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公安的历史,探寻公安的今天,我们发现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公安自古似乎与“三”这个数字有关联,有许多值得宣扬、传承并借以激励后人的与“三”有关的故事、传说、技艺等。
今天,“孱陵在线”推出《公安新时代三大美食》——公安锅盔、公安豆皮子、公安牛肉火锅。
公安锅盔
公安锅盔,本也是古代延传下来的美食,但论“普及”的面那还是在“现代”。所以,把它“列为”新时代的美食。公安锅盔是一种烤制的面食,是公安县的一种地方美食小吃。它是用面粉、肉末、芝麻、辣椒油等为食材制作而成的,分为糖锅盔、鲜肉锅盔、牛肉锅盔、梅菜锅盔等至少十多种。为何叫“锅盔”?翻遍词典也查不到这个古怪的名词。曾有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记者问过笔者:制作锅盔既不要锅,做成了又不像盔,为什么叫锅盔呢?每闻此言,我只能跟他们“谈古”了。
锅盔的制作何时始于公安有多种说法,有说始于明末清初的,有说始于宋朝或唐朝的。其中还有一说更早,则是说在三国时,刘备的部队驻扎在公安,夏收的麦子被磨成面粉后,做成的面条供不应求,有些军士急不可耐地便在路边、沟边挖个地灶,再把戴在头上的头盔顶部朝下地搁在地灶上,再把揉成面团的麦面做成面饼贴在头盔里,然后在地灶下面烧火烤制,即熟即食。因为是把头盔当铁锅用而烤制出来的,故谓锅盔。不料,这一制作方式便很快地传到民间,而且公安的老百姓又创造性地在揉制的面团里加入肉末或酱汁类菜蔬,使得锅盔渐趋“涌现出”了许多不同风味的品种。
当然现在制作锅盔再不用古代的头盔了,一般是用铁皮制成圆形的桶状烤炉,在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圆形烤膛,使用时在烤膛里燃着木炭或无烟煤,这是烤制锅盔所需的热能。
现如今,烤制锅盔在公安随处可见,不仅在大街小巷有,还有千余之众“分布”在全国大中城市经营这一独特的行业。有些老板在外地还开了公安锅盔专营店并设分店。有记者在网上报道《公安县小伙年薪15万请来师傅做锅盔日赚3000元》《2013年公安锅盔年销售超3亿元》。可见这虽不起眼的产业但其规模大得难以预料,你还无法想象它往后的发展趋势呢。
公安豆皮子
公安豆皮子是一种可以和面条一样煮着吃的方便食品。在公安乡下,农家用大米、绿豆、荞麦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用石磨磨成浆,再用勺子舀出适量放到锅里摊开,一阵大火过后,摊在锅里的浆汁便成了一张面皮。再把面皮凉在案板或门板上,将其快刀切成细条,然后晒干,这就成了公安的特产豆皮子。
公安的豆皮子始于何时,似无从查考。反正要是问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都会说他们的老祖宗的老祖宗就知道做这种豆皮子了。每到岁尾年头,公安农家大多会做豆皮子储存起来,以备随时取用,这仿佛已成了公安的乡俗。
早年,只要听说哪家在做豆皮子,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总是喜欢去“凑热闹”蹭吃,还假意对主人家说“我怎么就有咧么好的福气,撞上了咧么好的事呢”。每每遇到“撞上门”的客人,主人家都会乐呵呵地笑盈盈地端上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豆皮子,请君品尝。要知,如果没人“撞上门”,或者说没有人上门“凑热闹”,就说明这家人没人缘,甚至会被乡邻瞧不起。据说,公安的三四十年前就发生过这样的“特大新闻”:没过门的新媳妇见到婆家做豆皮子稀有“撞上门”“凑热闹”的客人,便理直气壮地以此为由,坚决提出毁除婚约啊
令人可喜的是,公安县如今有了品牌豆皮子。位于公安县南部的甘家厂乡炊皮山村从2005年秋开始,村干部每年都组织许多农家,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生产出精品豆皮子,再由村里统一精美包装(一盒8斤,含“有8即发”之意),并注册了名为“炊皮山荞麦豆皮”的商标。这个村每年秋冬都要生产10多万斤豆皮子销往北京、郑州、广州等全国各地,还常常俏得供不应求呢!
公安牛肉火锅
公安人称之为牛肉炉子。今天,公安的美食在“日趋进化”,公安牛肉火锅已经弄成了系列品种,分为牛杂、牛三鲜、牛蹄筋、黄金管、纯牛肉等多种。这是典型的地方特色菜肴,风味之独特,味道之鲜美,“颜值”之悦目,口感之爽心,令品尝过的人都会回味无穷、赞不绝口。
公安的牛肉火锅已成为地方文化并火爆起来了,令人欣喜呀!眼下,公安的牛肉火锅不仅是桌上的一道珍馐,更是相送的好礼品。我们应该感谢有智慧的公安人,现如今竟然将牛肉火锅搞成了罐装,销往五湖四海。更感谢县委县政府的主导,将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获得成功。因之,眼下在全国各地的超市都能见到供应顾客的公安牛肉火锅。
最正宗的公安牛肉火锅选取的食材应该是散养的老黄牛。如果是养殖场饲养的黄牛,一定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再次散养,使其放松皮肉筋骨,释放所有的添加剂饲料带来的异味。牛肉的选取决定了品质的好坏。
公安有人写过打油诗为之赞美:公安牛肉火锅,的确值得放歌;外出数日不见,欠得(想念之意)涎水成坨。还有他乡客人在公安吃过牛肉火锅后,发来短信“佐证”:我如今常常美滋滋地想你们的公安肉牛火锅啊,想得“口吐清水”呀,想得“夜做长梦”啊!甚至还有未婚的美女记者发来短信开玩笑说:为了这一口,我打算干脆嫁到你们公安算了!
为何要介绍“公安美食”
传媒人有话说
地方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绝不可小觑呀!想必外出过的公安人都有过共同的“际遇”:当你自我介绍是湖北公安人时,人家总是喜欢首先问你三个问题:“你们那里有什么名人啦?”“你们那里有什么景点啦?”“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呀?”这就值得我们思量思量了:人家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提出相同的问题呢?
对此,我们觉得我们自己至少要明白三点:一,社会普遍关注的“地方热点”之所以是这三个方面,这是因为人们对地方文化认可的趋同性是由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思维定向所致;二,人家既然想了解你家乡的这三个方面,说明自己的家乡还不怎么“闻名”;三,人家既然热心向你问到这些问题,必然带有感情因素,也就是说人家喜欢你,以致产生联想而“爱屋及乌”地问到你的家乡“还有什么可爱的”。
对于这三点,面对异域他乡朋友的提问,我们能以事不关己的心态敷衍吗?我们难道没有责任“向外”介绍自己的家乡吗?何况,咱家乡有的是“牛气哄哄”的“值得一吹”的内容啊,不论是问名人、问景点还是问美食,你还怕人家提问吗?
实在地说,公安人大可不必谦虚,因为,这对我们而言并不是难题。更何况,借助于公安如美食的宣传,将其作为“名片”逐一向他乡的朋友推介,更有利于提升公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嘛,更有利于促进公安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嘛。何乐而不为呢?作为公安人,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公安兴衰,我也有责”啊!
(文:汤博词)
分享改变世界
非常期待您的参与
请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须知:
a
投稿应是原创文章,文中要结合“公安”和“三”的元素;
b
投稿可在“孱陵在线”微信后台留言,也可发公安新闻网邮箱1812499141@qq.com;
c
请在文末署上您的姓名与电话号码;
d
联系电话:0716—5226878
?孱陵在线
投稿邮箱:1812499141@qq.com
商务合作:15090731818
编辑:罗斌 责编:何祖清 鲍爱武 策划:张荣
▼
期看点:
1、全国牛肉火锅TOP 10出炉
2、牛肉火锅正在加速洗牌
3、牛肉火锅的3个趋势
第 1122 期
文 | 张冬 亚飞
全国牛肉火锅TOP10出炉
近年来,国内牛肉火锅市场不断成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626亿元,已成为仅次于川渝火锅的第二大品类。
目前,牛肉火锅已衍生出潮汕牛肉火锅、贵州黄牛肉火锅、牛杂火锅/煲、牛腩火锅、日式和牛火锅等多种细分品类,深受消费者欢迎。
火锅餐见数据研究院根据门店数、好评率、口碑、公域平台曝光量等多个维度,得出各牛肉火锅品牌的“餐见指数”,并按照指数大小评选出“中国牛肉火锅影响力排行榜TOP10”,如图。
从该榜单可以发现,牛肉火锅TOP10呈现出三大特点。
>>牛肉火锅百花齐放
在大众印象中,一提到牛肉火锅,首先想到的就是潮汕牛肉火锅,但实际上,潮汕派中门店数量超百家的品牌极少,很多只是50家甚至更少的区域性品牌。
反而是牛腩、牛杂、牛排、牛肉涮烤一体,甚至日式和牛火锅,已经悄然跑出多个细分品类的头部,在牛肉火锅赛道中疯狂掘金。
TOP10中,潮汕牛肉火锅有两家上榜,分别是排名第一的八合里和排名第三的左庭右院。牛腩火锅也有两家,分别是下江腩(第二)和三不牛腩(第六)。
此外,主打涮烤一体的潮牛道、日式火锅一绪和牛寿喜烧、牛排火锅爸爸炒料和叉图、牛杂火锅古乐牛香、牛骨火锅锅房破店·暴走牛骨,也都榜上有名。
>>牛肉火锅正在“去潮汕化”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八合里牛肉火锅曾用名是“八合里海记潮汕牛肉火锅”,改名后,“海记”和“潮汕”都不见了踪影。
左庭右院则虽然主打潮汕牛肉,但并未在品牌名中做体现,而是以“鲜牛肉”代替。
此外,一些后起之秀,如重庆的庖丁家牛肆,虽与潮汕牛肉火锅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它以“鲜牛肉”、“贵州黄牛肉”、“水煮牛排”为卖点,在西南地区闯出了一番天地。
>>“牛肉火锅+”愈演愈烈
牛肉火锅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开始跨界做加法,西式的煎烤牛排、日式和牛肉、海鲜类产品、麻辣锅底等都在被借鉴。
豆捞坊推出了牛油麻辣锅底、牛人李推出了包含牛油、菌汤、麻辣牛杂的三味锅,打破了潮汕牛肉火锅传统的骨汤涮肉吃法,吸引了许多爱吃辣的消费者。
▲豆捞坊骨汤+牛油麻辣锅底
牛肉火锅现状分析
>>牛肉涨价,行业加速洗牌
据《2022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2021年,我国国内牛肉市场价呈上涨趋势,已从1月份的38.61元/斤增长至12月的38.9元/斤。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2年3月,国内牛肉市场价已经涨至39元/斤。
与此同时,国外进口牛肉均价也不断上涨,已从2021年1月的15.06元/斤增长至2021年12月的19.94元/斤。
国产及进口牛肉的涨价,加剧了牛肉火锅赛道的洗牌,竞争越发激烈,这从榜单TOP10中五花八门的细分品类也可见一斑。
>>消费需求多元化
随着火锅市场各种品类的层出不穷,顾客对牛肉火锅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一些牛肉火锅店开始上新牛杂锅、牛骨锅、老坛酸菜锅等。
一些餐厅为了满足高端客群,则主打和牛锅、牛肉海鲜锅等,像一绪和牛寿喜烧,客单价达到195元;德天肥牛海鲜火锅,则达到156元。
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和顾客认知的原因,一些牛肉火锅店则直接在招牌上拿下“牛肉”二字,以其他品类替代,在下沉市场也过得风生水起,像下江腩牛腩火锅、叉图牛排火锅,下沉市场门店数均占到70%以上。
>>地域优势凸显
市场的乱斗和洗牌,使得诸神归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让火锅人逐渐建立文化自信,开始深挖地域优势。
像牛一份耙牛肉、牛好牛卤味牛肉火锅、内当家豆花牛肉、牛点点牛四川特色豆花牛肉,主打卤味牛肉、豆花牛肉,借的就是川渝地域之力;
像贵州黄牛肉火锅、牛缘村贵州黄牛肉火锅,打的是贵州牛优势;
再如藏牦牛火锅、三牦记·很牛的牦牛肉,则是主打青藏高原的地域优势。
这种地域特色明显的品类,认知范围广,省去不少市场教育成本。
▲牦牛火锅
牛肉火锅的3个趋势
1、品类更细分
前文已述,现在牛肉火锅的分化令人眼花缭乱,不仅有牛杂、牛腩、牛排、牛骨、筋头巴道这种以“牛食材”为主打的品类,还区分了地域(贵州黄牛肉、牦牛肉)和形式(牛物·生切牛肉打边炉、一绪和牛寿喜烧),而且还诞生了各种“牛肉火锅+”(旱蒸牛肉主题餐厅、肴庄全牛酒馆火锅)。
未来,牛肉火锅仍会继续分化,将会从地域、食材、形式上再细分。
▲旱蒸牛肉
2、客单价呈两极分化
由于成本和价格问题,之前的牛肉火锅店多开在一二线、新一线等城市。
但随着竞争加剧,一些小品牌或无供应链优势的餐厅就会被挤压,层层递减,直到下沉市场。
受限成本,商家不得不做出改头换面的准备,更换聚焦品类,以适应下沉市场的客单价,当然,也有一开始就扎根下沉市场的品牌,做得也很不错。
像牛一锅、牛一厨筋头巴脑锅、半城外牛杂火锅,客单价多在60元左右,也都主攻下沉市场,生意都挺好。
▲牛一厨筋头巴脑锅
有下沉自然有上升,前文已述,一部分牛肉火锅品牌则直奔高端而去,继而行业客单价也会完成重组和分化。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分化,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未来仍会继续两极分化。
3、供应链品类更丰富
牛肉供应链的不成熟、不完善,是限制品牌扩张、甚至闭店的“元凶”——一头500斤的牛,可涮火锅的部分最多三成,也就是150斤左右,能做成牛肉丸的部分也就六七成,而且用量大,供给小。
不过,目前根据牛肉火锅的分化来看,牛腩、牛排、筋头巴脑,甚至牛骨、牛尾都可入锅,一条牛也被开发到极致,相较之前,供应链的压力会小很多。
未来的供应链也会更细分、丰富,比如专做牛骨供应链、专做牛腩供应链等。
写在最后
根据《2022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牛肉是火锅店点单率第一的菜品,牛肉火锅乃至牛肉制品,都因其健康、养生、低脂深受大众喜欢,这也是当年潮汕牛肉火锅风行的主因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洗牌和重组,牛肉火锅终于从潮汕,走到了百花齐放的新境地。
[END]
< class="pgc-img">>、2024全国酸汤火锅品牌TOP20出炉
2、榜单解读,酸汤火锅呈现3大特点
3、酸汤火锅的3个发展趋势
第 1658 期
文 |餐见数据研究院
去年至今,酸汤火锅势如破竹,不只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品牌,还将云贵食材都带火。
餐见数据研究院根据总门店数及分布区域、2024年新增门店数、口碑、全网声量等多维度计算,得出“2024全国酸汤火锅品牌TOP20”,一起来看!
榜单解读
酸汤火锅呈现3大特点
1、贵州酸汤火锅类品牌占比近4成,势头凶猛
整体来说,当下的酸汤火锅大体分为五类:贵州酸汤火锅(贵州酸汤、夺夺粉等)、云南酸菜火锅、糟粕醋火锅、冬阴功火锅、传统酸味火锅(酸菜铜锅涮、番茄火锅等)。
可以看到在20个上榜品牌中,各类酸汤火锅百花齐放,均有上榜,其中贵州酸汤火锅类上榜7个,占比近4成。
主要是一方面贵州村超带动下,一些地域特色餐饮被挖掘出来,酸汤整体热度都在飙升;另一方面,一些成熟的餐饮人把酸汤牛肉、夺夺粉重新打造,在全国大力拓展。
像钱摊摊安顺夺夺粉火锅,在原有夺夺粉火锅的研发基础上,结合市场热点,不断输出各种特色菜品,创立至今,钱摊摊酸辣锅已售出79,370,645+份。
且人均50元的客单,极具性价比,从2023年10月在重庆开出首店后,现在其全国已开门店已达150+,覆盖了重庆、河南、新疆、安徽等多个城市,凭借增长力,强势占据榜单之首。
◎钱摊摊安顺夺夺粉火锅
王奋斗,主打“开胃健康”以及超高“质价比”酸汤火锅。产品上,正宗贵州酸汤、优质黄牛肉,辅以地道贵州特色小吃,更有无限续加的时令鲜蔬。秉持创新精神,随季节更迭研发新品,让顾客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地道黔味。
环境营造上,更是实现了从街边店铺到核心商圈的华丽转身,店铺形象不断迭代升级,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贵州地域特色与时尚温馨。服务上打造高价值感的顾客体验,让每位顾客踏入门店,都能感受到超越期待满足与舒适。
其2023年9月于上海浦东潍坊首家门店开业,短短不足一年时间,全国门店80余家,遍布北上广深20个城市,已成为全国贵州酸汤牛肉火锅领军品牌。
◎王奋斗贵州酸汤牛肉火锅
还有老品牌贵厨酸汤牛肉,2016年在传承本地传统的基础上,对品类进行了创新,做出酸汤牛肉,人均在60~70元,前期一直稳扎稳打,截至2022年底开店8家,这两年在贵州酸汤的热潮带动下,其开店速度明显加快,目前门店共计20家。
2、与“牛肉”“小火锅”“自助”等大热元素结合,寻求更多创新
上榜品牌新老交替,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每个阶段的酸汤火锅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比如2014~2016年间,番茄火锅、泰式海鲜火锅、酸菜铜锅涮等起势,像集渔、生如夏花、羊莊胡同等都在这个阶段诞生,并陆续扩张。
2021年,海南糟粕醋火锅被发掘,琼州、太琼等一批糟粕醋品牌冒出,不过一则糟粕醋火锅相对来说较为小众,二则其客单均在100以上,在消费愈加理性的今天,此类酸汤火锅还未有突破性发展。
2023年,地域餐饮被大力挖掘,像钱摊摊、王奋斗、滇牛等一批夺夺粉、酸汤牛肉、云南酸菜等品牌飞速拓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他们将更多的大热元素与酸汤结合,寻求更多品类创新。
比如马云楠铜瓢牛肉自助,用自助化模式创新演绎非遗美食。食材上,以云南高山黄牛肉+云南跑山武定鸡+山野鲜菌鲜花为三大核心食材,与常见自助门店形成差异化;体验上,以匠人手作铜瓢+传承多味锅底+百种火锅食材,丰富顾客体验;
场景上,以市井化场景、烟火气搭建出的傣味市集,并将云南扎染文化融入其中。2024年3月其无锡首店开业,人均80元左右,目前已开店8家,并有30+门店筹备当中,走出了不一样的“酸汤”之路。
◎马云楠铜瓢牛肉自助
云纳边·云南酸汤鲜切牛肉自助火锅,在酸汤基础之上,结合了大热的“鲜切牛肉自助”,场景上也极具民族特色,2024年初成立,人均104元,目前开店3家。
还有小南姜酸汤一人锅,不同于传统的泰式火锅,它和小火锅结合,人均33元,主打“泰式冬阴功,酸汤一人锅”,目前开店近90家。
3、近7成上榜品牌为区域化发展,整体体量较小
在理性消费成为显性消费趋势下,刚需、接地气、高性价比的餐饮品类越来越吃香,酸汤火锅的大热即是如此逻辑,更别提本身的地域特色还让其具备差异化。
但正是这个“地域、小众”的特点,又限制了目前许多酸汤火锅的发展,因为云贵酸汤火锅的产品制作十分依赖当地的食材,甚至想要追求正宗的味道只能让这些锅底在当地发酵才能得出。
从上榜品牌来看,有近7成品牌门店分布在5省及以下,大多数品牌目前是区域化发展,整体体量较小。
◎琼州糟粕醋·海南酸汤火锅
像琼州糟粕醋·海南酸汤火锅目前门店20家,仅盘踞海南一省,太琼百年糟粕醋海鲜火锅目前门店19家,也只分布于海南、上海两地。还有洱火、望牛滇等目前门店也均在15家之下。
综合来看,酸汤火锅的全国化和规模化刚刚起步,当“尝鲜”过去,如何形成稳定复购及形成差异化壁垒,是酸汤火锅面临的挑战。
酸汤火锅的3个发展趋势
综合酸汤相关品类及榜单来看,酸汤火锅的发展呈现3个趋势。
第一,一线城市和江浙地区,是酸汤火锅的福地。
酸汤火锅从贵州起势,走出大山后,开始全国开花,云南和川渝地区是“酸汤重镇”,原因有3个:
·三地本是邻居,口味相近,消费习惯类似,大众容易接受
·成都营销做得好,容易打响品牌
·川渝餐饮内卷严重,急需差异化品类助其走出泥淖
除了云南川渝之外,酸汤火锅(品类)更受一线城市和江浙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像滇牛,主要布局在江浙沪地区;王奋斗,江浙沪和山东的店面最多;趣蛮蛮贵州酸汤牛肉火锅,主要在江苏和深圳两地;马云楠,除了布局重庆,就是江苏;张夺威贵州酸汤,门店多开在江苏、上海和成都。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滇牛产品
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一线城市和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百姓富庶,大众在餐饮上舍得花钱;二是,相比其他品类,酸汤火锅本身就对食材的要求更高,因为有些食材须取自贵州,对于新鲜度和运输方式有更高要求,这也导致其更高的客单价,需要适配相当经济水平的地区。
从供需关系上来看,相对平稳。
当然,除了这几个地区,酸汤火锅还“偏爱”省会城市,诸如合肥、西安、济南、杭州等,经济水平仍是主因。
按照目前,去往大城市,是酸汤火锅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第二,从无料到有料、从火锅到快餐,酸汤火锅会一直分化。
在美食平权的今天,随着社交平台的深入普及,小城市的消费者同样对“大城市的美食和品牌”充满向往,那么,必然会有酸汤火锅品牌(酸汤餐饮品类)会以更多元的形式满足大众需求。
尤其在下沉市场,小镇青年,县城贵妇和县城大小姐皆属“下沉经济+TA经济”的组合,是绝对的消费主力。
◎全年龄段通吃
酸味型与辣、甜味型一样,都是成瘾性味型,能轻易抓住年轻人的味蕾,且不分地域;品牌走下沉,高客单很难行得通。
虽然9亿人口在下沉市场,但贫富差距更大,不同县域的消费水平和观念更是千差万别,盲目地复制一线城市或江浙地区的模式而不做“本地化处理”,就犯了“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错误。
疫情以后,有料火锅在下沉市场大杀四方,酸汤火锅要适应低客单市场,“有料”的路子一定要走,当然,供应链系统超强的品牌不在此列。
酸汤火锅最大的品类有二,酸汤牛肉和酸汤鱼,前者较难做成有料,后者则较易,所以,酸汤鱼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像肖肖和小耙蔡,都主打“酸萝卜鱼”品类,但客单价略高,上不去、下不来,有点尴尬;还有诸如夺夺粉酸汤火锅、酸汤豆花、酸汤乌鱼、酸汤竹笋鸡之类,开始不断冒出。
◎酸汤鱼
此外,酸汤口味的快餐也有抬头之势,如酸汤猪脚饭、酸汤米线、酸汤面之类,也在逐渐渗透下沉市场。
第三,2023—2024年是“天时之年”,且低客单价品牌扩张更快。
从酸汤火锅(酸汤品类)品牌的发展来看,2023、2024年无疑是品牌增长期,很多来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几家店的品牌,在这两年都跑得很快。
◎酸汤小火锅
像小南姜酸汤一人锅,诞生于2018年,开店89家,2024年仅半年时间就开出16家,客单33.38元;
黔川川安顺夺夺粉火锅,去年开出第一家店,今年,半年时间开了25家,客单49.83元;
黔多多安顺夺夺粉贵州酸汤火锅,2022年开业,截止目前是34家,而2024半年就开出26家,客单53.12元;
黔三一安顺夺夺粉火锅,2022年开第一家店,截至目前74家店,2024半年开出33家,客单58.78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尤其是夺夺粉火锅,接地气、低客单,扩张如虎添翼,很符合当下消费分级的趋势,占了天时。
最后
酸汤火锅这两年发展飞快,相对应的品牌也层出不穷,这是丰富行业的幸事,然而,火锅自身的“基因缺陷”,也会体现在酸汤火锅身上,如同质化严重、易复制、创新难等。
对于一个新兴品类而言,时代会给予一定红利期,但火锅老板还须天晴时修大坝,多为未来想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