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社8月2日讯(记者 徐赐豪),越来越多的消费类品牌推出“9.9元套餐”。
今日,记者从汉堡王中国处获悉,汉堡王将从8月5日起推出“招牌汉堡,周周9.9元”活动,连续四周将包括小皇堡、果木香风味鸡腿堡等在内的四款招牌汉堡价格降到9.9元。日前,茶颜悦色也宣布旗下4款“习惯茶”零售产品,价格从11.9元降至9.9元。
实际上,不只是汉堡王、茶颜悦色,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瑞幸咖啡、库迪咖啡等品牌在内,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快餐、茶饮品牌都推出了10元以内价格带的产品。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对大品牌或者大型连锁企业来说,在存量市场中,价格战将是加速品牌渗透,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餐饮行业进入“9.9元时代”
汉堡王中国这场“招牌汉堡,周周9.9元”活动将从8月5日开启,并一直持续到9月1日。在此期间,汉堡王每周都将推出一款超值9.9元品质汉堡。
这是汉堡王史上价格最低的汉堡产品,该活动不仅覆盖了汉堡王堂食、外送、电商等渠道和场景,不设任何消费门槛,消费者甚至不需要加入会员,不需要“任意消费”,此前可能有个别汉堡价格更低,但都是有消费门槛的,比如单笔消费满20元才可以拿到。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除了汉堡王外,不少品牌陆续将汉堡价格降到10元之内。
麦当劳在美团线上有近五折的优惠套餐,每天有固定第二套 2 元的明星套餐优惠,满足一定套餐消费条件开卡后有单价 8.8 的汉堡和超值券吗。
肯德基在美团 88 金粉节上线有29.9元2 个和 39.9 元3个的汉堡套餐,其App有29.9 四件和 49.9 八件的周末拼折扣套餐。
德克士发起“天天9块9”活动,活动套餐内可选择一款汉堡+饮品。
塔斯汀则是在各大平台上架低价套餐,小食两件套6.9元、单人套餐9.9元、吃堡2件套16.9元。
其实,餐饮行业“9.9元套餐”的风首先从咖啡行业先刮起。自去年瑞幸、库迪相继开启9.9元/杯以来,沪上阿姨的子品牌沪咖鲜果咖啡多款产品价格同样降至9.9元,包含青提拿铁、栀子椰青美式等20余款咖啡的特价为9.9元,其中一款美式咖啡售价低至6.9元。
随后,“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宣布启动“周周9.9元”的活动,喜茶、霸王茶姬等也在新店开业期间推出盲盒杯、买一赠一、单杯饮品9.9元等活动。
最近,茶颜悦色日前官宣旗下4款“习惯茶”零售产品,在形式和包装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价格从11.9元降至9.9元,包括经典蜜桃乌龙和葡萄乌龙,以及夏日限定荷花香乌龙和栀香红茶。
此外,茶粉产品茶小匣从2g超大装调整为1g日常装,价格更优惠,每盒仅售9.9元。还有茶颜悦色推出的声声乌龙和岭南佳荔两款自摇沫奶泡茶,同样定价9.9元。自摇琉璃系列的琉璃宝盒篇加入9.9元活动。
除上述产品外,茶颜悦色的其它零售产品如方罐茶、面包丁、碧根果等也全线降价,幅度均为91折。
“9.9元,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价格。汉堡的成本是咖啡的2~2.5倍,9.9元的售价肯定赚不到‘眼前的钱’。”汉堡王中国首席营销官汤俊章向记者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餐饮品牌的竞争尤为激烈,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牌都在推出大折扣以吸引消费者。
“消费升级时期的促销是在高单价基础上象征性地‘打折’,而现在餐饮企业给到消费者的促销价已经不计成本。”汤俊章坦言,特别是原本客单价就不高的西式连锁快餐,大促后的价格比在家做饭成本还低。对于“追求质价比”的消费者能感受到它们的超值,从而走出家门走进餐厅,这对于像汉堡王这样的西式连锁快餐品牌而言,是一次加速品牌渗透,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在未来食餐饮战略规划创始人余奕宏看来,大型连锁企业通过价格探底,对整个市场来说是一次大规模挤压,品牌往往通过9.9元引流,再利用其他的产品摊平成本,扩大市场规模。
品牌价格战何时休?
今年以来,众多品牌加入了价格战。
今年6月,怂火锅进行了新一轮菜品和价格调整,门店外贴出“认怂公告”称:“锅底8元起、荤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焖饭6元任吃”。
海底捞旗下“小嗨火锅”则推出了49元单人套餐,锅底9.9元起。
楠火锅推出的3.0店型,有1.9元的素菜、9.9元的鲜牛肉、39.9元的锅底,其创始人公开表示人均消费会降至70-80元。
不只是火锅,一向被诟病“贵”的和府捞面最近推出新店开业“10元吃和府捞面”活动;西少爷的套餐价格从5月开始一降再降,在6月推出12.9元的“随心配”两件套,“鸡骨浓汤酸辣粉”价格大俯冲只卖9.9元,经典套餐普降10元以上,回归“20元时代”;小满手工粉则是以开卡的形式新引人:9块9羊毛卡,开卡就送23张折扣券……
餐饮企业希望“以价换量”,借助降价促进营业额,但实际真的能达到效果吗?
陈记顺和品牌创始人陈晓申向媒体透露,降价对利润率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较小,而宣布降价以来,陈记顺和门店目前客流量一天环比一天约有10%的上涨。
“我们今年是一边开店,一边关店。今年上半年流水不少,但是‘光打雷不下雨’,利润在下降,所以我们会调整一些过去的打法。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把今年的开店计划也调整了。”谈及今年上半年的行业情况,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抖音平台表示。
而从九毛九集团的发布的业绩报告来看,在降价的同时,旗下多个品牌的翻台率却不升反降。太二酸菜鱼翻台率从第一季度的3.9降至第二季度的3.6,怂火锅翻台率从3.0降至2.8,九毛九西北菜从3.0降至2.6。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274亿元,同比增长5%。中国烹饪协会称,5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环比上涨0.6个、2.5个百分点,五一假期呈现餐饮消费的高峰,但餐饮行业出现了收入增长利润却不增长的现象。
对此,中国烹饪协会认为,“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剧是造成目前餐饮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的几大因素。
未来食餐饮战略规划创始人余奕宏接受财联社记者表示,从整个大盘上面来看,其实餐饮行业进入不是性价比时代,而是质价比时代,消费者既需要有好的价格,还要有好的品质。
“大家都在说餐饮内卷,它其实是一个外卷,餐饮真正的内卷应该在有限的人、时间和空间里面去拉满它的整个生产效率和交付的效率,重构门店的成本结构和盈利模型,这样它才能生存。”余奕宏进认为,龙头企业拥有足够的生产效率、传播效率以及交付效率。中腰部企业应该提升自己的效率,重塑自己门店的盈利模型。
(实习生王云嘉对本文亦有贡献)
餐饮店要不断做活动,活动无非就是看打折力度,可是怎么打,打什么。活动力度小了,顾客不心动,力度太大了,自己要亏本,价格在餐饮中是一门大学问。
好多新开的餐饮店前期活动设置不合理,打折力度太大,导致恢复正常价格后卖不动。其中不乏有一些餐饮为了能在开业吸引更多的客户,不计算自己的成本就盲目打折,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很多餐饮关店的原因。
餐饮小白须知:菜品定价关于产品,我们要搞清楚门店需要什么,顾客需要什么:
< class="pgc-img">>从商家角度考虑:卖什么、怎么卖、赚多少,谁会买从顾客角度出发:吃什么、多少钱、贵不贵、想不想买、在哪儿买、服务如何价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更来自产品的价值体现,要从经营思路、成本、顾客、市场等多方面考察,以得到一个销量与整体利润的增长。
定价除了成本的考量外,还需要从产品定位和产品价值出发:
产品定位(确定定价范围及方法):这个产品是核心产品还是附属产品?是拿来引流的还是拿来做招牌的?
产品价值(顾客消费的理由):凭什么这么贵/便宜?
这么贵/便宜,买不买?
有6种定价思路,可以用来参考:
1、提供消费指引:单独销售的产品毛利要高于套餐产品/整体毛利,例如薯条单独卖12元,汉堡卖18元,而薯条汉堡套餐卖24元。
2、建立价格基准:用高品质的菜品突破产品天花板,提高餐厅整体逼格。有的店引流产品只要几元钱,会让顾客认为门店是中低端消费水平,但采用高端食材可以打破顾客的认知。
例如某些轻食店会利用鸡胸肉和蔬菜的基础套餐低价引流,但也会设置一些鱼子酱、虾肉等顾客认为价值较高的菜品提高产品逼格。
3、低价产品是快速获客提高点单率的有效武器。
4、招牌菜定价,决定了消费门槛招牌菜之所以被称为招牌,就是最能代表门店的菜品,大部分顾客会愿意为招牌菜付出较高的价钱,但如果招牌菜做得不好,也会让顾客对其他菜品失去信心。
建议是门店如果综合毛利在70%,则招牌菜的毛利率在90%。招牌菜分量不要太足,最好是吃到意犹未尽念念不忘。
< class="pgc-img">>5、饥饿营销,由于产品的制作工艺复杂或食材稀缺,为了保证口感,限量供应卖完即止。物以稀为贵。
6、菜名暗示,比如红烧肉、招牌红烧肉、慢炖3小时的红烧肉,后两个名字听起来就比红烧肉听起来好吃一些。
定价并不是给产品赋予一串可认知的数字,而是让顾客看到价格和菜品名后可以直接打一个勾。这样的定价就是成功的。
饮业的烟火气回来了,价格战也打响了。“38元10个菜的3人火锅套餐”“49.9元的牛杂煲4人餐”……随着低价团购愈演愈烈,部分商家菜品和服务品质也出现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团购原本是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帮商家获客,替消费者省钱。然而,当一边是“打折打到脚踝骨”的售价,一边是商家为了减损在团购套餐里加入高利润的饮料,或者把免费果盘、小菜标上高价充数。而这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此外低价团购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坑”: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鲍鱼龙虾大餐看似丰盛,可端上来的鲍鱼跟纽扣一样大,龙虾不知道在冰柜里待了多久,活脱脱演绎了“便宜没好货”。
虚标价格,无中生有。部分套餐的菜品标价远高于门店实际售价,有的团购套餐里的高价菜品,门店菜单里却没有列入,让消费者无从比对品质和价格。
扯虎皮做大旗,高射炮打蚊子。在套餐里增加用不上的高价商品,例如普通双人餐里搭配标价几百元一瓶的红酒,或者将服务生的拍照标示为专业摄影服务,折价数百元,人为拉高原价。
有的商家还对低价团购的消费者区别对待,比如份量打折、隐性消费,不加钱不让走。还有些商家用低价团购把消费者引到店里,然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使用团购,逼着专程而来的消费者花钱消费。种种变味操作下,消费者对团购也没有那么热衷了。
低价团购内卷,商家也有苦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现有餐饮相关企业1500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增约158万家。加上去年新增的300万余家相关企业和大量个体户,行业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突围,商家广泛使用团购揽客,连锁店和知名店铺还能维持合理折扣,新店和小店往往被迫以超低价引流。再加上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更多进入本地生活后,要求商家上线更低价的套餐,让竞争变了味儿。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团购对商家经营的影响弊大于利,还往往带来消费者差评。用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不要被占便宜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如果遇到虚假宣传等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联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平台导向很重要。过低的折扣率不一定能带来真优惠,反而可能给商家留下玩花样的空间,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产生的负面评价同样有损平台口碑。鉴于团购远低于成本的趋势,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同时,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商家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是记得住每一个客人口味的细致服务,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景观位?毕竟,还有那么多不做低价团购却依然座无虚席的商家,他们靠什么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更值得研究。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