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火锅店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为什么?因为各大平台抽取的费用相当高。
下面教大家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
1准备好鱼饵。
鱼饵可以用啤酒或者特色菜
酒和特色菜可以19.9元卖出,包含200瓶啤酒,10份特色菜。
2做一个微信朋友圈连接
内容就是转发链接到店享受啤酒特色菜福利,通过不断的转发,吸引来大批量客户参与。看似占便宜其中的水太深了。
啤酒特色菜福利看似亏本,其实暗藏玄机,等客人真的喝完200瓶啤酒就会发现,菜已经点了2000元了。已经来过5次以上了。
利润各位都是行家可以算算。
>火锅店里开小面店,是怎样的体验?
这不,重庆刘一手火锅在店内,专门开辟了29平大小的地方,做重庆小面店,涵盖几十款SKU,日流水做到近4000元。
“店中店”模式为何大火?是一个低成本的彩排,还是一个增量市场?
< class="pgc-img">>火锅店里的小面店
29平,日流水近4000元
重庆石桥铺有一家重庆小店面,叫“流口水小面”。不同寻常的是,这家小面店直接开在了刘一手火锅店里。
29平,6张餐桌(高峰期共用火锅店餐位),两个服务员,菜单上有近30款产品,包括小面、饮品和小吃系列。
从菜单来看,小面包括重庆小面系列、麻辣火锅面、番茄火锅面、酸菜火锅面。小吃有钵钵鸡、冰粉、糍粑等。
< class="pgc-img">>客单价也很亲民,重庆小面7元/份、独家毛肚火锅面19.8元,而且可以免费加面。出餐速度也很快,3分钟能出8—12碗面。
它不是只在火锅店开辟个档口这么简单,这家小店,有自己的招牌、菜单,独立的视觉,海报、餐桌等都是精心设计的,即使在刘一手火锅的屋檐下,也绝不会弄混。
顾客只要经过,一眼就能轻松捕捉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高峰期,小面顾客共用火锅店餐位
>如今这家小店日流水近4000左右,对一家29平的小店来说,成绩已经不算低。
我联系上了流口水小面的相关负责人,据了解,这个项目,是刘一手集团汇集重庆美食,打造出的一个小而美快餐品牌。
之前以街边店、商圈店、档口店为主。从2018年底相继布局美国、菲律宾、西班牙、法国等海外市场。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目前在国内外有100多家店,直营和加盟均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火锅店里开饮品铺、小吃铺、小面店
店中店成香饽饽
“火锅+”早就不是新鲜事,之前,呷哺呷哺抓住自己的品牌优势,在门店开辟出一块地方做茶饮品牌“茶米茶”。
这两年,这种模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各种奶茶铺、炸物铺、小吃铺齐上阵。
最大的原因在于,火锅店经营痛点明显:早、午餐何难实现满座,导致门店人效、坪效不高。
“流行风口+经营痛点”,让刘一手体系内的加盟商将目光瞄准到了“流口水小面”上,将之作为小店模式,引入到店内。
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盘活时段经营,增加额外营收
店中店最大的优势:占最小的面积,发挥最大的价值。
比如,疫情期间顾客没法进店吃火锅时,小面店的外卖、外带就成了额外增收。
而且作为刚需品类,面食消费频次高,基本覆盖顾客的早、中餐,与晚餐消费高峰的火锅形成品类互补。利于将门前的人流转化为客流,从而盘活时段经营,增加额外营收。
< class="pgc-img">▲刘一手火锅总店&流口水小面总店
>>>节省房租员工成本、缓解成本压力
店中店的优势在于“共享”:不需要额外的房租、水电和员工成本,小店和母店成本共摊,利益捆绑。
假如一家火锅店有16名服务员,但在早午餐时段,服务员大多空闲,便可去小店服务,增加人效。
而且小面店的食材,比如糍粑、冰粉、毛肚等,也和火锅店共用。这样一来节省了不少成本。
< class="pgc-img">>>>相互引流,打造爆店现象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店门口人气火爆,会营造一种这家店生意很好的感觉。档口就起着活招牌的作用。
试想,当顾客偶然在小面店吃了一份重庆小面,感觉还不错,那下次有需求首先会选择这家火锅店。或者是火锅店的常客,也会在选择日常就餐时,选择同家小面,源源不断地拉新留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火锅+小面”模式,可行性有多大?
我们在分析“店中店”模式时,也要看到流行趋势背后的逻辑,思考火锅店是否适合开小店,又该选择什么样的品类最合适?
这里,餐见君提供几点建议:
>>瞄准受众基数大,有前景的品类
第一步是选品。这里有三点考虑:一要与火锅形成互补,起到1+1>2的效果;二者选择受众基数大,有前景的品类。三是考虑实操难度。
以重庆小面为例,以辣闻名,网红属性加持,成为南北方市场普遍接受的传统面食。据重庆小面协会粗略统计,重庆小面年产值达400亿元,只重庆一个城市的小面馆数量达8.3万家。
< class="pgc-img">>面食无国界,就注定了重庆小面的普适性很强。再加上它能填补火锅店在早中餐的弱势,形成互补。
>>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的模式
传统小面的市场痛点很明显:夫妻小店,效率低下;出餐慢,口味不稳定......
如果火锅店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痛点,没有竞争优势便开展其他品类,盲目入局,成为包袱的可能性很大,进而拖垮整体。
所以,最安全的举措是:选择那些经过市场验证,并成功了的项目模式,减少试错成本。
比如流口水小面火爆市场后,不只是刘一手火锅的加盟店,还有其他品牌的火锅店,直接选择与流口水小面合作。
< class="pgc-img">>>>考虑供应链和品牌势能
我们会发现,那些开小店的多是经营多年的餐饮大牌。有餐饮门店运营经验,和消费者品牌认知基础,再有供应链资源的加持,快速撕开市场不是问题。
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以流口水小面为例,背后是有着20多年运营经验的刘一手集团,全球千家门店,能实现会员共享。无论小店开在哪里都不愁客流。
再加上专业团队的全方位运营扶持,实现大数据选址、专业培训、活动营销策划等。可以想象,多重优势加持下,火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
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小店,却能给火锅店带来实际的转化,成为门店新的盈利增长点。
当然,小店也要根据企业自身定位,结合选址、产品去综合打造。也可借助外力统筹规划,切忌盲目跟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何科学选址?
本文2433字;需7分钟阅读;阅读建议:先收藏后细读
01
做餐饮,先算账
说到餐饮创业,老生常谈的是,找项目和选址。
找项目包括市场调查、供应链、产品等,决定好了项目,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选址。
有人说,选址就是选客群;有人说,金角银边草肚皮是选址的金科玉律。
这些都没错,不过,理想的门面再美好,也得向现实妥协,有些项目拿到“金角”会亏钱,有些项目拿到“草肚皮”才能赚钱。
读sir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址其实是无数次妥协之后的最优解。
要找到选址最优解,那就要好好算一笔账。
02
创业案例
创业者:林女士创业项目:火锅投资金额:200万人均消费:70元诉求:2年内收回成本
林女士看了不少铺面,其中有一个380平米的铺面让她眼前一亮,虽然客流量和位置都不错,但是她却还是拿不准。因为房租是7元/平米/天(7.98万元/月),超出了她的预期,她不确定项目的营收水平和房租水平是否能够匹配。
< class="pgc-img">>▲本图片由深圳市华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餐饮室内设计公司。
很多餐饮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有些铺面比较符合各方面的预期,只有租金这一项超出了预算不少。
如果仅凭感觉,拿下这样的铺面,开业后也许表面上客流不断、营收不错,但是扣除房租水电、各项支出,利润却少得可怜。
怎么准确判断一个门面能否赚钱?
读sir认为,算清楚以下5个指标,答案将一目了然。
1、月现金流
月现金流,即每个月账面上能自由支出的流通资金(利润+本金)。
总投资额÷回收成本期(月)=月现金流
月现金流:200万÷24(月)=8.33万/月
火锅店创业,一般来说,收回成本都需要1年以上,而房租合同期一般最好签回收成本期的2倍。
也就是说,林女士期望2年收回成本,需要有4年以上合同期。
2、月营业额
营业额,俗称“流水”,也就是门店的所有营业收入。
一般来说,餐饮行业的现金流通常是营业额的15%左右,经营状况特别好的月份可能会高达20%。
拿海底捞来说,数据显示,2017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约为106亿,而现金流约为14.9亿,现金流/营业额的占比约为14%,属于正常水平。
< class="pgc-img">>▲图源:海底捞招股书
现金流÷现金流占比=营业额
按照通常水平的15%来算:
月营业额:8.33万÷15%=55.5万/月
3、日客流量
客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来门店消费的人次。
营业额÷人均消费=客流量
月营业额是55.5万元,也就是说,日营业额是1.85万。
日客流量:1.85万元÷70元=264人/天
如果平均每天能有264人来吃火锅,那么就能实现55.5万的月营业额。
创业者可以在心仪门面附近寻找品类相似、人均消费相似、位置相似的竞争店铺,然后在花几天时间来测算这个店铺的日均客流量,由此来推算自己门店的客流量水平。
< class="pgc-img">>4、租金范围
一般来说,餐饮行业的房租占营业额的10%~15%是合理的水平。
营业额×租金占比=租金(月)
55.5万元×10%=5.55万元/月
55.5万元×15%=8.33万元/月
因此,合理的租金范围是5.55~8.33万元/月。
林女士看中的这个店面租金为7.98万元/月,稍微有一点高,但仍在合理范围之内。
5、座位数
座位数,也就是餐厅里面有多少个有效餐位。
座位数=门店面积×使用率×前厅占比/单个座位面积
①有效使用率
虽然林女士看中的门面名义上有380平米,但实际上有一部分面积是浪费的,一般来说有效使用面积占合同面积的80%。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有些门面比较特殊,可以往外扩张,多摆一些餐位的话就另当别论,使用面积可以酌情增加。
< class="pgc-img">>②前厅占比
算出有效使用面积之后,还需要扣除后厨的面积。通用的前厅、后厨面积比为,中餐3:1,西餐7:3,特殊情况可以做到4:1和5:1。
火锅店的前厅后厨比,我们用3:1来算,即前厅占有效使用面积的75%。
③单个座位面积
毋庸置疑,单个座位面积越大,就餐体验越舒适,餐厅的档次越高。
< class="pgc-img">>▲本图片由深圳市华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餐饮室内设计公司。
因此,关于座位面积的参考数值是:
1.1㎡/座位(普通快餐馆)1.3㎡/座位(休闲餐厅)1.5㎡/座位(舒适餐厅)1.7㎡/座位(品质餐厅)2.1㎡/座位(包间)
林女士的这家火锅店的人均属于中档水平,因此按照1.5㎡/座位来算,既不算紧凑,也不会浪费过多空间。
座位数:380㎡×80%×75%÷1.5=152个座位
客流量÷座位数=翻座率
也就是说,每天如果要达到264的客流量,火锅店的翻座率就是:
264÷152=1.74
03
一年半收回投资
看到这些数据之后,林女士花了3天时间测算了门店附近的一家串串火锅店的客流量:
第一天(星期四):193人
第二天(星期五):295人
第三天(星期六):354人
日均客流量是280人,高于预估值264人。同时,7.98万的月租也在合理范围内(5.55万~8.33万),门面位置也不错。
于是,林女士租下这个店铺,合约期为5年(预期2年收回成本)。
开业3个月后,火锅店的月营业额就一直稳定在60万左右,客流量也和预估的差不多,每月现金流为9.3万元。
半年后,林女士增加了一些利润较高的新产品,火锅店人均消费提升至80元,月营业额也提升至68万元,预计再过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收回成本后,火锅店每月给林女士带来的收益将稳定在11万左右。
04
小结
选址全凭感觉,认为好项目放到哪里,都能成功,这是很多餐饮新手容易犯的错误。
创业投资的目的是赚钱,选址前,先把账算清楚。
有时候,你选个黄金旺铺养不起,还不如拿下旺铺隔壁。
你是怎么选址的?
在评论区唠唠呗~
本文作者:C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