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国民小吃升级,这些年有太多成功例子,但说起最经典的,很多餐饮人都会想起桃园眷村。它第一个把早餐店开到了LV旁边,用极简的设计凸显出眷村文化的怀旧,把一杯豆浆卖出了调性。曾经,桃园眷村的早餐,要排队两个半小时才能吃到,如今已经不再人头攒动,年后还关了几家店。一度是国民小吃升级标杆的桃园眷村,正在面临哪些问题?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1.开在LV旁边的豆浆油条店还是不是吃货们的打卡圣地?
3年多前,上海的一家豆浆油条店成了餐饮行业高度关注的现象级品牌。
- 它主营豆浆油条烧饼等早餐品类,却24小时开着门;
- 一碗豆浆12元,一个烧饼二三十元,比家门口的早餐摊贵了好几倍;
- 和简陋油腻的早餐摊不同,这家店如同高档时尚餐厅一般,宽敞明亮,设计考究;
- 中秋节和虾米音乐合作推出的音乐月饼礼盒,创意独特、形式新颖,受到很多好评。
这就是桃园眷村,第一个把门店开到LV旁边的“早餐店”,让无数吃货和潮人不惜排队两小时也要吃上一套“豆浆油条”。
< class="pgc-img">>三年过去,内参君偶然间决定再度关注桃园眷村,却发现形势已在悄然间变化。
在大众点评上,桃园眷村门店最多的城市是上海,而在年后陆续关了四家店,分别是新天地店、南丰城店、五角场店和龙湖虹桥天街店,目前上海还在营业的门店数量为十家。
< class="pgc-img">>◎ 据大众点评,桃园眷村上海两家门店歇业关闭,两家门店暂停营业
此外内参君还注意到,位于成都远洋太古里的门店也已暂停营业,但外面的围挡显示门店即将形象升级,并非关店。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如今的桃园眷村的确不复当年的门庭若市,一位曾在桃园眷村工作过的知情人士告诉内参君,今年年后,公司高管层也有较大变动。
2.复盘:“用品牌来做一门生意”这条路走通了吗?
当年桃园眷村的成功,给了餐饮界极大的震撼,烧饼、豆浆、油条,这些极其市井的国民餐饮品类,竟然能拥有如此惊艳的改头换面。不但使行业开始思考更多“国民小吃”的升级机会,也使得“打造品牌”成了餐饮业的焦点话题。
前董事总经理聂豹也曾公开解读过自己的理念,他表示,团队在按照媒体的方式来运作品牌,让品牌本身成为内容机器,“要用品牌来做一门生意,而不是用生意来形成一个品牌。”
如他所言,桃园眷村确实进行了一个完美的“冷启动”,带着完整的品牌形象和商业模式出现,颠覆了所有人对豆浆油条的认知,引发了爆炸性的口碑传播。
聂豹将桃园眷村的商业逻辑总结为:消费者愿意停留时间越久的地方,货单价越高,产生的客单价才能越高。
可以看出来,桃园眷村的门店基本贯彻了这个逻辑——
门店空间:上海的桃园眷村门店大多位于商场一层,宽敞明快,座椅间距大,空间设计感极强。
营业时间:全时段运营理念,除个别受商场营业时间影响的门店,大部分桃园眷村的营业时间是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
菜品价格:以早餐品类为主,价格大幅度高于市场普遍价格,油条8元每根,豆浆10到18元,烧饼22元到32元,小笼包则要46元到88元一笼。
< class="pgc-img">>3.观察:50元客单价还是有压力,舒适空间引来“蹭座位”
内参君连续两天在上海的一家桃园眷村用餐,试图从营业状况当中复盘聂豹提出的商业模式,并实地感受桃园眷村现在的经营情况。
客群
门店醒目的位置写着桃园眷村的slogan:时间在舌尖。聂豹曾说,愿意静下来看这行字,坐下来寻找回忆的人,就是我们想要的客群。
在下午一点到四点半的时间段内,内参君观察到,进入店内的顾客主要有两类,年纪较大进来歇脚的老年人,和携带电脑进来办公的上班族。
价格
如果把桃园眷村看作一家普通的品质商场餐厅,那么50元左右的客单价并不过分,当这个价格放在烧饼油条等品类上时,消费的乏力感较为明显。内参君观察到,许多顾客仅点了一杯豆浆。
单量
店内高档木榫结构桌椅,是眷村空间体验感的象征,然而“轻餐配大桌”,着实影响了接待能力。店内有一张八人台,两张六人台,三张四人台和三张两人台,大多被独自占据。
< class="pgc-img">>此外,除了门店布局,品类也对全时段消费有所影响,顾客在闲时最常消费饮品,而桃园眷村的饮品却只有豆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坐在店外餐位上的顾客,大部分人什么都没有买,手上却拿着隔壁星巴克的咖啡。
< class="pgc-img">>营销
作为一个底蕴深厚、怀旧气息浓重的餐饮品牌,眷村跨界营销一直非常有特色。这种文化感染力在门店当中体验稍弱,桌上的台卡还在宣传去年限时推出的时令酒饮产品。
?4.反思品类升级国民小吃到底该怎么“提身价”?
高档商圈,一楼铺位,大面积门店,精致装修,全时段运营,优质台式服务,这一切都决定了:桃园眷村的运营成本远高于一个普通的烧饼油条店。
餐饮要提高营收,只有提升单量和客单价这两条路,最终顾客买单的是产品和体验。为了“时间在舌尖”,桃园眷村无法实现一般早餐快餐店的翻台率,选择了把豆浆油条的价格乘以三到五倍。
为了让顾客感受到价值感,桃园眷村在产品的品质感上下了很大功夫。豆浆选用优质非转基因黄豆,古法石磨、过滤,油条现点现炸,烧饼在传统的品类里加入了很多台式元素,比如在烧饼里面加色拉,加猪排,加金枪鱼,加油条蛋等。
尽管如此,相当多的顾客还是接受不了,在大众点评上,桃园眷村的大多评分在三星半到四星之间,给出低星评价的顾客往往认为花五十元吃一顿早餐只能作为好奇尝鲜。
在桃园眷村表现日趋平淡的同时,它的“跟风者”竟然过得风生水起。
< class="pgc-img">>这家名叫“小桃园”的点心店,活脱脱一个低配版“桃园眷村”,连盛豆浆的碗都类似,却把产品价格压得低低的,油条3元,豆浆4元。选址专挑社区,目前已经开店近30家。
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品类”的升级魔咒:一种市井小吃,顾客可能愿意为更好的环境和有趣的品牌形象多付一倍的价格,但是再高就不干了。
如今桃园眷村上海连关四店,无论是撤店调整,还是装修改造,都是一种调整,也侧面反映出他们作为探索“国民小吃”升级的前行者,依然在努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餐饮人意识到,“国民小吃”是品类升级的富矿,但“掘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也许,这些“国民小吃”升级,并不意味着打造出“包子中的爱马仕”、“饭团中的香奈儿”,它们更需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全面协调。
更多关于餐饮热门品类的分析,详见《中国餐饮报告2019》。
>经风靡一时的满记甜品
如今陷入消费投诉的泥潭
……
近期
不少消费者反映
其所在城市满记甜品撤店
但充值金额无法退款
↓
“石家庄满记甜品撤店,申请退款后钱没退回来,账户余额反而被清零”
“满记甜品的忠实用户,里面充值还有507元,结果所在城市店铺都撤了,至今也没退款”
满记甜品多地撤店
充值卡退款无门?
记者留意到,自2022年开始,满记甜品在石家庄、宁波、徐州等多地撤店停业,并因有关会员卡充值余额退款问题受到消费者的集体吐槽。
当前,满记甜品会员可充值金额包括100元、200元和500元三个档位,大量消费者反映,其会员卡里的充值余额从十几至上百元不等,甚至有消费者未退金额超500元。
来自宁波的小静称,满记甜品宁波门店于2022年撤店时,其账户里还有余额133.5元,当时未找到商家联系方式而无法申请退款,至今满记也未联系其进行退款,自己的账户却已被注销,余额也随之清零。
在黑猫投诉平台
类似的案例有超过70个
“满记甜品店铺关闭后储值卡没有退款渠道,商家的小程序上也不能消费,望协调退款。”一名消费者表示。
还有消费者反映,满记甜品曾向其承诺一个月内退款,或上报到总部由总部来退款,但这些承诺均未能兑现,目前消费者甚至无法拨通满记甜品官方客服电话。
此外,在满记甜品官方微博评论里也不乏撤店退款问题的投诉,多名相关消费者反映,他们所在的城市闭店,需要退款,但“客服电话打不通”。
客服回应:不存在注销账号的情况,
只要登记就会退款
3月13日,满记客服方面回应记者称,“我们的满记账号不存在撤店后被注销的情况,就算消费者申请注销也不会被注销,账号余额清零这种情况是在消费者申请退款之后的几个工作日会被清零的。”
“目前我们这边没有收到过撤店未退款相关投诉,退款的话,只要登记过,我们这边统一都是30个工作日左右会到账,只要他提出申请了我们都会退的。”
全国门店锐减
上海门店情况如何?
公开资料介绍,满记甜品是一家源于香港的连锁式甜品店,创立于1995年并在西贡开设首间分店,随后以合作形式于海内外多地开设分店,主要提供以水果如榴梿及芒果制作的手造甜品。
2005年,满记在上海迎来内地首店,并在成立满记上海总部后,开启在内地的规模化扩张。
据天眼查显示,满记甜品(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但在2021年8月,其持股人从满记甜品创始人潘冠鹤变更为王译锋,当前由信恒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
据悉,满记甜品巅峰时期在内地门店数量一度接近500家。但自2022年开始,该品牌不断爆出关店的消息。据满记官方介绍,目前,其总门店数量已锐减至280家左右,与巅峰时期相比相差甚远。
那么,目前上海的满记甜品
是什么情况呢?
3月17日,在大众点评搜索“满记甜品”发现,上海门店超40家,其中川沙百联店、周浦万达店和凌云壹街坊店显示“暂停营业”。
据悉,满记甜品当前门店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两种类型,此前数年均为总部直营模式,直到去年才开放加盟。
上海中联(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振仕表示,消费者在满记甜品的网络平台注册并签订《满记甜品会员中心服务协议》《满记甜品会员充值协议》等合同,双方建立了服务合同关系。满记甜品因停止营业,致使预付卡消费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构成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满记甜品退还余款。
张振仕还指出,作为总部收取的预存会员费,退款责任应当由总部承担。此外,如若预存费用由加盟店收取,则由加盟店承担退款责任,但也要考虑满记甜品总部是否存在过失的补偿或连带责任。
在业内人士看来,满记甜品会员预存余额属于典型的预付类消费,此类消费中,商家以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是为了达到快速回笼资金的目的。然而商家一旦出现资金链危机,将会导致预付卡无法消费,充值的钱也难以追回。
目前,预付卡在零售、餐饮、电商行业均普遍存在,即便是全国连锁的头部品牌,消费者在充值时也需要谨慎对待。
初代网红甜品店不再“甜蜜”?
网友:曾是我们的青春记忆
说到港式甜品,你或许首先想到的就是许留山、满记这两大品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早在2021年许留山就被曝遭清盘,伴随着许多门店的关闭,许留山也淡出了公众视野。
这样一个经典港式甜点品牌,如何走上衰落的道路呢?业内人士认为,最重要或许是从产品到品牌的全面老化,经典的许留山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快节奏。
餐饮市场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比如,连肯德基也不再坚持美式快餐的传统,推出了中式风格的皮蛋瘦肉粥、粽子……近年来,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的出现,更成为许留山、满记甜品等传统“糖水铺”业态的竞争劲敌。在95后、0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流人群的今天,对于甜品,他们不仅追求味蕾的满足,更要求产品在颜值、心理、情绪、社交等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新式茶饮往往非常重视店铺装修的格调,消费者不光在此享受美味,更能一起拍照发到朋友圈分享。
除了品牌老化,不具备洞察和满足这种新需求的能力,许留山多次被转手导致“不姓许”,也是导致品牌迅速滑落的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许留山的创始家族股东将全部股权卖给马来西亚一家投资公司Navis Capital,这让许留山成功打入马来西亚市场。2015年,Navis Capital转手,黄记煌的母公司煌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交易价5亿港元全资收购了许留山。
网友掀起一波回忆杀
资料:上观新闻
编辑 | 翁羽
责编 | 翁羽 刘家园
月16日,曾经作为高端超市的代表——上海城市超市city shop突然传出关闭的消息。
一份上海城市超市4月15日发布的告知书显示,由于“近年来上海城超经营举步维艰,尽管采取了多种自救手段依然难以为继”,公司决议解散,决定自2024年4月16日起,停止上海城市超市所有门店的经营。
< class="pgc-img">>告知书提出,上海城超停业后,拟通过法律途径,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妥善、公平解决公司遗留的全部债务问题,最大限度保障所有债权人的利益。
至于员工薪酬问题,告知书中称,自4月16日起,公司进入停业清理状态,员工薪酬计算至2024年4月15日,社会保险金缴纳至2024年4月,离职经济补偿金(若有)则留待清算后依法予以妥善解决。
上海城市超市官方客服对此回应称,超市由于持续亏损,上海所有门店已全面停止营业,超市的网店也会关闭。
企查查信息显示,4月16日凌晨,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变更。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也由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 class="pgc-img">>城市超市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显示,就在约两周前的4月3日,其还在开展“实付金额满200元送200元券包”的促销活动。
< class="pgc-img">>目前,上海城市超市地下一楼分店入口上下楼的电梯已被围栏拦住,现场也已贴出闭店公告。
“太突然了,微信公众号4月还有推送呢,一点也没想到。”有消费者说。
据一位食品供应商透露,他们上个星期还在为超市正常供货,凌晨公司突然收到上海城市超市闭店的邮件,他们和上海城市超市合作多年,本来十分信任,感觉这次闭店很突然。商场保安同样表示,他们也是当天才知道城市超市关店的消息,所以只能拉上围栏、关停电梯。
上海城市超市关闭的消息曝光后,不少网友感到很突然,有网友表示上周末才去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对于常逛城市超市的老顾客来说,它的停业早有预兆。部分网友表示,近来较少去,去城超也只为购买单品蛋卷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资料显示,上海城市超市创立于1995年,创始人为崔轶雄。经营商品品类约2.4万种,其中80%为进口商品,单店面积在几百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不等。目标消费人群定位为中高端人士,高峰时期一度拥有15家门店,店铺大多设置在日月光中心、浦东花旗大厦等高级商业区和豪华住宅区。2008年,上海城超走出上海,在北京亮马桥开设北京首家门店,2013年北京芳草地店开业。
2017年后,天天果园逐渐收购控制上海城市超市。天眼查显示,2017年3月,上海城市超市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从崔轶英变更为王伟,王伟的另一身份是天天果园的创始人。据当时媒体报道,上海城超将旗下15家超市的精品生鲜消费区交由天天果园运营。天天果园除了将与城市超市共享精品生鲜消费的供应链资源外,城市超市旗下拥有的农业基地、蔬菜产销合作社以及中央厨房也将会对天天果园全面开放。
不过,2017年正值生鲜电商行业洗牌阶段,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或倒闭或被并购,市场遇冷。同时,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入局,有着京东背景的天天果园和阿里巴巴背景的盒马鲜生、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展开激烈竞争。
因此,2017年天天果园与上海城超的整合被认为是天天果园重新尝试线下的举措,如今看来,也以失败收场。
你去过上海城市超市吗,你最喜欢逛哪家超市?
新闻多一点:
听到上海城市超市关闭的消息,有在当地的消费者立马冲到单位附近的太古汇核实。但有点尴尬的是,关闭的是上海城市超市city shop,而不是city'super。
对此,city'super官方账号发布紧急澄清:“倒闭的不是我们!目前全国有4家门店正常营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评论区有不少网友表示:“真的搞错了……吓一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中国商报综合自新民晚报、中新网、光明网、小红书@city's sup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