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抱抱]朋友开了个面馆,说每天纯利润在1千到2千之间,想再开一家店,问我要不要参加股份。我就跟她深入聊了一下,发现利润确实挺大,一碗面,除去原材料、房租、水电费等,利润在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越简单的面,利润越大。像牛肉面之类的,利润却不大,因为牛肉不挣钱。看我有点犹豫,她又说保证百分之八十挣钱。说的我特别心动。
你想啊,面馆这种小生意,听起来简单,但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比如说,面条的种类。你要是只卖简单的炸酱面、酸辣面,材料成本低,利润就高。再加上面馆的运营成本其实也不算太高,房租水电这些,如果选在合适的地段,客流量大,基本上就能稳赚不赔。我的朋友说,她每天光是面条的销量就能达到两三百碗,算下来,利润可观得很。
而且,面馆的魅力还在于它的灵活性。你可以根据季节或节日推出不同的特色面,比如冬天可以推出羊肉面,夏天就来个凉面,吸引顾客的同时,还能降低原材料的浪费。想想看,夏天的晚上,街边的面馆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啤酒,聊着天,吃着一碗热腾腾的面,简直是人间美味。
不过,开面馆可不是光靠嘴巴说说而已。你得有一套完整的经营模式。比如,如何管理库存,避免材料过期,这可是直接影响利润的关键。再说了,面馆的品牌效应也不能小觑。像某些连锁面馆,光是名字就能吸引顾客,大家都愿意尝试。可以看看那些火爆的面馆,门口总是排着长队,生意好得不得了。你说,顾客愿意为什么?不就是为了那一碗热乎乎的面和那份熟悉的味道吗?
再聊聊人情味。面馆的老板和顾客之间的互动,往往能让人感到温暖。常来光顾的顾客,老板都会记住他们的口味,甚至还会给他们推荐新的菜品。这种亲切感,往往能让顾客变成回头客。你想,如果一个顾客在这家面馆吃得开心,甚至还会把朋友带来,生意自然就越来越好。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小时候的那家面馆。老板娘总是笑眯眯的,手艺好得让人怀念。每次去,都会点一碗她的招牌面,吃着吃着,竟然觉得生活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那种感觉,真的是无价之宝。
当然,开面馆也有风险。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周围可能就有其他家面馆,价格战随时可能打响。还有,顾客的口味变化也很快,今天流行的明天就可能被淘汰。你得时刻关注市场动态,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不过,朋友的面馆生意做得不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是否真的能保证百分之八十的盈利?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我们未曾考虑的风险?或许,面馆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利润,更在于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顾客需求的深刻理解。
所以,做生意,尤其是像面馆这样的传统行业,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的不仅是资金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耐心。每一碗面背后,都有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打拼与坚持。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追求更高的利润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却常常忽略了那些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细节。或许,真正的成功,不在于追逐数字的游戏,而在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每一碗面,都是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与执着的体现。
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孙志成,文多
“不是几十块的外卖点不起,而是‘拼好饭’更有性价比。”当咖啡茶饮价格卷到九块九的时候,美团“拼好饭”业务已经悄悄地把餐饮价格卷到了六块九,甚至五毛钱。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测用拼好饭点外卖发现,在新人红包的优惠下,一杯品牌连锁店的柠檬水价格可以低至0.5元,另一家连锁餐厅的招牌套餐价格也低至6.9元。这个美团曾在2020年面向下沉市场推出的业务,如今正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悄悄流行,甚至成为打工人的新“求生指南”。
在刚刚过去的6月,有媒体披露拼好饭第一季度日均订单量已迅速增长至500万,差不多是2023年四季度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同时,美团将“拼好饭”业务范围拓展到了更多城市。
不过随着拼好饭的流行,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传来,“几块钱的外卖能吃吗?”“锅里的堂食,锅沿的外卖,掉在地上的拼好饭”等段子在网上流行。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数据来看,很明显拼好饭业务确实给美团带来了更多下沉市场甚至是一二线城市的流量和业务增量,但是拼好饭只能是一个现有外卖形式的补充,预估单季占比达到30%就是天花板了,很难颠覆现有的外卖业务。
“未来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一定是到家和到店业务高效协同的(发展)趋势,像拼好饭这样的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陆续出现。”庄帅表示。
记者实测:一杯柠檬水只要五毛钱 商户:只有部分单品可以“走量”
不要配送费、不到十块钱一份的外卖能吃吗?
记者在美团外卖的同一家店铺中分别点了拼好饭套餐和正常外卖套餐,相比于店铺页面大量可选择的菜品,拼好饭的品类比较少,大部分为套餐,相比于正常外卖套餐都做了减配。以“田老师红烧肉”店铺为例,拼好饭上只有“红烧狮子头饭”这种仅含一个菜品的套餐,售价在10元左右。而店铺里正常的外卖套餐,都是搭配两个菜品,售价在20元左右。
记者分别下单一份拼好饭的“红烧狮子头饭”(6.9元)和一份正价的“红烧狮子头+红烧茄子套餐”(21.9元),收到外卖后发现两个订单的共同部分,即米饭、配菜和红烧狮子头毫无区别,唯一不同就是正价的外卖套餐多了一份红烧茄子。
值得一提的是,红烧狮子头本来也是该店铺的引流产品,在外卖页面,加一个红烧狮子头仅需0.99元。
外卖骑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拼好饭订单和普通外卖订单的配送费对他来说只差0.5元,只是拼好饭订单需要在同一餐厅取货,送到距离相近的两个收货人处,但是整体上区别也不太大。
除了餐饮品牌之外,也有很多奶茶品牌参与了“拼好饭”。记者以新用户身份在拼好饭下单一杯连锁品牌的柠檬水,下第一单时只要五毛钱,无论是产品外观、口味与店铺实际产品均无区别。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在拼好饭上架产品的商户。一位店员向记者表示,拼好饭和普通外卖的产品没有任何区别。“这是平台给的活动,一个店里也只有几种单品可以上拼好饭,上架以来下单量挺多的,增长明显。”该店员表示。
另有一个美食档口的个体商家向记者表示,由于她的店刚刚上架美团,急需大量的订单引流,所以选择店里几个单品上了拼好饭。“我们店(的商品)主要是手工制作的包子和鸡蛋饼,这些制作需要时间很难走量,所以我上线了酱香饼,这个一次性就能烙出来三斤。”
不过不同于其他商品,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食品还是比较谨慎。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不少消费者直言几块钱的外卖“不敢吃”。在社交网站上,也有很多人对低价外卖的卫生状况和食物品质表达了担忧。
“我们怎么会自砸招牌呢,宁愿不把价格压低,也不会用不好的餐品被客户投诉。”一位商家向记者表示。另有多位商家向记者透露,这些单品多数都是店铺里走量的类型,制作快、单量大,虽然不如一单正常外卖挣得多,累积起来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就和拼多多一样的,几个人拼着买就会便宜。”一位商家向记者表示。
外卖如何实现“拼多多模式”?
拼好饭便宜的原因不仅在于品类少,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需要“拼着买”。和拼多多的玩法类似,使用拼好饭点外卖时,消费者需要与平台上已经点餐的订单进行拼单,或者自行发起拼单,如果不想拼单,可以花几毛钱买一个免拼福利,就可以直接下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位接近美团的业内人士后了解到,在美团内部,他们并不忌讳外界对于拼好饭“外卖版拼多多”的叫法,因为在商业模式和玩法规则上,拼好饭和拼多多确实有很多相同之处。
一位接近美团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传统的美团外卖就像淘宝,平台上的商家上架商品,参加平台的各种活动,扣除红包、技术服务费佣金等,才是实际到手的。而拼好饭就像拼多多,平台上直接展示商品,餐饮商家报给平台一个能成本、确定利润的低价,平台算上服务费和配送费后,再展现给用户。
以一份11.5元的鸡腿饭为例,商家估算成本价7元,给平台的价格是9元(剩下的2.5元给了平台和骑手,平台也会额外补贴)。这个9元是商家卖一单就到手的,不参加平台的各种满减红包,不用补贴运费,扣除成本后的2元是纯利润。虽然利润不高,但属于薄利多销。
这也就意味着,过去美团外卖一直以“商家”来排序和推荐,而拼好饭则是以“商品”代替“商家”,以单品的形式完成所有展示,一定程度上也是借鉴拼多多的“爆品模式”。而“商品模式”除了能增强消费者的“实惠感”之外,也会重塑商家端的流量分发逻辑。
另有一位接近美团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从平台数据看,拼好饭上销量较好的商品还是非品牌餐饮店铺,也就是白牌商家(夫妻店)。
“白牌商家有着最拿手的餐品,但普遍缺乏线上运营能力,不懂线上经营。如今,拼好饭的模式改‘商家’为‘商品’,商家只需要拿出最拿手的几道菜,就能以好吃不贵的性价比优势俘获年轻人。拼好饭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没品牌的小店铺、小饭馆,以更低成本卖出更多订单,挣到更多钱。”该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从宏观视角看,消费进入“性价比”时代,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几乎各个品类的客单价都出现下降。一方面是餐饮结构变化,比如轻快餐连锁餐饮、茶饮咖啡的消费比例变高;另一方面是市场竞争带来供给侧改变,商家主动调整价格适应环境,这是一个全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尹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拼好饭这种商业模式是美团必须探索的形式,美团不做也许其他平台也会做,所以不管规模前景如何,美团都必须要做。
不过他也提到,不同于拼多多上的电商商品,餐饮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难度非常大,拼好饭现阶段给美团带来了不小的增量空间,但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未来餐品的质量、口味以及厨师的生产力能否跟上这一问题上,也是不小的挑战。
能成为美团外卖增长的新引擎吗?
2020年,拼好饭作为美团试探下沉市场增量空间的业务正式上线。彼时,各大电商平台流量增长趋于饱和,被忽略的下沉市场成为了一座待挖掘的金山,抓住潜在经济机会的拼多多迅速崛起,其特有的拼团、社交裂变传播模式也成为下沉市场的推广利器。
电商行业之外,还有哪个赛道能再造拼多多的奇迹,这也引发业内期待。
如今,经过3年多的发展,拼好饭不仅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一线城市,未来还将继续扩张,它似乎正在成为美团外卖新的增长引擎。
美团拼好饭业务发展时间线 每经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
庄帅向记者表示,拼好饭主要还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商家的成本,从而保证利润。但是骑手无法通过规模效应较低成本,所以美团对于该业务还需要进行骑手端的补贴。然后通过即时零售、酒旅、到店等其他业务获得收益。
不过他也提到,想把拼好饭业务做出规模,首先需要商家能够提供支持,在短时间内满足大量的需求,其次需要大量的骑手资源,实现满意的配送体验。这两个部分都需要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完成配合,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别的平台不容易复制。
实际上,美团的增长压力不仅来自于自身,也来自于市场竞争环境。随着抖音这条“鲶鱼”在2023年进入市场,本地生活领域下半场之战全面打响。这两年来,除了抖音,快手也开始提供配送相关的支持,小红书、视频号也都在加码布局本地生活。
新进入的平台都在加大补贴力度,面对这种竞争环境,美团上半年的核心策略便是低价,商家侧和消费者侧都主打性价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两年来,美团在外卖、到店等核心业务上推出了多个创新项目。无论是“神抢手”“拼好饭”,还是“品牌卫星店”都围绕低价和极致性价比做足了文章。
“低价是很有效的竞争手段,也是零售电商行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但是一般来说,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低价只是其中之一。”庄帅表示。不过他也提到,本地生活的价格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另一方面,这也是拓展新商户提升本地生活覆盖率的机会。这也意味着,本地生活的战场还将有更多的新故事。
记者|赵雯琪
编辑|孙志成 文多 杜恒峰
校对|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闭嘴]朋友开了个面馆,说每天纯利润在1千到2千之间,想再开一家店,问我要不要参加股份。我就跟她深入聊了一下,发现利润确实挺大,一碗面,除去原材料、房租、水电费等,利润在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越简单的面,利润越大。像牛肉面之类的,利润却不大,因为牛肉不挣钱。
听完这番话,我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这利润也太吓人了吧?一碗面能赚这么多?我立马来了兴趣,决定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面"经济学。
咱们先来算个账。假设一碗普通的阳春面卖15块钱,按60%的利润来算,那就是9块钱进了老板的腰包。一天卖个200碗,那就是1800块的纯利润。我的天,这不比上班强多了?难怪我那朋友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原来是赚得盆满钵满啊!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开面馆可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我有个表哥就在街边开了个小面摊,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和面、准备配料。中午高峰期忙得像陀螺一样转,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晚上收摊了还得清洗餐具、拖地板,回到家都快12点了。你以为这就完了?第二天一大早又得重复这个过程。这哪是在赚钱啊,简直是在用命换钱!
再说说那个牛肉面。确实,牛肉贵啊,一斤好点的牛肉得七八十块。你想想,一碗牛肉面里放个三两肉,成本就顶上普通面条的两倍了。再加上汤料、配菜,利润能剩多少?难怪我朋友说牛肉面不挣钱,这里头学问大着呢!
不过话说回来,简单的面利润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你想啊,一碗阳春面,就是面条加点葱花,再来勺高汤,成本能有多少?五块钱顶天了吧?卖15块,这不就是暴利么?难怪有人说,开面馆就是在印钱。
但是,别以为开个面馆就能躺着数钱了。我隔壁王大爷就有个亲戚,前年开了家面馆,结果半年就关门大吉了。为啥呢?位置不好,客流量少;厨师手艺差,面条煮得跟橡皮筋似的;卫生条件差,被投诉了好几次。这不,赔得裤衩都没了。
所以啊,开面馆虽然利润看着高,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你得有好位置、好手艺、好服务,还得会管理、会经营。就像我那个朋友,她家面馆生意好,不光是因为面条好吃,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与顾客打交道。记得有次我去吃面,看见她跟一个老顾客聊得热火朝天,还送了碗免费的小菜。这不,人家客户就粘上了,三天两头来光顾。
说到底,开面馆跟其他生意一样,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高利润背后,是无数个起早贪黑的日子,是对食材品质的严格把控,是对顾客需求的精准把握。你以为老板天天数钱数到手抽筋?人家可能正为明天的食材发愁呢!
各位观众老爷,听完这番话,你们觉得开面馆是不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还是说,这里面有什么坑是我没看到的?