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揭牌,同时感德铁观音2020年春季茶王品鉴周活动也拉开序幕。
< class="pgc-img">>福建省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志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杨秀芳、茶叶研究院科技处主管周春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郭雅玲、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副教授、博士陈志丹、福建省茶科所高级农艺师张方舟、中国茶叶知名学者刘军贤、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印章、感德镇党委书记高刚福、感德镇镇长林清杰以及感德镇相关领导干部、安溪铁观音大师等茶业界专家学者相约“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
揭牌仪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福建省海峡茶叶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志英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杨秀芳共同为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老固茶业揭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感德镇党委书记高刚福、感德镇镇长林清杰为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溯茗源茶业、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甘泉茶厂揭牌。
品茗盛宴
揭牌仪式后,为期一周的感德铁观音2020年春季茶王品鉴周正式拉开序幕,庆芸茶业、老固茶业、琦泰茶业、怡芳茶业、溯茗源茶业、甘泉茶厂、天月盛世茶叶专业合作社、祯清香茶业等8家入驻“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的企业门店同时开启茶王品鉴活动,领导、嘉宾、茶人共赴茶王盛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
“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是感德镇人民政府倾心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通过探索“政府背书+区域品牌+个体品牌+线上线下一体”的品牌营销方式,重塑感德铁观音品牌形象;推动茶企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先锋、精锐;打通消费者购买正宗感德铁观音的绿色通道,确保消费者能购买到正宗、安全、性价比高的感德铁观音。
根据感德镇《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品牌使用及管理暂行办法》精神,经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核确认,感德镇人民政府许可庆芸茶业、老固茶业、琦泰茶业、怡芳茶业、溯茗源茶业、甘泉茶厂、天月盛世茶叶专业合作社、祯清香茶业等8家企业使用“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区域公用品牌。
感德茶馆入驻企业NO 001:福建庆芸茶业有限公司
门店地址:安溪县凤城镇河滨南路龙湖888第1012-1013号,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庆芸茶业。
福建庆芸茶业有限公司为“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公司始于明朝正统年间陈氏先人创办的“庆隆茶肆”,为茶王公谢枋得茶技工艺的衣钵传人,现集生产、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为一体,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于2012年创办安溪县规模最大的感德庆芸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注册资金2000万元,77个联保小组,798个社员户,653个毛茶加工点,管控茶园6500余亩,年春秋两季产量400多吨。
感德茶馆入驻企业NO 002:安溪县老固茶叶专业合作社
门店地址:安溪县恒禾湾美1期111号店面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老固茶业
安溪县老固茶叶专业合作社为“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老固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1月,现有社员210户,茶园面积1500多亩,拥有标准化初制厂一座,办公场所600多平方米。2014年7月被市政府授予“泉州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获“省级示范社”。合作社理事长陈两固同志于2015年3月被评为“泉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泉州市‘最美农民’”,2017年6月荣获泉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泉州市十六届“人大代表”。
感德茶馆入驻企业NO 003:福建省安溪琦泰茶业有限公司
门店地址:厦门市思明区莲景路106号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琦泰茶业
福建省安溪琦泰茶业有限公司为“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创立于九十年代中期,目前拥有几百亩高山铁观音生态茶园,3000多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在北京、上海、西安、大连、天津、青岛、杭州、香港等地设有50多家连锁店,尤其是在上海、香港等地的国际机场都有琦泰茶铺的专营店。企业荣获“中国名优畅销品牌”“国家权威机构认证质量信的过好产品”“2006年安溪铁观音十佳品牌”等荣誉,并在多次国家茶叶比赛中荣获“金、银、铜奖”。现系属“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琦泰创始人更以先进的制茶技术被国家认定为“科普惠农带头人”“制茶好能手”“空调制茶第一人”(用空调调节晾青房温度)。
感德茶馆入驻企业NO 005:福建省安溪县怡芳茶业
门店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胡北路滨海陶瓷市场新区005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怡芳茶业
福建省安溪县怡芳茶业为“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企业现已发展了七家直营店、三家加盟店和四个经销点,注册并通过了茶叶CS的认证,公司在2007年荣获省优质茶、“首届中国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浓香铁观音银奖、感德镇铁观音茶王赛金奖,在2009年荣获“省优质茶”、海峡茶叶品牌发展交流会第六届中国(福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陈香型“金奖”茶王、安溪县感德镇秋季“邮政杯”铁观音茶王赛“优质奖”,2010年荣获泉州市“知名商标”,并通过ISO9001:2008认证,2011年荣获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金奖,2013年荣获“省名牌产品”称号。2014年荣获感德镇铁观音茶王赛浓香型金奖。
感德茶馆入驻企业NO 006:福建省溯源茶业有限公司
门店地址:安溪县茶博会8?07号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溯源茶业
福建省溯源茶业有限公司是“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溯源茶业以健康、安全为理念,率先通过QS认证,并取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等称号。首期800亩高标准有机生态茶园已全程通过认证(2011-2020年)。溯源茶业以北京为营销中心,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本着诚信经营,注重信誉的经营理念不断向前发展。
感德茶馆入驻企业NO 007:福建省安溪县甘泉茶厂
门店地址:安溪县茶博汇9幢7单元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甘泉茶厂
福建省安溪县甘泉茶厂是“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甘泉茶厂依托“四摇三焙”乌龙茶制作工艺流程,形成了独具品质风格茶品体系。创建了福建省安溪天野茶果专业合作社,以云中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古今自然韵”茶果园基地,开发出“古今自然韵”品牌的野放茶,寓意人的成长修为底蕴和观察自然茶园修复制作工艺等级依次定位了放养、修养、涵养三个系列。
感德茶馆入驻企业NO 009:天月盛世茶业
门店地址:安溪茶都广场三期N幢134号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天月盛世茶叶专业合作社
天月盛世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成立于2012年9月,现有600多个社员户,拥有生态茶园1800多亩,绿色食品示范基地186亩,配套有清洁化加工厂和办公用房各一幢,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合作社生产的茶叶,注册 了“瑞联”茶叶商标,产品通过SC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获准使用“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2014年获“安溪县十佳茶叶专业合作社”,2015年获“安溪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及“平安诚信示范专业合作社”,2016年获“泉州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17年获“泉州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感茶馆入驻企业NO 011:安溪县感德祯清香茶业有限公司
门店地址:安溪县永安路246-248号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祯清香茶业
祯清香茶业是“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首批使用企业,是由吴光研创办的一家专业研制高规格茶王赛标准品质的制茶实体。祯清香茶业所辖位于名闻遐迩的保生大帝吴夲故里。海拔800米的“真人古地”石门村。此地具有富硒土壤,充足日照,祥云瑞霭等得天独厚的优质茶自然条件,茶叶香高韵特,甘鲜隽永。祯清香茶业制作的铁观音自2016年以来连续在各种级别的茶王赛中获得“金奖茶王”,2020年安溪县感德镇春季铁观音茶王赛也是由吴光研选送的作品获得茶王金奖。吴光研本人是安溪县制茶技能大师,安溪县乌龙茶铁观音非遗传承人。
本次品鉴周从5月23日持续到29日,欢迎广大茶友爱好者到庆芸茶业、老固茶业、琦泰茶业、怡芳茶业、溯茗源茶业、甘泉茶厂、天月盛世茶叶合作社、祯清香茶业“安溪铁观音·感德茶馆”的企业门店体验感德铁观音“高香、鲜爽、优雅”的特色!
国网江苏宜兴4月28日讯 2016年4月26-27日,由江苏省茶叶协会、江苏省茶叶学会组织的江苏省第十七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在宜兴市竹海国际会议中心进行。4月28日,由江苏省茶叶学会、江苏省茶叶协会、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宜兴市农林局、湖父镇人民政府、江苏省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宜兴市茶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江苏省第十七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颁奖仪式在宜兴竹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青峰 俞龙 摄
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对全省茶叶品质的一次检阅,是省内最专业、最权威的茶叶评比活动。本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共收到来自全省产茶县市选送的茶样196只,其中宜兴选送茶样72只,超过全省总茶样的三分之一。经过七位评审专家两天来客观公正的评审,全省共评出特等奖47只,一等奖69只。其中宜兴获特等奖21只、获一等奖23只,特等奖和一等奖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进一步奠定了我市茶叶在全省的绝对领先地位。在获得“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的产品和单位中,既有宜兴茶产业中的老产品、老品牌,同时,也有一些新产品和新品牌,这体现了我市茶叶生产企业和广大茶农注重品牌,注重质量,追求卓越的新趋势。
江苏省农委园艺处副处长王宝海宣布“陆羽杯”评比结果 江南 摄
宜兴,古称阳羡,产茶历史源远流长,为历代帝王、文人雅士所称颂。茶圣陆羽赞阳羡茶“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可供上方”,从此,阳羡茶步入宫廷,成为贡茶,岁贡万两;茶仙卢仝曾留下“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千古绝句;大文豪苏轼也曾写出“雪芽我为求阳羡”的咏茶佳句,宜兴阳羡茶的品质和美誉自古以来被广为称颂。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以名特茶为主导的宜兴阳羡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已成为我市山区农民的主要增收产业,而且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宜兴对外开放的一张响亮名片,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目前,全市已有茶园7.5万亩,年产干茶6300多吨,产值超过3亿元,其中名特茶产量1000多吨,产值超2亿元,名茶经济已成为全市茶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我市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市委宣传部参会领导 江南 摄
近年来,围绕“壮大规模、提高品质、打响品牌”,我市在茶叶生产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推进良种茶园改造。一是加快老茶园更新改造的步伐,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无性系优良品种,逐步淘汰发芽晚、产量低、品质差的老茶树,优化了茶叶的品种结构。特别是近两年我市在又好又快政策中设立了老茶树改造专项补贴,更加快了老茶园的更新和改造。目前,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50%以上,远远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在改良茶叶品种的同时,推广配套的良种栽培技术,加强茶叶种植管理,宜兴茶叶生产基本实现良种良法。二是推进茶园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道路、配套沟渠、林带绿化等基础设施;抓好茶叶园区规模化建设,吸纳社会资本,加快资源整合,壮大园区规模,推动集约经营,形成了一批远看像森林,近看是茶园,进园似花园的“苏式生态茶园”。优美的环境为优质茶叶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宜兴已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
一副沙画,演绎茶文化的故事 俞龙 摄
二、着力提高茶叶产品质量。一是加强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无公害农产品 阳羡雪芽茶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阳羡雪芽产品标准”两个省级标准,建设了国家级“阳羡雪芽茶”标准化示范区。今年,又对《无公害农产品阳羡雪芽茶生产技术规程》进行重新修订,使该规程更科学、更规范。二是扎实推进茶企内部改造,提高茶叶机械化水平,打造了一批厂区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车间整洁明亮、安全规程保障的现代化茶叶企业,推动茶叶加工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向现代化食品加工转变。目前,我市规模茶叶企业基本通过QS认证,茶叶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83只、绿色食品认证54只,通过无公害基地认证5万亩,其中我市的项珍茶叶合作社还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企业,是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也是宜兴地区唯一成功向欧盟出口茶叶的企业。凭借优异的茶叶品质,我市其中精心培育的“阳羡雪芽”、“竹海金茗”、“善卷春月”等茶叶产品在国际、全国、全省等茶叶权威评比中屡获金奖,一些茶叶企业的产品也成功走出国门,畅销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促进了茶叶的对外贸易,有力地提升了宜兴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品茶 江南 摄
三是全力打造宜兴阳羡茶品牌。一是针对我市茶叶企业分散经营、茶叶品牌多而不响的局面,通过挖掘整理宜兴阳羡茶的历史文化,以“阳羡雪芽”为品牌载体,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监督”的方式,合力打造了宜兴“阳羡茶”区域公共品牌,目前,全市已有21家规模茶企加盟了阳羡茶生产行列,形成了“同产阳羡茶、共打阳羡牌”的良好氛围,2010年“阳羡雪芽茶”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2年,“阳羡茶”获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公用品牌称号,宜兴“阳羡茶”已成为我市茶叶对外宣传推介的响亮名片。同时,为使我市红茶的产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又积极申报“宜兴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我市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加工技术等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四、多形式宣传推介阳羡茶品牌。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宜兴阳羡茶对外的宣传推介力度,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宜兴“阳羡茶”宣传语征集活动,最终确定了“宜兴阳羡茶 一壶醉天下”这一响亮口号;二是结合“茶禅四月到宜兴”旅游季,继2015年开展“宜兴名特茶评比、宜兴阳羡茶品牌与品质建设专家论坛、宜兴阳羡茶品牌推广新闻发布会、千人茶会、品牌展示”等系列活动后,今年,又积极向省农委争取,将江苏省第十七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落户宜兴,不断提升阳羡茶品牌的影响力;三是开展广告宣传,利用高炮、展板、道旗、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宜兴阳羡茶,今年,宜兴阳羡茶还首次亮相新型媒体,在手机APP中进行了广告宣传,宜兴阳羡茶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四是积极参加各类博览会,2015年我市组织品牌茶企组团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茶叶博览会,今年5月份我市还将组织茶企赴南京参加首届江苏名茶展暨休闲农业博览会和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通过参加各类博览会,既宣传宜兴阳羡茶区域品牌,也宣传企业的个体品牌,进一步提高宜兴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阳羡雪芽形如针状的针茶 俞龙 摄
五、加快推动产业之间的融合。近年来,我市利用阳羡茶、紫砂壶、金沙泉独特饮茶“三绝”自然资源并存的优势,广泛开展茶文化研究,形成了茶艺交流、品茗论道的文化氛围,文化界、紫砂界、书画界的爱茶之人也不断加入阳羡茶文化阵营,成为促进阳羡茶产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同时,大力发展茶园生态旅游,建成的阳羡茶文化生态园、阳羡茶文化博物馆、阳羡茶产业园和正在建设中的阳羡贡茶院,集茶叶生产、茶园观光、茶业博览、茶艺表演和休闲度假于一体,吸引着八方游客。每年的新茶开采节和“茶禅四月到宜兴”素博会,更是成为茶叶品牌展示、产业交流的重要平台。
颁奖 江南 摄
传承历史,开拓发展,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做大、做强、做优宜兴的茶产业,还需要新的定位和新的思路。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做大、做强、做优宜兴阳羡茶品牌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使之能真正带动宜兴茶产业发展。
一、推进名优茶资源合理配置。严格推行标准化生产,做到从茶园管理的源头把关,从生产的第一道环节开始保障产品的质量。以“宜兴红”和“阳羡雪芽”名茶为重点,合理开发其它种类名优茶生产,同时兼顾大宗茶发展,形成名优茶和大宗茶发展相结合的产业格局,根据我市生态、品种、经济、技术、文化、人才以及市场等综合资源,加强基地建设,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精品茶业。
宜兴西渚镇盛源茶场的“宜兴红茶”获奖奖牌 江南 摄
二、培育产业化经营新型主体。一是加强对茶叶龙头企业的扶持,依靠国家与地方扶强扶优的倾斜政策,着力优先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茶叶龙头企业;二是加大对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与培育力度,积极稳妥地引导和发展协会、合作社组织和产销联合体;三是在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茶厂环境与设备改造优化布局的同时,指导与加强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其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带动作用和连接市场、企业、农户的桥梁作用,促进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新机制,提高茶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抓好宜兴阳羡茶品牌运行机制。一是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优胜劣汰,培育好宜兴“阳羡茶”区域公共品牌,实施品牌原产地域保护制度,强化品牌优势,推动品牌产业的大联合;二是抓好茶叶品牌监管,严把“阳羡茶”商标品牌使用关,规范企业利用“阳羡茶”品牌的宣传行为,加强品牌市场管理,维护“阳羡茶”品牌的权威性;三是积极利用国内外展览、展销的平台,扩大品牌影响,探索和建立市场开拓有效模式,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促进茶叶内需,同时大力开拓国际茶叶市场,积极培育大优势、打造大品牌、建立大市场。
看到喜欢的品种拍几张回去慢慢品 江南 摄
四、加大宜兴阳羡茶品牌宣传力度。一是研究、挖掘、弘扬我市茶历史和茶文化,引导企业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鼓励企业、业主加强茶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开发,开发富有特色的茶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茶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政府牵头,企业参与,举办适度规模的茶事活动,使我市茶产业优势借助政府搭建的平台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促进茶叶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以茶为媒,展示宜兴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对外推介,提高宜兴茶的市场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茶文化、茶消费活动,吸纳更多的资金投向农业。
宜兴市荣获江苏省第十七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名单(21只)
宜兴市盛道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孝心红”
江苏南山坞生态农林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茶”
宜兴市茗岭项珍茶厂生产的“红茶”
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善卷春月”
宜兴市兰山茶场生产的“阳羡雪芽”
宜兴市润峰茶场生产的“白茶”
宜兴市张渚岭峰茶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阳羡雪芽”
宜兴市碧海龙潭茶场生产的“善卷春月”
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的“阳羡青茶”
宜兴市茗岭项珍茶厂生产的“阳羡雪芽”
无锡市茶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苏茶(卷曲形)”
宜兴市岭下茶场生产的“竹海金茗”
宜兴市西渚镇盛源茶场生产的“宜兴红茶”
宜兴市碧绿春茶场生产的“御茶”
宜兴市太华华锦茶场生产的“白茶”
宜兴市红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岭金螺”
宜兴市岭下茶场生产的“阳羡雪芽”
无锡市茶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苏茶(扁直形)”
宜兴市嘉禾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阳羡雪芽”
宜兴市金玛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阳羡雪芽”
宜兴市盛道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盛道白茶”
宜兴市荣获江苏省第十七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一等奖名单(23只)
宜兴市碧绿春茶场生产的 “善卷春月”
宜兴市苏红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阳羡青茶”
宜兴市金玛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碧螺春”
江苏省芙蓉茶场有限公司生产的“贡茶.碧螺春”
宜兴市张渚岭峰茶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竹海金茗”
宜兴市御茶农林生态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御茶”
宜兴市湖父镇永红茶林场生产的“红茶”(永红牌)
宜兴市阳羡贡茶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醉阳羡红茶”
宜兴市神州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神香寿眉”
宜兴市阳羡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阳羡宜红”
无锡市茶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玉山白茶”
宜兴市太华龙珠茶场生产的“白茶”
宜兴珍香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红茶”
宜兴市太华华锦茶场生产的“红茶”
宜兴市中超阳羡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条红茶”
宜兴市寿桃山生态农业园生产的“红茶”
无锡市茶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兴红茶”
宜兴市茗岭项珍茶厂生产的“碧螺春”
宜兴市太华镇胥锦茶场生产的井峰牌“红茶”
宜兴市寿桃山生态农业园生产的“阳羡雪芽”
宜兴市湖父镇永红茶林场生产的“红茶”(定元百岁红牌)
宜兴市兰山茶场生产的“太湖红茶”
宜兴市湖父镇邵坞茶林场生产的“羽红”
报讯(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马杨红)去年来,福建漳州茶厂依托申报非遗,发挥非遗的品牌优势,带动传统老字号的复兴,不仅促使漳州茶厂走出了困境,老国企走向了新的发展道路,而且通过非遗的品牌扩大了销售,进行了与专业合作社和茶农的合作,开展了技术培训和传承活动,带领茶农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9年,漳州茶厂以非遗品牌为龙头,成立漳州龙文一枝春茶叶专业社联合社。吸引漳州市龙文区伍狮茶果专业合作社、华安县高际岭茶叶专业合作社、华安县新久红茶叶专业合作社、华安县彭林园茶叶专业合作社、漳州市芗城区茗汇茶叶专业合作社参加。
伍狮茶果专业合作社位于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洛滨村,主要从事茶、果种植。以前农场缺水,交通不便,经营困难。加入联合社以后,其主要的产品,铁观音、梅占、毛蟹等产品大部分销售给漳州茶厂,通过非遗工艺再加工,成为闽粤两省的畅销品。该农场2019年产值510万元,创纯收入近40万元。常年雇工10人,其中女工8人,月薪4500元,有效带动周边村民掌握技能、创造收入、共同致富。
南坑镇拥有万亩高山茶园,这里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以种茶为生,茶叶产业停留在以量求生存的境地,一些茶农依然没有脱贫。为帮助茶农脱贫致富。漳州茶厂在平和、南靖、华安等地建起了5000亩的外销茶叶备案基地。漳州茶厂非遗传承人经常深入产地,提高其初制技术。以茶叶专家身份为茶农提供免费的农业培训指导,引导和帮助贫困茶农,提升茶农在茶叶种植、加工、病虫害防治、销售等方面技能;贫困户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保障。
通过非遗品牌+专业合作社+茶农模式,漳州茶厂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019年实现社会联营销售7.5亿元,带动农户758户。如今,由于打响了非遗品牌,产品不仅涌现众多经销商和加盟商,而且保健茶行业、饮料茶也在合作之列。
2019年漳州茶厂克服了历史包袱较重、经济下行的种种困难。实现逆增长,增长50%,上交税费70万元。同时启动流香园-漳州茶产业园规划,拟在高新区上街柑桔厂征地建设一个36亩年加工一万吨的新茶厂和以非遗馆为主体,商旅结合的茶产业园,总投资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