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开奶茶店4个月亏35万,店关了女朋友也跑了,才明白社会的残酷
如今很多人都羡慕“程序员”这个职业,代表着高薪收入,但是江西男子陈锋却并不羡慕自己的程序员工作,反而厌倦了每天加班到深夜的007工作。
陈锋是个善于改变的人,当初会计专业毕业,硬是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程序员,虽然技术不是很过硬,但是趁着互联网的东风,陈锋的薪资也是水涨船高。
作为第一批90后,陈锋今年虚岁已经33岁了,马上就要遭遇“35岁职业危机”了,有了一点积蓄的陈锋决定跟女友一起回老家创业,两个人合伙开一家奶茶店。
< class="pgc-img">>回家开奶茶店,女友很是支持,两个人都是同一个县城的,在县城医院对面的银行旁边刚好有一个店面招租,陈锋二话不说便租下了下来,这个地方位置还不错,平时人流量还挺多的,对面不远处有个小型的停车站,很多人都在那里等车回乡下。
陈锋是一个有执行力的人,很快就跟女友商量好的门店股份,女友投2万元,占股40%,剩下的资金由陈锋全部投资占股60%,女友对这个股份协议很满意,男友陈锋用实际行动证明是爱她的。
< class="pgc-img">>两个人都没开过奶茶店,于是选择了加盟,陈锋和女友二人特意去广州学习了7天,回来后便大张旗鼓地开始搞装修。
门店分为上下两层,有个小阁楼,一楼是吧台和5张小桌子,二楼全部改装成顾客的就餐区,摆放了6张大桌子。
小县城的奶茶店一定要有座位,不然的话大家都不愿意来,光是靠外带窗口是没有多少人会去消费的。
< class="pgc-img">>前后累计投资了30万,2个月后这家奶茶店才正式开业。
奶茶店的装修很不错,很有情调,是小镇青年喜欢的类型。
门店开业陈锋按照总部的要求搞了“买一送一”等各种促销活动,开业期间门店的生意很是火爆,陈锋女友和2个店员4个人忙得脚不着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眼看着生意这么火爆,陈锋又招募了两名员工,开业第一个月活动就没停过,店内人气也很旺,唯一的不足就是没赚到钱。
< class="pgc-img">>总部老师安慰道:开店都有一个养店期,慢慢来,有了人气生意自然就会好起来。
陈锋觉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也就没有太在意赚不赚钱这件事情,到了第二个月,门店活动力度没有第一个月大,门店生意开始逐渐下滑了。
第二个月下来陈锋计算了一下,亏损了近2万元,包括人员薪资在内。
到了第三个月,门店生意更是持续下降,客流量一天不如一天,陈锋让女朋友和店员换上日常衣服,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上,假装在店内喝奶茶,从而希望吸引路人进店。
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不少顾客反应门店的奶茶味道太淡了,没有别家的好喝。
陈锋将顾客的意见反馈给了总部,哪里总部老师却说奶茶口感没有问题,是陈锋的经营方式出了问题,怪陈锋不够努力,当初选址可能有问题。
< class="pgc-img">>指导老师将一切责任推给陈锋,这让陈锋很是不爽,但是也没有办法。
眼看着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陈锋让女友拍摄短视频进行宣传,晚上客流量稍微多的时候,让女友做直播,女友按照陈锋的方式拍了一个星期的短视频和直播,效果却是很不容易,直播间观看人数不到两位数,经常都是一两个人再看。
陈锋责怪女友不会唱歌不会跳舞,长得不够漂亮,女友责怪陈锋啥都不懂,就知道瞎指挥,陈锋和女友为此大吵一顿,从此之后两个人因店内的各种各样小事情经常引发矛盾。
< class="pgc-img">>到了第4个月,陈锋计算了一下,从开业到现在门店累计亏损了近35万元,眼看着马上就要交第五个月的店租了,陈锋便决定将门店关闭。
哪知却遭到了女友的反对,女友表示免费为其工作了4个月,一分工资都没有,自己当初投了2万块钱,想要关店得先把那2万块钱退给她。
陈锋自然不愿意,当初这家奶茶店可是两个人合伙开的,现在倒闭关门了,凭啥把钱退给你?两个人大吵一顿,差点就动手了,经过这件事情后,这对情侣反目成为了仇人。
程序员陈锋回家开奶茶店,4个月亏35万,店关了,女朋友也跑了,此时才明白社会的残酷,陈锋很后悔,当初自己就不应该冲动去开店,本想着发财致富,最后却是连女朋友都跑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饮企业的商业模式在不断演进,不断创新,火锅品类亦是如此,在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哪些新元素进行链接合作,达到增强、突破现有模式和价值。“餐饮+”这种多组合创新的方式应运而生,也逐渐发展为现今餐饮市场的主流模式。
“餐饮+零售”如盒马鲜生,“餐饮+音乐”如胡桃里音乐酒馆,“餐饮+社群”如喜茶等。其中,面积更广泛,创意更新奇的,自然不能少了火锅。
喜茶瓶装曾与人气重庆火锅品牌朱光玉火锅联合打造的快闪店引来众多消费者打卡。假期内,喜茶瓶装x朱光玉火锅所在的成都望平街店最高日翻台到达了12轮,高峰时段的取号人数一度排到了350桌,店内喜茶瓶装柠檬茶等产品也迎来热销。
喜茶瓶装与朱光玉跨界合作的快闪不仅聚合双方的优质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用餐体验,也为喜茶瓶装产品开辟了佐餐消费场景,进一步渗透其“要低糖更要好喝”的产品认知。
2022年9月,奈雪的茶宣布与海底捞首次合作,双方各自推出联名新品,奈雪于900多家门店上市联名饮品“霸气雪顶山楂草莓”,海底捞则在全国线下门店上新联名甜品“霸气楂楂和牛慕斯”,并在北京西单大悦城双双开设线下主题店,打造“餐+饮”跨界新玩法。
围炉而坐、旺火红汤,火锅翻滚着珍馐美味,情感也在升腾的氤氲中变得愈发浓厚。再配上一杯解腻的鲜果茶,茶饮和火锅碰撞出趣致的味蕾体验。因此,当联名的消息公布,奈雪所代表的新茶饮文化与海底捞传递的火锅文化相互融汇,便引来了极大期待。
据悉,奈雪新品一经上市便销售火爆。两大头部品牌“餐+饮”的联名,用品质叩开年轻消费者心扉的同时,助推传统饮食文化加速破圈融汇,更将成为行业典范。
从瓶装水、罐装饮料到酸梅汤、玉米汁,再到一些现榨鲜果汁,“餐+饮”的模式早已深植于餐饮运营之中。而当下的“餐+饮”缘何又成为新趋势呢?问题就在于,各品牌如何体现“+饮”板块。
2018年8月,火锅品牌小龙坎开了一家茶饮店,名为“龙小茶”,主售酸梅汤等中式饮品与奶茶等新式饮品。未来,龙小茶或将借鉴小龙坎的发展之道,以“直营店+加盟店”的模式逐步投放市场。
楠火锅、凑凑等品牌门店内都拥有自己独立的茶饮档口,特辟的茶饮档口便于对食客进行产品展示以及员工进行产品制作,同时更是餐厅利用全时间段运营提升店面坪效的有效方式。
何让“餐”与“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产品的搭配也是一门学问,都将成为火锅食客的优质选择,提升他们的消费体验。
在如今这个风起云涌的“新餐饮”时代,各个餐饮品牌都犹如嗅觉灵敏的猎犬,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去感知消费者的每一丝情绪波动。茶饮与火锅这两大餐饮领域的巨头,正在积极地进行创新“共创”,而这种大胆的尝试无疑将会极为有效地实现品牌跨界所带来的共赢局面。
对于茶饮品牌来讲,与火锅品牌展开合作,这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突破。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成功拓展出全新的消费场景,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茶饮消费模式,这种创新之举为其未来向餐饮渠道拓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有益探索。
从火锅品牌的角度来看,它们亦可借由茶饮品牌强大的产品创新力,为自身的服务价值注入新的活力。茶饮品牌往往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推出各种新颖独特的口味和产品,火锅品牌与之合作后,可以将这些创新元素融入到自身的服务体系中,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整体体验。当消费者在火锅店中品尝到与火锅相得益彰的美味茶饮时,他们对于火锅品牌的满意度和好感度必然会大幅提升。同时,这种创新合作也能够让火锅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光顾。总之,茶饮与火锅的创新“共创”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双方品牌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可能。
主编:严龙
责任编辑:冯永地
编排:汪嘉丽
四川省火锅协会《世界的四川火锅》编辑部
地址:成都市吉泰三路8号新希望国际C座16楼04号
电话:(028)61380866
▲▲
图文 | 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2020年12月起,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记者通过实地暗访调查,对“茶芝兰”等品牌的加盟套路予以连续揭露,牵出上海首例“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系列报道回顾见文末)。
今年,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一审刑事判决:对被告人金某等人犯合同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至五年不等刑罚,并处相应罚金。一审宣判后,高某某、李某不服一审判决,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作出二审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目前,判决已生效。
被害人达5800多人,被告人达60多名,涉案金额达4.4亿元……近日,记者通过对话该案主审法官、上海松江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钱莹,了解到更多案件细节。
晨报记者独家暗访牵出的上海首例“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细节披露
套路:排队的客人,签约的客户都是群演
2014年7月,被告人金某、刘某某、纪某某、陈某某、高某某、韩某等人就成立了W公司,从事餐饮招商加盟活动。
2018年初起,为谋取巨额利润,并规避法律风险,金某等人又先后成立Y网络公司、W咨询公司、T咨询公司、Y餐饮公司等关联公司,将W公司内设的网络中心、话务中心、运营中心等业务部门分割管理,分置于上述关联公司运行,形成了“W集团”,并以“快招”形式诈骗加盟商钱款。
在此过程中,一个以被告人金某为首要分子,被告人刘某某、纪某某、陈某某、高某某及韩某为重要成员,被告人李某、王某等人为一般成员的,有较为明确、固定分工、具有一定层级的犯罪集团逐步建立起来。
法官表示,在实施上述犯罪过程中,“W集团”内部分工配合,网络中心负责在网络平台投放虚假贴牌招商广告、建立虚假知名品牌网站、引流客户、删除网络负面信息等;话务中心及下属商务团队负责采用贴牌话术、虚构运营能力等方式骗取客户签约缴款;运营中心负责提供虚假宣传资料、配合商务团队欺骗客户签约、处理客诉及诉讼、售卖物料设备等。
据法官介绍,在“W集团”几大中心的严密配合之下,一个抱着想加盟正规奶茶品牌想法的客户,往往会被引导至“W集团”投放的虚假网站留下联系方式。“W集团”话务中心谎称是大品牌的招商部人员,或自称是大品牌的“升级品牌”“合作品牌”,甚至称和大品牌属于同一集团等,获取被害人的信任,以此一步步推出“W集团”自己申请或购买的一些餐饮品牌。虚构的运营能力、虚假的授权、聘请明星代言,多渠道的“轰炸”,诱使被害人签约。
为了迷惑进入“线下签约”阶段的被害人,“W集团”会对所谓的品牌总部进行精心布置,并放置一些虚假的授权书、荣誉证书。他们还设立实体店,招揽群演排队营造火爆假象。记者此前潜伏的兼职群演队伍,正是负责这一环节。在签约现场,他们也会招一些“群演”,假装火爆的“签约场面”。难分真假的客户往往就会落入陷阱,付费签约。
判决书显示,客户签约付费后,“W集团”一方面对已加盟被害人的正当运营需求敷衍了事,甚至不管不顾,放任经营失败,在因此产生诉讼后,又通过转移资金的方式逃避退款义务,另一方面再以相同手法包装推介新品牌,继续以“贴牌”“快招”方式骗取更多被害人加盟费。自2018年1月1日至案发,“W集团”以台铺奶茶、茶颜光年、茶芝兰、炸鸡特工等24个品牌名义(其中17个品牌系“W集团”自营)累计骗取全国5800余名加盟商共计人民币4.4亿余元。
诈骗:用于运营奶茶店的费用仅不到支出的一成
在判决书中可以看到,庭审中,一些被告人提出存在虚假宣传情况,但并不认为自己犯合同诈骗罪。此外,有辩护人在庭审中提出,“W集团”确实存在夸大宣传及虚假广告行为,可作为民事纠纷或认定为虚假广告罪,但不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那么,为何法院最终还是认定金某等人构成合同诈骗罪呢?对此法官也作出了解释:
首先,被告人金某等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证据表明,“W集团”在社交平台投放知名品牌需要招商的虚假广告,并建立虚假的知名品牌网站,吸引大量客户寻求加盟。在与被害人沟通时,谎称系知名品牌的招商总部、所推介品牌系知名品牌的合作或升级品牌,虚构运营团队、用料、技术与知名品牌为同一团队等情况,夸大运营能力,使被害人对所推介品牌的可靠度和期望值作出错误认识。在与被害人签约时,亦存在提供虚假授权委托书、雇佣群演冒充签约客户、雇人排队制造虚假繁荣等行为,骗取被害人信任,使被害人误以为加盟后可以获得高品质的品牌推广与经营扶持服务从而签约支付加盟费。
其次,被告人金某等人实际上没有履约的意愿及能力,在收取费用后未实际履约。证据表明,“W集团”在人员配备、资金分配上是以营销为主的模式,缺乏运营所需的基本条件,无法满足数千名加盟商的运营服务要求。
“W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客户的加盟费,并为了赚取更多的加盟费,采用短期内频繁推出新品牌的模式把客户引流至新品牌。而新品牌无论是种类(奶茶、炸鸡、麻辣烫)还是区域都与老品牌高度一致,导致运营能力分散、老品牌经营失败。可见,“W集团”自始就没有好好履行合同的真实意愿,也没有去创造履行合同的条件,主要目的是吸引被害人签约,骗取加盟费。
同时,“W集团”对已支付加盟费的被害人仅提供了店铺选址、发送装修图纸、售卖高价物料等服务,没有提供帮助加盟店能正常经营管理的实质性服务,其一定的运营行为实际上是为了安抚被害人而采取的拖延、应付行为。
应付到什么程度呢?法官介绍,在一些被害人提供的证据中,法官发现一些“W集团”的人员所谓的“选址”,就是线上发送一个地址,而有的被害人表示亲自到对应地址查看时,才发现是一个早已废弃的商场。所谓的“培训装修”,有的被害人表示仅仅是提供一张图纸。甚至,当有些受害人再次来到签约现场,发现已经不是自己签约的品牌,而是已经换了另外一个品牌在招商。
而从资金流向来看,被告人金某等人收到加盟费后大部分用于发放工资、进行分红等。事实也证明,“W集团”客户投诉非常多,大部分加盟商都是亏损、关停的。而“W集团”通过出售老品牌、关停相关公司的方式来应对大量的客户投诉、诉讼,逃避承担责任。被害人的陈述表明,受损后找公司退款存在失联、拒绝退款、去法院民事起诉公司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等情况。“事实上据我们统计,他们绝大部分的运营支出,都花在了前期的虚假网站投放上,真正用于运营奶茶店、餐饮店的花费,占比连一成都不到。”法官表示。
“对一个餐饮品牌来讲,品牌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持续不断做运营、做宣传,这个品牌可能才能做起来。”法官提到,在本案中,被害人交加盟费之后,“W集团”不仅拖延、应付,对于签约品牌的运营时间也很短,最短的甚至只有2个月。
第三,被告人金某等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我们刑事案件当中判断这种合同诈骗和普通民事纠纷的一个关键点,也就是到底一开始就不想履行,还是客观上不能履行。”法官介绍,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需要结合客观行为予以综合判断。证据表明,被告人金某等人在明知“W集团”运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仍与被害人签约且未提供应有的运营服务。在遇到大量被害人投诉后,不切实解决问题,反而短期内使用多家公司、频繁更换招商品牌、搬迁办公地址等逃避责任,使用相同套路继续进行招商骗取加盟费。被告人金某等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实际上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履行合同的适当行为,应认定被告人金某等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钱款的故意。
法官表示,有辩护人曾在庭审中也提出,奶茶行业本来就可能会存在一些经营失败的问题,因此经营的失败是市场风险导致,但是这个观点并没有被法庭采纳。
因为这个市场风险是客观因素,是他们主观上想好好履行但因为有市场风险不想履行,和他们主观上就通过各种形式不好好履行是不一样的。他们失败的原因不能归结于市场风险,而是归结于他们这些人自始就没有好好去履行,而是去欺骗他人的钱款,所以才会产生大量的加盟商经营失败。”
“还有被告人提出说是虚假宣传行为。商业经营当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可能构成一个罪名是虚假广告罪,虚假广告罪的定罪量刑比诈骗罪要轻很多。但是,我们认为它不单单只有一个网络中心或话务中心在做这样一个行为,他们一开始就布好这个局,成立不同公司将自己的业务分割管理,是环环相扣的,说虚假广告是不能囊括他们整个的行为的。”
提醒:不要盲目相信明星效应和天花乱坠的宣传
法官介绍,此次在案件审理中,法院在犯罪金额、被害人认定上,最大程度保护了被害人的利益,许多被害人也经常表达他们对追赃挽损的强烈的需求。目前案件已进入执行阶段,被害人可以把自己相关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以及账户信息提交到松江法院执行局,以更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为了做好溯源治理,松江法院也及时上门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希望从社会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对特许经营的一个市场秩序进行一个规范,避免更多类似案件的发生,并很快收到了回函。
此外,法官提醒,广大市民在面对加盟宣传的时候,要保持清醒冷静,不要盲目相信明星效应和一些天花乱坠的宣传。首先,要确保项目是安全可靠的,可以通过国家或者商务部相关网站查询特许方的经营资质;第二,在你觉得自己可能受骗或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要及时保存相关的证据,比如进行洽谈的证据以及进行交易的凭证,这能够帮助你在后续权利受损的时候,最大程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司名为化名)
回顾:晨报记者近三年连续跟踪报道
2020年12月,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记者就通过实地暗访调查,对相关事件进行过报道,并跟进后续一系列情况:
2020-12-14 《茶芝兰奶茶店雇人排队充场暗访实拍:五个领队同时拉人、建群、拍照、管理……》
2020-12-17 《立案调查!雇人排队的“茶芝兰”奶茶店已暂停营业》
2021-05-13 《女记者暗访奶茶店雇托排队揭开7亿诈骗大案!》
2021-05-15《马伊琍为代言“茶芝兰”向加盟商受害者道歉,已与该品牌解约》
2023-03-17《晨报记者独家暗访曝光,上海首例“套路加盟”合同诈骗案一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