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钱江晚报
一杯隔夜奶茶炒到近60元这价格,这味道,到底图啥?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自长沙的网红奶茶“茶颜悦色”一下子就火了。很多人在社交平台上,狂晒自己在杭州就喝到了来自长沙的奶茶。能喝到异地的网红奶茶,背后是大批代购商。
这两天,杭州吃货社群里有粉丝爆料,说自己代购的茶颜悦色已经涨到快60元一杯了。情况究竟如何?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进行了暗访。
花近60元买一杯长沙奶茶
真的值吗?
记者发现,通常代购会提前一天在朋友圈发布预订信息(包括代购的品类价格和限定数量),如果前一天订单不多,当天上午下单也能当天喝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竞争激烈,原本一口价的代购奶茶,居然也开始做特价+优惠券,原价39元的一款奶茶用优惠券实付33元就能买到,但不能选甜度,也不能选择冰块多少。
在小程序扫码下单之后,记者开始了耐心地等待。下午,代购商在朋友圈里发布当天到货时间和提货点,客人自行选择叫闪送或自提。
离记者最近的自提点在杭州火车东站旁边的维也纳酒店。代购商在朋友圈解释,之前在家发货,被物业找上门怀疑无证经营外卖,于是转移了提货点。
原本提货时间定在晚上7:30,下午4:50,代购商临时说要推迟一小时,“因为带货太多,被高铁工作人员拒绝上车,所以会晚一小时到达。”
晚上8:45,记者到达约定好的酒店大堂,现场空无一人,一样傻眼的还有在等取货的2名跑腿小哥。
经过电话沟通,记者被告知真正的取货点在酒店G层仓库。找到仓库时,门口等着五六个跑腿小哥,和记者一样到现场自提的几乎没有。算了一下,加上跑腿费,这杯奶茶的价格逼近60元大关。
现场大约10个泡沫保温箱摊放在地上,每箱最多能装20杯茶颜悦色奶茶,已经有不少货被取走了。
晚上9:10,记者终于拿到了这杯从长沙跨越千里而来的奶茶。拿到手觉得比平常喝的同杯型奶茶轻一些,打开盖子,奶茶的量只有3/4杯,不知是运输过程中洒漏还是奶油融化了,奶茶上还漂浮着没有融化的奶油,看起来着实没什么食欲。
外面的标签上写着标准冰标准糖,喝了一口,齁甜,实在和好喝没有任何关系。外包装上,写着茶颜悦色的温馨提示:越快喝完越好喝。想到这杯奶茶经历了十多个小时才到手里,不禁觉得有些嘲讽。
翻看小程序,记者发现这家茶颜代购还推出了会员服务,成为会员可积分升级,享受折扣。不过,从7月13日当天下单记录来看,跟团下单的39位消费者中有26位都是首次下单,也就是说茶颜悦色代购的复购率只有30%。
11天内涨价三次
代购质量参差不齐
塔塔应该是杭州最早开始做茶颜悦色代购的一批人,在做这门生意之前,他从没有代购食品的经验。这两天他在自己朋友圈里晒了另一个代购商,“我有个朋友小A在他的群里,发现他不光用了和我同样的微信头像和名字,而且还在卖隔夜奶茶。”
小A说自己因为在群里质疑这位代购商奶茶的新鲜程度,被踢出群。但很讽刺的是,代购商随后发布群公告,承认自己售卖的茶颜悦色奶茶是提前一天从长沙买回杭州的,经过低温冷藏之后,第二天售卖,并且头像也换了新的。
记者很疑惑的是,之前测试过,隔夜的奶茶口感会差很多,难道购买后饮用的消费者尝不出来吗?花了几倍的价格买一杯网红奶茶,不为口味,又是为了什么呢?但即便如此,还是有网友求群,求代购。
通过代购尝鲜的阳阳告诉记者,6月27日到7月6日,奶茶价格不到半个月时间内涨了三次。以热门款凤栖绿桂为例,6月27日代购价格是32元(长沙门店售价12元),而到了7月13日,已经卖到了42元,毛利率高达250%。
为何频繁涨价,代购塔塔给出的理由是最近的茶颜悦色越来越难买了,因为老板对黄牛代购的行为很敏感,已经发生了很多次在门店或者外卖下单直接被拒单的情况,“杭州人在长沙都出名了。”
塔塔说,为了不被拒单,一次最多下单9杯。要想买到200杯~250杯需要有6个人通力合作,从上午10点忙活到下午2点左右,然后赶返程高铁。
之前网上曾经有文章计算了塔塔代购茶颜悦色的日均毛利,对于那个金额,塔塔不置可否,只说:“一天工作15个小时,人都快受不了了。”目前,塔塔的茶颜悦色代购有杭州和富阳两个点,他正在朋友圈招募城西片区的合作伙伴。
对于茶颜悦色在杭州开分店的可能,塔塔表现得很淡定,“我们已经在开拓新的代购品类了,茶颜悦色不做了还可以做别的。”
卖这杯奶茶的代购商是为利益所动,那么,买这杯奶茶的人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呢?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颠簸的“延时”奶茶,真的比街边店一杯新鲜制作的奶茶好喝吗?你愿意为这种体验买单吗?网友们这么说——
Uohh:茶颜悦色真的很一般啊……我在长沙的时候喝了不同味道的6杯饮品,真的没啥可惊艳之处,无糖都齁甜。
cuke:茶颜悦色真的好喝不贵啊,我每次去长沙、武汉出差都要搞几杯喝喝。不过隔夜奶茶还是算了吧,天这么热,风味变了也就算了,喝拉肚子得不偿失。
世乐:经历10个小时运送时间的网红奶茶,这样的奶茶已经不新鲜了,还有人去买来吃,傻不傻,我觉得真傻。
Anthony:有幸在茶颜还没特别火的时候于长沙买过一杯,18年的时候,还不用排队。茶底确实做得有点水平。但是放了10个小时的茶饮,不知道都变成什么了。
本报记者 徐雨阳
<>管是周杰伦的粉丝与否,周杰伦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巨大,我们大多心里有底。但或许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在其新歌发布的11天以后,一家奶茶店却继续延续了疯狂的热度。
< class="pgc-img">>昨日(26日),周杰伦在新歌MV里的奶茶品牌麦吉machi machi在上海开店,引来了众多的粉丝和成群的“黄牛”。虽然奶茶店中大多为平价奶茶,但在明星加持之下,奶茶甚至被炒到了300元以上。
200人排队,160个黄牛,300元/杯的奶茶,竞相购买背后,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牛饮”后的奶茶售价500
对于近期爆火的麦吉奶茶,许多吃瓜群众或许是初次听到。该品牌是周杰伦自创的奶茶品牌,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城市开设分店。此次吸引成群“黄牛”的店铺为麦吉奶茶的上海店。
尽管该奶茶店出身自带光环,但并非大陆首店,其引起如此大的波澜,也多得此前不久,正好有周杰伦的MV为其官宣。而该奶茶究竟有多火?
火到开店之际,为了防止黄牛炒作,麦吉奶茶开创了一众新型措施来应对。一人限购一杯;在取号时,还会有奶茶店工作人员“盖章”,确保排位不被售卖谋利;甚至是,顾客在拿到奶茶后,还会被要求当场喝一口。
< class="pgc-img">>当场开喝,以绝黄牛,这一规定一经公布,在网上也是赢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直言高招。但不知是低估了粉丝的热情,还是群众们凑网红热闹的决心,尽管招数不断,但该来的黄牛还是会来,消费者该买的还是会买。哪怕最终拿到的是被喝过的奶茶,也在所不惜。
午茶君在某电商平台中,以“周杰伦 奶茶 代购”为关键词,得到众多相关检索结果,其中,做代购生意的多为职业“炒客”。
作为饮料类食品,花费高昂价格,但在到手前却已被他人喝过一口,谁还会乐于享用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午茶君前往咨询,发现“粉丝们”的消费力确实让人汗颜。
“昨天(26日),麦吉奶茶店每人限购一杯,店铺要求顾客当场打开喝一口,但是卖500都有人要。”该炒客回应称,“昨天晚上,就已经有人开始排队了。有些买家买了不是用来喝的,要的是那个杯子。”
< class="pgc-img">>麦吉奶茶的杯子,采用简洁的设计风格,同时又有别于其他品牌包装设计,极具辨识度。从黄牛手上以约25倍的售价购买,不喝奶茶,仅仅只是为了一个杯子,这样的操作难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要知道,麦吉奶茶店的商品售价最贵的为32元,其余大多在25元左右。而经网友统计发现,其中最受周杰伦喜爱的一款奶茶,名为烤布蕾奶茶,标价28元/杯。
< class="pgc-img">>什么人会花500元购买,仅仅是为了个杯子呢?颇为费解,为偶像撑场面,不难理解,但就算从黄牛处以500元购得,奶茶店还是只赚了奶茶的售价。
据媒体报道,27日上午,麦吉奶茶排队人数达200人,而有黄牛对记者透露称,其中160人为“一个圈子的”黄牛。
针对“网红”产物的历史来看,一个“炒后”售价500元,被“牛饮”过的奶茶,买来的功能,或许仅剩下拍照,打卡和炫耀了。
< class="pgc-img">>昨日的苹果,今日的奶茶
在消费型社会里,出于社交媒体、自来水和周围社交的压力,许多人会不得已的违背自己的需求去购买不需要、不必要购买的商品。哪怕该商品售价已处癫狂,哪怕自身力不能及。
在前些年,大约是2012年之际,彼时正值苹果在中国最高光时刻,毫不夸张地说,十个路人之中,八个手拿苹果。当时,苹果手机在工厂里更是随处可见,甚至营造了一种环境幻觉:拿着国产手机让人抬不起头。
而苹果在工厂盛行的背后,是普通员工,一个月收入三四千,以五六千的价格分期豪购手机。当其中的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离职赋闲时,甚至连每个月的分期额度都还不上。
< class="pgc-img">>不少年轻人,在城市夹缝中挣扎求存,面对城市数万元一平米的房价,日益年迈的父母和愈加精彩的现代都市生活,无力在短时间之内更改现状,只好不断追逐潮流,以满足自己,慰藉自身:买一部手机,再一部一部的换掉。
如今,这样的写照不仅仅存在于手机这类商品中,还在继续不断延伸。
此前,有一新闻从日本漂洋过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日本女生省钱15年买下了3栋别墅,开启了“收租婆”的人生。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在国内不可能做到,工资上涨速度跟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
确实,两地存在诸多不同,同一事件,不可能完全复制。但与此同时,那些质疑的人,是否曾如事件女主一般开启存款模式呢?
同时,近些年还有一居家理念越洋而来——断舍离。我们是否曾省视自身的生活,有多少不必要的事物让我们为其沉沦。午茶君既没有“消费冷淡”,更不反对消费,只是凡事还需量力而行,明己所需。
这个社会光怪陆离,诱惑太多,而有定力的太少。
昨日的苹果,今日的奶茶,韭菜长了一茬又一茬。
>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实习生 顾轩菁 魏启轩
最低优惠价继续下探,现制茶饮或进入“十元时代”。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新茶饮品牌近几个月来陆续推出9.9元甚至更低的优惠活动,其中包括一些限时优惠,也有长期的固定套餐,总体活动定价纷纷瞄准10元以内市场。
据万联证券6月底发布的研报显示,受高端消费疲软影响,部分新茶饮品牌存在一定的降价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愈加敏感,高性价比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低价策略或成现制茶饮营销新风向。
连锁新茶饮品牌
“价格战”变相开打?
高性价比饮品似乎逐渐成为新茶饮市场主流。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多家主流现制茶饮品牌近几个月来,集中推出9.9元相关促销活动,中高端新茶饮平均两位数的价位开始不断下探。
中价格带方面的品牌,例如茶百道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9.9元中杯6选1优惠,小程序添加社群后可领取一个月9.9喝指定饮品券,对部分商品有效;沪上阿姨进入社群每日9.9元喝指定商品;书亦烧仙草于6月底推出新品9.9元促销。高价格带方面的品牌,喜茶于7月中旬在全国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多家新店开业,集体推出9元喝喜茶及抽奖活动;奈雪的茶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咖啡系列9.9超值早餐活动。
但也有部分新晋高端茶饮品牌并未参与“10元价格战”,例如霸王茶姬中杯均价在15元至16元左右,大杯在20元左右,多个平台上的优惠价格普遍在九折左右。
随着近年来茶饮行业的内卷,原本处于20元以上价格带的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品牌不断通过推出轻果茶、轻乳茶等新品,抢占更低价格带。如今,大部分高端茶饮品牌的产品价格已下探至16元左右。这也意味着,10元至18元价格带的玩家正越来越多。
此前,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就进行过大范围调价降价。2022年,喜茶发布公众号称完成调价,芝芝芒芒、芝芝莓莓、芝芝多肉青提由32元调整为29元,使茶饮菜单上再也没有3字开头的饮品;且保证2022年内将不再推出29元及以上的饮品。奈雪的茶2022年称,原均价20元以上的奶盖产品推出轻松系列,下调部分产品价格,全线产品告别30元,并承诺不超20元的茶饮每月都上新产品。
主打性价比的蜜雪冰城凭借2元至8元的低价格带,多年来不断占领下沉市场。随着今年暑期的到来,低价柠檬水也成为行业新宠,瞄准低价策略蜜雪冰城于7月3日上新1元冰杯,开启与便利店的冰杯价格战,其经典产品柠檬水通过团购可降至4.6元;相同类型的低价策略品牌甜啦啦,其产品4元柠檬水对标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金桔柠檬水平台团购价格4.9元直逼蜜雪冰城。
似乎无论哪一个价格带的茶饮品牌,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降价或是促销。据华安证券5月底发布的研报显示,过去三年,平价茶饮增速快于中价、高价,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提至30%,而20元以上占比从33%跌至4%。
“如果不是有蜜雪冰城的超低价现制茶饮推动,估计近年来的现制饮品的价格就奔着二三十去了,或者更高。当前连锁现制茶饮市场竞争太激烈,优惠套餐、变相降价已成了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近日,一位知名连锁茶饮加盟门店店长这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不过,该店长进一步介绍,市场上不少低于10元/杯的套餐,通常在线下门店或官方小程序上无法直接买到,普遍是投放在第三方平台上的优惠,“优惠陆陆续续一直有,不过普遍呈现新茶饮市场集体推出大力度的优惠或降价可以说是近年来首次。尤其是很多新开门店,不少高价格带的品牌也在以‘9.9元’为噱头吸引客流。”
密集促销的背后,和当前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竞争激烈有着密切的关联。华安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高价奶茶品牌由于底部崛起被倒逼降级,如当前奈雪的茶、喜茶纷纷降价进入大众市场(最低10元)并开放加盟,梯队竞争日趋激烈。
前述店长也向澎湃新闻透露,据其了解,对于加盟商而言,现制茶饮行业的毛利普遍较高,有的能达到八成以上。近年来不少新晋品牌纷纷进入该赛道,市场竞争加剧,“以我所在地区的商业街为例,已云集了十几家茶饮品牌”。
该店长也进一步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食品安全负面事件的增加以及一些网络热门事件等多因素影响下,其多家门店的销售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我现在所在的地区,两家门店工作日日均净营业额为两千元左右,周末能达到三四千元,相对今年年初,销售额有下滑趋势。”
为了减少行业食品安全负面事件对品牌的影响,该店长也表示,今年315后总部对门店的检查也趋于严格。以其加盟品牌为例,就设有三级稽查,包括抽查、飞行检查和外部评测等。
9.9元一杯能赚钱吗?
“不会赔本赚吆喝,9.9元促销活动对门店的营业额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该店长表示,优惠是为了拉新也是为了让更多老顾客复购。通常品牌也会平衡饮品的销量和成本,在定价中等的畅销款饮品中进行优惠,“我负责的两家门店,9.9元优惠券的核销率日均占到总订单的两至三成,有时能达到四成左右,还是比较火爆的。”
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该店长也预计多家茶饮品牌的限时优惠可能会演变成长期的促销举措。茶饮品牌的集体降价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新茶饮纷纷
寻找业绩新增长点
此前曾有茶饮品牌的招股书中披露,以2023年零售额计算,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占据超四成。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扩张门店网络并加速开店成了连锁茶饮品牌拓展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现制茶饮的扩张趋势,也体现在下沉市场之争中。
此前,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已相继放开加盟,多家新式茶饮品牌宣布开店计划。万联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高端消费景气度下滑,性价比茶饮消费增长迅速,各赛道连锁化趋势步伐加快,平价市场品牌依托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加速抢占下沉市场。
前述连锁茶饮加盟门店店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除了直接或者变相降价外,“卷”研发、“卷”品质、“卷”科技、“卷”联名也很重要。其中,加盟商能最快享受到是品牌联名带来的流量。如何找到品牌差异化之处,在市场中争取较大份额还需各品牌的营销研发多方发力。
“智能设备作为新茶饮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其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有望将新茶饮行业的门店自动化水平提升至与现代咖啡连锁品牌齐平。”技术方面,喜茶方面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得益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成熟,喜茶全球门店的出品一致性和食安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在产品操作培训方面的成本更大大降低,有力支撑了喜茶在2023年全年超过2300家门店的增长,未来也将全面加速出海业务的发展。
“目前行业里的制茶机还未大范围推广,预计两年内会在大部分的门店普及。”前述一位店长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总部一直在发文件,鼓励加盟商采购相关制茶机,“一方面,门店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制作中配方或加料的错误等,制茶机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另一方面,茶饮机可以减轻人工记忆茶饮配方的压力、确保品牌配方不外泄。”
回归到茶饮产品本身,当前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推出健康茶饮标准,向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茶饮产品。如对于新茶饮产品的定义,喜茶在标准中明确提出为“经现场调配加工制作的不添加香精、奶精(植脂末)、氢化植物油、速溶茶粉、果葡糖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现制饮品”。而此前一些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中,把新茶饮产品定义为可以添加植脂末、果葡糖浆的现制饮品,也导致了当前市场上关于健康茶饮产品界定的混乱。
“新中式茶饮在不同阶段,KPI的核心指标不同。其中在初始时期,可能更多关注品牌效应、品质效应;在第二阶段更多追求规模效应以及供应链建设;第三阶段则会追求集约化效应、抗风险能力、综合实力等。”此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茶饮赛道竞争逐渐进入下半场,头部玩家之间已经到了需要比拼供应链基本功的时刻。而供应链能力的建设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品牌从战略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真金白银来一点一滴地把基础打牢。
来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