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是一种仪式。
每个城市为此努力的画风不尽相同。
广东人每天上午埋头吃早茶,重庆人下班后爬坡上坎可能是为了一顿火锅,上海人平日里忙着在朋友圈po精致的下午茶。
而成都人为了吃饭,都在排队。
01
成都人吃饭不排队
那就毫无乐趣
一份靠谱的数据显示,春熙路—盐市口商圈平均排队桌数超过300桌。
而宽窄巷子商圈、玉林商圈、建设路-万年场商圈和九眼桥商圈的周末餐厅,平均等位桌数分别为250桌、176桌、168桌、58桌。
一个在成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土著也没料到,有一天上午11点他在集渔开始排的队,在晚上9点收到了用餐通知。
< class="pgc-img">>收到通知那一刻他泪流满面,本打算吃午饭,却解决了晚饭。他只能自我和解,虽然时不待我,但美食待我。
比起集渔,那些成都稍微老牌的餐饮,也丝毫不落下风。
去年9月份第一次来成都上学的大学生小李,在众多火锅店中难以抉择,听说成都还不少一些以假乱真,傻傻分不清的火锅品牌。
于是,为了吃到最正宗的火锅,这个愣头青在国庆节跑去了小龙坎春熙路店。
结果火锅店前排队的盛景,着实给这个小伙子吓了一跳,那是至今都让他震惊的名场面。
< class="pgc-img">>不过,听说离小龙坎春熙路店不远的大龙燚太古里店,有人排了5个小时才吃上,小李才略微平静了下来。
后来,排号员告诉他,还有人排了3天才吃到,你明天早点来吧。
小李听出来排号员的语气里,有对他少不经事的同情和鄙夷。
但更甚者,不是这些主食餐饮店,而是那些新晋的网红奶茶店。
占领了成都高端地标IFS的喜茶和奈雪的茶,最火的时候,买到一个面包或者一杯奶茶,要排上两三个小时。
< class="pgc-img">>而终于轮到你点餐之后,工作人员会提醒你,“请半个小时候后来取餐。”
这样,店铺里面便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非凡的人气。
02
摆点龙门阵
排队的时间就过去了
你不能说成都人闲得没事做。
恰恰相反,成都人只做两件事,要么吃,要么在排队等着吃。
成都老板深谙成都人的性格。他们明白,成都人不会因为看到前面还有乌泱泱的人头,而放弃对鸭肠毛肚,还有锅巴土豆的追求。
常常有不懂成都用餐文化的外地人,在夏日里的店门口,看到一字长龙或三位数的排队桌数而焦躁不已。
但你看看周围的成都人,他们可能会安抚你,年轻人,坐下来,吃点瓜子不要急。
你看他们,有的拿着蒲扇,有的吃着店家给的水果零食,有的在组队吃鸡,还有三三两两的交谈。
< class="pgc-img">>至于什么精致的妆容,什么几千块的衣服,还有偶像包袱,在开始排队那一刻,都不重要了。在吃面前,你我皆凡人。
事实上,在成都人眼里,排队和吃饭一样,得慢慢来。
不信你看,即使头顶30度的大太阳,建设路的各个小铺前依旧热闹,直到夜晚,顾客们仍一脸期待,商家们还是笑语盈盈。
< class="pgc-img">>这燥热环境下和谐的画面,是很多人外地人万万不能理解的。但偏偏这种场景,在成都很常见。
还有喜茶一类的网红店,那是成都人接轨潮流的时尚之路。在许多慕名而来的成都人看来,排喜茶和排火锅,都差不多。
唯一一点不同的是,在喜茶排队的时候,他们会感觉更摩登,更现代了。
聪明的成都人,还会在等餐的半个小时里,把店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拍遍。
或者从IFS的1楼逛到7楼,在各个国际大牌之间流连忘返,想象是成都的高产阶级,沉溺其中。
末了,还和大熊猫合照一张。
< class="pgc-img">>可能排队,就是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03
队排得有多长
成都人笑得就有多开心
从成都人排队用餐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连排队的时候,都在想尽办法玩乐。成都人甚至可以利用排队和吃火锅的空隙,打一轮麻将。
< class="pgc-img">>外地朋友每每来到成都,都会惊叹,成都人太会享受生活了,整天都在吃喝玩乐。
但其实,这只是成都表面的样子。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成都人,什么都看得开,不抱怨。
但心态好的同时,又坚韧。
尚且不论成都经历过的清军屠城,建国后的艰难解放和改革开放,成都人都一如往常。就连汶川大地震,成都人都挺过来了。
< class="pgc-img">>所以排队这种小事,就别计较了。
狂风暴雨,烈日骄阳下,为了一顿吃的,纵然苦。
但成都人,懂得自我调节。
不管多么难受,遭受有多大的磨难,成都人始终以一副岁月静好,相安无事的形象示人。
他们还会在等到美食后告诉你,是真的好吃。这就是排队的价值。
动辄排队几百桌几个小时,不会让人避而远之,反而会更吸引人,让人好奇店里面的东西,究竟有多美味。
但究竟有多美味,其实是说出不来的,还是得你自己,排队去尝
< class="pgc-img">>。
>店最高纪录日排队3079桌!
火锅是红海,成都的火锅更是深红一片,但3年前从泰国引进的泰式火锅品牌集渔,不仅开业即红,还一路红到现在。
平均排队3小时,每天排队250~300桌,最近店庆时更是创造了排队最高纪录。
它如何以小品类博得大市场,而且保持“常红”状态到现在?
餐饮老板内参 主笔 艳子 /文
在成都排队的餐厅不少,但排成下面这样的却不多见。
5月24日~26日,集渔成都9大门店周年庆全场打折,还抽奖送LV包包、Dior限量口红套装,一时间门庭若市。上述照片是5月25日当天的排队情景。
当日,春熙路店线上线下一共产生了3079个排队号,排号就餐人数约9900多人。该店有大小餐桌60张,平均每桌等待时间在3个半小时。有顾客表示已经排队5个小时,还没吃上,不过他愿意等。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集渔第一次成为“排队王”了,去年1216美食节的时候,集渔单店日排2328桌,创下了成都最高美食排位记录,此次它又打破了自己的原纪录。
虽然这个成绩有打折营销的原因,但不可否认,集渔自诞生起就被贴上网红的标签,平时排队也是常态。
那么问题来了,在遍地麻辣川锅的成都,它怎么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泰式火锅会成为下一个排队王吗?除了切中更细分的小众品类,它还做对了什么?
做品类
泰式海鲜火锅没有脱离辣和火锅
泰式火锅在成都有一定市场认知,2016年,集渔进入时,已经有不少品牌在做这个细分品类。
“只是很多人把它定位到东南亚菜里面,但我们把它看做是特色火锅。”集渔的创始人陈伟说。
火锅的好处是,它具有更海量的消费市场和潜在用户。成都基数最大的川锅是麻辣味型,而泰式火锅是酸辣味型,并没有脱离“重口味火锅”的标签。
同时它还有个好处,重而不油,吃完身上没有味道。这一点也高度契合了女性的用餐需求。
所以,泰式火锅对成都的消费者而言,是一个“看上去新颖,但是实际与消费习惯并不冲突”的产品,它拥有川式火锅的底层基因。
而在食材方面,川锅的很多食材,带有强烈的传统味道,比如牛内脏等,而泰式海鲜火锅,以海鲜为主,食材有明显改善。
此外,川锅吃得太多,消费者就会想吃点不一样的,在成都、重庆这种川渝火锅消费高度垄断的市场,反而一些其他类别的火锅会有市场。
做场景
不强调泰式,而强调美
有了上述对泰式火锅的理解,陈伟这样识别他们的目标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18岁到35岁,收入水平4000到10000元左右,她们对一个特色菜品的需求是旺盛的。
基于此,集渔开始进行一系列产品设计。
首先在场景上,他们发现市场上定位成东南亚菜的餐厅,环境非常泰式。但陈伟认为,年轻女性用户不一定喜欢泰式的风格,她要的更多是好看、美。
他们去曼谷的流行餐厅考察,发现很多并不是传统的泰式风,而是很ins的感觉,有很多绿植。相对于普遍复古的川锅餐厅,女生其实更愿意打卡这样的消费场景。
比如集渔成都太古里店,一出街就大排长龙,顾客频频拍照发圈。
做产品
免费甜品成引流大杀器
让集渔的知名度火速铺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免费甜品。
顾客只要点套餐,就可以获赠免费无限量的甜品小吃。几乎所有女生都无法拒绝这项福利,很多网评中都提到,冲着甜品也要去集渔。
就像湊湊开创了“火锅+奶茶”,集渔开创的“火锅+甜品”,对女性顾客的吸引力也更大,而且用户好评度超高,很多人用“太棒了”、“超幸福”来形容这种惊喜感。
如今,集渔的甜品越来越精致、丰富。在大众点评上,8个商家推荐菜里有7道都是甜品。他们不仅增加了免费小吃品种,菜单上还多了很多特色甜品,比如海盐爆浆蛋糕、网红椰子碗、椰香奶冻、初恋布丁等。
陈伟说,这也是基于对目标用户的洞察。他们发现集渔的女性用户比例占到70%,还有15%~20%的男性用户是受女性主导进店的。
相当于女性用户占比达到80%以上,甜品就是为了满足作为决策用户的产品需求。
就像此次周年庆的活动方案:“抽奖送LV包包、Dior限量口红套装”,也是极大地击中了广大女性用户的需求痛点。名牌包包、口红对女生的吸引力,看排队的人气就知道了。
做服务
免费帮顾客剥虾
做品牌就是不断在洞察中设计,在设计中洞察,边做边改、边改边做的过程。陈伟说,剥虾服务就是在深入了解女性用户的需求后,创新的一个服务动作。
在门店运营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女生都有美甲,而在剥虾的时候很容易弄伤指甲,还会留下印记,所以就让服务员为这些爱美的顾客免费剥虾。
“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增加很多成本,但是用户的好感度非常高,因为这贴近她的需求。”
这也是很多川锅的短板,整体服务比较简单(海底捞除外),而集渔做出了一对一更加细致和精准的单独服务,就极大地提高了顾客的体验感和好感度。
做性价比
让顾客感知海鲜锅的高价值感
在成都,川式火锅主流品牌的人均消费几乎都在90元左右,而集渔把人均控制在120元左右,作为海鲜火锅,这个性价比还是蛮不错的。
在陈伟看来,虽然大家都在谈消费升级,但价格依旧是消费者做选择时的“限定边界”,是一个“看破不说破”的东西。
将优质的食材用更加亲民的价格去呈现,自然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与此同时,泰式火锅对海鲜要求很高,但品牌需要做一些比较具体的动作,让用户感知到这一点。
比如,集渔要求虾蟹贝鲍鱼必须都是活的,而不止是鲜的,螃蟹在桌面上是可以展示的,一直保持“生动的状态”。
“你讲再多品牌故事,做再多宣传,都没有消费者看到那么直观。”
做营销
设计好内容,让用户自发去传播
做品牌离不开营销。在这方面,陈伟的经验是,设计好容内容,让用户自己去传播。
用户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传播,一种是线上自媒体渠道,比如曾有一个顾客在集渔门店拍了一条抖音,获得50万点赞;另一种是口口传播,就是同事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时的分享。
而集渔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产品、服务等品牌信息成为顾客愿意主动分享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识别出品牌的目标用户;然后分析这些用户的需求痛点;最后生成动作去满足这种需求。
比如,集渔的客群是年轻的女性,她们爱美、喜欢甜品、喜欢拍照等,基于这些调研分析才有了ins风的场景,免费甜品和剥虾服务。
一系列的动作生成之后,集渔以接近川锅的人均消费,和具有明显差异化的产品输出,让用户获得高价值体验。而用户一旦被超预期地满足,就会有传播的欲望。
做客群
洞察需求更多通过观察,而不是“调查”
总体来说,集渔能持续保持网红的特质,背后的本质是针对女性消费群体的深刻洞察。用陈伟的话说,就是在川锅的市场里,把对品质有要求的女性用户切过来了。
这也是把一个细分品类做成一个品牌的关键。洞察用户的经典需求,然后用一些新形式去满足他。目前一些品牌聚焦鸭血火锅、辣卤火锅、鱼火锅、蛙火锅,也是同样的道理。
内参君采访陈伟的时候看到过一张波状图,上面标注了顾客从进店到离店过程中的所有关键点。
“哪些点是有感的,哪些是无感的,还有一些点,我们做改善后会有明显的反馈,通过这些设计去深度影响用户。”
陈伟说,他们更多是通过观察,而不是调查去梳理出这些关键点,因为只有顾客在不被打扰的时候,反馈才是最真实的。
比如,服务员听到顾客随口说“这个好辣啊”,同时有很多顾客说,他们就会记下来,这可能就是一个改善点。如果你主动问顾客这个东西好不好,她大几率会说不错,都是泛泛的说法。
小结
目前,集渔在全国有52家店,成都开了9家。很多人把集渔当成“网红打卡店”。现在很多餐饮人比较排斥“网红”这个标签,认为它代表着“一红而过”,缺乏内功。
陈伟倒并不排斥“网红”这个说法。他认为,“网红店”代表着两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是高颜值,一个是高人气。为什么后来变味了?名字没问题,是有些内容部分出了问题。
“我们并不排斥大家叫我们‘网红店’,就跟叫‘小鲜肉’一样,给你贴了个标签,让你可以被用户快速识别出来。我干嘛不被识别?我肯定要这一部分引流效果啊。”
陈伟说,他们对外是“网红”,对内把运营当成一件很扎实的事情去做,“相当于我通过一个外部的符号把用户引进来,但其实他们的感受体验是远超于‘网红’概念的,并不是一个‘空瓤子’。”这样做,引来的客流能真正被留住。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在持续不断地创新,因为用户的需求变化也很快。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跑到用户前面半步,不要跑太快了,也不要跑太慢了,稍微快一点点。”
主笔访谈往期内容精选:
蜀大侠|做到成都“三大火锅”之一,他只用了4年
香天下|揭秘奶茶锅、泡面锅背后的产品策略
吉祥馄饨|年入15亿背后有5个“硬核策略”!
57度湘|最高日收12万!我为什么要回归社区小炒店
客如云 | 如何快速提高餐厅“赚钱水平”?
· end ·
统筹|笑凡 编辑|于聪聪 视觉|张劲影 于聪聪
内参热门
点击关键词,直达历史精选
卖凉皮亏损300万 | 星巴克中国大调整 | 抖音营销
餐厅顾客群要变|海底捞打火机爆炸| 超强品牌打法
最强网红口味|瑞幸上市|餐厅流量暴增秘籍
商务合作: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军 13718277715(同微信)
转载联系:首席小秘书 微信 neicanmishu
课程咨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庆黄金周过半,沪上各大商圈商场人头攒动。
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今年国庆中秋前四天本市接待游客528万人次。各大商圈都迎来消费高峰,市场出现购销两旺好势头。
记者在南京东路商圈的新世界、来福士、世茂广场等商场看到,前来逛街购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餐饮区域更是再现家家排队的情景,不少餐厅排队取号甚至超过500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