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共享厨房品牌熊猫星厨完成了由国际基金组织Tiger Globa领投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后,熊猫星厨总资产将达到8000万美元,成为首个获得C轮融资的共享厨房品牌。
就在熊猫星厨宣布获得C轮融资的前几天,共享厨房品牌黄小递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陷入发展困局的当下,共享厨房却逆势得到资本青睐,俨然成为了共享经济的新风口。
那么到底什么是共享厨房,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它的前景又怎么样呢?红星新闻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共享厨房
为何火起来?
外卖市场发展催生共享厨房在大城市兴起
在共享经济风口下,国内餐饮行业近年来陆续出现很多“共享厨房”品牌:吉刻联盟、食云集、黄小递、熊猫星选、饿了么未来餐厅等。
为什么共享厨房突然火起来了?还得从中国发展迅速的外卖市场说起。
据艾媒咨询数据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每年保持两位数扩张速度,2017年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8年上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超1250亿元,预计2018年全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30亿元。
外卖行业发展催生共享厨房崛起
正是急速扩张的在线餐饮市场,催生了专门为在线餐饮供应商提供服务的共享厨房项目和品牌。
看不到餐桌、也没有椅子、不提供堂食,几家餐饮服务商共用一个厨房。据了解,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这种专注于外卖订单业务的共享厨房正在蓬勃兴起,品牌商提供统一场地、供应和市场推广,入驻餐饮企业通过共用厨房降低经营成本。
红星新闻记者在共享厨房品牌“吉刻联盟”的官方网站上看到,“吉刻联盟”是一家专注于为外卖餐饮品牌提供场地运营等一系列服务,提供包括商业地产、线上运营、供应链、人员招聘、培训管理、品牌营销、投资孵化等。
吉刻联盟官网上显示可以提供的服务
而除了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不少共享厨房平台方还向商家提供运营管理、品牌打造、数据分析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根据公司官网和公开资料整理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多个共享厨房品牌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家,这还不包括饿了么自营的300家未来餐厅。
费用如何算?
一般包括租金、入场费和保证金,商家:费用还是比较高
熊猫星厨的官网显示,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四个城市,已有总共103家熊猫星厨的共享厨房。熊猫星厨从事招商的孙经理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熊猫星厨在北京已经有45家共享厨房在运行当中,基本上都已经入驻满了。比如说望京的话,这边有4家入驻,都是外卖店。目前望京店只有15平的档口,酒仙桥店有20平的档口,已经签约了17家,其他店都已经满了。”
据孙经理介绍,入驻熊猫星厨的费用包括两部分,一块是房租,一块是入场费,根据区域的不同,每个店每个档口价格不同,要看位置而定。以北京四环边朝阳区的酒仙桥商圈为例,20平的档口,房租1万6左右,进场费1万8左右,除此之外,外卖档口签合同时还有3万的食品安全保证金,如果商家需要代运营服务,则要和专门负责这一块的人签订合同,费用另算。
熊猫星厨海淀五道口店
入驻店铺的盈利情况怎么样呢?“在我们品牌入住的店,肯定是赚钱的啊,如果没盈利,我们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么多家店铺,但是做不下去的也有,这就要看个人的品类选择和经营情况了,在共享厨房这一块,我们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孙经理说,“我们会提供包括场地、运营支持和品牌打造等一些列的支持,不光是简单的场地支持。你知道在一线城市,食品经营许可证这一块是很难办的,我们这的话就是说公司会负责办理,这块是不用担心的。我们提供的可以说是拎包入住式的服务。”
刘柯是一名北方小伙,做了四年外卖,之前一直是自己找铺子做,去年开始他在熊猫星厨北京上地店做起了自己的烤肉拌饭品牌“兄弟烤肉拌饭”。
“熊猫星厨入驻费用就是租金、入场费、和保证金这些,公司会提供电脑打印机等等物料。但是入驻的话,这个费用说起来便宜,其实算起来比较高,如果现在我出来自己找场地做的话,同样的钱也能在这个位置开起来一家同样大小的店,而且还能省下来三万块钱的保证金,证照都还能办好这个钱。当然这也要看地段,不是绝对的。”刘柯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既然费用并不算便宜,为什么还是选择共享厨房呢?刘柯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生意的话,怎么说呢,我觉得现在自己在外面找也可以做得起来,还是看自己的经营。我们的加盟店,有在共享厨房的,也有自己找美食城档口的,都做得不错。共享厨房可能就是在管理上规范一些,卫生这些比自己的那种店好一些。”
另一种模式
饿了么未来餐厅默许一店多开
饿了么未来餐厅是饿了么自营的厨房品牌共享的新型线上餐饮模式,它的每个门店集中一个品类,但要包含3-4个品牌。
在成都市武侯区龙门巷,外卖骑手们穿梭往来,这条巷子的餐饮门店几乎都只做线上外卖,红星新闻记者找到了饿了么旗下的未来餐厅。
成都武侯区龙门巷
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个店17年底就已经开起来了,他说饿了么的未来餐厅是加盟的形式,他们这个店属于一级加盟店。
在店里,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三个餐饮品牌在同时运营,时值中午11点,不时有外卖小哥从两个出餐窗口取走打包好的外卖。
而透过窗口可以看到,操作间没有明显的品牌区分,几个工作人员一起制作着三个不同品牌的外卖餐品。
透过窗口看到的操作间
“加盟时,饿了么会提供一些列的餐饮品牌供选择,我们选择觉得适合的品牌来经营。”
工作人员说,饿了么会给他们一定的支持,包括品牌的运营等等,而食品经营许可证那些,则都是他们自己通过中介公司办理的。
“盈利情况怎么样呢?”,“盈利的话,还可以我觉得,因为毕竟是三个品牌嘛。”
至于加盟费用,工作人员表示不便透露。
对比后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熊猫星厨、黄小递等共享厨房品牌提供的是餐饮服务商自己带品牌入驻的模式,说是共享厨房,其实是在一个场地开了多个不同的档口。而饿了么未来餐厅更像是多个餐饮品牌共享一间厨房,说得直白点,就是外卖行业内所说的一店多开。
据了解,一个正常的外卖店要在饿了么上注册运营,是不允许同一地址同一营业执照同时开两个以上的品牌的,但是未来餐厅实际上允许了这种情况。
饿了么APP上,该未来餐厅的三个餐饮品牌分别出现
打开饿了么APP,选择附近的商家,红星新闻记者看到,龙门巷这家饿了么未来餐厅经营的三个品牌分别出现在了商家页面的前列。
而同在龙门巷的其他外卖商家,则大多都是只经营着一个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前景>>>
共享厨房的本质是“二房东”
“让花一家店的钱,同时开几家店成为可能”
长期从事外卖餐饮服务的资深行业人士陈涛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餐饮创业的一大痛点是资金投入大,而共享厨房的经营模式则为解决这个痛点提供了可能。
“没有共享厨房之前,你要开几家店,就得租几家铺面,而现在,你可以在同一个共享厨房做好几个品牌。”陈涛补充说,“共享厨房让花一家店的钱,同时开几家店成为了可能。”
红星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饿了么会对未来餐厅的食材供应和后厨管理等把关,而熊猫星厨等共享厨房运营商会对旗下门店的卫生和食材统一进行管理,就外卖食品安全来说,相对于自营的门店,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保障。这些对于共享厨房品牌来说,都是竞争力所在。
红星新闻记者在天眼查检索到,各大共享厨房都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颇受资本青睐,而有媒体报道认为,2019年将是共享厨房的分水岭,随着热度的上升,市场也将面临重塑与“洗牌”。
谈到共享厨房未来的发展时,陈涛认为,包括熊猫星厨等共享厨房品牌在内,他们自己的定位都是"餐饮WeWork"的形式,而WeWork的模式就是找到场地分割成小档口转租给商家或个人,本质就是“二房东”。但是“二房东”一样的共享厨房很多人都可以去做,资本可以同样的像你一样找位置开一间共享厨房,所以,共享厨房品牌与其扩展更多的店铺数量,不如以提升外卖代运营等软性服务的水平为发展方向,这样才有可能前景会好一些。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饿了么的未来餐厅和熊猫星厨等共享厨房品牌的模式在共享的方式上还是存在差异的,怎么看待这两种模式的不同呢?陈涛认为,饿了么的未来餐厅实际上默许了一店多开,虽然看起来比一个门面只开一个品牌的店占便宜,但是入驻的前提是要交纳加盟费,这个费用应该不会低。而熊猫星厨这些,和我们平常就能见到的外卖城什么的其实差不多,不同的在于,往常是商家自己租铺子做,而这些共享厨房品牌呢,是把铺子整体租下来,装修之后再分别租给商家,再提供一些代运营服务之类的。如果管理运营水平提高的话,我还是看好熊猫星厨这种,因为饿了么的未来餐厅虽然是三个品牌,但是限于一个品类,以我们做外卖的经验来看,太单一了,三个店的订单加起来,也就是一个做的好的大店的量。
“但如果饿了么还额外给予流量支持的话,那就又要另说了。”陈涛补充道。
食品安全问题>>>
共享厨房模式已倒逼监管部门研究对策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2月报道,共享厨房模式旺盛的市场需求,已倒逼监管部门积极研究对策。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曹艳春建议,政府部门要积极研究、及时制定适合新业态发展的监管制度、行业规范。例如,对共享厨房应加强安全管理,锅具、餐具等清洁消毒情况要有相关管理制度,还应该由具备健康证的专人对卫生进行管理等。
另据《解放日报》报道,对于共享厨房这样的全新业态,监管部门表现得并不十分惊讶。 上海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科长彭炯表示,共享厨房这样的业态在全国一些城市已经出现,因此,监管部门早期做好了充分的调研,甚至主动为企业做了“功课”,在他们前来窗口咨询时,能清楚告知共享厨房的食品安全风险点在哪里、如何加强管控,以便企业更快调整,符合发证要求后能尽快对外经营。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只要符合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批部门都对新业态持开放态度。就监管而言,在城区经营场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背景下,共享厨房也有占地少的优势,是疏导无证照餐饮正规经营的好渠道。
红星新闻记者 白兆鹏
编辑 包程立
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者对便利的需求增加,外卖配送市场逐渐崛起。其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创业选择。给创业者带来良好的利润和发展空间。今天小编带你了解配送加盟项目进行,下面是一些关于外卖配送项目加盟的信息,供你参考。
选择一个可靠的外卖配送项目
在选择外卖配送项目加盟之前,你应该仔细研究市场,了解不同项目的优势和劣势。考虑以下因素:
- 市场需求:确认外卖配送在你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并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
- 品牌知名度:选择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这将有助于你获得更多的顾客和生意机会。
- 业务模式和支持:了解加盟项目的经营模式、培训支持、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情况,确保你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
确定加盟合同和费用
在加盟外卖配送项目之前,你需要详细了解加盟合同条款和费用结构。包括以下内容:
- 加盟费用:了解加盟费用的金额和支付方式。
- 加盟期限:确认加盟合同的期限,并了解是否有续签条款等。
- 特许权利和义务:了解你作为加盟商需要履行的特许权利和义务,包括品牌推广、标准化要求、定价政策等。
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
在加盟外卖配送项目后,你需要有效地进行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这包括以下方面:
- 市场推广:运用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广告等)来宣传你的外卖配送服务,吸引更多的顾客。
- 客户服务: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体验,保持顾客满意度和口碑。
最后,评估一下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需要一定的管理、沟通和组织能力。加盟者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啡越来越大众化了,鲜啤有机会吗?
全国进入到高温季节,啤酒销量也迎来一年中的最好光景。
啤酒是个千亿级的大赛道,无论是国际还是本土的啤酒市场,都在向中高端转型。以美国为例,精酿啤酒的市占率是 12.3%,销售额占比高达为 22%。今年的销售数据也能侧面反应这一趋势,公开数据显示,今年 1 月到 5 月,华润雪花啤酒总量增幅约为 2%,但中档以上产品的增长超过 5%,高档以上产品增长约 15%。
虽然市场利好,但啤酒消费的问题非常明显: 1. 消费有一定的随机性,多在餐饮、聚会等非正式社交场合;2. 有很强的季节性,夏季是啤酒旺季,而且销量和赛事呈现强相关性。
< class="pgc-img">>「壹瓶好久」想借鉴咖啡的思路,用社区店模式销售鲜啤,消费者可以到店自提,也提供上门配送服务。去年春天,壹瓶好久在山东区域性试点,实现盈利后,同年7月开始在全国用加盟模式推广,目前已经完成 300 家门店加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城市。
加盟商选址以社区为主,壹瓶好久提供桶装啤酒配送和设备,消费者下单后,门店用PET瓶子打包外卖,进行配送。啤酒的口味也从黑啤、白啤,到蓝莓味的啤酒不等,零售价格在 22-35 元/升左右。据公司提供的数据,销售表现好的门店,最快 2 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鲜啤又称为生啤,酒液没有经过巴氏灭菌法处理,因此保留了一部分酵母,口味比灌装的熟啤更鲜美,缺点是不能长时间存放,低温保存 3 天左右。因此鲜啤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配送。
而壹瓶好久的创始人姜洪国曾经是青岛啤酒的桶装啤酒经销商,青岛啤酒在全国其中 15 条生产线和壹瓶好久合作,可以保证每条生产线周围 500 公里的配送半径,因此很大程度保证了鲜啤的口感,也基本解决了长途配送的问题。
除了在社区开店,解决“随机性”的问题,壹瓶好久还以社区为单位,发展了“酒团长”(线上充值达一定额度即可成为酒团长),团长介绍酒友可以获得消费返点。社区的门店则负责产品交割,两边各自独立。据创始人姜洪国介绍,“酒团长”模式 6 月上线,现在已经有 4 万多用户。
< class="pgc-img">>类似的模式,36氪还报道过“浪花鲜酿”,同样用咖啡的思路,在社区、商圈周边设立比较简单的网点,消费者通过小程序在线下单,做上门自提或者外卖配送,500ml 起卖。浪花精酿的问题是,用户几乎都是外卖形式配送,到店自提的比例很低,而啤酒外卖和餐饮外卖相比属于非刚需,用户的消费习惯并未养成的情况下,下单量的不确定性较大。
而壹瓶好久的门店以加盟的形式存在,多属于街边店,招牌有吸引流量的效果,而且品牌无需承担门店租金费用,还能收取加盟费,不可否认的是,和青岛啤酒的独家合作关系,为品牌起到了很强的背书作用。但和餐饮、咖啡(抵抗困意)的需求程度不同,啤酒的消费依然是随机的,这也是团队接下来需要考虑和解决的。团队目前也在寻求融资。
原创文章,作者:徐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