称拥有明星光环、自带流量的本宫的茶,在加盟商眼中却并非能够轻松盈利。
李彦龙(化名)是本宫的茶前加盟商,他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2020年,他在深圳加盟了一家本宫的茶门店,两年经营并未回本,直至闭店,门店都仍处于亏损之中。“加盟费根本不是宣传中的10万~20万元,加上各种铺租、人工、设备、材料、保证金等,最少需要40~50万元才能开出门店,更做不到70%的毛利率,据我所知,深圳原有的很多加盟店都关闭了。”
“两年时间加盟费没有赚回来,只学了一堆没有用的东西。”李彦龙称,明星资源没有如承诺的情况落实,本宫的茶品牌知名度也不够。
李彦龙还表示:“之前,邀请加盟商去体验的线下直营店,都营造出门店经营火爆的假象。他们请网红去直播,用俊男、美女去接待、聊天,这些都是套路。”
胡海泉商业版图
身为歌手、音乐制作人的胡海泉,另一个知名身份是天使投资人。
据天眼查,此次卷入偷税风波的本宫餐饮,由胡海泉通过广州江泉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江泉投资”)间接持股。股权穿透可知,目前,本宫餐饮最大股东为江泉投资,持股51%,其余持股方为个人;胡海泉则作为江泉投资第二大股东,持股44%。
(图源:天眼查)
除此之外,目前,胡海泉名下有55家关联公司,处存续开业状态的多达40家。其中,胡海泉担任法定代表人、高管的企业分别有15家、26家。
在商业版图层面,胡海泉拥有实际控制权、且持股比例最多的是北京就是巨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持股55%;陈涛(羽泉组合成员“陈羽凡”)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5%。
胡海泉投资人身份最明显的是,是其在2014年成立的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百泉基金”)。据了解,百泉基金旗下“海泉基金”基金管理规模达13亿元业务覆盖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医疗健康、泛娱乐等领域。
2021年12月,百泉基金被强制执行2115万元。彼时,海泉基金方面曾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称,公司已申请撤销商业仲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而目前,曾持股40%、作为最大股东的胡海泉也退出百泉基金股东行列,并接连退出海泉基金相关公司。
深度绑定投资品牌的风险正在攀升,明星光环似乎成为双刃剑,众多艺人正在“划清界限”。
近日,火锅品牌“贤合庄”遭遇部分加盟商集体维权,曾经的合伙、代言人陈赫、朱桢、叶一茜等知名艺人,早已纷纷退出股东行列。据餐宝典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底,贤合庄在全国各地已经关店超270家。
此前2021年11月,以“掌柜”身份力推火凤祥火锅的郑恺,因退出持股火凤祥引发热议;2020年,歌手薛之谦曾经营的火锅品牌“上上谦”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处罚,薛之谦则早在2019年便退出该品牌公司投资人、监事等职位。
刘世君律师表示,明星自身效应给品牌带来不利影响导致严重影响到品牌价值,加盟商或相关参与经营者可依据已签订的相关加盟合同起诉品牌授权方,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要求品牌授权方退还已收取部分或全部加盟费、赔偿投入经营的实际损失等。
都记者近日获悉,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海纳百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泉基金”)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115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金融法院。
海泉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法定代表人尹承双,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股东信息显示,胡海泉为该公司最大股东及疑似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达40%。
公开资料显示,海泉基金是由歌手、投资人胡海泉所创立的一只基金,旗下设立多只基金,分别投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海泉基金的投资范围覆盖了TMT(科技、传媒、通信与互联网)、医疗健康、节能环保、文化教育等新兴行业。
据新芽网,海泉基金投资过的项目包括临奇智能、铜师傅、木鸟短租、君林科技等。今年10月,海泉基金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由胡海泉变为尹承双。
值得一提的是,胡海泉名下并非只有海泉基金一家投资机构。2017年,胡海泉作为大股东、陈涛(陈羽凡)持股15%的北京就是巨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匠投资”),还曾投资李佳琦的MCN公司美腕。
今年2月,胡海泉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做早期投资其实就是要做更早期的判断,判断经济发展趋势、各个产业的周期,以及下一个投资的风口,“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自媒体,自媒体的崛起跟过去的中心式分发的媒体有巨大的差别,它对于用户的黏性、交互性,包括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都跟过往的媒体完全不一样。在自媒体会崛起很多达人,我觉得崛起的达人们除了成为某些领域的意见领袖,更可以成为很多品牌的助推者和孵化者,就是这么一个逻辑。早年投美腕的时候,其实还是一个更模糊的理解。我这几年一直也在更新和学习,对自媒体尤其自媒体商业化有了更深的认知。”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夜之间,全网都在传:胡海泉,出事了?
原来是胡海泉控股的基金公司——海泉基金被北京金融法院判决,强制执行2115万余元。
消息一出,海泉顿时被冠上了“老赖”的称号。
后来,海泉基金给出了回应,称是普通商业仲裁案件,投资方也在积极回款中。
围观的网友里,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维护,也有人奚落。
毕竟,曾经的“羽泉”组合,是国内最火爆的乐坛组合,也是很多人的青春岁月印记。
2018年11月,羽凡因吸毒被抓,令不少歌迷十分失望,并且将剩下的希望寄托在组合另一位成员——海泉身上。
大家希望他能够继续将音乐这条路走下去,不要让羽泉这个曾经辉煌的印记,沦为笑柄。
转眼间,3年过去了,令人唏嘘的是,海泉成为了拥有54家公司的成功商人,但离音乐的初心似乎越来越远。
是海泉遗忘了曾经的音乐梦想,还是他的本质,只是赚钱?
1999年,刚刚出道的羽泉组合,推出了首张创作专辑《最美》,销量破百万。
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酒吧出租车,到处都在循环播放着他们的歌。
甚至有人调侃地说:“可能不是人人都认识羽泉,但一定都听过他们的歌。”
作为创作型的组合,他们才华横溢,可谓天作之合。
专辑里的歌曲,经常是羽凡作曲,海泉写词,相得映彰;在唱腔上,也是一个高昂,一个浑厚,配合默契。
可是,这两个看似内心住着音乐灵魂的人,在本质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2003年左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开始从购买传统唱片,慢慢转移到习惯在网上直接听歌。
市场风向有变,也导致了他们后来推出的专辑销量持续下跌。
羽凡依然一心创作。
对他而言,自己是纯粹的音乐人,无论形势是起是落,都应该以音乐为核心,以不变应万变。
但海泉却坐不住了,他开始寻求改变,并且一直尝试将音乐和商业结合在一起,给他们音乐的道路碰撞出新火花。
他说服羽凡投钱,跟自己一起投资了一批音响设备。
但是很不幸运,第一次的投资宣告失败。
让羽凡亏了钱的海泉,心中感到愧疚,但却没有就此停住了脚步。
海泉把这次的失败当成了一次教训:投资的成功率本就不高,所以自己更应该谨慎行事。
自此开始,海泉开始不断地寻找各种渠道,学习投资知识,为日后的转型做储备。
2006年,海泉和著名音乐人秦天共同创立了一家音乐制作公司,并担任公司总裁,正式宣告走上商业和音乐并行的道路。
虽然在音乐上,海泉跟羽凡依然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但在前行方向上,俩人已经出现了分歧。
羽凡尝试拍戏,并且认识了白百何,结婚生子。
随着白百何的人气飙升,羽凡跟她以娱乐圈夫妻档的形式,在人前秀着恩爱,以此维持自己的名气,支撑着音乐创作的路。
另一边,已经是成功商人身份的海泉,依然保持着“斜杠”身份,从基金学习,到主持人考证,一个都不落下。
2013年,羽泉组合参加《我是歌手》,海泉除了作为参赛嘉宾,还兼任了节目主持人。
在紧张的比赛中,他不仅要背主持稿、准备比赛歌曲,还要在比赛的空隙,学习基金从业知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拿下了比赛冠军。
三年后,从零入门的海泉,顺利通过了基金从业资格证的考试。
(海泉发微博庆祝自己通过基金考试)
因为在当嘉宾主持时,他曾被网友嘲笑过发音不准;而且后来广电对嘉宾主持的门槛越发严格,要求持证上岗,他干脆把主持人从业资格证也一并拿下。
不仅如此,他还进修了北京大学和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报读了湖畔大学,跟许多商业巨人成为了同学。
他一边进修,一边不忘投资生财。
他投资了综艺《这就是街舞》、投资了奶茶店品牌「本宫的茶」、还投资了李佳琦的公司......
除此之外,他名下的海泉基金还投资了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医疗健康、泛娱乐等领域的项目。
庞大的商业版图,令人乍舌,海泉也瞬间成了网友眼中最成功的斜杠音乐人。
也许这才是海泉真正想要的生活:
不甘于做鱼缸里的鱼,每天在狭窄的空间里跟别的鱼斗来斗去;而是要成为大海里的鱼,见证海阔天空。
相对于其他随着时代的海浪更新迭代,被淘汰的音乐人而言,海泉无疑是成功的。
俗话说,人在高处,就容易得意忘形。
但海泉在公司曝出被强制执行巨额资金的消息之前,也鲜有负面。
而且在成为商人的同时,他也在坚持公益。
在疫情刚爆发时,国内出现了重大的口罩缺口。
海泉用人肉带口罩的方式,将在国外采购的16万只口罩,分成40个大箱子,在机场找到愿意帮忙携带的乘客志愿者,最终全部顺利带回。
除此之外,他还发起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医诺千金”公益基金项目,向许多身患重病的患者和贫困儿童,伸出了援手。
如果非得说有些什么负面,也有。
比如说2017年,他被媒体偷拍到路边壁咚美女,疑似婚外出轨。
当时网友纷纷诧异,海泉竟然结婚了?
海泉迫不得已,澄清了自己没有所谓的恋情,但确实给家人和孩子带来了伤害,作为公众人物,会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
此言一出,相当于默认了已婚的身份。
但随后又被传出离婚疑云。
因此这次“爆料”也没了后续,大家根本不知道他是婚内“没约束好行为”,还是离婚后开展一段新感情而已。
2021年,海泉参加了《披荆斩棘的哥哥》,小火了一把,但随后栽在了另一档不太适合自己的综艺上——《令人心动的offer3》。
网友们批评他在节目里喜欢抬杠、说问题总是说不到点子上、爹味十足。
这次被法院强制执行资金的新闻,目前内情尚未明确,但也扎扎实实地给海泉以及其他公众人物起到了很好的警钟示范。
当你选择了成为明星,也就意味着你会获得认可你、追随你的粉丝,他们甚至会将对你的喜爱,化作成自己前进的动力。
在得到了光环和掌声的同时,你也成为了示范标杆。
保护自己的“羽翼”,有时候会比“赚钱”更重要。
小至演员接了一个不符合自己形象的角色、歌手创作歌曲被发现是抄袭、上了一档败坏自己形象定位的综艺,都有可能毁掉了你长久以来积累的人缘和口碑。
因此,跨界成为商人后,更是应该小心翼翼,绝不能因为赚钱而昧了良心。
当你利用名人效益成为了商人,也就意味着你在赚钱的路上会接受大众的监督,一旦“翻车”,很容易被众人唾弃。
明星成为商人后翻车,前车之鉴也确实太多了。
比如从实力和颜值兼备的演员,彻底沦为网红带货的张庭夫妇,屡屡被曝出产品质量争议,成为了“黑红”微商。
以及善于投资的杜海涛,曾因代言的理财产品暴雷,和开的火锅店因卫生问题被停业整改,而一次次地道歉。
作为艺人,能在维持自己口碑的前提下,成名立就,那才是本事。
良心和热爱,才是帮助自己在从艺路上常青不衰的唯一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