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是连锁门店核心岗位,前文已经多次谈到(参考什么样的店长是你需要的?看这份店长人才画像 112页,全干货的店长培训PPT,赶紧收藏 会形成这套内容的店长,年薪都在百万以上 10年开了800家店的老板,总结出了这册店长管理手册 ),从店长的选拔,培养,培训,管理,成长等全方位的深度探讨过连锁企业的店长问题。
店长是融合连锁门店所有业务流程,管理路径,成长路径的一个岗位,大多数店长从基层做起,熟悉连锁门店基层的所有操作,比如接待,收银,导购,商品管理等等,同时又是未来公司人才储备的核心出处,往上走可以到运营总监,区域或片区管理者,有些做了门店合伙的企业可以到门店合伙人的级别。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岗位,肩负着门店连锁扩张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店长岗位也因群体广大,流动性大等原因,让许多连锁企业在店长的管理和培养上头痛不已。如何做好店长的管理,培养,日常工作,连锁总部只需要定好规则,做好标准,强力执行即可,一般来说店长无需太多个性化的思考(某些除外),只需要执行总部的标准就可以将工作完成在标准要求之上。下面分享一份中餐品牌的店长管理手册,在店长的标准和成长方面详尽的分解,全册91页,完整资料请查看评论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不做完整展示
>【私信】关键字“餐饮店长”
开小吃店的,今天老熟客小红来了,我见到她一愣。
< class="pgc-img">>我认识她10多年,她一直都是胖胖的,今天见她,她的人瘦了一大圈,比她没结婚之前瘦许多。
我:好久不见,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她:我昨天刚到。
我:回老家有3年没?
她:二年多,我怀孕3个月回去的,我儿子一岁多了。
我:我见到你发的朋友圈,你儿子长得帅帅的。
她又翻出手机,把她婆婆刚给她传来的他儿子的照片给我看。
我看了看,说:可爱,帅,大大的眼睛。
她:不丑,大眼睛小嘴小鼻子。姐,你看我刚出来两天,想我儿子,眼睛都哭肿了。
我:可不是嘛,儿是娘的心头肉,能不想?
她:没办法,想也要出来,我再挣几年钱,等孩子上学我再陪孩子,老人带孩子只管孩子吃饱喝好,别的也管不了。
我:你怎么瘦的?
她:饿得。
我:饿不难受?
她:难受,忍。我怀儿子208斤,坐月子瘦10多斤,我想出来打工,半年瘦40多斤,我现在150斤,我想再瘦30斤。瘦到120斤。
< class="pgc-img">>我:有毅力。
她:姐,没毅力不行。我要挣钱养儿子,我想去应聘某餐饮店店长,要体型美。姐,你也知道,我已经36岁了,以前也是当店长,我这岁数当服务员也不合适,我也不想当服务员。店长和服务员同样工作的时长,我哪能甘心当服务员?
我:也是。
我认识小红10年,她以前的工作是在日料店当店长,她当10多年店长。
我从开第一家小吃店,她就常来我店里吃饭,我换到现在这家店,她还常来。
她以前一直跟随着一个老板,从服务员做到店长。
后来,老板发财了润到国外,店不开了,她也结婚了才回了老家。
她33岁结婚,今天听她说还有2个整月到结婚3周年纪念日。
她和老公一起来吃饭,两人犹豫半天点一份双人份米线,花了不到40元。
想当初她没结婚的时候,一个人来吃饭,吃碗米线,能加好几样菜,一个人坐着喝酒打电话,一坐半天不挪窝,每次不花100多不带走人的。她酒量可以,啤酒能喝10多瓶,白酒一斤没问题。
我:还喝酒?
她:不喝了,不像以前,一周7天能喝6天,现在一个星期喝不了一次。姐,我以前大手大脚习惯了,结婚这3年是熬日子,没钱不好过。以前你劝我省着花,我还不以为意,现在懂了。
我:当家才知道柴米贵。
她:是的,我现在就想为我儿子多赚钱。
我:你公婆能帮你带儿子,还准备要二胎吗?
她:我不要了,姐,你不知道养个儿子多费钱?你不是都不要二胎?
我:也是。
她吃完饭走了,想起她说的那句话,养儿子费钱的事,我算算我儿子从放假到现在花的钱,一个多月,超6000,真是吞金兽。
我儿子来回坐高铁,一张车票700多,来回近1500,在老家坐高铁,从家打车去高铁站路费一趟路费100,来回200。
从高铁站回我店里,同学爸开车去接,那顿晚饭1000多,算1000。
给儿子买一件羽绒服1000多,约1000。
给儿子买一双鞋499,约500。
< class="pgc-img">我儿子新买的鞋
>给儿子买一条牛子裤、一条运动裤和一件卫衣3件衣服600多。
除夕,我和老公给他压岁钱1000。
不算吃喝,这一个月,为儿子花费:1500+200+1000+500+600+1000+1000=5800。
这5800是能算出来的,平时吃喝,他约朋友来店…
养一个孩子是不容易。
我终于明白小红为什么能下那么大的毅力减肥了,她想找个好工作,没文凭,没技术,又想当餐饮店店长,只能注意保持形象美。
为母则刚,当母亲的,为了孩子,没有做不到的事。#天南地北大拜年#?
片/WhatonBusiness
<><><><>真正让海底捞作为一个组织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它这套另类阿米巴复制模式。
>>>>
作者:焦逸梦
来源:职业餐饮网(ID:zycy168)
前段时间,海底捞店长月薪15万的新闻“震惊“了不少餐饮人!
知名媒体人刘春还特地向张勇求证,张勇的回应是:店长年薪最高可达600万!
天,一个店长的年薪竟高到让人瞠目结舌!
但张勇曾经说过:“我们有多少店长,就开多少店!”人与组织的匹配,是一个服务性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
海底捞成功上市,半年营收超100亿,全世界超600多家直营店。大家都知道它服务好,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它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是另类阿米巴式的自我复制的强大组织力!
在2019年中国连锁餐饮原创影响力峰会上,曾负责海底捞中国区品牌管理、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羽生品牌策划联合创始人边江深度剖析了海底捞的组织力!
01 制度层:
用另类“阿米巴模式”,
让组织变成一个“永动机”
在畅销书《海底捞你学不会》里,有很多关于“快乐工作微笑服务”的内容,于是很多餐饮人纷纷效仿,但到头来却很纳闷:“我的员工凝聚力也不错,也有微笑服务,但顾客为什么还是不满意呢?”
其实,这些全是海底捞表现层的东西,真正起作用的是表现层下面的的东西——制度层,用制度去形成约束,又用制度去创造机会!
当海底捞在走到第16年时,也遇到了组织层级繁复却又效率不高的难题,后来引入了“阿米巴自我运转概念”之后,创新了属于另类的阿米巴模式!
1、复制——师徒制:用师徒制复制人才,不接受“空降店长”
师徒制是海底捞自下而上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海底捞实现裂变式增长的关键。
每一位员工,在进入海底捞之后都会分配一位师傅,师傅会为其提供培训、帮助,也掌握着他的上升通道。
海底捞几乎全部的店长都是内部员工晋升,一般不从外部聘请,并不是说外面的人不好,而是如果从外面聘人,把大家上升通道给堵死。
海底捞的员工有机会从初级、中级、高级,大店经理、店经理……一级级往上升,绝大部分店长曾在服务员、杂工或清洁工等多个非管理职位任职, 一旦晋升为店长就有机会享有门店业绩提成。
而从初级服务员到高级服务员平均需6个月左右,如果在此期间未达要求会被淘汰,淘汰率达50%;成为高级员工后,还需经过值班经理、大堂经理、后厨管理职务,之后为预备店长,预备店长需要拜师店长,都是由师傅进行挑选。
初级员工大约月薪3000元,高级员工的工资约6000元-15000元,上不封顶。从高级员工到店长又拉开三倍左右的差距,店长月薪约为35000元起步,还有相应的激励。
一般来说,门店的结构是要求60%为高级员工,剩下40%为初、中级员工以及店长、储备店长、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一般普通800平米的门店约有员工110人,三班倒工作制,中午晚上员工稍微多点,另外大概20-30人在深夜班。
2、考核——A级制度:采取末位淘汰制,用“糖+鞭子”考核
而海底捞A级店的评选制度,指的是海底捞店长的评级以及末位淘汰制度,也是避免员工吃大锅饭,让企业生生不息的关键。
1)A级店长优先开店,连续2次“得C”会被革职
海底捞会为每家门店进行A、B、C三级的评级,A级店长可优先开店,其徒弟在成为新店长方面也有优先权。
C级店的店长不可开设新餐厅,且如果两次被评为C级,就可能被革除其店长职位,同时,C级店店长的师傅也会被连坐,一同遭受惩罚。
更残酷的是,不管一位店长带出过多少徒子徒孙,只要自己带的店里有两次被评为C级,所有徒子徒孙与该店长的利益关系会被全部斩断,从此与他无关。
2)“顾客满意度”即KPI,用4色卡”过程法“考核
奖惩机制已经很明确了,那具体怎么考核呢?
一半企业的考核方法有过程法、结果法,过程法的优势是容易让老好人走出来,而结果法能考核经营结果。而海底捞采用的是用过程法嵌入小部分结果法,以顾客的满意度和员工努力程度作为KPI的考核指标,而不是门店的经营或者财务指标。
海底捞店长的固定工作就是各项检查,检查服务、顾客满意度、投诉情况、服务一致性、卫生安全、设备检查等,用红黄绿白四色卡进行考核,红卡代表服务,蓝卡代表卫生,黄卡代表菜品出品,绿卡代表食品安全。
这个4色卡是个检查工具和方法,店长通过4色卡检查工具来提升门店现场工作,员工通过4色卡,而总部也可以通过4色卡进行检查。
这样,服务、卫生、出品、安全等各个细节都可以被检查到,而且从员工、店长、或者总部,进行多维度检查,做得好的店店长可评为A级店长,而做得差、屡教不改的就会被打C,并受到相应的惩罚!
3)坚持“门店为王”,也设“三权分立”制约店长权力
在海底捞,公司层级的组织结构是门店为王,品牌部、财务部等所有部门都围绕门店服务,换句话说,甲方是门店,其他部门是乙方。
坚持门店为王,店长拥有人事任免权权、小金库使用权(用来奖励员工,快速处理突发事故)等,但即便如此,也要设置三权分立,对店长权利进行制约。
比如有稽查组专门对各个门店进行检查,打分;还有专门的打卡领班,从各个门店抽调来的人,他不用复制服务、也不用管出品等,专门负责评分,除此之外,再由总部从全国选取神秘顾客,对门店进行打分。
店长约束员工,但同时自己的工作也要被约束和制约,层层通关后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或往上升!
3、激励——分销制度:
1)店长年薪最高600万,薪酬制和师徒制捆绑
海底捞复制靠师徒制,考核靠A级店长制,而真正刺激到很多餐饮人的是,海底捞一个店长年薪最高能拿到600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靠的就是海底捞的三级分销制度。
海底捞店长的固定月薪则约在3.5万元,此外还有激励。激励通过培养徒弟方式,在海底捞三级分销的模式下,一个店长最多可以拿到徒弟店和徒孙店的净利润分成,算上提成部分,海底捞店长月薪约能达到10到12万元。
也就是说薪酬制度跟师徒制是绑定的,实现了利益的捆绑。如果徒弟店长越多的话,显然他的收入是越高的。
师父的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浮动工资属于利润分享的范畴,店长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的较高者:自身餐厅利润的2.8%,或者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自身餐厅利润的0.4%+徒弟餐厅利润的3.1%+徒孙餐厅利润的1.5%。
也就是说在两种选项中,第一个选项最低,只占2.8%,第二个选项他除了他自己的门店之外,徒弟、徒孙的加起来,实际上是有5个点的利润的提成。
另外,顾客在一些餐厅吃饭经常会出现找不到人的情况,但在海底捞,你稍微举一下杯子,就有服务员马上冲上来为你倒,很多人都好奇,海底捞这种变态式的服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2)把用餐体验中的“痛点”变成项目,鼓励底层创新
其实,它的背后还有一套项目式的激励方式,用来鼓励底层创新。
在前面门店的考核环节,已经通过店长、稽查、打卡领班、神秘顾客进行了评分,这个评分除了用来考核和奖惩,更能作为用户体验的考核样本拿给品牌部。
品牌部会把用餐体验作为横轴,从顾客停车到商场、等位、点餐、套餐、饮料,小吃,主菜,休息、离开等各个环节;需求情绪、心理活动等作为纵轴,从而去总结顾客痛点,然后形成项目,挂在海底捞的网上。
由海底捞店长去认领,具体落地;由创新小组、教练等进行审核,看要不要立项。
将用户痛点变成项目,交给店长,从门店现场发现,进行底层创新,再用到底层,这就是海底捞鼓励的底层创新机制。
02 文化层:
“让跟我干的弟兄们能用双手改变命运”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曾经说过:做一家店不难,如何吸引更多人一起做创立这件事儿,这是最难的。
而在海底捞,所有的员工都要从基层干起,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晋升,这套体系支撑着海底捞的发展壮大,而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则支撑着这套体系的运转。
1、价值观:双手改变命运,为顾客创造价值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说:"我不在意赚多少钱,目标只有三个"。
“第一是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第二是让跟我干的弟兄们能用双手改变命运;
第三个目标才是把“海底捞”开遍全国;”
海底捞首先是立足于内部,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让员工相信在海底捞能通过双手改变命运,由此真正激发员工的潜能,自然而然、由内到外地去把品牌做起来,然后才是把海底捞开遍全国。
“要让员工对顾客好,你就必须对待员工像家人一样好”,想让员工对顾客好、顾客创造价值,企业要真正对员工好,这是海底捞的价值观和底层逻辑。
2、树典型:立“兵王”,连载“员工自己的故事”
海底捞现在要快速拓店,也是快速需要人的阶段,去年海底捞招了5万多人,淘汰了5万多人,就是一个不断筛选有共同价值观“伙伴”的过程。
如何让员工有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定需要“树典型”,海底捞也是如此。
所谓“爱要说出来”,海底捞会定期在内部分享优秀员工案例,为此专门有本书叫《赢得员工的心》,每个门店都会立“兵王”,将兵王的故事写成一个个版块,由专门的编辑部负责,不断叠加,不断连载,通过案例来影响每个进入到海底捞的人。
03 小结
从1994年四川简阳的一家小店,到如今成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领头羊、全球第五大餐饮企业,海底捞无疑是成功的!
于是,餐饮行业甚至其他服务性行业都开始学习海底捞的“变态式”服务,但其实这些都是表象,真正能让海底捞作为一个组织屹立不倒,而不是一盘散沙般存在,靠的是它这套另类阿里巴复制模式,用阿米巴实现自我运转,形成“餐企”的永动机!
来源:职业餐饮网、沃顿商业
<>编辑:王佳
>邮箱:fnweb@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