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成为习惯 让习惯更加规范 —— 泸州东南公司安全“晨会”亮点纷呈、抓出实效
安全是员工生命的保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为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督促公司员工紧绷安全弦,最大限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结合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晨会”要求,泸州东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创新举措,规范安全“晨会”, 真正让安全文化做到入脑入心,自下而上使全体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的转变。
< class="pgc-img">>安全“晨会”怎么开?
安全“晨会”是指以班组或车间等一线生产经营单位为单元,于每天早晨或每班正式开工前,由带班负责人或班组长主持召开的“班前安全会”。“晨会”一般应在监控视频范围内进行,以便核查监督,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包括组织会前点名、检查与会人员状态、安排部署任务、组织教育培训、强调注意事项及安全宣誓等内容。
< class="pgc-img">>如何让安全“晨会”真正发挥实效?
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寻求突破。“原来的‘晨会’形式主要以会议召开,念念文件,读读制度、规定,时间久了,员工的‘晨会’意识也就淡了。”为了让员工更加直观、更加容易接受安全“晨会”,泸州东南公司将安全“晨会”列入安全生产会议制度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采取多种措施,将“晨会”搬到工作一线,不断创新会议形式、丰富会议内容,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钉是钉,铆是铆,实打实的落实“晨会”制度。管护巡查大队要求交接班人员均需参加“晨会”,每天早晨由管护大队长传达贯彻上级、公司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安全生产安排,布置当班工作任务,下午交接班时轮流安排1名交班人员学习传达文件精神、强调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管护大队长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强调,并针对讲述情况进行考核奖惩。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参会人员加深了印象、巩固了安全知识,又促使每1名员工都保持紧迫感,自觉、认真参与安全“晨会”。蓝田收费站每班安排不同收费人员任宣讲员,轮流对参会人员进行安全三分钟授课,为岗前安全提醒增添了新鲜元素,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安全宣讲员自行“备课”、宣讲,熟读、熟知每一项安全内容,细致全面,安全提醒效果更加明显。
< class="pgc-img">>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只有在“人”字上做文章。如何将安全“晨会”真正转化到日常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泸州东南公司通过“晨会”安全三分钟授课、事故警示教育、安全隐患举报奖励等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动态分析查找、防范化解安全隐患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class="pgc-img">>要让安全文化根植于心。“我宣誓:诚实劳动,忠于职守;拒绝违章,查处隐患;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心怀底线,坚守红线......”通过“晨会”全员安全宣誓,将安全口号引导养成“肌肉记忆”,激励员工坚定安全生产信念、牢记安全第一、规范安全行为。泸州东南公司在广泛征求全体员工建议的基础上,聚全力培育了公司“平安泸渝”安全文化品牌,发布了“平安泸渝”logo、“安安”吉祥物公仔和微信表情包,注重“教+育”结合,通过设立安全宣传角、家属助安亲情寄语、送“安全”到基层等系列安全活动,让安全意识形成一种文化、一种品牌,筑牢公司安全生产堤坝,护航公司安全发展。
< class="pgc-img">>安全生产没有“局外人”,人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更是守护者,每个人都要置身事内。只有真正让安全文化成为一种意识,遵守安全规则成为一种习惯,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拧紧安全生产的每一颗“螺丝钉”,才能筑牢“安全堤坝”、织密“安全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一步,泸州东南公司将持续发挥安全“晨会”制度和“平安泸渝”安全文化品牌的软实力,在健全各项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上下真功夫,不断提升辖区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为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来源:泸州东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恭喜‘洪兴社’组员拿下大单……”诈骗团伙头目话音未落,10余名民警破门而入,正在召开晨会的诈骗团伙成员被一锅端。
4月14日9时30分,无锡公安组织100余名警力兵分多路在无锡、河北保定和邯郸对一诈骗团伙进行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0名,查获各类假藏品600余件。
今年3月,家住无锡市新吴区的何大叔到派出所报警,称在某公司寄卖收藏品时被骗1800元。无锡警方随即展开侦查启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合成作战机制。经过细致研判分析,警方查清了犯罪团伙的组织结构和窝点位置,于14日实施抓捕。
据初步审查,该团伙以帮助出售收藏品为由,骗取受害人的藏品和“会员费”并诱导受害人加价置换“假玉石”,谎称“假玉石”售卖利润更高。经警方初步统计,受害人已达上千人。
警方提醒,收藏爱好者需理性看待收藏品价值,勿轻信各类推销。购买收藏品时,要科学正确评估价格,小心“高额返利”的陷阱,更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投资项目。 交汇点记者 方思伟/文 曹阳 沈颖(实习生)/视频 通讯员 周皆龙
小新闻客户端12月28日讯(通讯员 赵俊豪)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深入学习《山东省企业安全生产“晨会”制度规范(试行)》,健全完善企业“晨会”制度,督促企业绷紧安全弦,最大限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龙口市应急局狠抓企业“晨会”工作,推动“晨会”制度化、长效化运行,确保“晨会”的质量和效果落到实处。
转发文件,明确要求。按照《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要求全市各镇街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学习,贯彻落实省、市的通知要求,并将“晨会”制度通知传达至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所有企业,指导、督促企业按照文件精神,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晨会”制度,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巧用微信,稳抓落实。龙口市应急局依托前期建立的辖区内重点监管的金属冶炼、涉爆粉尘、涉氨制冷企业微信群,要求企业每日上传不少于1分钟晨会视频,并标注企业名、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参与培训人数等,此外,企业停工、休假等特殊情况及时在相应的微信群里报备说明。龙口市应急局在每周末对本周视频上传情况,通过群聊天记录,对每个企业上传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超过三次未上传视频且未报备、未说明的企业进行通报批评,拒不改正的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严格执法,倒逼落实。“晨会”制度印发以来,龙口市应急局要求各镇街区应急办将企业“晨会”制度纳入日常执法检查中,把企业落实“晨会”制度情况作为重要督导内容,强化督导检查的力度,对辖区内企业监管落实不到位,多次出现辖区内企业“晨会”制度未落实,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抓牢“晨会”制度,能够帮助企业一线员工树立“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理念,严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常态化督促企业员工绷紧安全弦,防范化解安全隐患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编辑:王军华
编审:邵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