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知道,买了电磁灶不需要安装,随买随用,它体积小、加热快,还没有明火,只要有插座能取电,随时随地炒菜做饭吃火锅,方便自在。但所有产品质量的前提是安全第一,假如买回来的是有隐患的电磁灶,消费者还不知情,这带来的直接就是危险。新近公布的电磁灶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电磁灶是不合格的,存在触电、火灾等隐患。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流通领域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厨卫电器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检测19个项目 11个项目发现问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抽查处处长 苗雨晨:在检验的74家企业生产的74批次产品中,发现40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54.1%。
记者了解到,这次发布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涉及7种产品,除了电磁灶,还有吸油烟机、厨房机械、电热水壶、电烤箱及烘烤器具、洗碗机、储水式电热水器,全都是厨卫电器。其中电磁灶产品不仅不合格发现率较高,还存在涉嫌无证生产和假冒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次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检测了19个项目,其中11个项目发现问题。
家用电器确保不发生意外触电是底线
在承担这次国抽任务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告诉记者,电磁灶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作为一款家庭普及型的电器,保证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不发生触电意外事故,对生产企业来说是最基本的安全底线。因此国家标准中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项目要求,电磁灶产品的结构和外壳,应能足够防止用户在使用、维护和保养产品时,因触及带电部件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家电室高级工程师 彭备战:就是如果我们的产品在结构或者外壳的设计上不合理的话,我们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有可能触及带电部件,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能够保证,或者外壳设计能阻止手指伸进去,或者即使你(手指)伸进去了,也不能触及带电(部)件。
检测人员介绍,严格控制外壳上孔洞的尺寸以及通风口栅格的坚韧程度,是防止手指伸入电磁灶内部的有效方法。根据国家标准,这种模拟人手的试验指,要么不能从电磁灶的通风口栅格伸入;或者伸入后,不能触及其内部的带电部件。但记者在检测机构看到,检测人员在对这台标称为中山市慧扬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磁灶进行检测时,试验指很容易就伸进通风口栅格,并触碰到带电部件。为了更加形象说明这种情况的危害,检测人员专门做了一个实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家电室高级工程师 彭备战:就是我们用一个小灯泡来模拟这个人体,用试验指模拟人的手指。我们看到实验过程中,当试验指通过外壳的开口伸进去的时候,最终能碰到带电(部)件。碰到带电(部)件的时候灯泡已经亮了,说明这个灯泡中已经有电流通过,如果是人的话已经触电了。
记者了解到,这次国抽中,有3批次样品在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项目上发现问题,被判定为不合格。生产企业分别标称为:中山市慧扬电器有限公司、厦门视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东象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可能会直接给消费者带来触电风险,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对于电磁灶,还有一项比较特殊的要求,那就是,一旦出现电子电路故障,或者操作失误等情况,也应确保产品能够防止触电、起火、过热、有毒气体等危险的发生。考核这一特殊要求的项目,就叫非正常工作。
检测人员告诉记者,电磁灶通常都有温度控制器,一方面用以控制烹饪时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防止烹饪的食物温度过高引发火灾等危险。但作为一种电器产品,电磁灶的温度控制器发生短路或失效,是消费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意外情况。因此国家标准规定,即使温度控制器出现故障,电磁灶在非正常工作下,试验时油的温升也不能超过270开尔文。
但记者在检测机构看到,当检测人员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在温度控制器失效的情况下,对这台标称为广东新品信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三角牌电磁灶进行非正常工作测试时,油的温升很快就超过270开尔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家电室技术总监 刘强:油温超过270K,这种情况就体现在我们平时使用中,如果消费者家里使用的电磁炉温度控制器失效以后,相当于电磁炉在工作的时候没有温度保护装置,那么就会导致它不断地加热。那么不管是在烧水或者煮东西或者炸东西的时候,都没有温度控制,有可能加热的食物温度一直在升高造成危险,那么更严重的话就可能引发火灾。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非正常工作项目不合格的样品有9批次,标称生产企业包括:中山市大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新品信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鹏欧电器有限公司、佛山市蓝蚂蚁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等。
热效率项目不合格样品达21批次
非正常工作和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等项目不合格,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电磁灶能效等级不合格,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根据国家强制标准《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能效等级包括热效率和待机状态功率两项指标。
检测人员介绍,热效率是电磁灶将电能转化为有效热能的具体量化指标,相对于普通燃气灶50%左右的热效率,电磁灶更加经济高效,热效率可高达80%-92%,这也是许多消费者选购电磁灶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国家标准,热效率分为三个等级,这台标称为佛山市顺德区莱品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奔腾王子牌电磁灶,热效率不得小于最低等级86%,但在检测过程中,其实测值仅有84.78%,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家电室副主任 梁锦昌:通常来说在同等条件下,热效率值高的产品其价格会比热效率低的产品要高。热效率项目不合格会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往往花费了更多的钱,却买不到一个节能的产品,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在使用中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消费者为了更省电、更经济,往往愿意花更多的钱,买热效率高的电磁灶。可是一旦产品的热效率项目不合格,消费者多花费的,也就成了冤枉钱。记者统计发现,这次国抽中,热效率项目不合格的样品,明示值均为86%,问题样品多达21批次,占总样品数的28.4%。
其中,标称为中山市飞羚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磁灶问题最为严重,热效率实测值仅有79.26%,连80%都不到。热效率实测值在80%-81%之间的样品有两批次,分别是标称为广东象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磁灶,热效率实测值80.07%;以及标称为中山市雅诚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磁炉,热效率实测值80.20%。
其余热效率问题较为严重的样品,标称生产企业有:中山市利康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飞鸿电器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北导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以及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抽查发现电磁兼容不合格问题突出
消费者用电磁灶,不发生意外事故,是最基本的安全底线。也就是说不能因为结构或者外壳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触电,哪怕是在出现故障或者操作失误,也都不能出现触电、起火、过热这些危险,但有些产品根本达不到这些要求。除了这些安全问题,这次抽查发现最突出的是电磁兼容这个项目,它的不合格率高达多少呢?
因为无明火、无烟尘、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电磁灶很快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众多家庭必备厨卫电器之一。目前我国生产电磁灶的企业有近200家,年产量1500万台左右。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
记者梳理这次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问题项目时注意到,检测过程中,包括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非正常工作等16个安全项目,整体不合格发现率较低,最高的是非正常工作,74批次样品里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12%。相较于安全项目,电磁兼容问题格外突出。
检测人员介绍,电磁兼容是一个统称,包含多个测试项目,其中任意一项不合格,在产品使用时都有可能对周边其他用电设备造成信号干扰。像许多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洗衣机中断、电视机短路等,可能就是正在使用的某种电器的电磁兼容不合格引起。
记者了解到,这次国抽电磁兼容检测了连续骚扰电压和辐射骚扰两项指标。结果显示,共有38批次样品在这两项指标上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
产品不合格率暴露行业内存在一些深层问题
检测人员告诉记者,产品未按要求加入电磁兼容防护电路或电磁干扰抑制器件,是造成电磁兼容项目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
全部40批次不合格样品,38批次电磁兼容不合格,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这一结果不仅直接拉高了这次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不合格率,同时也暴露了行业内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抽查处处长 苗雨晨:电磁灶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依靠低价产品冲击市场,盲目降低成本,甚至出现了偷工减料问题,产品缺乏应有的电磁兼容防护电路或电磁干扰抑制器件。
应有的配件缺失,造成电磁灶产品不合格率居高不下。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一些企业在电磁灶核心部件线圈盘上偷工减料。是导致这一产品质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调查中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电磁灶的核心部件——线圈盘的粗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电磁灶的能源效率。近年来受线圈盘原材料金属铜的市场波动影响,线圈盘的价格随之上涨。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在生产过程中,未按产品设计匹配要求进行生产,甚至连线圈盘铜丝的粗细都得不到基本保证。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质检中心家电室副主任 梁锦昌: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个电磁灶产品,这是一个合格的产品,这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合格的这个产品,它的线圈盘上的铜线更粗,这样的话,相同的电量,这个产品产生的热量更多。
线圈盘铜丝的粗细,直接影响着电磁灶的热效率。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影响电磁灶热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除了硬件设施,专业设计这一软实力也尤为重要。
专业人士介绍,一些企业设计能力不足,导致电磁线圈盘尺寸规格与电控参数等不匹配,能量转化率低,热效率自然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
记者了解到,针对这次电磁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抽查处处长 苗雨晨:针对抽查发现的问题,我们已部署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做好后续处理。查封、扣押不合格产品,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同一产品并进行整改;部署产业集聚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电磁灶产品专项整治,对辖区内重点企业进行检查,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保持质量(监管)高压态势,严肃处理质量违法行为。
电磁灶存在的安全问题、热效率项目不达标,还有直接拉高了这次国抽不合格率的电磁兼容项目等,其实这些都只是病灶,追到根上的还是因为部分企业靠低价冲市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什么时候真正去根了,才有可能去掉病灶。还有一点很重要,电磁灶是我国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家电产品,消费者一定要确认是否有3C认证标志再购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低温天气持续,家住贵阳市陕西路创世纪新城的彭师傅可被急坏了,因为他家里的燃气已经好几天没法正常使用。彭师傅告诉记者,燃气是从12月12号左右就开始无法正常使用了,如果说一开始还能点燃火,只是火不大的话,那到了12月16号,燃气就直接“熄火”了。
彭师傅:昨天(12月16日)开始就没有了,一点都没有,晚上高峰期五、六点钟,你说火小一点,我觉得还可以,但是到晚上七、八点,九、十点就一点都没有了。
彭师傅说,12月16号中午十一点多,贵州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维修师傅来检查过。然而已经时隔一天,燃气依然是无法正常使用,大家都心里都很疑惑:这燃气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彭师傅:影响肯定大,都是在外面买菜回来煮饭,像有些家里面,用天然气取暖的老人就很恼火,这个肯定就是他们哪个地方出了故障,希望尽快能解决,不然大家生活都恼火。
据了解,同样的情况在创世纪新城的A座和B座都存在,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住在20楼的唐女士家。
唐女士:现在天气太冷了,老人家现在好冷,你看在家里面穿大棉衣,煮饭也煮不了,燃气也没有。没有煤气就取不了暖,这样很冷的天气,怕老人家生病。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在彭师傅的带领下,来到了单元楼外侧的燃气调压箱放置处,根据安全提示牌上的电话,记者联系上了贵州燃气集团的工作人员。
记者:为什么煤气最近这么小?
贵州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可能在处理灰堵的事情,他那个可能是有点灰尘堵塞。
记者: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处理好呢?
贵州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高峰期可能就没问题了,就是到下午五、六点差不多可以处理好,那个时间段应该没问题。
关于燃气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从12月16日上午开始,《百姓关注》的热线电话和微兔爆料平台已经收到了20多位市民的反映,说家里的燃气供应不太稳定。
王女士介绍,当燃气灶打开后虽然有火,但是只有内火盖能出火,并且火苗很小。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在贵阳市北京西路的云上九州小区,而这段有火的视频是两天前拍摄的,到了17号下午3:40左右,当她再次打开燃气灶是一点火都看不见了。
贵阳市民 王女士:这已经是第六天不正常了,因为燃气不行,我们只能在外面吃饭,暖气是燃气的也用不了,很冷,很奇怪,有时候能有一点,但是有时候就一点都没有。
除了王女士家,家住贵阳三桥的龙女士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贵阳市民 龙女士:我们橙堡小区这几天燃气都是断断续续的,只有在下午三、四点来一下,其他时候都不行。我的朋友住在万科城,她家里面也是这个情况,都是非常不稳定。现在天气这么冷,家里无法取暖、无法做饭真的不行。
从《百姓关注》接到的反映情况来看,燃气无法正常使用的区域包括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等区域。
贵阳市民 王女士:我问了燃气公司,说是因为天冷了,用气的人多,所以气不够。
贵阳市民 龙女士:燃气公司就一句话,气不够在积极协调。真的希望能尽快协调好,让我们能正常使用。
12月17日18:40,记者从贵阳市能源应急保供办进一步了解到,自11月1日冬季供气以来,贵阳市天然气用量快速增长,远超历年同期水平。特别是近期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贵阳市气温骤降,最低气温持续降至0℃以下。受此影响,全市采暖用户集中开启燃气采暖设备,瞬时用气需求急剧攀升,贵阳天然气场站及管网保持高负荷运行,城市燃气供应量不断加大,贵阳市迎来今冬第一波天然气供应高峰。
据了解,今年国内天然气供应总体偏紧,冬季天然气保供工作显得更加紧迫。针对目前我市管道气源存在一定程度保障不足的实际,为抓好用气保障工作,贵阳市已启动应急调度机制,通过采购LNG应急气源向管网补气;同时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加大与上游气源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多渠道积极争取气源。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要求,我市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供气情况,科学合理调整应急措施,错峰调节,全力保障管网设施运行安全、居民生活及重点部位和设施用气。
针对今冬供气形势,节约用气也很关键,呼吁市民节约用气。使用天然气采暖的用户,根据室内温度情况,晚开、少开、不开天然气采暖,温度设置不高于18℃。在早、中、晚用气高峰暂停使用采暖设备,使用频率较低的房间调小或关闭阀门,避免热量浪费。在用气高峰时段(11:00-13:30和17:00-19:30),尽量不要同时开启多个燃气设备。冬季使用燃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不使用燃气时,应关闭燃气阀门,同时定期检查燃气设施、管道和连接胶管,防止发生泄漏事故。
记者:于海洋 杨阳
来源: 贵州广播电视台
源:广州日报
从街口望去,绯红色的簕杜鹃“瀑布”。
记者在梁女士朝西北方的住所里看到,厨房、客厅和卧室都被绯红色的花苞片“装点”。
每年初春,在白云区景泰街云苑新村三街一幢居民楼外,9层楼高的簕杜鹃都引起阵阵惊叹。若从上往下观看,外墙恍如挂着一帘红色“瀑布”,从楼顶倾泻而下,不仅让旧房换“新颜”,也引得路人纷纷掏出手机,记录花城一隅的春光。据记者了解,簕杜鹃由一楼住户在25年前种下,刚栽种时仅约1人高,枝条纤细,未曾料想日后会成为一川“花瀑布”。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种植者已离开人世,而他的儿子,年近七旬的罗叔则接力打理。
一株经历25个春秋的簕杜鹃最终攀至9楼顶层,不仅栽培者有着深刻意义,对于住在同一幢楼的街坊来说也增色不少。
“花瀑布”盛放 10分钟内5人驻足拍照
日前,记者来到白云区景泰街云苑新村三街,从街口遥望,一幢幢浅黄色的9层高楼房中,一帘从顶楼奔泻而下的绯红色“瀑布”显得十分抢眼。
走到近处,才发现“瀑布”扎根在居民楼门前的小空地,树茎分枝多而不粗,垂直向上生长到第二层楼高度后,朝左后方的墙体倾斜,这部分的簕杜鹃只长叶不见花;不过,从第2层楼起一直到9楼顶层,簕杜鹃则向上、向左右延伸,开出娇艳的花苞片,成为一帘相当壮观的“花瀑布”。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工程师何春梅介绍,簕杜鹃又名叶子花、三角梅,属于藤状灌木,本来花很细小,呈黄绿色,三朵聚生于三片苞片中,又因外围的花苞片大而美丽,常被误认为是花瓣。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壮观的“花瀑布”?何春梅认为这与植物的特性、向光性和风向等相关。她解释,簕杜鹃枝条柔软,可沿山石、墙壁、廊柱攀援向上生长;其次,簕杜鹃栽种的位置朝西,两侧有墙体遮蔽,越靠近底层,日照时间越少,植物的向光性让簕杜鹃不断向高处“攀爬”。
“太漂亮了!我今天才发现这里有‘花瀑布’!”附近居民彭叔一边可惜自己日常“不留心”生活,一边猛按快门拍下美照。彭叔告诉记者,多年前他也曾在阳台用花盆种过簕杜鹃,不过没把植物养活,看见别人栽种得如此成功,他甚是羡慕。记者发现,尽管簕杜鹃“瀑布”盛放在内街,人流量不大,但短短10分钟,就有5名路人驻足观看,随即拿出手机拍照。“究竟是什么人种出这么美的簕杜鹃呀?实在厉害!”一名路人喃喃说道。
父子接力栽培 一年比一年好看
街坊:美得像一幅画
谈及由簕杜鹃“瀑布”带来的“烦恼”,莫过于曾有楼上居民对不断向上生长的簕杜鹃有意见。罗叔坦言,如今的簕杜鹃实在长得太高太壮了,可能会影响到楼上居民的采光,因此他从不反对街坊对簕杜鹃进行修剪。
对此,记者走访了楼上一些住户的真实看法。房子朝西北方的7楼住户邓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簕杜鹃并不是紧紧贴着墙壁攀爬,并不遮光,也没发现多了鼠蚁“光顾”。房子朝正西的6楼住户陈小姐说,簕杜鹃都长在位于北侧的墙角,没影响室内采光,“从室内往外看,簕杜鹃也一样漂亮。”
另一位6楼住户梁女士告诉记者,近几年她都没听说有住户投诉簕杜鹃。在她看来,若邻里间因花产生小摩擦,一般都会自行想办法解决,多一分理解,生活就多一分如意。
记者在梁女士朝西北的住所里看见,厨房、客厅和卧室都被绯红色的花苞片“装点”,“每到初春,早上起来就看见窗户外的一簇簇簕杜鹃,美得像一幅画,心情就自然变得轻松愉快。”而对于偶尔会“窜进”卧室的簕杜鹃,梁女士会自己进行简单修剪,“不让枝叶长进来就行,修剪一下也不麻烦。”
“这几年反对的声音消失了,应该还是觉得花好看吧,舍不得大面积地砍掉。”罗叔说,每到盛花期,看到越来越多的路人或街坊在拍照留念,心里还是感到十分高兴。
原来,路人口中的“能工巧匠”正是住在该居民楼一楼、68岁的罗叔和他已去世的父亲。罗叔告诉记者,一家人在1993年迁入云苑新村居住,他的父亲退休后喜欢摆弄花草,在门前种了桂花等绿植,后来还种下朋友送来的簕杜鹃。
他回忆说,当时父亲拿回来的簕杜鹃约有一人高,树茎约有一根手指粗,显得十分羸弱。父亲将它种在地下后,天天都浇水,想着早一点看见簕杜鹃的盛开。“奇怪的是,整整10年间,簕杜鹃虽然长了个头,但只有绿叶,不见花开。”不思其解的罗叔还特地到书店买来相关书籍,才发现过往的栽培方式是错误的。随后,他“接棒”栽培,先减少对簕杜鹃浇水的频率,又跑去市场买来鸡肠、鱼肠为花增加养分。
“在袋子中戳穿几个小洞,再用它装着鸡肠、鱼肠,然后再埋进土里。”罗叔介绍,之所以要给袋子开洞,是为了让发酵后的肥料慢慢渗入土壤,避免动物内脏在密封环境下发酵却无法排出热量,从而灼伤根部。次年,簕杜鹃开出了淡淡的粉红色花苞片。后来,一次强劲北风的来袭将簕杜鹃“推”到左后方的墙边,它也就顺势沿着墙体,近几年几乎按照每年攀升一层楼的速度向上“攀爬”。而簕杜鹃的花苞片也一年比一年好看,从最初的粉红色,到现在变成绯红色。
罗叔的父亲已于2012年去世,彼时的簕杜鹃还没有现在的盛景。“但每当看见一年美过一年的簕杜鹃,我就想起父亲的爱花之心,为父亲和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罗叔说。(文/记者 叶碧君 图/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